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没有伤害,没有霸凌,没有歧视,可能我们首先需要友善地对待这个世界,更需要培养友善的孩子!
全球早期教育与媒体领域的著名专家,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传播与教育专业的助理教授,现任芝麻街工作室全球高级副总裁,负责芝麻街教育大纲和内容开发。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我们想这句话足够打动父母。
因为我们都希望,当我们放手把最宝贝的孩子送进成人世界的时候,无论是进入幼儿园,还是长大上学、外出留学、开始工作……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体会到人世间的善意和美好。
但是很多人感觉到,似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友善了。但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部分,那些不友善的行为也和自己有关系呢?你又是否想过,自己的孩子够友善吗?
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一个孩子,都对这个世界是否友善是负有一份责任的!
因为,只有当大多数人都友善的时候,这个世界才能温柔相待。而这些友善的人,正是从一个个友善的孩子成长起来的。
恰逢我们的合作伙伴美国芝麻街工作室的Rosemarie博士到京,我们知道她最近的研究重点正是友善(Kindness)话题,于是去采访了她。
友善是什么?
友善,用父母都能理解的一个切入点定义就是:孩子能否“看到”别人。比如孩子能否理解别人的想法,能否体察到别人的情绪,能否洞察别人的需求,等。因此,与友善更能挂钩的是同理心。
我的孩子有礼貌≠友善
父母很重视孩子行为上的礼貌,比如要学会说谢谢,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但Rosemarie博士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但还不是友善的真正定义。因为礼貌有可能只是表面上的行为,一个人的心里如果并没有真正的认同和情感,并不是一个友善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道歉时,我们并不接受!包括有些小朋友做错事被父母强行压着去道歉,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父母不要只给孩子那些表面上有礼貌的比较浅显的教育。想培养出真正友善的孩子,需要培养和不断提升孩子的同理心以及很多相关的能力!
有同理心的孩子在表达感谢的时候,能够真正体会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或者真的是为自己的行为打扰到别人而抱以歉意,那个时候的礼貌行为才不再是止于表面,而是从内而外地表达,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善意和真诚。
这种对友善有所偏差的理解,并不仅限于中国父母。Rosemarie博士带领的芝麻街教育团队在众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美国也做过很多调研,发现3~12岁孩子的父母对此的认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其实,这种认知的错位,也造成了一些父母的困惑以及与学校教育中的一道鸿沟。当研究者问到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友善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说我的孩子是友善的,不友善的都是其他的那些孩子。而实际上老师们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表面上有礼貌不代表友善。比如有的孩子平时很懂礼貌,但一旦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很生气的情绪,越来越生气的情绪可能还会导致一些极端的行为。这在学校老师看来,就是不够友善。这个研究里发现的有趣差别可能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困惑:为什么我很努力地教孩子懂礼貌,还是被别人说是熊孩子!
友善的孩子从哪里来?
是的,依然是“老生常谈”一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友善的孩子也从家庭中来,培养的关键点还是在家庭,父母在让孩子学会友善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正确理解
孩子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一直在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特别需要父母通过言行引导孩子和明确友善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父母需要首先明确友善不是表面上的有礼貌,也不代表软弱、容易被欺负,而是同理心和一种情绪感知力、自控力、帮助他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才能正确地示范和引导。
明确鼓励
另外,Rosemarie博士建议在家庭中,当孩子做出一些友善行为的时候,父母要正确地为其定义,明确地告诉孩子这就是友善并鼓励,而不是用其他的一些词,比如真听话、做得真棒等替代,否则就会造成友善这个概念和孩子生活中的行为的脱节。
早点“播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3~5岁时很重视其社会情感方面的一些发展,Rosemarie博士认为这是很好的趋势。作为儿童心理学专家,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在儿童早期的这个阶段,父母将友善的种子播种下去并且重点培养有多重要。这个阶段孩子学业比较轻松,父母也没有来自学校学业方面的过多压力,应该多和孩子聊聊有沒有做帮助别人的事情、有没有对别人友善等。一旦孩子进入学业期,父母会不经意地倾斜与孩子沟通和培养的重心,这是不可避免的。
培养友善的孩子,是成就他自己
这个世界需要友善的人,才能变得友善。帮助孩子“更聪明、更强健、更友善”是芝麻街工作室的使命,而友善则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不过,友善可不仅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能力!想让孩子更友善,Rosemarie博士认为需要从几个方面提升这种能力。
发展友善的2个重要步骤
·认知自我,知道自己的需求。比如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感受,才有能力感受别人的感受。
·发展同理心,在自我发展中有了比较成熟的自我认知后,要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友善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认知情绪
认知自我这件事,在整个人的发展过程当中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更不容易。Rosemarie博士认为有几个策略可以让孩子在这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包括让孩子知道的情绪越多越好。
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情绪,都给他一个非常精准的解释。比如说一个孩子回家后情绪不好,父母要做的不是跟孩子说“没事,不要哭”或者“我知道你情绪很不好”,而是应该通过和孩子的沟通,为孩子定义他的多种情绪,比如是因为嫉妒别人而失望,还是因为受到侵犯而生气,或者是别的什么。 Rosemarie博士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关于“嫉妒”和“生气”这两种不同的情绪:一个小朋友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穿了一件很炫的新衣服,回家后说自己“很生气”,此时她的妈妈就纠正她说,这种情绪实际上是“嫉妒”。
很多时候,父母容易用简单的言行将孩子的情绪推到一边,并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也没能告诉孩子这是种什么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但是,只有当孩子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时,才有办法理解他人。
发展自控力
友善的概念其实是跟自控力在很大程度上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孩子在了解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一起玩难免会有矛盾,当一个孩子在矛盾中被激怒,或者生气的时候,如果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完全没有办法想到一种可以和平解决矛盾的方式。
试错与反思
在有全球众多教育心理传媒领域专家保驾护航的《芝麻街》电视节目里,曾有一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艾摩自己在学骑自行车,一直学不好。刚好芝麻街上有个大人,就过来帮他,告诉他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地练习,总有一天可以学会骑自行车……艾摩受到了鼓励和帮助,坚持练习,突然某一天,他能自己骑车了,艾摩很开心。
接着,艾摩的朋友来了,看见了艾摩的自行车,说也想骑一下。艾摩就跟她说:这很难骑的,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你不要骑了,我来骑……然后这个时候那个大人又过来了,和艾摩说,你之前也不会骑,是我教了你以后才会骑的。为什么你不对你朋友做同样的事情呢?你也应该给她一个机会让她来练习。艾摩听了就同意了,让朋友骑他的车。
但是艾摩的朋友骑了一下没骑好,摔倒了。艾摩看到后马上把自行车拿回来说:好了,现在你骑完了,该我骑了。这个时候那个大人又出现了,他跟艾摩说,你还记得你学的时候摔了受少次吗?那你现在想想,你的朋友刚摔了一次,是不是也需要很多练习的时间和锻炼的机会呢?艾摩听完觉得有道理,又把自行车给了朋友。
Rosemarie博士告诉我们,这一集节目其实就是在讲怎么培养友善,但是这种培养不是在孩子错的时候指责他,说他的行为是不对的,而更多的是帮助他回想自己当时的感觉、感受,反过来再想想别人(电视节目里是艾摩的朋友)是怎么感觉的,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方式是一种更加正面、积极的引导,而且立足于告诉孩子怎么做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他的某个错误的行为上。
通过不断地犯错,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别说是孩子,成人也是这样成长的。在这个节目里,芝麻街也想传递这样一个概念,成人也需要经常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停下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不是友善。
关于友善的3个中国式问题
我们非常理解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友善这个话题的隐忧和担心,所以抛出了3个中国式话题去追问Rosemarie博士。
1中国有句俗语叫:人善被人欺,如何理解?
因为这句俗语,中国父母担心培养出一个太善良的孩子,容易被别人欺负。
Rosemarie博士認为友善并不是软弱,被人欺负或者被霸凌的孩子,也不是因为性格问题,或者是不是友善,而往往是因为这个孩子找不到资源,或者说他不知道找谁来帮他处理这样的事情。这其实还要回到友善的定义一发展友善的过程,是让一个孩子变得更有同理心、更了解自我和他人的过程,那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是会逐渐了解自己的,知道自己的资源在哪里,知道哪些麻烦该向谁求助,又该用哪些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让孩子变得更有自信、更加强大的过程,而不会让孩子变得容易被欺负。
2只有一个娃的中国家庭多,独生子女会不会更难变得友善?
Rosemarie博士说并不是这样!她认为家庭里有多少个孩子,与友善能不能被更好地培养出来没有直接的关系。Rosemarie博士只有一个孩子,而她自己则是家里的老三。对比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养育儿子的经历,她觉得儿子比自己有更多的资源,更容易获取能量。她还是认为,友善的培养完全在于父母的意识和引导,如果父母不把其作为专门的“功课”来做,在行为和语言上加以引导的话,就算家里有再多的孩子,他们自己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学到这些,因为友善不是天生就有的。
3中国隔代育儿式的家庭很多,有亲密也有矛盾,这对友善的培养有益还是有害?
Rosemarie博士了解中国这样的家庭情况,她认为和美国比较松散、流动性大的家庭状况比,中国的家庭模式肯定会让家人的关系更亲近、更紧密。但是至于其中的友善,还是要看隔代家庭中的关系和沟通情况。实际上,这些关系的处理和沟通正好是给孩子在言行上做出友善榜样的好机会。如果能做好,就是中国隔代育儿家庭的一大优势,但是如果说家人之间的“在一起”只是一种很表面的行为,彼此不能相互理解和体察,那实际上也并没有培养友善的任何优势。
完整版采访已在养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补充有“友善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校园凌霸与友善”等杂志未刊载话题的探讨,敬请关注。
2018年,《父母必读》杂志的“芝麻街专栏”和养育科学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友善、儿童财商、自控力等话题,进行深度报道,敬请关注。
全球早期教育与媒体领域的著名专家,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传播与教育专业的助理教授,现任芝麻街工作室全球高级副总裁,负责芝麻街教育大纲和内容开发。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我们想这句话足够打动父母。
因为我们都希望,当我们放手把最宝贝的孩子送进成人世界的时候,无论是进入幼儿园,还是长大上学、外出留学、开始工作……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体会到人世间的善意和美好。
但是很多人感觉到,似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友善了。但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部分,那些不友善的行为也和自己有关系呢?你又是否想过,自己的孩子够友善吗?
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一个孩子,都对这个世界是否友善是负有一份责任的!
因为,只有当大多数人都友善的时候,这个世界才能温柔相待。而这些友善的人,正是从一个个友善的孩子成长起来的。
恰逢我们的合作伙伴美国芝麻街工作室的Rosemarie博士到京,我们知道她最近的研究重点正是友善(Kindness)话题,于是去采访了她。
友善是什么?
友善,用父母都能理解的一个切入点定义就是:孩子能否“看到”别人。比如孩子能否理解别人的想法,能否体察到别人的情绪,能否洞察别人的需求,等。因此,与友善更能挂钩的是同理心。
我的孩子有礼貌≠友善
父母很重视孩子行为上的礼貌,比如要学会说谢谢,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但Rosemarie博士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但还不是友善的真正定义。因为礼貌有可能只是表面上的行为,一个人的心里如果并没有真正的认同和情感,并不是一个友善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道歉时,我们并不接受!包括有些小朋友做错事被父母强行压着去道歉,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父母不要只给孩子那些表面上有礼貌的比较浅显的教育。想培养出真正友善的孩子,需要培养和不断提升孩子的同理心以及很多相关的能力!
有同理心的孩子在表达感谢的时候,能够真正体会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或者真的是为自己的行为打扰到别人而抱以歉意,那个时候的礼貌行为才不再是止于表面,而是从内而外地表达,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善意和真诚。
这种对友善有所偏差的理解,并不仅限于中国父母。Rosemarie博士带领的芝麻街教育团队在众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美国也做过很多调研,发现3~12岁孩子的父母对此的认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其实,这种认知的错位,也造成了一些父母的困惑以及与学校教育中的一道鸿沟。当研究者问到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友善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说我的孩子是友善的,不友善的都是其他的那些孩子。而实际上老师们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表面上有礼貌不代表友善。比如有的孩子平时很懂礼貌,但一旦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很生气的情绪,越来越生气的情绪可能还会导致一些极端的行为。这在学校老师看来,就是不够友善。这个研究里发现的有趣差别可能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困惑:为什么我很努力地教孩子懂礼貌,还是被别人说是熊孩子!
友善的孩子从哪里来?
是的,依然是“老生常谈”一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友善的孩子也从家庭中来,培养的关键点还是在家庭,父母在让孩子学会友善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正确理解
孩子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一直在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特别需要父母通过言行引导孩子和明确友善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父母需要首先明确友善不是表面上的有礼貌,也不代表软弱、容易被欺负,而是同理心和一种情绪感知力、自控力、帮助他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才能正确地示范和引导。
明确鼓励
另外,Rosemarie博士建议在家庭中,当孩子做出一些友善行为的时候,父母要正确地为其定义,明确地告诉孩子这就是友善并鼓励,而不是用其他的一些词,比如真听话、做得真棒等替代,否则就会造成友善这个概念和孩子生活中的行为的脱节。
早点“播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3~5岁时很重视其社会情感方面的一些发展,Rosemarie博士认为这是很好的趋势。作为儿童心理学专家,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在儿童早期的这个阶段,父母将友善的种子播种下去并且重点培养有多重要。这个阶段孩子学业比较轻松,父母也没有来自学校学业方面的过多压力,应该多和孩子聊聊有沒有做帮助别人的事情、有没有对别人友善等。一旦孩子进入学业期,父母会不经意地倾斜与孩子沟通和培养的重心,这是不可避免的。
培养友善的孩子,是成就他自己
这个世界需要友善的人,才能变得友善。帮助孩子“更聪明、更强健、更友善”是芝麻街工作室的使命,而友善则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不过,友善可不仅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能力!想让孩子更友善,Rosemarie博士认为需要从几个方面提升这种能力。
发展友善的2个重要步骤
·认知自我,知道自己的需求。比如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感受,才有能力感受别人的感受。
·发展同理心,在自我发展中有了比较成熟的自我认知后,要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友善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认知情绪
认知自我这件事,在整个人的发展过程当中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更不容易。Rosemarie博士认为有几个策略可以让孩子在这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包括让孩子知道的情绪越多越好。
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情绪,都给他一个非常精准的解释。比如说一个孩子回家后情绪不好,父母要做的不是跟孩子说“没事,不要哭”或者“我知道你情绪很不好”,而是应该通过和孩子的沟通,为孩子定义他的多种情绪,比如是因为嫉妒别人而失望,还是因为受到侵犯而生气,或者是别的什么。 Rosemarie博士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关于“嫉妒”和“生气”这两种不同的情绪:一个小朋友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穿了一件很炫的新衣服,回家后说自己“很生气”,此时她的妈妈就纠正她说,这种情绪实际上是“嫉妒”。
很多时候,父母容易用简单的言行将孩子的情绪推到一边,并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也没能告诉孩子这是种什么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但是,只有当孩子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时,才有办法理解他人。
发展自控力
友善的概念其实是跟自控力在很大程度上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孩子在了解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一起玩难免会有矛盾,当一个孩子在矛盾中被激怒,或者生气的时候,如果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完全没有办法想到一种可以和平解决矛盾的方式。
试错与反思
在有全球众多教育心理传媒领域专家保驾护航的《芝麻街》电视节目里,曾有一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艾摩自己在学骑自行车,一直学不好。刚好芝麻街上有个大人,就过来帮他,告诉他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地练习,总有一天可以学会骑自行车……艾摩受到了鼓励和帮助,坚持练习,突然某一天,他能自己骑车了,艾摩很开心。
接着,艾摩的朋友来了,看见了艾摩的自行车,说也想骑一下。艾摩就跟她说:这很难骑的,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你不要骑了,我来骑……然后这个时候那个大人又过来了,和艾摩说,你之前也不会骑,是我教了你以后才会骑的。为什么你不对你朋友做同样的事情呢?你也应该给她一个机会让她来练习。艾摩听了就同意了,让朋友骑他的车。
但是艾摩的朋友骑了一下没骑好,摔倒了。艾摩看到后马上把自行车拿回来说:好了,现在你骑完了,该我骑了。这个时候那个大人又出现了,他跟艾摩说,你还记得你学的时候摔了受少次吗?那你现在想想,你的朋友刚摔了一次,是不是也需要很多练习的时间和锻炼的机会呢?艾摩听完觉得有道理,又把自行车给了朋友。
Rosemarie博士告诉我们,这一集节目其实就是在讲怎么培养友善,但是这种培养不是在孩子错的时候指责他,说他的行为是不对的,而更多的是帮助他回想自己当时的感觉、感受,反过来再想想别人(电视节目里是艾摩的朋友)是怎么感觉的,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方式是一种更加正面、积极的引导,而且立足于告诉孩子怎么做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他的某个错误的行为上。
通过不断地犯错,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别说是孩子,成人也是这样成长的。在这个节目里,芝麻街也想传递这样一个概念,成人也需要经常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停下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不是友善。
关于友善的3个中国式问题
我们非常理解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友善这个话题的隐忧和担心,所以抛出了3个中国式话题去追问Rosemarie博士。
1中国有句俗语叫:人善被人欺,如何理解?
因为这句俗语,中国父母担心培养出一个太善良的孩子,容易被别人欺负。
Rosemarie博士認为友善并不是软弱,被人欺负或者被霸凌的孩子,也不是因为性格问题,或者是不是友善,而往往是因为这个孩子找不到资源,或者说他不知道找谁来帮他处理这样的事情。这其实还要回到友善的定义一发展友善的过程,是让一个孩子变得更有同理心、更了解自我和他人的过程,那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是会逐渐了解自己的,知道自己的资源在哪里,知道哪些麻烦该向谁求助,又该用哪些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让孩子变得更有自信、更加强大的过程,而不会让孩子变得容易被欺负。
2只有一个娃的中国家庭多,独生子女会不会更难变得友善?
Rosemarie博士说并不是这样!她认为家庭里有多少个孩子,与友善能不能被更好地培养出来没有直接的关系。Rosemarie博士只有一个孩子,而她自己则是家里的老三。对比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养育儿子的经历,她觉得儿子比自己有更多的资源,更容易获取能量。她还是认为,友善的培养完全在于父母的意识和引导,如果父母不把其作为专门的“功课”来做,在行为和语言上加以引导的话,就算家里有再多的孩子,他们自己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学到这些,因为友善不是天生就有的。
3中国隔代育儿式的家庭很多,有亲密也有矛盾,这对友善的培养有益还是有害?
Rosemarie博士了解中国这样的家庭情况,她认为和美国比较松散、流动性大的家庭状况比,中国的家庭模式肯定会让家人的关系更亲近、更紧密。但是至于其中的友善,还是要看隔代家庭中的关系和沟通情况。实际上,这些关系的处理和沟通正好是给孩子在言行上做出友善榜样的好机会。如果能做好,就是中国隔代育儿家庭的一大优势,但是如果说家人之间的“在一起”只是一种很表面的行为,彼此不能相互理解和体察,那实际上也并没有培养友善的任何优势。
完整版采访已在养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补充有“友善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校园凌霸与友善”等杂志未刊载话题的探讨,敬请关注。
2018年,《父母必读》杂志的“芝麻街专栏”和养育科学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友善、儿童财商、自控力等话题,进行深度报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