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立足某高职院校,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43号令及《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以专职辅导员为研究个案,以辅导员职业能力为主线,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探索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路径及提升方法。
[关 键 词] 辅导员;职业能力;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060-0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1]
一、辅导员的工作价值
大学生涯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成人化的重要阶段,而辅导员又是与大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
1.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同时,辅导员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包括班风、学风、舍风建设,奖助学金的评选工作及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建设等。
2.辅导员是学生人生道路和学习成才的引路者。大学生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个人思想多元化的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第一次离开父母处理自己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以及处理生活、学习中的矛盾,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3.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会面对很多失败、挫折,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4.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的指导者。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
然而,辅导员能否更好地发挥其工作价值,取决于辅导员是否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以及是否具备个人的职业能力。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
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
蒲清平等依据职业能力的属性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分为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岗位特定能力三个层次。[2]
邵国平等通过问卷调查得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由教育、管理、服务、专业态度四个因素构成。教育能力是辅导员最为核心的能力;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为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的基础能力;服务指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专业态度是指辅导员专业行为的心理倾向。[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标准从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9个方面,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该标准界定了辅导员的职业职能和工作内容,充实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也为高校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三、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共有26名专职辅导员,与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从年龄分布上来看,15.4%的老师年龄在30岁以下,74.6%的老师年龄在30~40岁之间;从学历上来看,88.5%的辅导员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他为本科学历;在专业技术职务上,50%的辅导员为讲师,46.2%为助教,1人为副教授;23.1%的辅导员兼有行政职务,且全部老师在校期间兼有除辅导员工作之外的行政工作。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发现,该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1.辅导员学科背景庞杂,专业能力参差不齐。26名专职辅导员中,具有财经类专业背景的有4人,占15.4%;具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背景的有6人,占23%;剩下的多具有理工科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辅导员要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然而,不同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具有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必然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到管理育人的效果。
2.辅导员年龄结构老化,缺少活力,没有形成老、中、青梯队结构,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岗位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职业晋升路径狭窄,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常常让辅导员无所适从,校内社会地位低,个人成就感低,缺乏学习成长动力,导致其工作方式多以“经验”为主,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与持续学习,专业知识陈旧,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如今,在互联网碎片信息的冲击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学生越来越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以前辅导员单纯的“说教”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早已行不通。此外,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群体的种类多样,生源不一。辅导员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辅导员的工作价值。 3.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过多、工作压力过大,挤兑了提升职业能力的时间和空间。
辅导员除了完成9项基本工作职责外,还需要承担年级辅导员的任务,完成系里的其他行政工作。有的辅导员同时兼任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或者学工秘书等职务,同时兼带就业指导课或思修课的教学工作。他们每天的时间仅用来处理琐碎的事务或用在教学中,工作压力大,很难挤出提升职业能力的时间和空间。
四、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服务活动。[4]社会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对人的接纳、尊重、自决和个别化等原则;强调“助人自助”“人在情境中”。这些原则和理念可以应用到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具体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来体现。
(一)尊重辅导员的个体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驱动力
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协助个人充分认识到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学校可以通过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减轻不该由他们来承担的工作任務,帮助辅导员厘清职业角色职责,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经常性地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通过网络培训、校内邀请专家或者校外培训的形式或增加进修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新专业知识。
(二)发挥团队优势,提供互助合作资源
团队工作通过团队互动使团队成员获得心理支持,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信息、态度、方法,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健全、良好的心态与行为方式的形成,促进对特定问题的解决。[5]学工部门可组建“辅导员之家”,开展文体联谊活动,满足辅导员的心理归属需求;成立优秀“辅导员工作室”,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提供交流探讨工作的平台,发挥优秀辅导员的“头雁”效应,促进整个队伍的成长与职业能力的提高;组织辅导员参加“职业能力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三)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改善能力提升环境
学校即为一个社区,辅导员工作不可避免地要与“社区”的其他人接触,接受“社区”各个部门的领导与管理。借鉴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完善辅导员交互支撑体系,能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潜能[6],并改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环境。学校负责职称评审的部门可以在职称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教务部门可组建辅导员教学工作团队,搭建科研平台;人事部门在辅导员考核时,可设立专门的评价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各部门应尊重辅导员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2017-09-29.
[2]蒲清平,白凯,赵楠.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7).
[3]邵国平,苗德露,杨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测量[J].心理研究,2013(6).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张天乐.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辛建军.社会工作视角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的构建与创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
编辑 武生智
[关 键 词] 辅导员;职业能力;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060-0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1]
一、辅导员的工作价值
大学生涯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成人化的重要阶段,而辅导员又是与大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
1.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同时,辅导员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包括班风、学风、舍风建设,奖助学金的评选工作及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建设等。
2.辅导员是学生人生道路和学习成才的引路者。大学生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个人思想多元化的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第一次离开父母处理自己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以及处理生活、学习中的矛盾,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3.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会面对很多失败、挫折,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4.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的指导者。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
然而,辅导员能否更好地发挥其工作价值,取决于辅导员是否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以及是否具备个人的职业能力。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
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
蒲清平等依据职业能力的属性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分为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岗位特定能力三个层次。[2]
邵国平等通过问卷调查得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由教育、管理、服务、专业态度四个因素构成。教育能力是辅导员最为核心的能力;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为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的基础能力;服务指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专业态度是指辅导员专业行为的心理倾向。[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标准从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9个方面,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该标准界定了辅导员的职业职能和工作内容,充实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也为高校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三、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共有26名专职辅导员,与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从年龄分布上来看,15.4%的老师年龄在30岁以下,74.6%的老师年龄在30~40岁之间;从学历上来看,88.5%的辅导员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他为本科学历;在专业技术职务上,50%的辅导员为讲师,46.2%为助教,1人为副教授;23.1%的辅导员兼有行政职务,且全部老师在校期间兼有除辅导员工作之外的行政工作。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发现,该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1.辅导员学科背景庞杂,专业能力参差不齐。26名专职辅导员中,具有财经类专业背景的有4人,占15.4%;具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背景的有6人,占23%;剩下的多具有理工科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辅导员要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然而,不同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具有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必然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到管理育人的效果。
2.辅导员年龄结构老化,缺少活力,没有形成老、中、青梯队结构,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岗位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职业晋升路径狭窄,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常常让辅导员无所适从,校内社会地位低,个人成就感低,缺乏学习成长动力,导致其工作方式多以“经验”为主,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与持续学习,专业知识陈旧,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如今,在互联网碎片信息的冲击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学生越来越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以前辅导员单纯的“说教”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早已行不通。此外,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群体的种类多样,生源不一。辅导员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辅导员的工作价值。 3.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过多、工作压力过大,挤兑了提升职业能力的时间和空间。
辅导员除了完成9项基本工作职责外,还需要承担年级辅导员的任务,完成系里的其他行政工作。有的辅导员同时兼任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或者学工秘书等职务,同时兼带就业指导课或思修课的教学工作。他们每天的时间仅用来处理琐碎的事务或用在教学中,工作压力大,很难挤出提升职业能力的时间和空间。
四、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服务活动。[4]社会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对人的接纳、尊重、自决和个别化等原则;强调“助人自助”“人在情境中”。这些原则和理念可以应用到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具体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来体现。
(一)尊重辅导员的个体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驱动力
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协助个人充分认识到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学校可以通过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减轻不该由他们来承担的工作任務,帮助辅导员厘清职业角色职责,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经常性地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通过网络培训、校内邀请专家或者校外培训的形式或增加进修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新专业知识。
(二)发挥团队优势,提供互助合作资源
团队工作通过团队互动使团队成员获得心理支持,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信息、态度、方法,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健全、良好的心态与行为方式的形成,促进对特定问题的解决。[5]学工部门可组建“辅导员之家”,开展文体联谊活动,满足辅导员的心理归属需求;成立优秀“辅导员工作室”,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提供交流探讨工作的平台,发挥优秀辅导员的“头雁”效应,促进整个队伍的成长与职业能力的提高;组织辅导员参加“职业能力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三)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改善能力提升环境
学校即为一个社区,辅导员工作不可避免地要与“社区”的其他人接触,接受“社区”各个部门的领导与管理。借鉴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完善辅导员交互支撑体系,能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潜能[6],并改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环境。学校负责职称评审的部门可以在职称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教务部门可组建辅导员教学工作团队,搭建科研平台;人事部门在辅导员考核时,可设立专门的评价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各部门应尊重辅导员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2017-09-29.
[2]蒲清平,白凯,赵楠.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7).
[3]邵国平,苗德露,杨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测量[J].心理研究,2013(6).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张天乐.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辛建军.社会工作视角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的构建与创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