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回顾现有电力消费驱动因素研究基础上,采用Stata 软件建立1978-2017年广东及其四大经济区域全社会用电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城镇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城镇人口比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乡村居民人均消费等8个因素的回归模型发现:GDP、出口总额、城镇人口是全省用电量增长的主导驱动因素,珠三角-东莞是出口总额、总人口,粤东-汕头是GDP、总人口,粤西-湛江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北部-韶关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建议加快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东西两翼沿海电源建设,充分保障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力消费;驱动因素;回归分析;经济区域;广东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析区域电力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和完善电力发展政策。在Kraft分析美国GNP与能源消费Granger因果关系的基础上[1],Thoma发现美国1973-2000年经济增长能够引起总电力消费的变化[2]。林伯强提出我国1952-2001年电力消费到GDP之间存在短期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适当的电力“先行”可避免周期性电力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3]。郑建南等建立了1995-2012年福建电力消费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福建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4];蔡火娣等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GDP、第一产业产值、工业产值、能源消费总量是影响我国1980-2007年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5],其中GDP的贡献率最大。李伟等运用LMDI模型分解1995-2010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长因素发现,经济规模扩张是促进电力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累计贡献度达到117.76%,其次是收入效应16.53%、人口增长效应7.43%,生产部门技术进步有效抑制了电力消费增长(-29.89%),居民部门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5.03%);产业结构优化的节能效应没有充分表现出来(-0.79%)[6]。吴疆对比16个主要国家的电力消费和宏观经济关系发现,单位产值电耗、电力消费结构以及终端市场变动是影响电力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的主要因素[7]。张永军发现行业内部结构变化是电力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8]。陈文静等使用半参数和非参数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和经济结构都是影响我国电力消费的重要因素[9]。
总体上来看,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会带来电力消费增长阶段性变化,但电力消费中长期还受到区域产业结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终端消费市场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对于行政区域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显著的省份,有必要选取重点区域的代表性城市进行针对性的电力消费驱动因素分析,以此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电力发展建议。
1.电力消费概况
广东是我国经济大省和电力消费大省,2017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和9.5%,但是珠三角9市经济总量维持在粤东西北地区12市合计的3.8-4倍,且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总量差距从2010年的28193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56945亿元,绝对差距相当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总量的3倍以上。人均GDP方面,珠三角人均GDP是其他三个区域的2.7-3.7倍。
(1)珠三角-东莞: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1978-2017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5%,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5.23%,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017年东莞全社会用电量760.68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9118千瓦时。
(2)粤东-汕头: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增长。1978-2017年汕头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7%,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2.08%,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98,电力消费基本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017年汕头全社会用电量200.93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3582.75千瓦时。
(3)粤西-湛江: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1978-2017年湛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7%,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0.37%,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017年湛江全社会用电量181.45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2483.87千瓦时。
(4)粤北-韶关:电力消费增长慢于与经济发展。1978-2017年韶关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1%,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5.9%,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63,电力消费增长慢于与经济发展。2017年韶关全社会用电量119.48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4010.5千瓦时。
2.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2.1变量选择及分析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考虑广东经济特点及数据可获得性,选取收集1978-2017年9个指标解析广东全省及四大经济区域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选择东莞、汕头、湛江、韶关分别代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分别是ELE(全社会用电量)、GDP(地区生产总值)、SEC(第二产业增加值)、EXP(出口总额)、TOWN(城镇人口数量)、POP(常住人口数量)、RATIO(城镇人口比例)、TCON(城镇居民人均消费)、VCON(乡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源于年度统计年鉴,相关经济变量已经统一折算为2015年不变价。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Stata 软件对变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在5%的显著性水平,对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变量在后续回归方程建立中逐步筛除剔除。
2.2模型结果分析
全部8个经济变量与全社会用电量通过相关性检验后,通过逐步筛选剔除未通过t检验、常数项为负等有违经济常理情况的变量之后,建立全社会用电量回归方程发现:
(1)广东全社会用电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和城镇人口数量密切相关,其中,每增加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将带动0.0405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重要影响。每增加1亿元出口总额,将带动0.0416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每增加1万城镇人口,将带动0.107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广东全省用电量回归方程為: 2.3各區域结果比较
广东四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发展阶段各异,电力消费驱动因素分析的结果也表现出很大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3.主要结论与建议
(1)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电力消费长周期驱动因素显著不同。东莞市经济发展较快,出口导向明显,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用电量较高,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出口总额和常住人口;汕头产业基础较强,经济均衡发展,着力打造沿海发展带,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湛江依靠沿海区位优势,发展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等重化工业,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韶关曾以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广东工业重镇,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城市化率。
(2)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战略推动下,随着沿海产业重大项目的陆续布局建设,粤东、粤西地区电力消费有较大发展空间,是未来广东电力消费的新增长极。建议发挥东西两翼沿海地区港口优势,推进东西两翼沿海大型骨干电源、海上风电建设,加强东西两翼地区主网和配网建设,在满足本地经济发展用电基础上,向珠三角送电,保障全省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 Kraft,J.,Kraf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78(3):401-403.
[2] Thoma,M. Electrical energy usage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J].Energy Economics,2004(26):463-485.
[3] 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5):57-65.
[4] 郑建南,黄艳霞. 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卷宗,2015(3):268-269.
[5] 蔡火娣,韩兆洲,马文超.对我国电力消费量的多元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8(14):101-103.
[6] 李伟,李浩. 我国电力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 广东电力,2015(6):1-5.
[7] 吴疆.电力消费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能源,2009,31(6):17-21.
[8] 张永军.工业生产与用电量背离原因探析[N]. 中国信息报,2009-7-13.
[9] 陈文静,何刚. 电力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5):92-97.
(作者简介:1.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广东省能源研究会)
关键词:电力消费;驱动因素;回归分析;经济区域;广东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析区域电力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和完善电力发展政策。在Kraft分析美国GNP与能源消费Granger因果关系的基础上[1],Thoma发现美国1973-2000年经济增长能够引起总电力消费的变化[2]。林伯强提出我国1952-2001年电力消费到GDP之间存在短期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适当的电力“先行”可避免周期性电力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3]。郑建南等建立了1995-2012年福建电力消费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福建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4];蔡火娣等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GDP、第一产业产值、工业产值、能源消费总量是影响我国1980-2007年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5],其中GDP的贡献率最大。李伟等运用LMDI模型分解1995-2010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长因素发现,经济规模扩张是促进电力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累计贡献度达到117.76%,其次是收入效应16.53%、人口增长效应7.43%,生产部门技术进步有效抑制了电力消费增长(-29.89%),居民部门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5.03%);产业结构优化的节能效应没有充分表现出来(-0.79%)[6]。吴疆对比16个主要国家的电力消费和宏观经济关系发现,单位产值电耗、电力消费结构以及终端市场变动是影响电力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的主要因素[7]。张永军发现行业内部结构变化是电力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8]。陈文静等使用半参数和非参数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和经济结构都是影响我国电力消费的重要因素[9]。
总体上来看,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会带来电力消费增长阶段性变化,但电力消费中长期还受到区域产业结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终端消费市场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对于行政区域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显著的省份,有必要选取重点区域的代表性城市进行针对性的电力消费驱动因素分析,以此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电力发展建议。
1.电力消费概况
广东是我国经济大省和电力消费大省,2017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和9.5%,但是珠三角9市经济总量维持在粤东西北地区12市合计的3.8-4倍,且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总量差距从2010年的28193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56945亿元,绝对差距相当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总量的3倍以上。人均GDP方面,珠三角人均GDP是其他三个区域的2.7-3.7倍。
(1)珠三角-东莞: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1978-2017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5%,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5.23%,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017年东莞全社会用电量760.68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9118千瓦时。
(2)粤东-汕头: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增长。1978-2017年汕头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7%,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2.08%,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98,电力消费基本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017年汕头全社会用电量200.93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3582.75千瓦时。
(3)粤西-湛江: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1978-2017年湛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7%,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0.37%,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017年湛江全社会用电量181.45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2483.87千瓦时。
(4)粤北-韶关:电力消费增长慢于与经济发展。1978-2017年韶关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1%,期间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5.9%,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63,电力消费增长慢于与经济发展。2017年韶关全社会用电量119.48亿千瓦时,年人均电力消费4010.5千瓦时。
2.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2.1变量选择及分析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考虑广东经济特点及数据可获得性,选取收集1978-2017年9个指标解析广东全省及四大经济区域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选择东莞、汕头、湛江、韶关分别代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分别是ELE(全社会用电量)、GDP(地区生产总值)、SEC(第二产业增加值)、EXP(出口总额)、TOWN(城镇人口数量)、POP(常住人口数量)、RATIO(城镇人口比例)、TCON(城镇居民人均消费)、VCON(乡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源于年度统计年鉴,相关经济变量已经统一折算为2015年不变价。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Stata 软件对变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在5%的显著性水平,对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变量在后续回归方程建立中逐步筛除剔除。
2.2模型结果分析
全部8个经济变量与全社会用电量通过相关性检验后,通过逐步筛选剔除未通过t检验、常数项为负等有违经济常理情况的变量之后,建立全社会用电量回归方程发现:
(1)广东全社会用电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和城镇人口数量密切相关,其中,每增加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将带动0.0405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重要影响。每增加1亿元出口总额,将带动0.0416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每增加1万城镇人口,将带动0.107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广东全省用电量回归方程為: 2.3各區域结果比较
广东四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发展阶段各异,电力消费驱动因素分析的结果也表现出很大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3.主要结论与建议
(1)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电力消费长周期驱动因素显著不同。东莞市经济发展较快,出口导向明显,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用电量较高,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出口总额和常住人口;汕头产业基础较强,经济均衡发展,着力打造沿海发展带,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湛江依靠沿海区位优势,发展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等重化工业,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韶关曾以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广东工业重镇,电力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城市化率。
(2)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战略推动下,随着沿海产业重大项目的陆续布局建设,粤东、粤西地区电力消费有较大发展空间,是未来广东电力消费的新增长极。建议发挥东西两翼沿海地区港口优势,推进东西两翼沿海大型骨干电源、海上风电建设,加强东西两翼地区主网和配网建设,在满足本地经济发展用电基础上,向珠三角送电,保障全省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 Kraft,J.,Kraf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78(3):401-403.
[2] Thoma,M. Electrical energy usage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J].Energy Economics,2004(26):463-485.
[3] 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5):57-65.
[4] 郑建南,黄艳霞. 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卷宗,2015(3):268-269.
[5] 蔡火娣,韩兆洲,马文超.对我国电力消费量的多元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8(14):101-103.
[6] 李伟,李浩. 我国电力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 广东电力,2015(6):1-5.
[7] 吴疆.电力消费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能源,2009,31(6):17-21.
[8] 张永军.工业生产与用电量背离原因探析[N]. 中国信息报,2009-7-13.
[9] 陈文静,何刚. 电力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5):92-97.
(作者简介:1.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广东省能源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