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因其形式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其形象生动,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其创设情境,可增强教学效果;因其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可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得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节语文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得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上语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面综合的教学手段,但它并不是主要手段,而是辅助手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只有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为语文教学目的服务,防止因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削弱了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就要求,首先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考虑有没有必要使用。如有的教学内容不难理解,就不必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或平时学生接触较少,确实需要配以多媒体教学学生才能理解的,要注意从教学目的出发,不能单从形式上考虑,要使多媒体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受到思想教育。总之,在教学中用与不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再有,多媒体教学要取得实效,还要针对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综合地加以考虑。如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只把课文的朗读(图文并茂)放给学生欣赏;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可只放录音,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或录像,丰富学生的表象。此外,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何时用,怎样用,也要据情而定。如展示情景、指导观察时,宜先看后讲;在讲解童话或寓言的重点和难点时,宜定格使用单幅幻灯片或录像片,启发思考,加深理解,等等。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多种媒体交叉使用,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包括许多环节和步骤,需要多种媒体相互配合。多种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分析、接受知识,增强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把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学生由视听提供的信息,不但要感知它,更要理解它,而感知、理解都必须思考。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阅读法、演示法等,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学生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种情况是,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兴趣,逐渐变得无动于衷,缺乏思维的积极性;另一种情况是,全部注意在多媒体上,忽视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半停顿状态。教师 注意观察学生在视听时的神态,适时通过谈话、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材料去学习课文,进行语文训练。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出示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用手势、动作演示珊瑚形状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学生的情绪很高。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展开积极的思维,使画面形象与文字形象得到了统一。再有,教师在放映录像片段后,就让学生阅读课文,或读词,或读句;有时轻声读,有时齐读或指名读。教师根据训练目的,让学生边看边读,整节课学生看得全神贯注,读得津津有味,既获得了知识,又受到了阅读技能的训练。
3 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一般要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教学媒体,设计好教学过程,安排好媒体使用的时机、时间和方法等。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编好媒体使用的顺序,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到认真设计,精心安排,恰当使用。二是由于多媒体有其固定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制作要求、使用标准,因此,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媒体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方法,并认真准备软件。课前要注意检查硬件有无障碍,放置的位置是否合适,软件的制作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进行了软件编号。还要反复多试几次,做到万无一失。力避由于准备不足,在课堂上出现失误,或到时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
4 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从这方面入手,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的声音、图像等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也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讲何其芳的《秋天》一课,诗句中对农家小院的描绘,正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味诗中平实优美的语言,体会诗句所创造的意境。可是因为有了对媒体的图像展示,学生对诗中较为含蓄的描写一目了然,根本用不着去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的形象力受到限制,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愈是动脑最多、揣摩最多的地方,学生的印象愈是深刻。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视听、思考、想象相结合,使学生对诗文所表达内容的形象认识转化为抽象思维,有效、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 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学生的品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个道理人人知晓。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图文兼备的课件范读,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以前课堂上那种悦耳的读书声渐渐听不到了。离开了学生自己的读,少了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揣摩品味,语文课的语文味觉究竟还有多少?古人尚且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难道我们因为有了多媒体,就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全盘否定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如何品味,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操千曲而后晓声”,所以,再先进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品读。
6 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
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语文教师,洋溢着现代化的潜质和气息,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演绎着千变万化,潇洒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教师通过音响传递信息,学生则通过音响获取信息。朗读放录音,板书敲键盘,学生听不到教师的声音,看不到教师手写的字。这些教师认为,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面前,自己的一切活动都很乏味,因此,他们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讲解,该多说的尽可能地少说,该少说的尽可能地不说。其实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所要传播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教师身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亲其师,信其道”,此时表现得更为直接,这就更需要教师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接触、交流。课件只是课件,它不能取代教师,它只不过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虽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但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教学不再需要黑板和粉笔,不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所以,在利用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只有心相通,才能做到语相通。
以上说的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实践,不只搞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
1 要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面综合的教学手段,但它并不是主要手段,而是辅助手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只有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为语文教学目的服务,防止因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削弱了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就要求,首先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考虑有没有必要使用。如有的教学内容不难理解,就不必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或平时学生接触较少,确实需要配以多媒体教学学生才能理解的,要注意从教学目的出发,不能单从形式上考虑,要使多媒体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受到思想教育。总之,在教学中用与不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再有,多媒体教学要取得实效,还要针对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综合地加以考虑。如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只把课文的朗读(图文并茂)放给学生欣赏;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可只放录音,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或录像,丰富学生的表象。此外,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何时用,怎样用,也要据情而定。如展示情景、指导观察时,宜先看后讲;在讲解童话或寓言的重点和难点时,宜定格使用单幅幻灯片或录像片,启发思考,加深理解,等等。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多种媒体交叉使用,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包括许多环节和步骤,需要多种媒体相互配合。多种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分析、接受知识,增强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把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学生由视听提供的信息,不但要感知它,更要理解它,而感知、理解都必须思考。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阅读法、演示法等,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学生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种情况是,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兴趣,逐渐变得无动于衷,缺乏思维的积极性;另一种情况是,全部注意在多媒体上,忽视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半停顿状态。教师 注意观察学生在视听时的神态,适时通过谈话、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材料去学习课文,进行语文训练。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出示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用手势、动作演示珊瑚形状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学生的情绪很高。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展开积极的思维,使画面形象与文字形象得到了统一。再有,教师在放映录像片段后,就让学生阅读课文,或读词,或读句;有时轻声读,有时齐读或指名读。教师根据训练目的,让学生边看边读,整节课学生看得全神贯注,读得津津有味,既获得了知识,又受到了阅读技能的训练。
3 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一般要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教学媒体,设计好教学过程,安排好媒体使用的时机、时间和方法等。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编好媒体使用的顺序,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到认真设计,精心安排,恰当使用。二是由于多媒体有其固定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制作要求、使用标准,因此,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媒体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方法,并认真准备软件。课前要注意检查硬件有无障碍,放置的位置是否合适,软件的制作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进行了软件编号。还要反复多试几次,做到万无一失。力避由于准备不足,在课堂上出现失误,或到时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
4 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从这方面入手,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的声音、图像等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也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讲何其芳的《秋天》一课,诗句中对农家小院的描绘,正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味诗中平实优美的语言,体会诗句所创造的意境。可是因为有了对媒体的图像展示,学生对诗中较为含蓄的描写一目了然,根本用不着去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的形象力受到限制,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愈是动脑最多、揣摩最多的地方,学生的印象愈是深刻。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视听、思考、想象相结合,使学生对诗文所表达内容的形象认识转化为抽象思维,有效、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 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学生的品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个道理人人知晓。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图文兼备的课件范读,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以前课堂上那种悦耳的读书声渐渐听不到了。离开了学生自己的读,少了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揣摩品味,语文课的语文味觉究竟还有多少?古人尚且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难道我们因为有了多媒体,就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全盘否定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如何品味,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操千曲而后晓声”,所以,再先进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品读。
6 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
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语文教师,洋溢着现代化的潜质和气息,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演绎着千变万化,潇洒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教师通过音响传递信息,学生则通过音响获取信息。朗读放录音,板书敲键盘,学生听不到教师的声音,看不到教师手写的字。这些教师认为,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面前,自己的一切活动都很乏味,因此,他们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讲解,该多说的尽可能地少说,该少说的尽可能地不说。其实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所要传播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教师身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亲其师,信其道”,此时表现得更为直接,这就更需要教师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接触、交流。课件只是课件,它不能取代教师,它只不过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虽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但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教学不再需要黑板和粉笔,不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所以,在利用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只有心相通,才能做到语相通。
以上说的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实践,不只搞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