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教学模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教学也不例外。
一、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正是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在新课改下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这种内在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中探讨的一员,与学生互相交流,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学生解决营造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2.教师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实社会相联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但这次课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这些学科。主要原因有:(1)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2)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3)将相关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努力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有对教材的驾驭和取舍能力,有教材和非教材的整合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由知识的灌输者转为学习的组织者,由课程的教书者转为教学的研究者。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本教科书、一块电子黑板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而是要运用丰富的教育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它特有的优势。
3.教学内容灵活、切合实际
以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多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二进制……大部分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枯燥乏味,听起来没劲,没有兴趣;许多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打开书本就接触到这么多抽象的概念,感到计算机太难学,甚至打退堂鼓。
现在的课本内容灵活、注重实用性,有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和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及《人工智能初步》五个选修模块,学生学完必修基础模块后,可根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模块内容进行学习。这不仅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渴求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课本知识同时,带领学生到网上冲浪,领略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和乐趣。用句俗语说“学生正在疯狂学习信息技术”。
二、在教学中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
在以往传统的《微机》教学中,对学生常采用的评价大多是测验或考试,如为评价一个学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可让学生在规定的实际操作任务中来搜集、处理多媒体信息并制作多媒体作品,来考查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能。这样的方法很难准确地评价学生整个的学习状况。
在新课下,为了与教学保持一致,对学生的评价力求与教学的计划同步进行,贯穿于教学前、教学教程中和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在注意学生操作技能中“怎么做”的侧面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在操作技能中“为什么”的层面上,例如:“为什么要选择该工具或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算法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佳算法?”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学生具体操作之前、操作过程中和操作之后要不断地询问,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只是死板地记住知识点和操作方法,更是要不断地反思和思维,进而使学生对知识全面理解和进一步地提高。
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改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已出现可喜的变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一门实用课程,使本门课程真正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中学
一、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正是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在新课改下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这种内在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中探讨的一员,与学生互相交流,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学生解决营造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2.教师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实社会相联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但这次课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这些学科。主要原因有:(1)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2)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3)将相关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努力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有对教材的驾驭和取舍能力,有教材和非教材的整合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由知识的灌输者转为学习的组织者,由课程的教书者转为教学的研究者。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本教科书、一块电子黑板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而是要运用丰富的教育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它特有的优势。
3.教学内容灵活、切合实际
以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多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二进制……大部分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枯燥乏味,听起来没劲,没有兴趣;许多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打开书本就接触到这么多抽象的概念,感到计算机太难学,甚至打退堂鼓。
现在的课本内容灵活、注重实用性,有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和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及《人工智能初步》五个选修模块,学生学完必修基础模块后,可根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模块内容进行学习。这不仅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渴求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课本知识同时,带领学生到网上冲浪,领略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和乐趣。用句俗语说“学生正在疯狂学习信息技术”。
二、在教学中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
在以往传统的《微机》教学中,对学生常采用的评价大多是测验或考试,如为评价一个学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可让学生在规定的实际操作任务中来搜集、处理多媒体信息并制作多媒体作品,来考查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能。这样的方法很难准确地评价学生整个的学习状况。
在新课下,为了与教学保持一致,对学生的评价力求与教学的计划同步进行,贯穿于教学前、教学教程中和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在注意学生操作技能中“怎么做”的侧面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在操作技能中“为什么”的层面上,例如:“为什么要选择该工具或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算法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佳算法?”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学生具体操作之前、操作过程中和操作之后要不断地询问,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只是死板地记住知识点和操作方法,更是要不断地反思和思维,进而使学生对知识全面理解和进一步地提高。
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改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已出现可喜的变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一门实用课程,使本门课程真正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