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那么,做为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我们应该怎样排减运动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要从哪些方面引起注意呢?
(一)关注活动内容的选择。《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能力较弱,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
(二)关注场地器材的选择。《指南》中指出“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老师都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过于狭窄都会给孩子的活动带来不便和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的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投掷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孩子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对自己本次活动的场地需求有一个定位,正确地估计自己的活动需要怎样的活动场地。其次,必须在活动前清除掉活动场地的各种障碍,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保持一定的活动距离。对大型玩具或户外体育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比如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对摇椅、荡船等玩具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在活动前检查一遍,吊环是否牢固、螺丝是否松动等细节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器械如果选择不当往往会为户外活动带来不安全隐患。除了在活动前认真检查体育器材外,还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你所投放的器械是否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如果你所投放的器械需要几个孩子共享,那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在首次投放新器械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器械的使用方法,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三)关注双方着装的选择。
对于幼儿着装,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幼儿的年龄小,运动机能尚不完善,协调性差。户外活动时,应尽量让幼儿穿上适脚的球鞋、运动鞋。别看一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衣服过厚会使孩子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有的幼儿爱把一些玻璃、小刀藏在口袋中。如不注意,在进行活动,特别是垫上运动时,便会酿成事故。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孩子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三)关注安全意识技能的养成。这也是幼儿运动中安全问题的主体。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幼儿体育活动中,虽然没人愿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毕竟幼儿是活动体,意外有时就发生在不经意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指南》中指出“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所以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养成。这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幼儿明白户外活动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首先,将这些户外安全知识每天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孩子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平日活动中让孩子熟悉老师一些手势,多进行正面教育。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让孩子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教师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
《指南》中说到“要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须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则可在各项活动中针对性的授予。如:教会幼儿在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走高跷时重心适时移动;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等。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制订合理的常规要求,并逐步养成幼儿按要求活动的习慣,杜绝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有损伤要及时告诉老师。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只有通过让每位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教师在活动中要全面观察及时指导。
不同孩子不同的处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情绪或高涨或低沉,都是教师应该注意到的,如进行投掷方面的游戏、跳类的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对个别幼儿留心观察,或是给他降温进行冷处理,让幼儿休息一会儿,或者是让他当老师指导小朋友玩,这样即不伤害幼儿又让他从激动的情绪中安静下来,再投入活动,而胆小的幼儿虽然不能主动挑起事端,但往往他们是被害者,所以教师也不能放之不理,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活动。
让孩子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由于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意外。因此,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在活动中要掌握活动量。孩子的活动量是由小到大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前又逐步减少这一原则。
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健康的主要活动环节。同时,也是安全问题最严重的活动环节。只有我们保教人员密切配合,严谨、踏实、不厌其繁、注意一切事故的隐患,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户外活动的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一)关注活动内容的选择。《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能力较弱,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
(二)关注场地器材的选择。《指南》中指出“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老师都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过于狭窄都会给孩子的活动带来不便和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的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投掷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孩子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对自己本次活动的场地需求有一个定位,正确地估计自己的活动需要怎样的活动场地。其次,必须在活动前清除掉活动场地的各种障碍,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保持一定的活动距离。对大型玩具或户外体育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比如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对摇椅、荡船等玩具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在活动前检查一遍,吊环是否牢固、螺丝是否松动等细节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器械如果选择不当往往会为户外活动带来不安全隐患。除了在活动前认真检查体育器材外,还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你所投放的器械是否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如果你所投放的器械需要几个孩子共享,那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在首次投放新器械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器械的使用方法,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三)关注双方着装的选择。
对于幼儿着装,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幼儿的年龄小,运动机能尚不完善,协调性差。户外活动时,应尽量让幼儿穿上适脚的球鞋、运动鞋。别看一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衣服过厚会使孩子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有的幼儿爱把一些玻璃、小刀藏在口袋中。如不注意,在进行活动,特别是垫上运动时,便会酿成事故。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孩子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三)关注安全意识技能的养成。这也是幼儿运动中安全问题的主体。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幼儿体育活动中,虽然没人愿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毕竟幼儿是活动体,意外有时就发生在不经意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指南》中指出“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所以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养成。这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幼儿明白户外活动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首先,将这些户外安全知识每天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孩子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平日活动中让孩子熟悉老师一些手势,多进行正面教育。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让孩子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教师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
《指南》中说到“要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须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则可在各项活动中针对性的授予。如:教会幼儿在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走高跷时重心适时移动;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等。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制订合理的常规要求,并逐步养成幼儿按要求活动的习慣,杜绝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有损伤要及时告诉老师。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只有通过让每位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教师在活动中要全面观察及时指导。
不同孩子不同的处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情绪或高涨或低沉,都是教师应该注意到的,如进行投掷方面的游戏、跳类的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对个别幼儿留心观察,或是给他降温进行冷处理,让幼儿休息一会儿,或者是让他当老师指导小朋友玩,这样即不伤害幼儿又让他从激动的情绪中安静下来,再投入活动,而胆小的幼儿虽然不能主动挑起事端,但往往他们是被害者,所以教师也不能放之不理,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活动。
让孩子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由于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意外。因此,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在活动中要掌握活动量。孩子的活动量是由小到大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前又逐步减少这一原则。
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健康的主要活动环节。同时,也是安全问题最严重的活动环节。只有我们保教人员密切配合,严谨、踏实、不厌其繁、注意一切事故的隐患,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户外活动的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