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國人的失联权
面对可能存在的一切剥削,法国人总是很早“觉醒”。
2017年伊始,法国心理学家法比恩·马西向“永远在线”的职场文化宣战。马西认为,电子邮件让人们效率低下,且过度侵占人们的私人生活。他计算了一下,发现自己每年在电子邮件上花掉了600小时。
为了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建立一道屏障,马西宣布,下班时间不再看电子邮件,甚至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决定周末不再使用智能手机。
单纯统计电子邮件占用的时间,意义还不是很大。关键在于,与刷短视频时相似,大脑会把一封一封的电子邮件信息当作“奖励”,每回复一封,大脑会认为自己完成了一项任务,从而习惯于继续处理下一封。这就会导致有可能一整天我们都盯着邮箱里的邮件,但其实它们既非紧急的事也非重要的事。
邮件无法按照重要性进行区分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回复邮件的语句、格式,以及耗费的检查时间,会大大损耗我们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的时间。
即时性的收发邮件任务,打乱了整块的工作时间,导致员工在工作时间区域里,无法集中精神撰文或设计方案,而后者才是有助于绩效评估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含金量的工作任务。
长此以往,为了弥补白天损耗的时间,这些员工会经常性地加班到晚上9点,就为了找到整块的时间集中精力干活儿。
但是弃用电子邮件,真的能让我们不再被工作绑架吗?凡是有境外对接经验的人都知道,因为时差关系,电子邮件最快都要等上半天对方才会回复。
不再使用电子邮件之后,我们似乎找到了更高效的沟通手段——社交通信软件。
不过,法国人是幸运的,他们除了每周最高工作时数仅35小时,还被新的劳动法赋予了“下班关机”的失联权。
但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社会就是一张细细密密的人情关系网,失联是不可能做到的,连带薪休假、无薪病假都不能失联,能睡够7个小时已经要感恩戴德。
强制日本人下班
2018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动通过了一项新的法案,为“工作方式”立法,以此限制工作时间。该项法案明确规定,员工每月加班时数不得多于100小时,每年不得多于720小时。不遵守的公司将受到处罚。
日本人事院也建议,公务员加班每年最多不超过360小时,业务量大的部门不得超过720小时。
尽管立法的初衷是好的,可收效不尽如人意,很多工薪族仍然在“自愿加班”。为了让大家都能主动谋取“充足休息”的权益,日本Hattori公司发放奖金,鼓励员工在周五下午提前下班——凡是周五下午3点离开公司的员工,就可以获得3000日元的红包。
但现实是,这项“天上掉馅饼”的福利,很少有人真正使用。很多员工迫于人情和上下级压力而不敢提前下班。他们认为,除非上司和老板先下班,否则,就算没什么紧急工作,他们也不敢主动下班。
而据实际领取过这个奖励的人说,周五当天他是提前离开公司了,但他在下班时间接到了更多与工作业务相关的电话。
要知道,工作时间的缩短,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少干任何一样活儿。但至少,已经有日本企业想对病态的职场文化宣战——希望员工可以更自主地安排工作,省出时间用来好好生活。
例如,大阪市政府为了缓解公务员的加班状况,引进了一批新电脑,并设置为在员工下班时间的半小时后强制自动关机。如果员工实在需要加班,必须专门申请。
再如,黑科技“下班无人机”,由日本楼宇管理公司大成、电信公司NTT East以及蓝色创新公司共同开发,名为“T-FREND”。此种无人机为企业提供“催促员工下班”的服务——下班时间到了,无人机会自动发出嗡嗡声和音乐声,让员工因为分神无法继续工作,只好“落荒而逃”。
进入互联网时代,很多事情都取决于外界的反馈,这要求从一个人到一家公司、一个机构,都要快速地对不同声音做出反应。为了满足“时时刻刻都有人响应”的需求,美国的YouTurn互联网公司开创性地建立了“第一响应者机制”。
这个机制设置了一个专门在深夜出现网络问题时,负责响应的工作岗位。明确的职能和不同寻常的工作时间,使该岗位的员工可以有针对性地处理深夜的技术需求,同时,公司要给予倒班的员工应得的薪资。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选择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你可以选择相信“996就是福报”“不努力奋斗何谈收获”,但你同时也要深入内在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的和必要的,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不因他人言行怀疑自身,对职场PUA(指职场上上级对下级的精神控制——编者注)说“不”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到“聪明工作不过劳”。
(辛 普摘自《看世界》2020年第11期,杨向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