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构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实行了填写《素质教育报告册》等方式,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及其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实行等级量化评定,向家长进行反馈。然而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孩子的“优”、“劣”,而对其他方面往往不屑一顾。这种单一的评价孩子“优”、“劣”的方式,笔者以为不妥。那么家长应该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呢?
  一、不要唯分数论
  《素质教育报告册》里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科评定、评语及身体状况等,这些都是学生素质水平的反映。但有些家长只注重分数,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家长一看自己孩子考试分数不好,就处处埋怨,甚至会责打孩子;相反,就沾沾自喜,满脸溢出光彩。一些家长校访时,常会这样说:“老师,如果我的孩子在学习上马虎大意,你就大胆地去批评,就是责打我们也不会介意的。”言外之意,就是在其他方面不需要严加管教了。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孩子在学校犯了纪律,教师请家长来校,想得到配合、支持教育,可家长一到校,见到老师首先就问:“孩子学习怎么样?”当他听到孩子“学习很好”时,立马就说:“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一切都好说。”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这些家长的言行,一味强调“教书”,却忽视“育人”,这不符合现代教育方法,又违背教育目的。
  二、不要盲目比较
  笔者常听人议论:张三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考试成绩总在班里前三名中,将来肯定有出息;李四家的孩子是个顽皮鬼,学习一塌糊涂,将来肯定走歪路;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行,自己的孩子如何无能等等。其实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遗传因素、智力因素、个性、家庭条件、身体状况等各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素质水平也会不尽相同。因此,不能在比較中确定孩子是“行”还是“不行”,而应从孩子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肯定孩子所取得的成绩,鼓励其不断进步。
  三、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天真烂漫,纯洁无瑕,他们有自己的自尊心。即使孩子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也不要用难听的语言来刺伤他们的心灵。有些家长动辄就给孩子发脾气,谩骂、殴打孩子,“父道尊严”在家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些家长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定了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要求,就要“按牛头喝水”。这些既不能使孩子进步,反而会事与愿违。
  四、不要只注重智育
  文化课学习对学生固然十分重要,但其他方面的教育也决不能忽视。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学习好,除了课本外,还给孩子购买许多“复习资料”,要求孩子除了完成课本中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求孩子到“题海”里游泳,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使孩子整天在“苦海”中挣扎。当前,中小学生体质欠佳、近视率高、劳动技能差等状况尤为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也很高,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育,而应使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
  五、不要过多地用物质奖励孩子
  孩子有所进步,取得优异成绩,给予奖励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奖励要适当,要有意义。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庭富裕了,对自己的独生子女,家长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所给的奖励也不断增多。在一次讨论中,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这次我一定要考100分。”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如果我考了100分,妈妈答应给我100元钱。”作为家长,这样“奖励”孩子能行吗?难道这不会引起孩子的不良学习动机、诱发孩子“向钱看”的思想吗?
  因此,各位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应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要以偏概全,一味追求分数,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使孩子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其特长。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对新课程的不断学习、理解,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的紧迫感。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成为新世纪音乐教师所要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人是创新的主体,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因此教育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参与创作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一、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知识
如今,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我校秉承“教学生五年,想学生一生”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成长中学会负责。  一、在构建理念体系的引领下,积淀学校责任文化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工作、學习的成功与失败。”对小学生而言,责任心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不断发展和扩招,我国高校学生数量在与日俱增。同时,加上社会多元化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使得高校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从物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