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记忆里,“大武汉”这一称谓可以说根深蒂固,追溯其源,它更像是人们给武汉盖上的一顶帽子,就像诸如“中部崛起之都”、“长江流域老大”之类的城市定位,但在尤光付看来,这顶带了这么多年的帽子似乎并不那么合适。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过,武汉近十年的城市功能定位都很模糊,它不应成为有‘啤酒肚’的男子,肚子大了不好看,也不能一味照搬上海或者南京的做法,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武汉应该发掘自己的特色,做长江流域中部的‘舞者’,展灵秀之气。”也许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才能把武汉放到湖北省发展和国家中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支点上去。
“城市精神不能只当口号喊喊,而应该落实到武汉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去”,尤光付说,“比如同样都属于码头文化,武汉却远远不及上海那么开放和发达,这与武汉人普遍的‘小市民’心态息息相关,所以政府应该增强市民的底气,开拓他们的眼界,最主要的是壮大市民的创新胆量。”
不可否认的是,把武汉的发展放到本地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历史地、科学地评估,它还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最为直观的就是建筑和交通了,也许人们对“满城挖”现象怀有敌意,但实际上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它的确反映出政府在城建中规划不全、各自为政的不足,但也凸显了上头有破才有立的思想转变,如今的京广沪,不都是挖出来的吗,我有时还感慨,啥时候才有立体交通啊?”
当然,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一些官员也亟待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庸、懒、散、混是禁忌,另外还要打击博弈各方的‘寻租’现象以及街头巷尾的市侩习气。”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武汉市政府基本上只关注一些大中型国企,无论是制度上还是经济上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都少之又少。“山东这几年就很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是个很好的范例,中小企业将来会成为GDP增长中的重要一环。”
当然,对于政策环境的担忧,企业家们大可把它提出来,不要一味埋怨,“毕竟,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评估、反馈等是一个高度讲究民主、科学和法治的事情,企业家可以多参与建言。”
另一方面,“抓大放小”势必会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受挫,进一步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的萎缩,“这也就是为什么身为高校集聚地,武汉却很难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导致武汉这座城市‘文’与‘智’的缺失。”
“文化是制度之母”,谈及武汉城市的文化发展上,尤光付把它与商业结合起来,“比如在商业游戏规则中,诚信、共赢的文化若是扎根于本土的社会经济文化之中,是该形成多么强大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在一个个同质化的商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融合了荆楚文化与国际风尚的楚河汉街却在众商业综合体里中了头彩,就是因为里面注入了我们城市的文化,顾客们才能有那种强烈的回归之感。
“在当今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中,弘扬武汉的城市文化应当有体制有机制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应该打造更多含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品牌,当然也应吸收或移植外来文化的精髓,形成一种开放的、向上的以至于脍炙人口的特色文化产业。”
“我常为武汉的艰辛而酸楚,常为武汉的变革而欣喜”,对于尤光付来说,这个城市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家庭和事业皆诞生于此,几十年的时间已让他融入这里,但对于这个城市他又比本土人看得更清,外加专事研究行政管理这么多年,使他能既客观又宏观地把握这个城市的脉动。
《生活家》:从一个公民的角度出发,你觉得你够投入在武汉的生活吗?
尤光付: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把“公民” 换为“居民”,公民是政治上的概念而不是社会上的,毕竟大武汉包纳了各个地区甚至于各种国度的人。作为武汉市民,我觉得武汉的发展与我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与武汉的发展成正相关。
《生活家》:从个人角度出发,有什么东西是你觉得武汉应该有而现在还没有的?
尤光付: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有个比较,回看历史,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历史的镜鉴还是比较优势都在召唤武汉,但我认为有两件事情是武汉亟待解决的:一是留住和引进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因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市;二是要重构武汉的金融业,邓小平曾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地方要成为战略支点必须有强大的金融支持。
《生活家》:在武汉生活,最难习惯的是什么?
尤光付:有两个:一是冬天没有暖气;另一个则是在街头早摊点过早时要面对脏乱差,感觉它让我的生活品质下降了,吃小吃应该是一种有文化品位的事,体现了快乐和悠闲,但是若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在那里大快朵颐,别人会觉得你很粗鲁。
《生活家》:您觉得武汉对您最无法割舍之处在哪里?
尤光付:应该是我的事业、我的亲人、我的朋友、同事和武汉美丽的景色,还有这些因素支持我对武汉的一种憧憬。
《生活家》:用一句话描述武汉在你心中的意义?
尤光付:用一句80、90后的网络语,“我爱你,我顶你,你要酷毙哈,武汉!”
《生活家》:2012,您对武汉有什么新的期望?
尤光付:希望武汉的发展能日新月异。
《生活家》:武汉要建成全国中心城市,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尤光付:我最不喜欢回答这种时间方面的问题,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改变了我的整个宇宙观,我觉得时间是可以穿越的,如果非要给出一个预期,我觉得大概是15年到20年。
《生活家》:梦想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尤光付:人活到一定的时候,他有的是野心而不是梦想,因为内心在磨砺当中已经趋于平淡了,已经看穿了,如果非要说个梦想,那就是希望我的身体健康,孩子能顺利成长,周围的人事不要出现什么大的变动,应该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吧。
《生活家》:2012如果世纪末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尤光付:我觉得这是个闹着玩的问题,我只能说,我的世界我做主,不存幻想,只存理想,该干什么干什么,管它冬夏与春秋。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过,武汉近十年的城市功能定位都很模糊,它不应成为有‘啤酒肚’的男子,肚子大了不好看,也不能一味照搬上海或者南京的做法,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武汉应该发掘自己的特色,做长江流域中部的‘舞者’,展灵秀之气。”也许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才能把武汉放到湖北省发展和国家中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支点上去。
“城市精神不能只当口号喊喊,而应该落实到武汉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去”,尤光付说,“比如同样都属于码头文化,武汉却远远不及上海那么开放和发达,这与武汉人普遍的‘小市民’心态息息相关,所以政府应该增强市民的底气,开拓他们的眼界,最主要的是壮大市民的创新胆量。”
不可否认的是,把武汉的发展放到本地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历史地、科学地评估,它还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最为直观的就是建筑和交通了,也许人们对“满城挖”现象怀有敌意,但实际上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它的确反映出政府在城建中规划不全、各自为政的不足,但也凸显了上头有破才有立的思想转变,如今的京广沪,不都是挖出来的吗,我有时还感慨,啥时候才有立体交通啊?”
当然,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一些官员也亟待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庸、懒、散、混是禁忌,另外还要打击博弈各方的‘寻租’现象以及街头巷尾的市侩习气。”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武汉市政府基本上只关注一些大中型国企,无论是制度上还是经济上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都少之又少。“山东这几年就很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是个很好的范例,中小企业将来会成为GDP增长中的重要一环。”
当然,对于政策环境的担忧,企业家们大可把它提出来,不要一味埋怨,“毕竟,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评估、反馈等是一个高度讲究民主、科学和法治的事情,企业家可以多参与建言。”
另一方面,“抓大放小”势必会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受挫,进一步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的萎缩,“这也就是为什么身为高校集聚地,武汉却很难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导致武汉这座城市‘文’与‘智’的缺失。”
“文化是制度之母”,谈及武汉城市的文化发展上,尤光付把它与商业结合起来,“比如在商业游戏规则中,诚信、共赢的文化若是扎根于本土的社会经济文化之中,是该形成多么强大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在一个个同质化的商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融合了荆楚文化与国际风尚的楚河汉街却在众商业综合体里中了头彩,就是因为里面注入了我们城市的文化,顾客们才能有那种强烈的回归之感。
“在当今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中,弘扬武汉的城市文化应当有体制有机制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应该打造更多含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品牌,当然也应吸收或移植外来文化的精髓,形成一种开放的、向上的以至于脍炙人口的特色文化产业。”
“我常为武汉的艰辛而酸楚,常为武汉的变革而欣喜”,对于尤光付来说,这个城市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家庭和事业皆诞生于此,几十年的时间已让他融入这里,但对于这个城市他又比本土人看得更清,外加专事研究行政管理这么多年,使他能既客观又宏观地把握这个城市的脉动。
《生活家》:从一个公民的角度出发,你觉得你够投入在武汉的生活吗?
尤光付: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把“公民” 换为“居民”,公民是政治上的概念而不是社会上的,毕竟大武汉包纳了各个地区甚至于各种国度的人。作为武汉市民,我觉得武汉的发展与我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与武汉的发展成正相关。
《生活家》:从个人角度出发,有什么东西是你觉得武汉应该有而现在还没有的?
尤光付: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有个比较,回看历史,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历史的镜鉴还是比较优势都在召唤武汉,但我认为有两件事情是武汉亟待解决的:一是留住和引进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因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市;二是要重构武汉的金融业,邓小平曾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地方要成为战略支点必须有强大的金融支持。
《生活家》:在武汉生活,最难习惯的是什么?
尤光付:有两个:一是冬天没有暖气;另一个则是在街头早摊点过早时要面对脏乱差,感觉它让我的生活品质下降了,吃小吃应该是一种有文化品位的事,体现了快乐和悠闲,但是若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在那里大快朵颐,别人会觉得你很粗鲁。
《生活家》:您觉得武汉对您最无法割舍之处在哪里?
尤光付:应该是我的事业、我的亲人、我的朋友、同事和武汉美丽的景色,还有这些因素支持我对武汉的一种憧憬。
《生活家》:用一句话描述武汉在你心中的意义?
尤光付:用一句80、90后的网络语,“我爱你,我顶你,你要酷毙哈,武汉!”
《生活家》:2012,您对武汉有什么新的期望?
尤光付:希望武汉的发展能日新月异。
《生活家》:武汉要建成全国中心城市,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尤光付:我最不喜欢回答这种时间方面的问题,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改变了我的整个宇宙观,我觉得时间是可以穿越的,如果非要给出一个预期,我觉得大概是15年到20年。
《生活家》:梦想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尤光付:人活到一定的时候,他有的是野心而不是梦想,因为内心在磨砺当中已经趋于平淡了,已经看穿了,如果非要说个梦想,那就是希望我的身体健康,孩子能顺利成长,周围的人事不要出现什么大的变动,应该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吧。
《生活家》:2012如果世纪末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尤光付:我觉得这是个闹着玩的问题,我只能说,我的世界我做主,不存幻想,只存理想,该干什么干什么,管它冬夏与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