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历史批评到历史文化学批评——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转型考察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的历史文化学批评,是在社会历史批评基础上的发展,它更注重文化因素在文学中的作用,将文学看作一个民族文化史的一部分。首先它突破了狭隘的阶级和经济分析,使文学研究回归本位;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他者文化的冲击,文化冲突促使文化认同产生,历史文化学批评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借鉴中,加强了文化认同,并对新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支持。
其他文献
当前哲学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知识化倾向,这种倾向不仅造成了哲学本身的意义失落,而且使哲学在人文教育的使命担当中渐趋式微。针对这种知识化问题,我们需要在具体的哲学教学实
文章从情态、语气、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对《离骚》前24句及其两个英译文人际意义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原文人际意义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互动性和开放性。杨译在人际意义上体现
简单介绍了过碳酸钠的性质和用途,重点介绍了过碳酸钠的生产工艺以及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并提出了我国今后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