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中学建于1968年,坐落于北京市大兴区东北角,与朝阳、丰台、通州毗邻,其位置属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区。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学校自建校以来,经过1994、2004年两次拆迁重建,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餐厅、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优秀的学校文化孕育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一片沃土,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凝聚正能量,茁壮成长。为此,亦庄中学在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校文化
以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为目标,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课程文化等。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激发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通过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终身发展。从精神上引领,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制度上规范,合理整合、配置学校资源,提高管理能效。从物质上提升,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育人氛围,增强亦中校园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是凝聚正能量、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以“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坚持“和谐愉悦、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身体强健、品格高尚、学业优秀、特长突出”为育人目标,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享受成长过程、追求幸福人生”为教师的价值追求,为师生发展广建平台,提高亦中人品德,提炼亦中人品质,提升亦中人品位。
制度文化是推进学校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根据和谐理论以及以人为本、开放民主的理念,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让制度共识入脑入心,让自主管理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为了鼓励广大干部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创优争先,2012年底,学校制定了亦庄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青年标兵、师德标兵、优秀教研团队等一系列评选方案。2013年3月,依据亦庄镇政府制定的奖励政策及开发区扶植政策,制定了《亦庄中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2013年5月,制定了《亦庄中学考核评价方案》,该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教师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了推行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学校在2013年8月,修订了《亦庄中学管理手册》,涉及到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十余大项一百余分项,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层级,合理整合、重新配置了学校的各种资源,提高了制度管理效能。《亦庄中学管理手册》的制定,标志着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台阶。
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实施亦庄中学私有云、数据库、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身份认证系统、英语互动资源平台、Ipad智慧教室等一系列数字化校园工程;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打造校园文化广场、主题楼宇命名、楼层主题文化,创建竹林书院读书大厅、舞蹈教室,巧妙设计校园环境,让校园内的每棵树、每面墙壁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让校园环境成为一种隐性课程,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文化
在育人模式构建中,课程是关键环节,亦庄中学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依照新课程标准,在优化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整合校内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开发出适合学生、适合学科、适合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实现了德育、体育、艺术、人文、科技五大领域校本课程特色化,其中以“五大类”“四大节”“八大社团”“二十余门校本课程”为实施途径,构建了兴趣信心体验课程模式。在德育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探索,采取兴趣成功体验模式,开发了“亦慧足迹”五大类校本德育课程:班团队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实践体验类课程、学科德育课程、生活类课程。
此外,学校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万人长,书万般情”为特色课程引领,以体育、美育为核心,实现体育课程特色化、艺术课程特色化、人文课程特色化、科技课程特色化。以“亦慧舞台”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戏剧节等“四大节”,以视觉艺术社团、戏剧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摄影社团、足球社团、跳绳社团、管乐团等“八大社团”为实施途径,让学生在校通过“读起来、跳起来、唱起来、跑起来”,体验学习快乐,享受成长幸福,以此涵养学生大气品格,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在课程文化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梦开始的地方”。
校本课程实行选修走班制。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确定选修意向,实行网上选课,填写《选课清单》。每周三至周五下午,是学校学生校本课程选修时间,学校充分利用理化生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及各种专用教室等现有资源,开设了身边的化学、生物技术实践、身边的物理、硬笔书法、舞蹈、美术赏析与实践、足球、篮球、摄影等20余门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舞台。
课堂文化
根据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可以获知,单向度的学习模式培养的是单向度思维的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人才培养要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要旨。然而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导致人的价值迷失,失去了人生方向,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着教育的工具理性,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大批失去了理性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联合教科文组织为教育下的定义:1974年为“传授”,1997年为“交流”。交流互动是教育的内涵、属性,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为此,作为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重视人的价值,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的课堂文化,摒弃这种与教育发展要求与趋势相逆的单向度学习模式。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要求学生学会合作。为此,在课堂教学方面,要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就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学校以“两心一活动”为原则,精心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主线的互动课堂模式,从传授式转变为互动交往式,尤其注重情感互动,让“互动”模式成为课堂主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不断探索下形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实行小班教学,加强“分层”策略(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检测、分层评价)的研究和推广,大力推行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纠正”为特点的“小步教法”,以及“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结合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同伴结对互助式)”“兴趣信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走进学生心灵,找到每一位学生的动力点和最近发展区,让好的孩子更好,让中等的孩子变好,让后面的孩子跟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各年级均衡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2年,学校中考位居大兴第七名,2013年,学校中考位居升至大兴第五名。2014年,学校中考位居大兴第六名。
研修文化
终身教育理念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根据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要将学习习惯穿教师教学生活的始终,不断适应与满足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终身学习与教师队伍的研修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因校制宜”,学校确定了“打造亦慧研修文化”的队伍建设目标。“亦慧”研修文化围绕“三原则五环节”展开:
三原则:发展观、全局观、人本观。
五环节:学、思、研、教、训。
根据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进行学校的研修文化建设。注重培养教师的成就感,不断满足他们渴望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学校举办“亦慧论坛”“亦慧讲堂”“亦慧课堂”,开展“亦慧之旅”,温暖“亦慧之家”。通过“亦慧之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通过“亦慧讲堂”“亦慧课堂”展示了教师风采魅力,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展示教学艺术和个人才能的机会;通过“亦慧论坛”为教师提供了发展机会、搭建了发展平台,提升专业素养。作为“暖心工程”的亦慧之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提高了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此外,在学校网站、校刊上开辟“名师风采”专栏,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推介教师,让他们真实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经常召开总结会、经验介绍会,引导教师回顾反思工作历程,关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坚定信念,激发斗志;通过实施“分布式项目管理”来强化有威望有能力的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成就感。通过以上方法激发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动机,帮助教师从成熟型转变为骨干型,从骨干型转为研究型、名师型,并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研究意识,让每位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实现两个转型,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2011-2014年学校连续四年获大兴区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2012年-2014年,被评为大兴区绩效考核一等奖。荣获“十五”“十一五”市级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大兴区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荣获“十五”“十一五”大兴区继续教育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是大兴区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被评为大兴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田径比赛,获金银铜牌100余枚,30余名体育特长生升入汇文中学、大兴一中等市级示范高中。学校舞蹈队、合唱队连续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被评为大兴区“优秀中学生社团”等。
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总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达成共识,明确了今天的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要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就要转变教育方式,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课程、课堂的改革与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水平。学校将继续“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底蕴,拓展学校文化的外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培养人凝聚能量,改革再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向着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亦庄中学)
优秀的学校文化孕育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一片沃土,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凝聚正能量,茁壮成长。为此,亦庄中学在构建学校特色文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校文化
以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为目标,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课程文化等。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激发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通过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终身发展。从精神上引领,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制度上规范,合理整合、配置学校资源,提高管理能效。从物质上提升,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育人氛围,增强亦中校园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是凝聚正能量、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以“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坚持“和谐愉悦、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身体强健、品格高尚、学业优秀、特长突出”为育人目标,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享受成长过程、追求幸福人生”为教师的价值追求,为师生发展广建平台,提高亦中人品德,提炼亦中人品质,提升亦中人品位。
制度文化是推进学校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根据和谐理论以及以人为本、开放民主的理念,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让制度共识入脑入心,让自主管理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为了鼓励广大干部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创优争先,2012年底,学校制定了亦庄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青年标兵、师德标兵、优秀教研团队等一系列评选方案。2013年3月,依据亦庄镇政府制定的奖励政策及开发区扶植政策,制定了《亦庄中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2013年5月,制定了《亦庄中学考核评价方案》,该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教师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了推行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学校在2013年8月,修订了《亦庄中学管理手册》,涉及到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十余大项一百余分项,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层级,合理整合、重新配置了学校的各种资源,提高了制度管理效能。《亦庄中学管理手册》的制定,标志着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台阶。
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实施亦庄中学私有云、数据库、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身份认证系统、英语互动资源平台、Ipad智慧教室等一系列数字化校园工程;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打造校园文化广场、主题楼宇命名、楼层主题文化,创建竹林书院读书大厅、舞蹈教室,巧妙设计校园环境,让校园内的每棵树、每面墙壁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让校园环境成为一种隐性课程,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文化
在育人模式构建中,课程是关键环节,亦庄中学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依照新课程标准,在优化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整合校内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开发出适合学生、适合学科、适合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实现了德育、体育、艺术、人文、科技五大领域校本课程特色化,其中以“五大类”“四大节”“八大社团”“二十余门校本课程”为实施途径,构建了兴趣信心体验课程模式。在德育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探索,采取兴趣成功体验模式,开发了“亦慧足迹”五大类校本德育课程:班团队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实践体验类课程、学科德育课程、生活类课程。
此外,学校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万人长,书万般情”为特色课程引领,以体育、美育为核心,实现体育课程特色化、艺术课程特色化、人文课程特色化、科技课程特色化。以“亦慧舞台”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戏剧节等“四大节”,以视觉艺术社团、戏剧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摄影社团、足球社团、跳绳社团、管乐团等“八大社团”为实施途径,让学生在校通过“读起来、跳起来、唱起来、跑起来”,体验学习快乐,享受成长幸福,以此涵养学生大气品格,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在课程文化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梦开始的地方”。
校本课程实行选修走班制。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确定选修意向,实行网上选课,填写《选课清单》。每周三至周五下午,是学校学生校本课程选修时间,学校充分利用理化生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及各种专用教室等现有资源,开设了身边的化学、生物技术实践、身边的物理、硬笔书法、舞蹈、美术赏析与实践、足球、篮球、摄影等20余门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舞台。
课堂文化
根据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可以获知,单向度的学习模式培养的是单向度思维的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人才培养要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要旨。然而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导致人的价值迷失,失去了人生方向,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着教育的工具理性,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大批失去了理性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联合教科文组织为教育下的定义:1974年为“传授”,1997年为“交流”。交流互动是教育的内涵、属性,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为此,作为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重视人的价值,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的课堂文化,摒弃这种与教育发展要求与趋势相逆的单向度学习模式。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要求学生学会合作。为此,在课堂教学方面,要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就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学校以“两心一活动”为原则,精心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中心,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主线的互动课堂模式,从传授式转变为互动交往式,尤其注重情感互动,让“互动”模式成为课堂主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不断探索下形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实行小班教学,加强“分层”策略(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检测、分层评价)的研究和推广,大力推行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纠正”为特点的“小步教法”,以及“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结合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同伴结对互助式)”“兴趣信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走进学生心灵,找到每一位学生的动力点和最近发展区,让好的孩子更好,让中等的孩子变好,让后面的孩子跟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各年级均衡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2年,学校中考位居大兴第七名,2013年,学校中考位居升至大兴第五名。2014年,学校中考位居大兴第六名。
研修文化
终身教育理念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根据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要将学习习惯穿教师教学生活的始终,不断适应与满足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终身学习与教师队伍的研修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因校制宜”,学校确定了“打造亦慧研修文化”的队伍建设目标。“亦慧”研修文化围绕“三原则五环节”展开:
三原则:发展观、全局观、人本观。
五环节:学、思、研、教、训。
根据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进行学校的研修文化建设。注重培养教师的成就感,不断满足他们渴望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学校举办“亦慧论坛”“亦慧讲堂”“亦慧课堂”,开展“亦慧之旅”,温暖“亦慧之家”。通过“亦慧之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通过“亦慧讲堂”“亦慧课堂”展示了教师风采魅力,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展示教学艺术和个人才能的机会;通过“亦慧论坛”为教师提供了发展机会、搭建了发展平台,提升专业素养。作为“暖心工程”的亦慧之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提高了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此外,在学校网站、校刊上开辟“名师风采”专栏,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推介教师,让他们真实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经常召开总结会、经验介绍会,引导教师回顾反思工作历程,关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坚定信念,激发斗志;通过实施“分布式项目管理”来强化有威望有能力的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成就感。通过以上方法激发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动机,帮助教师从成熟型转变为骨干型,从骨干型转为研究型、名师型,并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研究意识,让每位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实现两个转型,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2011-2014年学校连续四年获大兴区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2012年-2014年,被评为大兴区绩效考核一等奖。荣获“十五”“十一五”市级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大兴区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荣获“十五”“十一五”大兴区继续教育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是大兴区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被评为大兴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田径比赛,获金银铜牌100余枚,30余名体育特长生升入汇文中学、大兴一中等市级示范高中。学校舞蹈队、合唱队连续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被评为大兴区“优秀中学生社团”等。
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总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达成共识,明确了今天的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要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就要转变教育方式,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课程、课堂的改革与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水平。学校将继续“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底蕴,拓展学校文化的外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培养人凝聚能量,改革再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向着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亦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