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育心育成长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与工作,工作中最朴素深远的连接。沙盘是迎来的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个性,活泼也好,内向也好,能在短短时间内和你能建立良好关系无疑都需要一份温暖的爱的表达。对于心理教师的我们,如何营造出学生心灵深处意识与无意识的持续对话的氛围,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是工作的核心。心理教师的工作就是做唤醒来访者心灵深处的治愈者、沟通者、和转化者。
  关键词:沙盘技术;育爱
  一、“潜意识水平”的爱与工作
  沙盘游戏的工作强调的是在无意识水平上的工作,而无意识有所表达的时候,最可能的是象征性的语言。根据来访者的需要做工作,是一种无意识水平的工作,原型与象征是无意识表达的主要语言。荣格把“象征”作为“原型”的一种表现方式,透过象征,我们可以接触与感受那原始与原本的原型意象。从分析性理学的角度来看原型,所强调正是存在于人类深层心理中发挥影响与作用的一种内在的意象。这种内在意象具有心理的真实性,具有其自身的独立与自主性,也就是说,原型具有其象征性的自我表现。它以人以及人的意识为中介来表达它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荣格的原型意象等理论的有效性,在这种治愈与心灵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见证。但他常常告诫别人,尽可能多的学习象征性的理论,当你在工作的时候,就要把它们全部忘记。忘记的是象征性的语言和方式,发挥的是老师作为“治愈者”“沟通者”“转化者”时的境界,爱在工作中,爱是不能把脑子中的象征,学到的象征用于来访者的沙盘。爱要有心,正心诚意。
  二、爱与感应
  我们在工作中如何用沙盘的技术完成心理的援助。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回答说:“无意识,心理分析的真正治愈因素在于无意识。”荣格研究院院长回答说:“真正的治愈因素在于心理的真实性”。荣格心理分析家的回答是:“爱,爱能治愈”。国际梦的研究学会主席的回答是:作为心理分析家只是一个工具,病人用此工具来获得治愈的效果。心理分析家对这个问题的解说是:“心理治疗是一种艺术,治愈师奇迹。努力去做你该做的心理分析工作,治愈自然就会出现。”而申荷永教授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感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心之感是一种境界。工作的过程的“忘我”,不要是想着我该怎样帮助学生,更不要想着是一个人在帮助学生。工作的过程在于“空”,是老师与学生在一起寻找共同生活的道路,治愈就随之发生。爱来自于感应、共情、共鸣、身心的相互影响;心灵的真实性与自主性。如果说爱能治愈的话,那么也是其中有了感应的发生;即使是自我治愈,“感应”应是治愈的重要因素。心的感动和心的呼应,以心为本,爱与技术的整合。
  一个第一次走进沙盘室的孩子,你能感应到他和你之间的距离,能交流,不敢正视你,好奇,但有防备。我们触沙的时候,我观察到他的手又宽又大,手掌厚,手指头很长。我问了一句,你力气是不是很大,他很腼腆的笑笑,没有正面回应我。我说:“咱俩掰腕子好么?”他不置可否,没有太多的回应。我能感应到他内心的不确定,我们在这种关系下开始游戏。刚开始,我感觉到他的确力气不小,我们僵持了一分钟,我故意败了下来,他眼神中瞬间的兴奋与绽开的笑脸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感受到回应我的是确定与亲近。沙盘工作后续很顺利,临走前这个孩子和我商量,能否把沙具柜里的小猫拿走玩,我说可以,但是下周你要拿回来,因为我也会想它。孩子眼中流露出很柔软的情感,双手捧着小猫肯定的点点头。一只小猫玩具,孩子在承诺中感受温暖,回应的是关系,从不正视,到高兴离开,到答应带回来,传递的是爱与被爱。
  三、爱与慈悲
  慈悲,在汉字中本身就是一种意象。慈与悲是存在不同的理解。慈悲一词出自佛家,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憐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种把感情升华,变成为众生的‘大爱’,而不是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不是有选择的爱,也是一种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清净而没有染欲的。
  四川地震,玉树地震,华南师大申荷永教授曾带来他的心灵花园团队走进灾区。在他的三川行思这本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慈悲的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三川之间,大慈与大悲就此涌现,体现为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实践。教授把慈悲视为一种修行,一种实践,需要身力同行……。把这种心理援助,视为一种自我救赎,一种慈悲和深层情感的接触和体验,一种心灵的洗礼与转化……能够做到的是坚持以心为本,以中国文化作为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的基础,致力于心性及其意义的实践,致力于探索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重建的过程因爱而慈悲。透过它,我们可以发现安详和智慧,就如当初面对灾难、恐怖与毁灭时,必降生大无畏、大慈悲、大智慧……悲情之水流经慈的河流转化为心灵的智慧与滋养。如是说,任何事情都源于慈与悲中。
  如果说灾难离我们显得遥远些,那又如何透过慈悲看待学校中的心理援助呢。身边有这样一个学生,听她妈妈讲述了这样一个情况。妈妈天生有些耳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对妈妈的呼唤经常会听不见,即使孩子找到她问及呼唤的事情也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回应。耳背的妈妈,渴望母爱关注的孩子,一个工作繁忙但爱家的父亲……童年期带来的创伤的经历在上学后情感表现为和母亲的关系平淡,行为反应是不可控制的抽动。谈话在母亲用手拢住耳朵努力听你对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含着眼泪的交流中进行着,到如今,母亲做家务胜过于对孩子的陪伴,是逃避还是无助?孩子的日益疏远与抽动的反复发作让整个家庭都弥漫着爸爸疲劳的应对,妈妈的流泪,孩子的病态的抽动,这又何尝不是一场灾难。我们需要拥有的是慈悲的胸怀,用以滋养无助的心灵,以爱为本,坚持用慈悲继续心理上的重建。
  四、自由与保护中的爱与工作
  对于卡尔夫来说,沙盘游戏疗法之所以会有治愈的效果,首先在于其“自由与保护”的空间。这既是沙盘游戏的临床治疗基础,也是其中的治愈和转化的条件。
  自由与保护,看似简单的描述但却寓意非凡。自由,尤其是心灵的自由,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工作中,面对的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关注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自由,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为学生营造自由的空间,所以要给学生自由这种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忠诚只有通过对自己学生的热爱才能体现出来。培养健康的人格,就要培养心灵与思想的自由。
  有这样一个学生,她的出现让我心疼。课堂上总会在安静的时候发出响声,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哪怕迎接她的是呵斥,是嘲笑……她仍自顾自得沉浸在她的世界中。我很小心的走进她的世界,通过沙盘游戏这种手段和她建立关系。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她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我感受到她脆弱的心灵更盼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我为他提供的沙盘与沙具能帮助她适时开放一些,从无序的小汽车的摆放,凌乱的汽车跑道,堆积在一起的它赋予意向的垃圾堆,我都能感受到她的慌乱和渴望寻求出口迷茫。我能做到的只是安心的陪伴,聆听她的表达,那时,我想爱与工作才是我不能抛弃的主线,我为孩子提供了自由与保护的空间,运用爱进行工作的形式,我想这份爱自由并且具有保护,还可以加上安全,组成了沙盘游戏疗法所强调的老师与学生的基本关系。更能给学生带去内心的感动,更能激励他重新站起来。所表达的是以“心”为本,以“爱”为基础,以学生内心变化和心灵成长为目标的理念。
  沙盘技术在学校,关注的学生心灵上的健康。设身处地,进入沙盘要有路,共情、陪伴、等待。当面对无意识的时候,不是技术而是自身的文化做基础,沙盘一定和老师相连接,接纳直接决定与来访者关系的建立。作为一位心理教师,不管你认同于哪一学派,总是要面对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情绪与认知的考量,身体与问题的表现,行为与客体的转变……于是,自由联想、积极想象、共情与关注、相互作用分析、情绪认知策略、对象关系的演绎、空椅子意象对话、心理剧场表达等,均属可以不用,但不可不知的经典技术。实际上,我们老师本身便是方法中的方法,技术中的技术。我们的理解与智慧,我们的胸怀与人格,更是所有沙盘游戏过程中的条件和基础。我们所面对的心理学,我们尊重的心理学家大师的言传身教,在展示他们超群技艺的同时,也散发出他们思想的光辉,人格的力量,以及人类心灵探索所能达到的境界。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关注学生心灵的工作者,爱与工作能否理解为如何去爱护学,赋予其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情感。爱在工作中,这可否同样理解为爱与工作,我摸索的走在路上……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一例小学生因为妈妈的缺位,爸爸的偏执导致的行为、人际和学习出现问题的案例。老师通过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给予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促使妞妞建立与老师内心的连接;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她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下,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愿意和老师亲近,并且交上了朋友,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关键词:沟通;包容;接纳;关注  一、
期刊
摘要: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中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培养与激发,令人不容乐观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或者越来越弱、或者过强,教师需要更多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法。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提出的,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即注意、切身性、自信和满
期刊
摘要: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植树问题中创设情境为例,作者在设计的四稿不同情境中感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首因效应;教学;创设情境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
期刊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用心去雕塑每一位学生。14年斗转星移,14载杏坛春秋,世事已变化。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对“爱”的追求,坚守的是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初心。操场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运动;节日里,我和同学们一起排节目;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参与;比赛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呐喊助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教师耐心、细致地研读,用充满魔力的“师爱”开
期刊
摘要: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孩子们来说,一部分青春期问题,也会困扰着某一些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被“分手”而陷入迷茫中的孩子找到了我,想寻求帮助,了解到了孩子的问题,通过谈话与孩子共情、对孩子情绪的疏导以及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应对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关键词:青春期;情绪疏导  本学年主要教六年级的心理课,面对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也会面临青春期的一些问题困
期刊
摘要: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是很难与周围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怎样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呢?这就要求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从学生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活实际;内心世界;个性发展;激发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
期刊
第一次听说小Z是在午餐时由一位同事提起的,她说:初一X班有个带着白框眼镜的孩子可奇怪了,见到谁都会过去抓住他的手,还总是笑嘻嘻的。当时我并没太在意,没想到没过几天我就和他有了一面之缘。那天,我走在楼道里,发现有个男生在班门口站着,笑嘻嘻的。我走过时他主动跟我打招呼,然后又迎上来,抓住了我的手腕。说实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排斥的,毕竟人与人之间有基本的人际距离,我们跟自己亲密的人身体接触时才感到
期刊
胖胖的儿子有一天阴差阳错的报了学校的舞蹈社团,当老师在班上宣读名单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儿子说当时很尴尬,真想找个缝儿钻进去。我听了也是哈哈大笑。第一次舞蹈课后,我想听听儿子遇到的挫折,令人惊讶的是,他兴冲冲的回来后,让我给他买舞蹈服,还说老师表扬他基础好,让他做示范。我想也许就三分热气吧。有个兴趣也好,这老师还真有办法,让跟舞蹈不沾边的学生爱上他。此后每到社团训练的日子他都早早在里面穿好练功服,
期刊
处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如何操作和运用,是很有讲究的。  案例  有一天,学校领导听我的体育课,同学们表现得十分出色,我也讲得很投入。正在这时,我听见“咚”的一声,我顺着声音看去,没发现什么异常,刚要继续讲课又听见“咚、咚”两声,这回我可发现捣乱分子了,原来是班里李晓语正在跺脚,地上的纸片随着跺脚声有节奏地向前一跳一跳的。看到这儿,我的气直往头顶上撞,想发作又不好意思,心想:平时你就不老实,
期刊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祖国、爱人民、爱职业、爱学生等,是师德的组成部分,爱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需要。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