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压力与应对策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压力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专家的关注。近年来青少年因为感情困扰、学习压力、价值冲突、人际沟通、家庭教育压力等,造成的出走、自杀和犯罪的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本文试图从生活压力这个视角来探究形成上述危机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9-0013-03
  
  生活压力(心理压力)是造成个体身心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最主要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生活压力的存在。青少年因为课业压力、感情困扰、家庭管教、价值冲突、同伴冷落等问题,使他们面临程度不一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如解决不当,还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离家出走、拒绝上学、家庭暴力、交往冷漠、行为偏差、滥用药物、违法犯罪和自杀等情绪障碍及极端行为。
  
  一、青少年成长中的生活压力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个体的发展进入青少年阶段。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期,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具有特色的阶段,发展心理学用“暴风骤雨”来描述这一时期个体心理跌宕起伏、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发展特点。青少年承受着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解决内心自我构建的问题。
  1.超越心理负担的某种情绪称为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作为一个术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最为敏感的现实问题,也是健康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学科体系中一个核心概念。
  压力这个术语,最早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一物体之上加上重力或外力使其体积承受张力而改变形状。后将这个术语引入心理学中,表示“超越个体心理负担的某种带有紧张(应激)状态的情绪”。但是社会学家对压力又有他们的见解,社会学家认为“超越个体社会认知评估能力的某种认知体验就是压力”。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时常遇到的就是种种能够引起个体身心系统“紧张”的压力事件,而且常常是这些事件给他们带来心理或精神上的压力。
  2.生活压力的产生。生活压力是个体生活中的一种必然存在,与之每日相伴,可以说无处不在。从大的方面看,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都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看,一次考试或班级演讲、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失学或改变环境、亲人故去等,都会给个体的正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干扰,也会成为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来源(即压力源)。
  美国学者雷瑟斯和奈维德认为,现代人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A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搬迁新居、更换工作、转换学校、结婚成家和生儿育女等;B身体病痛或不舒服——自己躯体疼痛、生病、亲人生病等;C抑郁或焦虑——某种事件或情景引起的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以及由于个人的性格所造成的抑郁和焦虑;D遭受挫折——包括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意,以及动机受阻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等;E矛盾和冲突——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及给我们内心带来的冲突;F某类性格引起的压力,例如A型性格容易感受到心理压力。
  3.挫折处理不当也是一种压力。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痛苦、失望和挫折。挫折和失败就是形成青少年生活压力的主要原因。
  挫折是一种生活现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遭受挫折的经历,也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与挫折和失败的较量中走过来的,例如我们平常在生活中遭遇到困难后,常常会说要面对困难,战胜挫折。
  那么什么是挫折?当个体趋向既定目标的进程受到阻碍或者被延搁,即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挫折就形成了。“挫折”是一种生活现象,更是一种个体的主观感受(心理体验)。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挫折无外乎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天灾:沿海地带的台风、北美地区的飓风、水涝、地震,战争、种族冲突、社会动乱,亲人去世、离婚等);内在因素——包括身心的局限性及动机冲突(容貌、身材、体质、能力、知识,动机冲突被认为是挫折的重要原因。例如,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4.调动心理防御机制应对心理压力。当青少年面临和承受心理压力的时候,他们的身心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诸如受到威胁、伤害或需求得不到满足后可能引起的焦虑、自卑、痛苦等。心理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此时心理防御机制就会自发地发挥作用,个体在内心有一种要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又叫心理自卫机制)。它是一种调节机制,一般而言个体会通过压抑、否认、合理化(酸葡萄心理)、升华、幻想、抵消、幽默等方法来解决心理压力问题。当然,有时候个体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也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段如对抗、攻击等。挫折和压力问题如解决不当,不但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心理障碍和一些躯体化疾病。
  
  二、学会应对压力与危机的技能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麻烦事还不是麻烦事,怎么去解决麻烦事才是一件麻烦事。”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遇到的心理压力不一定就是完全消极的“压力”,关键是看他们如何对待它,如何去解决它,这就是我们这里要讲的应付心理压力与危机的技能。
  1.应对的综合分析。当面对一种心理压力事件或心理压力情境时,首先是对它的认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再次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知难而进还是感到大祸临头;最后是当事者要对压力事件或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动,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还是消极逃避。
  2.心理应对的方式。这里我们介绍两种主要的心理应对方式: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1)情绪定向应对。在我们遇到压力或挫折时,情绪会作出某种反应。一般来说情绪定向反应可分为“外在表现性情绪定向反应”和“内在表现性情绪定向反应”两种形式。例如“借酒消愁”“借故发火”等就属于前者;而“否认事实”“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重要”等属于后者。合理化、酸葡萄心理、否认、移置、升华、投射等都是情绪定向反应。(2)问题定向应对。它是指应对或处理压力或挫折情境,或应对与处理引起挫折与压力的事件本身的一种方式。当青少年面对压力或挫折时,一般而言都要寻找某种途径或办法去协调或解决它。在他们有意解决问题时,要对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要么解决外在问题,要么解决内在问题。问题定向应对包括:认识焦虑的原因、理解问题的产生、避免消极的断言、与人交流、疏导压力。
  
  三、积极培养个体良好的自信心
  
  1.自信的内涵。自信或自信心是我们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在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和自我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基本精神就是“自强不息”。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自信可以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表现,也可以是我们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是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包括自己对自己接受的程度,自己对自己尊重的程度,即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在心理学中与“自信”相反的词是“自卑”,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消极的评价。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与“自信”有关的词语“自负”,它表面上看似是自信,但其实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过高估计了自己。
  2.自信的表现。自信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它,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更要以自信来充实和完善他们的人格。(1)自信的表现:一个自信的人,他在言语或行为上会表现出:活泼、虚心、坦诚、大度、轻松、开放、言行一致、勇敢、果断、幽默。(2)自信心的维护:每个人的自我形象是由你自己来控制的,不要让别人设计你自己的生活目标,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努力提高和发展自己,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
  3.自信是人生发展的需要。自信或自尊是人的内在的基本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那么人也就会有健全和充分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发展成长中的障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心理变态或心理疾患的本质,是“需要”未能得到满足。在人的自信的内在需要中,包含着“自信”的基本要素:诸如“自我接受”“自我认识”“自我价值感”等,所以说,自信和自尊是人类内在的发展的需要。
  
  四、在处理生活压力时要善于运用社会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当遇到重大的或意外的心理压力或挫折时,除了凭借“应付技能”和“自信心”来抵御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寻求“社会支持”。从社会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的研究看,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对他(她)影响最大的也是“社会支持”。
  1.什么是社会支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之中的。从心理健康学的立场看,“社会支持”是指一种相互依存的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朋辈关系等;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社会支持”指一种可靠的纽带性的人际关系,如亲戚关系;从社会学家的解释来看,“社会支持”指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社会支持”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信任和安全,“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能够从众多关系中得到的帮助支持系统。
  2.社会支持的形式。从个人生活方面看,他能够从家庭、邻居、朋友、同学和同事等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从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方面来看,组织、各种“心理咨询”机构或社会救助部门也可以给他提供“社会支持”。
  3.家庭在社会支持中作用。不管是对青少年,还是对成年人,家庭都是社会支持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获得社会支持的源泉所在。一些研究家庭的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个体的早期生活经验对其一生发展的影响。(2)家庭气氛与教养方式,心理学家认为,最佳的是民主型的,而放任型和专制型对个体的发展成长都是极不健康的。(3)亲子关系,家庭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不但影响家庭自身的健全,而且也影响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4)家庭中的角色,家庭中的角色担当是否恰当,也影响一个人身心的健康。(5)家庭中的沟通,家庭里的良好沟通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健康家庭的沟通应该注意这几个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6)家庭的不幸,离婚、丧偶等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7)健康家庭的目标:感情的交融,理解,接纳差异,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体贴和关心,互助和合作,幽默的气氛,有自己的生活原则。
  4.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发展。“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发展十分重要,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要掌握一些“社会支持”的知识,如社会交往的主动性、社会交往中的接纳性和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他们抵御心理压力,也能够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从青少年成长的现实性来看,他们在生理、认知和社会三个方面面临着适应“过渡阶段”生活的种种压力,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慌与紊乱。因此,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青少年生活的家庭以及他们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正处于一个身心快速发展的压力期,而作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要给予他们缓解压力的各种帮助,提供他们适应社会困扰、心理压力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成长为身心灵健康的人。(稿件编号:100510003)
  
  参考文献:
  [1]申荷永. 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156.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234.
  [3]王定华,陈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0.7.
  [4]郑照顺.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185.
  [5]林孟平. 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14.
  [6]夏萌.阿德勒人格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3101~10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甘肃兰州),730070,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其他文献
[关键词]咨访关系;咨询室;反思    一、案例记录    现在的我,在校园里和学生相向而走时,或是主动向学生打招呼,或是在接受学生招呼时,都稍稍地欠一下上身,面带微笑,并说一声“嘿,你好!”以这样的姿态和学生打招呼,我感觉很舒服,也让学生感觉很温馨。  可是在2005年9月份进港中工作后的那一年多时间里,我还没有这种姿态。那时的我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校园里进进出出,遇到学生打招呼,只是淡淡地回应一下
提要;本文尝试用现代的语言和概念评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从而讨论中国古代对于定义的把握,特别是对于定义中殊相和共相的把握。由于定义是深刻思维的基础,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本质问题是:在中国古代,是否在存过进行深刻思维的基础。  关键词:公孙龙子 《指物论》 殊相 共相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一些东方学者也认为,在古代中国没有人对思维方法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此也没有形成固定
[摘要] 情绪能力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进行识别、解释和建设性地反应的必要的社会技能,对个体积极发展与适应起着重要作用。“强健儿童”系列课程是情绪能力提升课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它的适用范围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课时简短,半结构化,很容易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而且花费少,得到了很多实际研究的支持,已为人们所接受。本文从“强健儿童”系列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应用实例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亲子沟通;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    【本课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却没有跟上孩子的发展,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却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啰嗦相撞时,亲子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结。此时,家长往往不知所措,会用更加唠叨的言语或更为严格的手段来教育孩子。而孩子往往以言词争辩、不服管教甚至强烈的对抗
铁岭县李千户镇小屯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月,位于李千户镇东北15公里处,共有社员253户,带动农户580余户,涉及周边三个乡镇(李千户、大甸子、催阵堡),年存栏量8万头。合作社堅持以民办、民营、民受益为原则,对社员进行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为村民增收提供条件,主要包括为村民及周边乡镇的养猪户提供种猪繁育、仔猪购买、生猪销售、购买饲料药品等服务。2010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发展的保障,而治理不能脱离文化传统与根基。石门县是湘鄂边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充分挖掘这些宝贵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现代乡村治理,为乡村治理筑牢文化根基。 1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是乡村治理的坚实根基  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不断形成、不断丰富与不断
时间是一位伟大的书写者。上世纪80年代初,普通生活物资都要限量供应,“茴香投放了一百五十担,高脚酱油碟列入供应计划”都可以上报纸头条。40年过去,以前的“有啥吃啥”,变成了“吃啥有啥”;曾经的满眼“蓝灰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着装。物质短缺的记忆早已翻篇,我们走向更高品质、更加丰富的生活。  今昔对比,时间用生动的故事证明了一个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展望未来,时间也会以更伟
〔关键词〕教育;管理;措施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于是他们又决定再将笼子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
〔关键词〕旁敲侧击;心理疏导;家教  我的外甥女真真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地在北京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工作不满一年,就得到一次职位提升的机会,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说起她的成长,真真感慨地说:“很感谢妈妈经常对我的‘旁敲侧击’,这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更醒脑……”真真的话使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的大姐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学过什么深奥的教育理论,却懂得孩子的心理,她的“旁敲侧击”心理疏导方法比我们专业的教育方法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杭州市余杭市(2002年撤市设区)就开始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998年,在市教育学会中成立了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以学术团体的方式,介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002年,为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余杭区教育局成立了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创建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推广工作。至今,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