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是保障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河道治理涉及河势调整、河道展宽等诸多环节。本文从河道治理工程出发,先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随后从工程规划、程序规范、施工监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总结提升管理效率的方式,以期为强化工程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水利工程不论是规模还是种类均明显扩张和增,河道治理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河道治理工程质量高低与两岸人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必须从工程施工出发强化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规划的针对性,确保最终的治理效果契合工程预期。
一、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管理现存问题探析
1.河道内存有永久建筑物。很多河道当中存在较多永久建筑物,这类建筑物会对水利工程相应的防洪、泄洪效果造成影响。河道治理工程需要针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堤坝进行修整与治理,同时还可能涉及桥梁或者电缆诸多内容。若河道当中存在桥墩、承台等建筑,必然会对流水效果造成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2.资料管理并不完善。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会涉及施工图纸、合同等多种资料,但部分施工单位并未对上述资料加以深层关注。此外,施工时也并未及时细致地管理资料报审等内容,使得资料管理表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如果施工时出现资料缺失情况,那么施工精确性必然受到影响,对后续施工产生阻碍。
3.河道治理过程中政府过度干涉。部分地区虽然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但存在当地政府过多干涉河道治理的现象。这种过度干涉使得施工单位相应的管理职能很难有效发挥,给施工进度、质量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检验部门也很难发挥其职能,影响后续工程验收,很难确保施工效果。
4.施工管理不够规范。河道治理过程一般需要采取分包建设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可以给予政府更多收益,但可能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首先,河道建设需要从工程整体出发考虑建设规划,其设计需要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并且要求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与技能。但工程分包很难保证所有施工企业施工水准均契合相关标准。其次,河道工程必须留置充足时间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切忌盲目追赶工期。但是分包建设由于欠缺统一规划,并且建设标准也没有得到协调,使得现场施工较为混乱。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控制工期,建设时侧重于考虑缩减时间,忽视了工程质量。
5.资金方面存在问题。近些年,河道治理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管理任务愈加沉重。但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差或者政府对河道管理不够重视,没有给河道工程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并且资金投入也很难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无法确保施工质量。
二、推进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高效开展的策略
1.结合河道工程情况做到针对性规划。河道治理工程需要着眼于项目规划,针对各个规划细节进行审核处理。施工单位需要到施工现场与河道周围组织现场勘察,结合现场环境尽可能采集需要的数据。随后结合现场数据展开整理和分析,基于数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地项目规划。同时,施工开始之前还需要严格审核工程设计,明确工程设计可能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同设计者沟通,为后续施工奠定设计基础。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工程设计需要秉持如下设计原则:首先,设计需要做到统筹兼顾,也就是根据河道现状合理规划治导线,需要明晰河床演变点的位置,提升河道的平稳度,保证水体流动足够稳定。其次,设计时还应关注河道宽度,通过加固措施提升堤坝强度。由于水体流动可能携带大量泥沙,泥沙会逐步在河床底部沉积下来,导致河床抬升。因此河道治理必须适当扩大堤距,确保河道具备充足的断面来疏导洪水。此外,设计还应关注生物技术,借助适当的生物技术来控制水源污染等问题。
2.细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办理程序。国家立法部门应结合河道工程可能存有的质量问题制定相配套的机制,以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为目标细化法律条例,提升约束能力和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河道治理工程而言,还应结合工程实际规范各项办理流程,不论是资料申报还是审查均需要得到合理规范。相关单位还应积极组织与河道治理施工相关的培训讲座,组织学习交流会议,使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经验得到分享,切实提升工程质量。
3.强化对工程施工的监管。首先,对于施工已经开始的治理项目而言,可以从相关监管机制着手进行完善。相关部门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入驻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可能的违章行为。若发现施工违规行为,则需要责令整改,并对其整改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管与审核,尽可能解决相应的施工问题。若河道工程为新建项目,便需要从项目申报环节着手,以相应法律规范为导向加以审核。对于那些长时间占据河道并且对防洪、泄洪工作造成影响的问题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方案,明确相应的责任。若治理项目没有获得认可,则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合同予以处理,切实提升监管效用。
4.积极宣传,加大资金投入。施工质量管理不僅需要内部进行监管,还需要积极宣传与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群众法律意识。宣传单位可以借助世界水日或者世界水周等特殊节点开展宣传活动,积极普及水利法规和水利知识。其次,相关部门还应重视日常宣传工作,比如可以于河道两岸设置对应的宣传标识。若河道范围内存在种植、采砂等违规活动,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并合理引导,确保群众明确上述行为的严重性。
对于河道治理工程涉及到的资金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首要任务是结合工程施工进行成本控制,确保各项资金花在刀刃上。政府部门也需要意识到河道治理对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给予河道治理更多、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提升工程质量奠定资金基础。最后,施工单位还应全面考虑现场状况,全面编制施工方案,可以借助新设备、新工艺等方式提升施工建设效率,确保施工各环节足够合理,实现预期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工程目标。
三、结语
总之,河道治理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生产、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相关单位需要明确河道治理在资料管理、资金投入、监管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工程规划、程序规范、施工监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总结提升管理效率的方式,为提升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秀荣,李照华,陈卫.浅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2018(11):46-47.
[2]李耿荣.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探讨[J].水电与新能源,2017(07):61-64.
[3]王华,李力.浅淡建设单位对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298.
[4]王文华.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J].科技风,2010(15):102.
[5]张占云.滹沱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5):2 94.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水利工程不论是规模还是种类均明显扩张和增,河道治理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河道治理工程质量高低与两岸人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必须从工程施工出发强化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规划的针对性,确保最终的治理效果契合工程预期。
一、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管理现存问题探析
1.河道内存有永久建筑物。很多河道当中存在较多永久建筑物,这类建筑物会对水利工程相应的防洪、泄洪效果造成影响。河道治理工程需要针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堤坝进行修整与治理,同时还可能涉及桥梁或者电缆诸多内容。若河道当中存在桥墩、承台等建筑,必然会对流水效果造成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2.资料管理并不完善。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会涉及施工图纸、合同等多种资料,但部分施工单位并未对上述资料加以深层关注。此外,施工时也并未及时细致地管理资料报审等内容,使得资料管理表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如果施工时出现资料缺失情况,那么施工精确性必然受到影响,对后续施工产生阻碍。
3.河道治理过程中政府过度干涉。部分地区虽然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但存在当地政府过多干涉河道治理的现象。这种过度干涉使得施工单位相应的管理职能很难有效发挥,给施工进度、质量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检验部门也很难发挥其职能,影响后续工程验收,很难确保施工效果。
4.施工管理不够规范。河道治理过程一般需要采取分包建设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可以给予政府更多收益,但可能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首先,河道建设需要从工程整体出发考虑建设规划,其设计需要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并且要求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与技能。但工程分包很难保证所有施工企业施工水准均契合相关标准。其次,河道工程必须留置充足时间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切忌盲目追赶工期。但是分包建设由于欠缺统一规划,并且建设标准也没有得到协调,使得现场施工较为混乱。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控制工期,建设时侧重于考虑缩减时间,忽视了工程质量。
5.资金方面存在问题。近些年,河道治理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管理任务愈加沉重。但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差或者政府对河道管理不够重视,没有给河道工程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并且资金投入也很难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无法确保施工质量。
二、推进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高效开展的策略
1.结合河道工程情况做到针对性规划。河道治理工程需要着眼于项目规划,针对各个规划细节进行审核处理。施工单位需要到施工现场与河道周围组织现场勘察,结合现场环境尽可能采集需要的数据。随后结合现场数据展开整理和分析,基于数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地项目规划。同时,施工开始之前还需要严格审核工程设计,明确工程设计可能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同设计者沟通,为后续施工奠定设计基础。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工程设计需要秉持如下设计原则:首先,设计需要做到统筹兼顾,也就是根据河道现状合理规划治导线,需要明晰河床演变点的位置,提升河道的平稳度,保证水体流动足够稳定。其次,设计时还应关注河道宽度,通过加固措施提升堤坝强度。由于水体流动可能携带大量泥沙,泥沙会逐步在河床底部沉积下来,导致河床抬升。因此河道治理必须适当扩大堤距,确保河道具备充足的断面来疏导洪水。此外,设计还应关注生物技术,借助适当的生物技术来控制水源污染等问题。
2.细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办理程序。国家立法部门应结合河道工程可能存有的质量问题制定相配套的机制,以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为目标细化法律条例,提升约束能力和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河道治理工程而言,还应结合工程实际规范各项办理流程,不论是资料申报还是审查均需要得到合理规范。相关单位还应积极组织与河道治理施工相关的培训讲座,组织学习交流会议,使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经验得到分享,切实提升工程质量。
3.强化对工程施工的监管。首先,对于施工已经开始的治理项目而言,可以从相关监管机制着手进行完善。相关部门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入驻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可能的违章行为。若发现施工违规行为,则需要责令整改,并对其整改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管与审核,尽可能解决相应的施工问题。若河道工程为新建项目,便需要从项目申报环节着手,以相应法律规范为导向加以审核。对于那些长时间占据河道并且对防洪、泄洪工作造成影响的问题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方案,明确相应的责任。若治理项目没有获得认可,则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合同予以处理,切实提升监管效用。
4.积极宣传,加大资金投入。施工质量管理不僅需要内部进行监管,还需要积极宣传与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群众法律意识。宣传单位可以借助世界水日或者世界水周等特殊节点开展宣传活动,积极普及水利法规和水利知识。其次,相关部门还应重视日常宣传工作,比如可以于河道两岸设置对应的宣传标识。若河道范围内存在种植、采砂等违规活动,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并合理引导,确保群众明确上述行为的严重性。
对于河道治理工程涉及到的资金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首要任务是结合工程施工进行成本控制,确保各项资金花在刀刃上。政府部门也需要意识到河道治理对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给予河道治理更多、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提升工程质量奠定资金基础。最后,施工单位还应全面考虑现场状况,全面编制施工方案,可以借助新设备、新工艺等方式提升施工建设效率,确保施工各环节足够合理,实现预期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工程目标。
三、结语
总之,河道治理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生产、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相关单位需要明确河道治理在资料管理、资金投入、监管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工程规划、程序规范、施工监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总结提升管理效率的方式,为提升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秀荣,李照华,陈卫.浅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2018(11):46-47.
[2]李耿荣.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探讨[J].水电与新能源,2017(07):61-64.
[3]王华,李力.浅淡建设单位对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298.
[4]王文华.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J].科技风,2010(15):102.
[5]张占云.滹沱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5):2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