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专研儒释道思想
兼修中西医学,更崇尚自然
追根溯源,探中西医学共通之处
触类旁通,取精髓创大自然疗法
物质越发富足的年代
他更希望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
让心、灵有更好的依託
水到渠成 入行自然医学
入行医学,於刘博明博士而言是巧合,亦是注定的缘分,又夹杂着水到渠成般的自然。
他在香港出生,中学毕业之後前往加拿大继续求学,在大学图书馆、书店等地,入眼的记录着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等许多书籍,博物馆保存很好的中国文物、诸多名牌大学中专门开设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科目,都让他陷入反思:“外国人对於中华文化如此热衷,而自己作为中国人卻知之甚少,忽视了中国文化,实在太可惜及太不应该。”於是在加拿大求学时期,他修读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地理。
历史是人类的记录,是文化和文明发展走过的历程。於书中,刘博明博士看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作为人的生存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出答案,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他走进灿烂的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史之中,和西方哲学思想,再深入了解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而後衍生出後世的各种思想,如宋明理学、现代西方哲学,最后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被世人敬仰並专研。刘博明博士便是其中一位对儒释道与西方思想及宗教的比较极感兴趣並用心深入钻研的人。
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加拿大亚尔伯达大学任教时,认识了一位从缅甸移民到加拿大的医生王超群(Dr.Steven Aung),其祖宗四代曾在福建出了五位名医,所以他对中医十分看重。由於缅甸的中医地位不高,他学习了西医,到加拿大後与刘博士一见如故,相谈投契,在他的建议下,刘博士在教学之外向他学习了医学理论,並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学习中医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家讲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中国文化都蕴含了这些内涵。尤其是中华医学,更是与之息息相关。”刘博士说。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然疗法大师学习了不同层次的自然疗法。
刘博士常说自己是幸运的,他的故事富有传奇性,因为他遇到了各个领域中顶尖的人物:太极宗师、中医高明学者、西医专家学者、自然疗法医师、研究死亡的学者,与他们相处、交谈,让他受益匪浅,也让他的医学得到深入进益之喜。
自然为师 谋健康大事
以自然为师,谋人类健康大事,是刘博明博士这麽多年以来的坚持。
对中国儒释道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专研,让他打下了扎实的自然疗法基础,从理论到实践,刘博士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来研究、实践自然疗法,以激发人体的自癒能力为目的,提升人体正气,达到无药而使身体健康的效果。
“中医分为五等,最高等级为食医,即用食物治病,发展至今备受欢迎;第二是针灸;第三为草药,第四是正骨、跌打;第五是兽医。这五等,每一等级都博大精深。”刘博士说。他所研究的中医自然疗法之根源便是食医,这与西医的源头食疗共通。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说过:“Let food be your medicine ”“味苦的草药变成了药,味美的草药便成了食物,如山药、枸杞等具有药性的食物,常被用来煲汤食用,正所谓‘药食同源’,自然疗法的宗旨就是尽量用食物来调节人的免疫功能,修复坏死的细胞及器官。”刘博士娓娓道来。
他致力於借助高科技将自然的东西带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如阳光、富含负离子的空气、能量水。“巴马长寿村的人之所以长寿,便是因为其拥有最好的自然环境。”刘博明博士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水,他研究水,利用水为人辅助治病。
“人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疾病出现,定然会有与其相克的东西存在,只是里面牵涉了许多复杂的问题而已。”刘博士说。他具有全局观,善於辩证地看问题,除了关注人身体的健康,亦十分注重人心与灵的健康。
“无数疾病由心情引起,中医素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百病皆生於气。”刘博明博士归纳出九种人的病最难处理,“第一,不相信或对此半信半疑、缺乏信心之人难治;第二,心病严重之人难治,如贪、嗔、痴、慢、疑导致的七情六欲之乱难调;第三,前两者相结合,心神俱乱者难治;第四,凡病皆有因果,不向内自找病因、不懂感恩、不知忏悔之人,其病难治;第五,理论上相信而实际上缺乏行动之人难治;第六,怕痛、怕苦、怕累、怕出钱、懒惰之人难治;第七,习惯了被伺候的富人、官员难治;第八,习惯了享受医疗福利者难治;第九,执著於自己那一套的医生或医学知识丰富者难治。”而这“难治之症”则几乎均与“心”有关,足见“心”的重要性。
对於中国人数激增、越来越庞大的亚健康人群,刘博士忧心忡忡,他直言:“许多人的疾病在发生之前常不被发现,而亚健康的程度也有深有浅,现代社会都市生活压力大,许多疾病都是因情绪引起,保障健康需要时常留意自己的情绪及身体的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关注与健康有关的知识,这才是给自己的最好的健康保障。”他常举办健康讲座,将健康知识传播出去,讲座内容尤以癌症内容为多,引导患者以正确的心态去缓解疾病带来的苦痛。他告诉癌症患者及家人何为死亡?“医学上将心臓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身体的各个机能停止运作视作死亡。其实在现实中,並没有死亡这回事,死亡只是一个名词,描述一个过程,从一个有躯体的境界转入到另一个超越三维空间的无躯体境界,是终点也是起点。”刘博明博士说,“不要恐惧,没有痛苦。生命个体是能量的一个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这些能量终归是要回到大自然的循环中来。躯体的死亡,也就是下一轮循环的开始。而在各种各样的信仰中,死亡是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开始,超脱了躯体的负担,更加轻鬆和自由自在。”
凡事由心而起,刘博士从“心”出发,结合自然的神奇与平衡,给予世人多一份健康和疾病治愈的保障,这是他一心祈盼,並为之努力的。
中西结合 健康为愿
“诚祝各界人士身体健康”是他印在名片上的一句话,是他的愿望。
这麽多年以来,他一心扑在医学上,专研儒释道思想,兼修中西医学,崇尚自然,追根溯源,探中西医学共通之处;触类旁通,取精髓习大自然疗法。在物质越发富足的现代,刘博明博士更希望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让心、灵有更好的依託而更上一层楼,不留在物质的层面。
作为一位医者,他有博大的胸襟,容纳世间万物,不排斥任何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东西,无论对方与自己是同宗同源,抑或是相对立者,对立是阴阳的激荡,会创更高层次的东西出来,在他看来,所有好的东西都应该被接受。“只要能夠为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便是最好。”
中医面对病人用辩证的理论来看待,西医讲求的是定时定量的运用,以及高科技仪器的运用。“它们各自都有优点、不足和局限性,比如,在运用仪器的观察、细胞、血液的检查等方面,西医领先於中医,对某些疾病西医疗效较快,然也有其弊端——副作用大;中医的疗效相对较慢,副作用小。但高明之中医师也能急救及疗效甚快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的目标都是一样——将病人治愈。”他便是从博大精深的医学领域中,提取精华,将中西医优势之处融合起来,给病人以健康的希望。
刘博士治疗疾病尽量不用药,在需要西医治疗的时候,他坦言相告,並将其介绍给合适的西医,在需要中医治疗之时,他亦如此。他参加了许多社团,既有中医社团,亦不乏西医社团,在他的理念中,中西医的结合是医学界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香港及某些国家,中西医的矛盾卻难以协调,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加以改善、融合、共进,因各方医学都是在共同人体方面来着手。
刘博明博士希望香港能为中医的发展创造一个宽鬆、有助力的环境,让其得以良好地发展,同时呼籲“中西医与自然疗法结合,才是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之道。”“如此,我们才更有可能让世人多一份健康。”
兼修中西医学,更崇尚自然
追根溯源,探中西医学共通之处
触类旁通,取精髓创大自然疗法
物质越发富足的年代
他更希望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
让心、灵有更好的依託
水到渠成 入行自然医学
入行医学,於刘博明博士而言是巧合,亦是注定的缘分,又夹杂着水到渠成般的自然。
他在香港出生,中学毕业之後前往加拿大继续求学,在大学图书馆、书店等地,入眼的记录着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等许多书籍,博物馆保存很好的中国文物、诸多名牌大学中专门开设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科目,都让他陷入反思:“外国人对於中华文化如此热衷,而自己作为中国人卻知之甚少,忽视了中国文化,实在太可惜及太不应该。”於是在加拿大求学时期,他修读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地理。
历史是人类的记录,是文化和文明发展走过的历程。於书中,刘博明博士看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作为人的生存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出答案,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他走进灿烂的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史之中,和西方哲学思想,再深入了解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而後衍生出後世的各种思想,如宋明理学、现代西方哲学,最后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被世人敬仰並专研。刘博明博士便是其中一位对儒释道与西方思想及宗教的比较极感兴趣並用心深入钻研的人。
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加拿大亚尔伯达大学任教时,认识了一位从缅甸移民到加拿大的医生王超群(Dr.Steven Aung),其祖宗四代曾在福建出了五位名医,所以他对中医十分看重。由於缅甸的中医地位不高,他学习了西医,到加拿大後与刘博士一见如故,相谈投契,在他的建议下,刘博士在教学之外向他学习了医学理论,並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学习中医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家讲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中国文化都蕴含了这些内涵。尤其是中华医学,更是与之息息相关。”刘博士说。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然疗法大师学习了不同层次的自然疗法。
刘博士常说自己是幸运的,他的故事富有传奇性,因为他遇到了各个领域中顶尖的人物:太极宗师、中医高明学者、西医专家学者、自然疗法医师、研究死亡的学者,与他们相处、交谈,让他受益匪浅,也让他的医学得到深入进益之喜。
自然为师 谋健康大事
以自然为师,谋人类健康大事,是刘博明博士这麽多年以来的坚持。
对中国儒释道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专研,让他打下了扎实的自然疗法基础,从理论到实践,刘博士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来研究、实践自然疗法,以激发人体的自癒能力为目的,提升人体正气,达到无药而使身体健康的效果。
“中医分为五等,最高等级为食医,即用食物治病,发展至今备受欢迎;第二是针灸;第三为草药,第四是正骨、跌打;第五是兽医。这五等,每一等级都博大精深。”刘博士说。他所研究的中医自然疗法之根源便是食医,这与西医的源头食疗共通。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说过:“Let food be your medicine ”“味苦的草药变成了药,味美的草药便成了食物,如山药、枸杞等具有药性的食物,常被用来煲汤食用,正所谓‘药食同源’,自然疗法的宗旨就是尽量用食物来调节人的免疫功能,修复坏死的细胞及器官。”刘博士娓娓道来。
他致力於借助高科技将自然的东西带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如阳光、富含负离子的空气、能量水。“巴马长寿村的人之所以长寿,便是因为其拥有最好的自然环境。”刘博明博士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水,他研究水,利用水为人辅助治病。
“人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疾病出现,定然会有与其相克的东西存在,只是里面牵涉了许多复杂的问题而已。”刘博士说。他具有全局观,善於辩证地看问题,除了关注人身体的健康,亦十分注重人心与灵的健康。
“无数疾病由心情引起,中医素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百病皆生於气。”刘博明博士归纳出九种人的病最难处理,“第一,不相信或对此半信半疑、缺乏信心之人难治;第二,心病严重之人难治,如贪、嗔、痴、慢、疑导致的七情六欲之乱难调;第三,前两者相结合,心神俱乱者难治;第四,凡病皆有因果,不向内自找病因、不懂感恩、不知忏悔之人,其病难治;第五,理论上相信而实际上缺乏行动之人难治;第六,怕痛、怕苦、怕累、怕出钱、懒惰之人难治;第七,习惯了被伺候的富人、官员难治;第八,习惯了享受医疗福利者难治;第九,执著於自己那一套的医生或医学知识丰富者难治。”而这“难治之症”则几乎均与“心”有关,足见“心”的重要性。
对於中国人数激增、越来越庞大的亚健康人群,刘博士忧心忡忡,他直言:“许多人的疾病在发生之前常不被发现,而亚健康的程度也有深有浅,现代社会都市生活压力大,许多疾病都是因情绪引起,保障健康需要时常留意自己的情绪及身体的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关注与健康有关的知识,这才是给自己的最好的健康保障。”他常举办健康讲座,将健康知识传播出去,讲座内容尤以癌症内容为多,引导患者以正确的心态去缓解疾病带来的苦痛。他告诉癌症患者及家人何为死亡?“医学上将心臓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身体的各个机能停止运作视作死亡。其实在现实中,並没有死亡这回事,死亡只是一个名词,描述一个过程,从一个有躯体的境界转入到另一个超越三维空间的无躯体境界,是终点也是起点。”刘博明博士说,“不要恐惧,没有痛苦。生命个体是能量的一个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这些能量终归是要回到大自然的循环中来。躯体的死亡,也就是下一轮循环的开始。而在各种各样的信仰中,死亡是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开始,超脱了躯体的负担,更加轻鬆和自由自在。”
凡事由心而起,刘博士从“心”出发,结合自然的神奇与平衡,给予世人多一份健康和疾病治愈的保障,这是他一心祈盼,並为之努力的。
中西结合 健康为愿
“诚祝各界人士身体健康”是他印在名片上的一句话,是他的愿望。
这麽多年以来,他一心扑在医学上,专研儒释道思想,兼修中西医学,崇尚自然,追根溯源,探中西医学共通之处;触类旁通,取精髓习大自然疗法。在物质越发富足的现代,刘博明博士更希望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让心、灵有更好的依託而更上一层楼,不留在物质的层面。
作为一位医者,他有博大的胸襟,容纳世间万物,不排斥任何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东西,无论对方与自己是同宗同源,抑或是相对立者,对立是阴阳的激荡,会创更高层次的东西出来,在他看来,所有好的东西都应该被接受。“只要能夠为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便是最好。”
中医面对病人用辩证的理论来看待,西医讲求的是定时定量的运用,以及高科技仪器的运用。“它们各自都有优点、不足和局限性,比如,在运用仪器的观察、细胞、血液的检查等方面,西医领先於中医,对某些疾病西医疗效较快,然也有其弊端——副作用大;中医的疗效相对较慢,副作用小。但高明之中医师也能急救及疗效甚快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的目标都是一样——将病人治愈。”他便是从博大精深的医学领域中,提取精华,将中西医优势之处融合起来,给病人以健康的希望。
刘博士治疗疾病尽量不用药,在需要西医治疗的时候,他坦言相告,並将其介绍给合适的西医,在需要中医治疗之时,他亦如此。他参加了许多社团,既有中医社团,亦不乏西医社团,在他的理念中,中西医的结合是医学界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香港及某些国家,中西医的矛盾卻难以协调,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加以改善、融合、共进,因各方医学都是在共同人体方面来着手。
刘博明博士希望香港能为中医的发展创造一个宽鬆、有助力的环境,让其得以良好地发展,同时呼籲“中西医与自然疗法结合,才是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之道。”“如此,我们才更有可能让世人多一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