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字里有棵树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s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我们只有一个名字,但以前,中国人有“名”有“字”,“名”和“字”是有联系的两个“名字”。
  鲁迅的大名和小名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这是大名,大名之外还有小名,小名叫阿张。鲁迅的大名和小名都是爷爷给取的。
  1898年,也就是戊戌维新那一年,鲁迅到南京水师学堂上学。戊戌维新时,中国各地建了不少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学堂,水师学堂是培养水兵的学校。而那个时候,上洋学堂和当兵,还被一般的中国人看作是辱没祖先和家族的事,因此不能用本名登记。鲁迅有个叔祖在这个学校工作,虽说在新式学校工作,但脑子里也还是旧观念,就是他给鲁迅改了个名字,叫周树人。
  周树人这个名字,通常的解释是取自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说也没什么不对,但更直接的原因应该是,鲁迅的名字里本来就有一棵树:周樟寿的“樟”。
  春天落叶的树
  樟树是常绿树,现代科学这样说。但认识一棵树只有科学解释还不够,还需要观察和文化阐释。常绿的樟树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绿,也会有颜色的变换:新叶是嫩绿,嫩得有点近似鹅黄;而老叶是墨绿,再老一点的叶子呢,会变红;红叶再老下去呢,就是枯叶,枯叶的颜色可以直接叫它枯叶色。走到樟树下,抬头看看,这些不同的颜色都在树上:鹅黄与墨绿的树冠中点染着红色和枯黄。常绿树上,也会有新旧更替:新叶生出来,老叶就该落了。
  有个成语叫一叶知秋,说看见叶落就知道秋天来了,似乎只有秋天才会落叶,而樟树落叶的季节,是春天。如果你在春天走到樟树下,一阵风过,枯叶哗哗落下。和落叶一起落下的,还有花香。樟树花很小,黄绿色,没有多好看,但好闻:好看是好花,好闻也是好花。江南多樟树,春天,花香弥漫,走到哪里,都会走进花香里。花落结果,刚长出的樟树果是圆圆的小球果,绿色的。
  一棵长寿树
  樟树是江南嘉木,北方没有。谚语说江南“无樟不成村”,但凡老一点的村子,村头或者村里的池塘边,都会有一棵大到遮天蔽日的老樟树。多老呢?樟树是长寿树,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樟树,在江南的乡村都很常见。因为长寿,樟树被人们喜爱,也被人们崇拜,人们称它樟树娘娘。这是文化,文化史里的树有故事,有人的生活。
  崇拜一棵长寿树,是因为过去的医疗条件不好,孩子经常夭折。鲁迅本来有三个弟弟,但最小的那个,很小就病死了。所以,祈愿孩子健康长寿也就成了民间的大事,也因此形成了许多民俗。鲁迅写过一篇文章《我的第一个师父》,说自己小时候,家人为了他能长命百岁,把他送进庙里做和尚。当然,不是真做和尚,只是一个希望孩子长寿的习俗。
  南方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拜樟树娘娘。谁家的孩子若是体弱多病,大人就会带孩子去祭拜村里的老樟树,在樟树上系根红绳,在樟树下焚香,宣读写在红纸上的“认娘书”,让孩子拜樟树娘娘做干妈,希望长寿的樟树保佑孩子百病不生,健康成长。而且,还给孩子取个带“樟”的名字。说到这里,我们应该也明白了鲁迅名字“樟寿”的意思。
  有樟必有才
  名和字有联系,樟寿的“名”里有树,那么,豫才这个“字”和樟树有什么关系呢?解释起来也不难:古代,樟树被叫作豫章,也就是说,“豫”还是樟树。这棵树之所以叫“樟”——古人写作“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是因为樟树的木材有“纹章”,就是纹理漂亮。而且,樟木不仅纹理漂亮,还香,所以,樟树也叫香樟。还要再说个“而且”——而且,樟木不仅香,还能杀虫。以前,江南人家,若生了女儿,就在门口栽棵樟树。等女儿长大出嫁,用樟木做嫁妆——樟木箱子。樟木箱子装衣服,能把衣服熏香,还能驱虫,多好。樟木也不仅用来做衣箱,还能做船,做房子的栋梁。《淮南子》里说,藜藿(lí huò)这些野草每天都长大一点,可是不能成材;豫章长得慢,要七年才长大,但能成材。所以,乡间百姓说“无樟不成村”,而读书人提到这棵树,说的是“有樟必有才”。
  说完樟树,大家应该明白鲁迅“樟寿”“豫才”这两个名字的意思了:像樟树一样长寿、成才。
  我们从名字接近鲁迅,想更深入了解他,请去读一读他的文章吧!
  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紀念日。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会雕刻版画,还会为书刊设计封面。
其他文献
1  当最后一只蝉也停止歌唱、进入梦乡时,小巫喵突然睁开了双眼。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背着早就收拾完毕的登山包,在一片安宁的夜色中出发了。  小巫喵的目的地,是小镇郊区最高的山峰上最最突出的那块岩石,那里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一路上,小巫喵都在心里默默回忆着从魔法树的树叶背面看到的几句话。  “首先,要用手指戳一戳星星,如果有哪颗出现松动,就说明它即将成熟,快要变成流星坠落。这时候如果用月光扫帚
期刊
角色档案:  人物:毛遂  身份:平原君的门客  特长:三寸之舌  性格特征:积极踊跃,敢于表现  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结束后的次年,秦国再次发兵攻赵。面对失去长平屏障的赵国,秦军长驱直入,直至赵国国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眼看都城遭到秦军围攻,赵孝成王十分惊慌,连忙找来叔叔平原君赵胜,要他亲自前往楚国搬运救兵。  1.平原君打算从门客中选二十位人才,陪同自己一块儿出使楚国。  2.可平原君挑来
期刊
夕阳西下,  我坐在快乐的天地间。  一个金色的身影飞驰而来,扑!  这毛茸茸的小太阳压了下来,  在我身上的每一个地方,  貼着它对我的爱!  冷霜点评  两首小诗都从生活中来,前一首把夕阳比作金色的小狗,是一个很有童趣也很有新鲜感的比喻,特别是“毛茸茸的小太阳”一句,把夕阳的光线想象成小狗身上的绒毛,温暖而又稍微有些扎人,运用到了通感的手法,让这个比喻显得格外生动。后一首语言质朴,却有让人回味
期刊
我平时喜欢翻字典,一次有位朋友拿了一个字来考我,他说:“这个字(龝)你认识吗?”我说:“认识啊,这是‘秋’的异体字。”他说:“我知道你认得这个字,可你能告诉我这‘龝’字的右边为什么有个‘龟’的繁体字‘龜’呢?秋天和乌龟好像没什么关系吧。”这一下还真把我问倒了。回去一查字典才恍然大悟,原来“秋”字里藏着的这个东西最初不是一只乌龟,而是一只小虫。  这是甲骨文“秋”字( ):头上有须,背上有翅,身上
期刊
为何叫“三星堆”?  在四川省广汉市以西大约7千米的地方,有三个显眼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的三颗星星,因此得名“三星堆”。三座土堆以北,有一处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形状两头尖、中间弯,好似一弯新月,人称“月亮湾”。三星堆与月亮湾隔河相望,早在清代就有“三星伴月”的美名。然而,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之下,埋藏着一个远古的城池遗址。  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1929年的一天,家住月亮湾附
期刊
“奶牛”在阳光下优雅地散着步。忽然,它停住脚步,把头扭了过来,似乎在盯着什么东西。原来,一只黑蝴蝶飞到了一朵黄花上。“奶牛”慢慢地把身子压低,轻手轻脚地移到那朵花前,接着猛地扑过去!谁知,黑蝴蝶不急不忙地飞起来,落在了“奶牛”的鼻子上,又优雅地扑扇了一下翅膀就飞走了,留下“奶牛”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奶牛”似乎有些失望,索性躺在了草地上。唉呀,這个小懒虫,它竟然就安安心心地睡起觉来了。睡觉的时候
期刊
推开门,  妹妹正在门口,  举着一团棉花糖。  “哥哥,給你。”  软软的,暖暖的。  肩上的书包变轻了,  眉头也舒展开来。  这是一片云朵吗?还是甜的。  指导老师 王娟
期刊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它给苹果红色,苹果紅得像过年时放的鞭炮;  它给栗子棕色,栗子被喂得胖胖的,鼓鼓的;  它给葡萄紫色,葡萄成了一个个晶莹透亮的紫水晶;  它给海棠粉色,海棠就像小姑娘可爱的脸庞;  它给桂花金色,桂花化作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金子……  秋天的雨就这样用神奇的颜料,画了一幅丰收的画。  指导老师 谢静
期刊
潘俊帆,人称“独脚潘”,  全世界跑得最远的腿部截肢者,著有自传《不负此生》。  这些年,我去了100多个城市演讲,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更多的人。我在《不负此生》中曾这样写过:终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当我离开的时候,只想问心无愧地说一句,我,独脚潘,不负此生。  在成为“独脚潘”之前,我一直是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管理严格又很传统的家庭,在一个个被设定好的成长轨迹上,我慢
期刊
你也许觉得土壤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一点也不值得重视,更没有必要去保护。事实真的如此吗?  泥土,生命的孕育者  (张航,云南省手工艺人)  我是一名制作瓦猫的手艺人。瓦猫作为家宅守护神兽,它的制作原料就是泥土。  泥土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常见也最多变的物质,经由人手,它能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既可以是构筑房屋的砖瓦水泥,也可以是至美的陶瓷艺术品。对我来说,泥土孕育着生命,它是我创作的基础,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