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围绕“阳光教育”,努力打造阳光校园文化,培养学生阳光品质。
一、校园精神文化涵养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师生精气神的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学校围绕“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融合时代创新元素,提炼出“阳光教育奠基健康人生”的办学思想,使之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1.“阳光教育”的含义
“阳光教育”以培养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皆健全的人为宗旨,在传播阳光文化、探索阳光科学的过程中,构建基于阳光品质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教育。它不仅能给予学生知识,更能够给予学生绵延一生的素养;它不仅能给予教师工作的动力,更能够给予教师收获职业的幸福感。
2. 阳光教育思想的校本化诠释
阳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阳光品质,奠基健康人生。全校学生2200份有效的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善良、感恩、自信、乐观、勤奋、协作、诚实、创新”是学生公认的、对自己现在与将来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八大阳光品质。
学校通过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培育阳光教师团队、评选阳光“拇指爸妈”、共建阳光“三位一体”社区,形成教育生态。学校通过实施阳光教育,坚持“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爱、健、勤、实”的校训,发扬“敢为人先、不甘人后”的“九七精神”,形成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校合作与社会共建的教育生态,从环境、德育、课程和课堂四个维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光品质,为其健康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其健康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物质文化熏陶人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具有文化意义、承载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达着学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也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情绪、心理、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我们根据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用精品意识来指导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在建筑风格、色彩冷暖、人文景观、宣传设施、校牌校徽等方面仔细斟酌,以使学校物质环境具有阳光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给全体师生以愉快、舒适、温暖、力量的感受,继而产生在其中活动的愿望,形成善教乐学的良性互动。
校园以红(温暖)、蓝(进取)、绿(活力)为主色调,以“九七之歌”“采摘阳光”为校园文化主题曲,以“水滴石穿”为校园主雕塑,以“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为校园景观石,以“绿叶书签”为校长新学年赠品,以学校荣誉墙树励志榜样,以陶行知“每日四问”为教育警句,以校训命名教学楼(恒爱楼、健行楼、勤学楼、笃实楼)并请校友题字,设计“阳光教育”“校友会”和“工作室”LOGO,让阳光成为九七人的形象代名词……系列校园文化标识,诠释了办学思想。
学校的育棋堂、弈趣园、阳光书吧、创客工作坊、媒体中心、7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学术报告厅、心理咨询室等特色场室,彩绘沙井盖、涂鸦墙、劝学良言、校友书画作品、特色立级墙等廊道文化,还有生物园、地理园、名人启智园与A级饭堂……这些有形的特色场室及廊道文化既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家的温馨弥漫整个校园;同时又涌动着无形的精神内涵,承载了阳光特色课程,弥漫着阳光的文化气息。
三、校園行为文化引导人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主体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观念文化的外化,是学校内部长期形成的既可以让师生亲身体验到并对师生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氛围。笔者在管理中非常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转化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付诸于实际行动。
1. 责任是行为文化的根基
为了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有相应的责任,都应作出相应的承诺。为此,学校订立阳光契约(人文九七、契约九七、制度九七和活力九七),旨在彼此鞭策,共同承担契约中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促教与学相辅相成,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及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当然,也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自己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的相应义务。
2. 爱心是行为文化的灵魂
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共育的系统工程。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创办人因爱捐资办了这所学校;校友因爱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母校任教,后来再发展到师生“五代同堂”式的薪火相传。因此,“爱”成为学校校训的第一个字。在学校不仅体现着师生之间的爱,还有家长、社会对学子的爱。由家长委员会到亲子家长会、对话会、主题班会,再到团体辅导亲子体验活动;由家长支持学校工作做大型活动志愿者,到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成为学校义务监督员;再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上“拇指爸妈私房课”等。此外,还有社区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卫生所及众多共建单位对平安校园的建设、课程的开发等都提供了保障。这些无不体现出良好的师德师风、家校合作及社区共建氛围。
3. 快乐是行为文化的本质
学校通过开发课程、探究课堂、多元评价等,挖掘快乐源泉,引导学生绽放灿烂笑容,舒展自由翅膀,实现个人梦想。
课程是落实学校行为文化的载体。有计划地开发系列“阳光教育”校本学材、“绿英计划”校本学材和学生发展指导课程。通过选修与自主漂流学习的方式进行修习,努力构建“宽基础 活模块”的集群式菜单式的阳光课程结构,使学校课程具有丰富、生动、开放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如阳光体艺“2 1”课程,促学生爱运动懂艺术;阳光心理健康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阳光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可持续发展。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开设课程,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领袖。学校还积极开展阳光德育活动,把德育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师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
一、校园精神文化涵养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师生精气神的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学校围绕“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融合时代创新元素,提炼出“阳光教育奠基健康人生”的办学思想,使之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1.“阳光教育”的含义
“阳光教育”以培养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皆健全的人为宗旨,在传播阳光文化、探索阳光科学的过程中,构建基于阳光品质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教育。它不仅能给予学生知识,更能够给予学生绵延一生的素养;它不仅能给予教师工作的动力,更能够给予教师收获职业的幸福感。
2. 阳光教育思想的校本化诠释
阳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阳光品质,奠基健康人生。全校学生2200份有效的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善良、感恩、自信、乐观、勤奋、协作、诚实、创新”是学生公认的、对自己现在与将来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八大阳光品质。
学校通过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培育阳光教师团队、评选阳光“拇指爸妈”、共建阳光“三位一体”社区,形成教育生态。学校通过实施阳光教育,坚持“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爱、健、勤、实”的校训,发扬“敢为人先、不甘人后”的“九七精神”,形成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校合作与社会共建的教育生态,从环境、德育、课程和课堂四个维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光品质,为其健康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其健康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物质文化熏陶人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具有文化意义、承载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达着学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也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情绪、心理、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我们根据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用精品意识来指导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在建筑风格、色彩冷暖、人文景观、宣传设施、校牌校徽等方面仔细斟酌,以使学校物质环境具有阳光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给全体师生以愉快、舒适、温暖、力量的感受,继而产生在其中活动的愿望,形成善教乐学的良性互动。
校园以红(温暖)、蓝(进取)、绿(活力)为主色调,以“九七之歌”“采摘阳光”为校园文化主题曲,以“水滴石穿”为校园主雕塑,以“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为校园景观石,以“绿叶书签”为校长新学年赠品,以学校荣誉墙树励志榜样,以陶行知“每日四问”为教育警句,以校训命名教学楼(恒爱楼、健行楼、勤学楼、笃实楼)并请校友题字,设计“阳光教育”“校友会”和“工作室”LOGO,让阳光成为九七人的形象代名词……系列校园文化标识,诠释了办学思想。
学校的育棋堂、弈趣园、阳光书吧、创客工作坊、媒体中心、7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学术报告厅、心理咨询室等特色场室,彩绘沙井盖、涂鸦墙、劝学良言、校友书画作品、特色立级墙等廊道文化,还有生物园、地理园、名人启智园与A级饭堂……这些有形的特色场室及廊道文化既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家的温馨弥漫整个校园;同时又涌动着无形的精神内涵,承载了阳光特色课程,弥漫着阳光的文化气息。
三、校園行为文化引导人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主体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观念文化的外化,是学校内部长期形成的既可以让师生亲身体验到并对师生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氛围。笔者在管理中非常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转化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付诸于实际行动。
1. 责任是行为文化的根基
为了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有相应的责任,都应作出相应的承诺。为此,学校订立阳光契约(人文九七、契约九七、制度九七和活力九七),旨在彼此鞭策,共同承担契约中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促教与学相辅相成,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及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当然,也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自己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的相应义务。
2. 爱心是行为文化的灵魂
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共育的系统工程。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创办人因爱捐资办了这所学校;校友因爱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母校任教,后来再发展到师生“五代同堂”式的薪火相传。因此,“爱”成为学校校训的第一个字。在学校不仅体现着师生之间的爱,还有家长、社会对学子的爱。由家长委员会到亲子家长会、对话会、主题班会,再到团体辅导亲子体验活动;由家长支持学校工作做大型活动志愿者,到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成为学校义务监督员;再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上“拇指爸妈私房课”等。此外,还有社区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卫生所及众多共建单位对平安校园的建设、课程的开发等都提供了保障。这些无不体现出良好的师德师风、家校合作及社区共建氛围。
3. 快乐是行为文化的本质
学校通过开发课程、探究课堂、多元评价等,挖掘快乐源泉,引导学生绽放灿烂笑容,舒展自由翅膀,实现个人梦想。
课程是落实学校行为文化的载体。有计划地开发系列“阳光教育”校本学材、“绿英计划”校本学材和学生发展指导课程。通过选修与自主漂流学习的方式进行修习,努力构建“宽基础 活模块”的集群式菜单式的阳光课程结构,使学校课程具有丰富、生动、开放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如阳光体艺“2 1”课程,促学生爱运动懂艺术;阳光心理健康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阳光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可持续发展。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开设课程,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领袖。学校还积极开展阳光德育活动,把德育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师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