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战线一标兵

来源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素娥说:“山里的孩子很上进,每每看着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实在割舍不了对他们的牵挂,也推脱不了身上的这份责任。我哪怕燃烧成灰烬,能照亮他们的前程,我都无怨无悔!”
  
  黄土岭镇,距辽宁省大石桥市市区50多公里,这里虽然山清水秀,农民的生活却不富裕。多少年来,走出大山成为了这里年青人奋斗的方向。
  1979年前,18岁的丛素娥考上大学,成为黄土岭镇山沟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四年后,她回到这片生她养她的故土,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一晃24年过去了,她将上千名学子送出了大山。她像一块燃烧的煤,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山区孩子的梦想。
  
  不让一个山里孩子辍学
  
  1983年7月,大学毕业的丛素娥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留在城里过安逸稳定的生活,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清苦的教师,这个两难选择让她陷入了矛盾的旋涡。
  她本身可以留在城里和城市人一样生活,可她永远忘不了每次寒暑假回家,看到的母校缺少优秀好教师的窘境和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于是,她暗下决心:就让自己做山里孩子的铺路石吧!
  丛素娥回乡执教的想法刚一出口,马上招来全家人的坚决反对。父亲严厉地说:“你究竟哪根筋有问题呀,别人家的大学生毕业都去北京、上海,你可好,还要回山沟里来,别人的唾沫都能把你淹死……”家里的反对,并没有动摇她的决心。
  到黄土岭中学报到后,丛素娥被安排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凭着对三尺讲台和山区孩子的一腔热情,她认真备课,一有空闲时间就和学生们交流。学生们听她的讲课,就像听故事。课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她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年年都是年组第一,学生的升学率在全市名列前茅。
  因为黄土岭中学地处山区,农民生活条件差,辍学生是让老师最头痛的事。为了不让班里的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丛素娥几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一天,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李苗苗没来上学,也没请假,放学后,丛素娥走了20多里山路,一路打听来到李苗苗家。跨入门槛的瞬间,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大冬天窗户敞开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坐在坑上冷得发抖。
  这户农民家里共9口人,有七个孩子,年龄稍大的李苗苗不仅要帮父母做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李苗苗父亲说:“一家人吃饭都是问题,哪有钱再让闺女上学!”最后丛素娥承诺找学校领导协商学费减免,或者帮她垫付学费,他仍然不同意。
  回到家,丛素娥辗转难眠,“孩子不能回到学校上学,耽误的是一辈子。”次日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她踩着湿滑的雪路又去了李苗苗家。从一条冰冻的河面走过时,因为着急重重地摔了一跤,脚被扭伤。
  李苗苗父亲大清早,刚打开房门,看到丛老师喘着粗气、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这位憨厚的汉子眼睛潮湿了:“苗苗,你跟丛老师回学校吧,为了老师你也要好好读书。”
  学生李雪父亲车祸死亡后,她与年迈多病的祖父相依为命,无力继续读书。丛老师主动承担了李雪的全部读书费用,并且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三年后,当李雪接到高中录取通知时,激动的一头扑在了丛素娥的怀里,哽咽着说:“你就是我的妈妈。”
  那时,丛素娥的月收入只有300多元,又要资助两名学生,生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一次,丈夫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丛素娥将两个孩子的故事讲给了这位客人,几天后,这位客人经过实地考察后,当即决定资助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从两名增加到七名。随后,丛素娥又从亲戚、朋友中寻找有经济实力的人来资助班里的贫困学生。如今,20多名被资助的学生,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的正在读高中和大学。
  
  拼搏十年走出困境
  
  受经济条件制约,10年前,黄土岭镇初级中学举步维艰。当时因镇财政十分困难,教师一连八九个月领不到工资。新建的教学楼因拖欠工程款,没有门窗,楼道也没修整。学生挤在破旧的平房教室里迟迟进不了楼。整个教师队伍人心涣散,一些教师为生活所迫,到矿里干起了杂活。
  时任学校团委书记的丛素娥看在心里,痛在心上,盼望着学校的状况得到及时扭转。她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没给学生耽误一节课,学生们深受感动。
  1998年3月,经过多次民主选举,全体教师一致推举她为学校校长。受命于危难之时,丛素娥深知要克服眼下的困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上任的第一件事,首先是解决教师因拖欠工资所面临的生活难题。她从自己经商的几位哥哥那里借来5万元,垫付了拖欠60多名教师的部分工资。
  解决拖欠工资之后,丛素娥又用自己家仅有的一点积蓄,用来看望家庭经济困难的骨干教师,鼓励他们回到学校安心教书。她在教师会上承诺:“学校老师谁遇到困难,我都会给大伙想办法。”当了解到老教师项家悦家里有4个孩子,三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已无心回到学校上课时,丛素娥拿出2000元交到项老师手上:“钱算是我借你的,等你孩子毕业工作有能力时再还……”在丛素娥的劝说下,项老师回到了学校。有一次,王志刚老师的儿子半夜得急性阑尾炎需要住院手术。接到他的求助电话,丛素娥二话没说,马上找自己亲戚借钱,连夜赶了50多公里路将钱送到医院。
  为了周济困难教师,她背着丈夫从别人手中花一分多的利息贷了2万元。最多时,老师们向她个人借款8万余元,直到现在老师们还欠她3万余元。
  学校没有食堂,长时间又没有发工资,不少教师中午连饭都不吃,有的从家里带饭。“老师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能教好学呢?”建好了食堂,可是学校财力有限,只能每天补助就餐教师1元钱,丛素娥又自掏腰包加补了1元。
  对于妻子的做法,丛素娥的丈夫魏安军起初非常不满:“别的老师、校长都挣钱攒钱,你可好,看不到往家里拿钱,反而还倒贴钱。”为了让丈夫理解支持自己工作,利用空闲时间,她拽着丈夫到山区的学生家家访。看到妻子对大山里孩子的深厚感情,丈夫终于理解了她。从此以后他主动承担起家务,支持妻子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眼瞅着教学楼的主体建起来,学生又搬不进去,如何解决工程欠款?为了早日让学生搬进教学楼,丛素娥先后几次南下大连,北上沈阳、长春等地向校友的“化缘”。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丛素娥先后拜访了300多名从黄土岭镇中学毕业的有实力的校友,筹集资金60余万元,将工程欠款如数还上。在拜访校友的日子里,她起早贪黑,困了就在车上打盹,饿了吃一口面包,喝一口矿泉水。从没向学校报销过一张车票,一张招待费条子。
  为了省钱,丛素娥带领老师、学生安装玻璃,粉刷墙壁,铺种草坪和栽种树木。学校平整操场需要大量小石子,她找到有大货车的二哥,让他帮拉了150多车石子到学校,丛素娥以学校没钱为借口,将4万余元料钱和5万余元的运输费“赖”掉,二哥哭笑不得:“你怎么也是一校之长,家里没人粘你光,反倒被你变着法子揩油。”
  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很快焕然一新,老师们看到了希望,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1998年,在大石桥市举办的书法美术展上,学校6名学生选送的作品被评为一等奖,学校获市“先进集体”称号,实现了学校获市级嘉奖“零”的突破。同年底,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黄土岭镇中学一举夺得营口市“继续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
  黄土岭镇中学开创了农村教育的新局面,重点高中升学率也节节攀升,一年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建校前期25年的总和。学校的发展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2003年,该校输送的学苗张贺信考取了国家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家乡教育的复苏,使山里世代靠土里刨食的农民看到了希望,一些在外地学校念书的孩子开始回流。
  2000年,学校又多方筹措资金,更新了学生们的桌椅和教师办公设施,而后又建起了现代化的“三室”。年底,学校被评为省标准化农村中学。2004年,黄土岭中学成为大石桥市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
  
  把学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正当丛素娥满怀信心与希望带领全体师生再攀新高时,2000年暑假,丛素娥的母亲患病住进了鞍山医院,可是一直忙于工作的丛素娥始终没有抽出时间前去探望。她给母亲打去电话,说等自己放了暑假就到医院陪她。
  7月21日,忙完学校的一摊工作后,疲惫不堪的丛素娥忙着收拾起行李,准备下午睡个好觉,第二天一早就去鞍山探望母亲。刚睡下不久,她却接到丈夫在大连遭遇严重车祸的电话。
  丛素娥风风火火赶往大连,看到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她一遍遍呼唤丈夫的名字,累了就趴在床沿睡一会儿。整整20天,丈夫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却发现下肢已经完全没有了知觉。当听到医生说丈夫腰部以下截瘫,终身不能行走的消息时,丛素娥差点崩溃。
  祸不单行。8月20日,丛素娥在大连又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妈,女儿还没来得及看你,你怎么不等等女儿呀,命运为何对我这样不公呀?”跪在母亲的灵柩前,丛素娥哭得晕了过去。
  送走了母亲,8月24日是老师们返校的时间,大多数老师猜测校长家里接二连三出了这么多大事,不能再回学校了。早晨,60多名返校的教师站在教学楼前,眼睛望着大门的方向,不到8时,丛素娥憔悴的身影出现在学校门口,一个月没见面,原来120斤体重的她只剩下80斤,一些老师差点未能把她认出来。
  “当校长那天起,我就立誓‘办好贫困山区的学校,当好群众满意的校长’,现在学校刚刚有些起色,就是大山压在我的肩上,我也不会搁下你们和可爱的孩子们。”教师会议上,一些老师忍不住哭出声来。
  后来,丈夫转院到北京治疗,丛素娥雇人在医院护理。每个周五下班后,她坐火车赶往北京探望丈夫,周日晚再坐火车返回。火车到达大石桥的时间是周一凌晨4点,她直接赶往学校。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年,却从未因护理丈夫而耽误一天学校的工作。
  后来,丛素娥的丈夫又陆续到沈阳、鞍山等地治疗,她又这样来来回回地跑了两年。人们赞叹说她是女强人,可很少有人知道,残疾丈夫一度自暴自弃,为了拯救他的精神,她不知流了多少泪水。她一周要在学校值两宿班,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不但不理解,有时说些不中听的话,给她脸色看。为了安慰病中的丈夫,她推掉工作外一切应酬,每晚要为丈夫做一两个小时的按摩。
  2002年,大石桥市教育局领导找她谈话,准备把她调回市里一所中学继续担任校长职务,解决她两地奔波之苦。丛素娥犹豫了,她知道家里丈夫和孩子太需要她的关爱,她知道这个家多么需要自己,但想到山里的几百个孩子,她实在难以割舍那份牵挂,她的心已与大山里的孩子融为了一体,她最终选择了留下。因为工作调动的事,丈夫生气几个月没和她说话。
  此后两年,组织、教育部门又两次提议将丛素娥调回市里,可她仍旧婉言谢绝。得知实情后,一些学生家长纷纷赶来,把自家的鸡蛋和蔬菜送到校长办公室。一位家长说:“丛校长,我们也知道你家的事,可我们也打心眼里不愿意你走,孩子都指望你,将来好有出息呀!”
  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丛素娥苦心钻研教育管理书籍,继续学习深造,向营口市各重点中学取经。先后于一中、三高结成城乡手拉手帮扶对子。几年来,这些城里的学校先后为这所山乡中学投入30多万元款项和物资。结合学校的实际,她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以法治校,严格按规章办事,突出以德兴校,注重人格魅力影响师生。
  在她的带动下,老师们都早来晚走,在课堂教学改进上下功夫。有的老师患了重感冒,就在办公室挂点滴,拔下针头就去给学生上课;有的老师为挽留一名后进学生,一学期跋山涉水家访十多次……
  今年5月,省教育厅到学校检查“双高”普九工作,一位副厅长看到这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学校,以及这只精神饱满的教师队伍,连连称赞说:“真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山区,还能看到如此正规的学校,太不容易了!”让山里孩子能和城里孩子拥有同样的教学环境,享受同样的教育,是丛素娥从当校长那天起,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弹指一挥间,丛素娥已在黄土岭镇中学工作24年,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学校的管理者,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甘当“铺路石”的青春誓言,看到更多的大山孩子学到文化、走出大山,累在身上,甜在心里。
  丛素娥先后获得了“营口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营口市农村优秀校长”、“大石桥市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度感动营口十大人物”、“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选为营口市人大代表。
其他文献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
期刊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确实无法想像新农村建设给大庄村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大庄村,也很难描述大庄村在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走进大庄,宽畅明亮的柏油路穿行在田间地头,绿油油各色蔬菜长势喜人,绿化带郁郁葱葱、整齐有序,村民活动中心的八角鼓和霸鞭队的表演更是淋漓尽致,精彩纷呈……在大庄村,村民出行,晴天不沾灰,雨天不带泥;地里干活,上了田埂便是水泥路,上街购物,出了家门就有
期刊
卢惠章,今年刚满40岁,性格开朗,工作朴实,1988年开始参加工作,1997年担任枋洋工商所副所长,2000年任坂里工商所所长,2002年又被调到陈巷工商所当所长,2004年转返岩溪工商所任所长。因为多年来,他一直都是流动作业,所以被称为是“流动”所长。自从但任岩溪工商所所长以来,他始终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在带领全所人员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以身作则,为同事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期刊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盘山而上,到达山顶,放眼望去,福建永定县培丰镇田地片区地势北高南低,呈狭长状,一条小溪穿流其中。四周群山环抱,树木葱茏。一幢幢颜色亮丽、结构别致的小洋房点缀楼群中。整个片区满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不乏现代农村的气息。看着眼前的美景,没有人会想到,多年以前,在这里,饮水问题曾经是村民最烦恼而又无奈的大难题。  田地片区远离培丰镇政府所在地,由丰田、岭东、上和三个行政村组成,村民约5
期刊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着美丽的民族服饰,聚集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玩起“托球舞”的游戲。  相传古代,大清溪边有一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靠捕鱼度日。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都不见了,天昏地暗,禾苗枯萎,花果不长,虫鸟哭泣。大尖和水花决定要把太阳和月亮找回来。他俩在白发老婆婆指点下,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又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
期刊
GMP可直译为“优良药品的生产规范”。兽药GMP认证是兽药生产的优良标准,是在兽药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兽药的整套科学管理体系。《兽药GMP》实施的目的就是对兽药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生产的兽药质量是合格优良的。农民朋友在购买兽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所购买的兽药产品是否有兽药GMP认证编号,以免买到不合格产品。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一批兽药GMP合格企业
期刊
据全国物价系统成本调查队对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海南9个早籼稻主产省168个县1513个农户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显示,2007年主产区早籼稻播种总面积略有减少、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单产提高、价格上升,每亩平均收益明显增长。    一、单产提高    今年主产区早籼稻亩均产量400.7公斤,比上年增加13.7公斤,增幅3.5%,创历史水平。主要原因: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
期刊
增收致富、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这是我们最迫切的愿望。然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相对滞后,致富之路如何走?怒江州的傈僳族群众,凭着独有的“砍核桃”技艺,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愿望。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山深峡、大江奔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阻碍着怒江人民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在这峡谷深处兴起了“砍核桃”产业,给怒江州泸水县大兴地乡傈僳族群众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收入。这项加工富
期刊
今年52岁的延庆县大榆树镇岳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吴英,在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已经十余年,为带领村民从贫困到富裕、从落后到进步,他十余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全部精力谱写了一首为群众服务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村级发展和谐曲,感动着认识他的每一个人。    放弃生意回村挑重担    1996年前,岳家营村在原下屯乡是最穷的村,由于村子经济基础薄弱,两委干部事事受阻,在群众中威信越来越差,干部群众思想散漫,老实本分
期刊
穷人孩子早当家    洪素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五个姐妹中她排行老大。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洪素环只能被迫辍学回家做家务和照看四个妹妹。25岁那年,洪素环被介绍到当地一家木材厂打工,每月工资36元,“一个月只有36元,怎么能养起一家7口人呢?”。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她每天拼命工作。一年之后,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木材厂老板的认可,老板把她安排到冷冻车间当主任,并把她的工资提高到46元。几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