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师应如何让学生不畏惧物理学科,切身感受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许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下文对这些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以飨读者,亦是抛砖引玉。
气氛轻松的课堂必然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调动各种潜能。在传统课堂上,有威严的教师固然会让课堂变得更有秩序,课堂讲解更加顺畅,但却是造成沉闷呆板课堂氛围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氛围往往会阻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学生接触信息、学习新知识已经变得简单易行,学生的思维更加活络,更加多元化,他们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探讨新问题,更崇尚建立平等互助、共有分享的人际关系。新课改就是要提倡师生关系平等,教学中要建立更为亲密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长,业务上要勤于钻研,勤于备课,做到教学业务上赢得学生的信任。“功夫在诗外”,教师在课外也要经常多找机会与学生互动,不断联络学生情感,尽可能地让物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如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这种“课外功夫”来让学生逐步地喜欢上物理学科。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物理课的前提,创新授课方式方法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一些物理课有排斥倾向,因此就想办法改进授课方法。
(1)变革复习课授课方式。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学生排斥复习课的主要原因是复习课上教师总是旧调重弹,爱“炒剩饭”,不仅内容陈旧老套,而且授课方法、形式也不新颖。为此,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掌握情況,在帮助学生理清复习重难点后,就立即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并规定时间期限,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地完成复习内容。然后笔者用问题形式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笔者也会经常让学生自己复述复习内容,再叫其他学生补充完善。这种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复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有事做,把复习当作自己的分内事情。同时,及时评价、及时奖励和表扬也是激发学生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2)创新试卷分析课。“满堂灌”式地讲解分析试卷题目总会使学生腻烦生厌,尤其当讲解时间过长时,会让学生“昏昏然”,降低讲课效率。根据笔者了解,每次考试完毕,学生都会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急于了解自己错题情况的心理。因此,笔者经常及时快捷地分析试卷,诱导式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试题表述,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分析错题的原因:是题目理解错误还是计算错误,是主观大意还是客观上艰难。
(3)让学生自主讲新课。新课内容的低效往往是学生没有预习、教师授课形式老套所造成的。学生不做预习,听课时就会不能发现问题,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是哪。因此,笔者在讲解新课时,也会多半放手让学生自己当主讲“老师”,这样学生不做预习就很难承担“主讲”工作,这会促使其主动地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诚然,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中物理概念和定律都是由实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初中生具有年轻好奇、爱动手动脚等特点,自然他们对实验也特别感兴趣。因此,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笔者就对实验课采取“直接参与,亲身体验”的方法,每逢实验课,都让学生先做好预习和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直接参与实验操作。如在布置预习浮力内容时,笔者抛出“为什么浮力增大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浮力变小却连一枚铁针也托不起?”这个问题,布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实验,寻找答案。在布置预习摩擦内容时,笔者又抛出“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呢?”这一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会产生不同反应,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主动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尽情地表达自己的“高见”。
(1)在师生互动中理解记诵抽象的物理概念。一般来说,初中生主要以形象思维来进行学习,而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表达都比较抽象。教师单纯地讲解会让学生理解起来很感困难。此种情况下,笔者多半会收集或自制教具,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和定律;有时会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如教授“磁感线、电流、分子运动、电压”等抽象概念时,笔者便是如此进行的。当然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模拟实验过程,也能达到既形象直观,又易于理解记诵的效果。
(2)在生生互助中学习物理知识。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已是各科运用的最常见学习模式。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可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教授压强内容时需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笔者就让学生准备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然后左右手挤压铅笔两端,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分析理解受力面积与压强大小的关系。通过亲身感受,比起观看教师演示,学生获取的印象要深得多。
在传统物理课中,教师讲授完毕就立即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第二天上交。但笔者发现这样完成的作业存在抄袭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创新。笔者考虑到初中物理知识和现象都与学生实际生活内容有关联,只因为太习以为常了,而且都是生活化的知识,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笔者在讲授“惯性”现象时举例:讨论人们坐车时,在启动或紧急刹车中人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倾斜,到底是向前倾斜还是向后倾倒?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异议不大。但当讨论到身体会向左还是向右倾倒时,学生意见分歧就很大了,争论得不可开交。看到学生讨论的激烈情景,笔者觉得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于是就以这个作为课后作业,并要求:可以坐车再亲自体验一下,下节课作答。第二次上课时,气氛很活跃,学生对这个问题讨论得很透彻。笔者发现这样布置作业的效果比教师反复解说要好得多。其实,物理学科中作业多半都是可以以这种方式布置和解决的。物理课外作业设计及完成方式既可以借鉴教科书提供的方法,又可以因地制宜地来完成。
物理学科知识虽然复杂抽象、艰涩难懂,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惧感,但只要教师肯变革教学观念、增强上好物理课的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相信还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让学生在物理课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曾国雄.物理习题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06(7).
[3]赵 兵.体验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1(9).
一、打造平等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放松的课堂氛围中听课
气氛轻松的课堂必然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调动各种潜能。在传统课堂上,有威严的教师固然会让课堂变得更有秩序,课堂讲解更加顺畅,但却是造成沉闷呆板课堂氛围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氛围往往会阻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学生接触信息、学习新知识已经变得简单易行,学生的思维更加活络,更加多元化,他们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探讨新问题,更崇尚建立平等互助、共有分享的人际关系。新课改就是要提倡师生关系平等,教学中要建立更为亲密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长,业务上要勤于钻研,勤于备课,做到教学业务上赢得学生的信任。“功夫在诗外”,教师在课外也要经常多找机会与学生互动,不断联络学生情感,尽可能地让物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如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这种“课外功夫”来让学生逐步地喜欢上物理学科。
二、创新授课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物理课的前提,创新授课方式方法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一些物理课有排斥倾向,因此就想办法改进授课方法。
(1)变革复习课授课方式。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学生排斥复习课的主要原因是复习课上教师总是旧调重弹,爱“炒剩饭”,不仅内容陈旧老套,而且授课方法、形式也不新颖。为此,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掌握情況,在帮助学生理清复习重难点后,就立即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并规定时间期限,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地完成复习内容。然后笔者用问题形式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笔者也会经常让学生自己复述复习内容,再叫其他学生补充完善。这种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复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有事做,把复习当作自己的分内事情。同时,及时评价、及时奖励和表扬也是激发学生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2)创新试卷分析课。“满堂灌”式地讲解分析试卷题目总会使学生腻烦生厌,尤其当讲解时间过长时,会让学生“昏昏然”,降低讲课效率。根据笔者了解,每次考试完毕,学生都会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急于了解自己错题情况的心理。因此,笔者经常及时快捷地分析试卷,诱导式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试题表述,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分析错题的原因:是题目理解错误还是计算错误,是主观大意还是客观上艰难。
(3)让学生自主讲新课。新课内容的低效往往是学生没有预习、教师授课形式老套所造成的。学生不做预习,听课时就会不能发现问题,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是哪。因此,笔者在讲解新课时,也会多半放手让学生自己当主讲“老师”,这样学生不做预习就很难承担“主讲”工作,这会促使其主动地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三、改革实验课的授课模式,变“观摩听讲”为“直接参与”,让学生亲身感受、直观理解
诚然,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中物理概念和定律都是由实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初中生具有年轻好奇、爱动手动脚等特点,自然他们对实验也特别感兴趣。因此,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笔者就对实验课采取“直接参与,亲身体验”的方法,每逢实验课,都让学生先做好预习和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直接参与实验操作。如在布置预习浮力内容时,笔者抛出“为什么浮力增大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浮力变小却连一枚铁针也托不起?”这个问题,布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实验,寻找答案。在布置预习摩擦内容时,笔者又抛出“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呢?”这一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会产生不同反应,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主动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尽情地表达自己的“高见”。
(1)在师生互动中理解记诵抽象的物理概念。一般来说,初中生主要以形象思维来进行学习,而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表达都比较抽象。教师单纯地讲解会让学生理解起来很感困难。此种情况下,笔者多半会收集或自制教具,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和定律;有时会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如教授“磁感线、电流、分子运动、电压”等抽象概念时,笔者便是如此进行的。当然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模拟实验过程,也能达到既形象直观,又易于理解记诵的效果。
(2)在生生互助中学习物理知识。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已是各科运用的最常见学习模式。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可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教授压强内容时需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笔者就让学生准备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然后左右手挤压铅笔两端,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分析理解受力面积与压强大小的关系。通过亲身感受,比起观看教师演示,学生获取的印象要深得多。
四、创设形式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便于增强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在传统物理课中,教师讲授完毕就立即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第二天上交。但笔者发现这样完成的作业存在抄袭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创新。笔者考虑到初中物理知识和现象都与学生实际生活内容有关联,只因为太习以为常了,而且都是生活化的知识,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笔者在讲授“惯性”现象时举例:讨论人们坐车时,在启动或紧急刹车中人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倾斜,到底是向前倾斜还是向后倾倒?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异议不大。但当讨论到身体会向左还是向右倾倒时,学生意见分歧就很大了,争论得不可开交。看到学生讨论的激烈情景,笔者觉得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于是就以这个作为课后作业,并要求:可以坐车再亲自体验一下,下节课作答。第二次上课时,气氛很活跃,学生对这个问题讨论得很透彻。笔者发现这样布置作业的效果比教师反复解说要好得多。其实,物理学科中作业多半都是可以以这种方式布置和解决的。物理课外作业设计及完成方式既可以借鉴教科书提供的方法,又可以因地制宜地来完成。
五、结论
物理学科知识虽然复杂抽象、艰涩难懂,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惧感,但只要教师肯变革教学观念、增强上好物理课的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相信还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让学生在物理课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曾国雄.物理习题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06(7).
[3]赵 兵.体验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