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候类型判断题是高考地理科目最具特色,也是高考地理重点难点题目类型。该题型题对学生的能力有着较为全面的考查,可以综合多个知识点,能够拉开考生成绩的差距,无论什么时候都备受师生的关注。特别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得理解和灵活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复习中要做出改变,探索出复习气候类型判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地理思维;气候判断;信息提取;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37
前言
在新高考改革下,地理由过去的文科综合必考科目变成学生自主选学的选考科目,在高考时也独立出来作为一门考试科目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被归入综合卷当中,这对地理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知识点的融合,气候类型的判断在以往可能出现在选择或者综合答题的一部分,发问方式也比较直接,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将题目与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但在新高考背景下,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和诸多知识点整合,比如结合大气环流、洋流图,还有纬位置、海陆位置、农业、生物等进行综合考查,题目的难度陡然上升,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和题目信息的获取也大有难度,这边要求在备考期间的复习中要有意识的去进行综合性训练[1]。
一、答题前期的知识储备
(一)地理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答题也是这样,心中没有知识储备无论何种题型都无法自信满满并准确去完成解答,所以高考地理中的气候判断题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考题类型出现在高考试卷上,那么他必定有着他的目的和作用——考察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是答好地理气候判断题的第一关,只有熟练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吃透课本知识并且广泛涉猎课外地理知识并争取达到“古今通晓”的程度,这样才能看的懂材料、读得懂题目所问,才能做好气候类型判断题。
二、地理思维的培养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们应明白的是: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地理现象,并对这种现象的成因和影响能够有理性和全面的认识,能够用自己所学从更广的角度去完成对地理现象的一个分析,这其中不同的气候类型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分析对象。当我们知道这个最终目的后我们就明白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去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不能把气候判断只当作题目,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地理学家,用地理的眼光从更广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要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到的气候变化去科学定义,不把自己只当一个读者,这就是常说的答题思维。长此以往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地理思维,这种思维有助于我们记忆一些地理学科的专业名词,解读地理材料、统计图表、以及各种地图的能力。只有我们有了这种地理思维再配合熟练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判断气候类型时游刃有余[2]。
二、题目所给材料的解析
(一)材料解析
前面所说皆是在答题前的长期学习储备阶段,当拿到一道综合的气候判断分析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仍然是材料的分析,也就是审题。那么我该如何去入手一道气候分析题,如何去解读所给的材料呢。首先就是判断材料类型,要明确题目所给的材料是哪一种类型,包括文字材料、各种地图、统计图表等,其次才是去解读材料所给的有效信息。对于前者直接去解读就可以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但对于后两种材料类型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深度的发掘,有效信息通常在图形或者图表数据的背后,这种材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材料,还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比如对温度等数据图表的分析和洋流图的识别等。除此之外,在解读的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往往需要多个图表进行结合对比分析,才能确定出有效信息。要去尝试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在阅读材料时可以选择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会有更好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最后,我们要知道通篇的材料不会都是主要内容,我们要做的便是抓住重点和可以用于解题的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来此来发现解题的线索,为答题做好基础准备。这一过程可能还需要我们第二次的精读,反复揣摩材料关键词句并尝试与自己所学并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联系,为答案的组织做准备。
(二)信息提取
信息的提取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另一个就是问题与所学知识的信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提取在材料解时已经基本完成,结合问题与材料辐射的所学知识内容挖掘材料背后的有效信息,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略材料的注释部分,这也是挖掘材料背后有效信息的关键;另一方面就是所学知识与提问问题的信息提取,想要提取出有效的知识信息就需要前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我们对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控,并且气候判断题不可能只考单一的一个知识点,所以就要求我们对知识要融会贯通,在提取知识时将材料核问题辐射的所有知识全部提取出。另外,我们还需要读懂题目并明确题目所问的是为什么、是什么还是怎么样,做到所答是所问[3]。
三、答题技巧
所谓的答题技巧也就是我们在脑海中组织好答案后下笔的技巧,第一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内容和答案都是从材料中得出,所以组织的答案更不能脱离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胡乱作答。
第二要注意答题的语言。地理答题必须要用地理的专业术语而不能全凭个人的大白话,并且答案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第三要注意设问的分值以及分值的大小。要学会从分值入手去揣摩索要书写的答案,分值大的可能就需要详细的论述,分值小的可能就是简单的总结概述,同时也要学会根据分值做到分点做答,要保证所答的每一点都是题目所需有分可得[4]。做完这些后方能下笔。这些都需要在平时备考中落实,不断地去练习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能力。
结语:地理气候判断的综合分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想要答好气候判断题就需要庞大得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地理素养,这些都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而成,所以在平时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再好的方法也需要熟练掌握才能用好,所以在学习一些解体得技巧和方法时还需要大量的联系去巩固和升华,让所学的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气候判斷才不会成为我们答题之路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廖丽娟. 论高考地理气候类型复习的基本要领[J]. 好家长, 2018, 1000(014):161-161.
[2]王晨光. 思维建模在高考地理复习中的应用——以气候专题复习为例[J]. 地理教育, 2017,34(1):70-71.
[3]邓丽文. 关于气候的判断方法与分析运用——地理备考的几点思考[C]//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 2019,34(56):34-35.
[4]赵祥纯. 怎么高效复习地理学科"气候"知识[J]. 招生考试之友, 2016, 1000(002):31-33.
关键词:地理思维;气候判断;信息提取;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37
前言
在新高考改革下,地理由过去的文科综合必考科目变成学生自主选学的选考科目,在高考时也独立出来作为一门考试科目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被归入综合卷当中,这对地理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知识点的融合,气候类型的判断在以往可能出现在选择或者综合答题的一部分,发问方式也比较直接,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将题目与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但在新高考背景下,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和诸多知识点整合,比如结合大气环流、洋流图,还有纬位置、海陆位置、农业、生物等进行综合考查,题目的难度陡然上升,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和题目信息的获取也大有难度,这边要求在备考期间的复习中要有意识的去进行综合性训练[1]。
一、答题前期的知识储备
(一)地理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答题也是这样,心中没有知识储备无论何种题型都无法自信满满并准确去完成解答,所以高考地理中的气候判断题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考题类型出现在高考试卷上,那么他必定有着他的目的和作用——考察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是答好地理气候判断题的第一关,只有熟练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吃透课本知识并且广泛涉猎课外地理知识并争取达到“古今通晓”的程度,这样才能看的懂材料、读得懂题目所问,才能做好气候类型判断题。
二、地理思维的培养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们应明白的是: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地理现象,并对这种现象的成因和影响能够有理性和全面的认识,能够用自己所学从更广的角度去完成对地理现象的一个分析,这其中不同的气候类型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分析对象。当我们知道这个最终目的后我们就明白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去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不能把气候判断只当作题目,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地理学家,用地理的眼光从更广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要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到的气候变化去科学定义,不把自己只当一个读者,这就是常说的答题思维。长此以往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地理思维,这种思维有助于我们记忆一些地理学科的专业名词,解读地理材料、统计图表、以及各种地图的能力。只有我们有了这种地理思维再配合熟练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判断气候类型时游刃有余[2]。
二、题目所给材料的解析
(一)材料解析
前面所说皆是在答题前的长期学习储备阶段,当拿到一道综合的气候判断分析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仍然是材料的分析,也就是审题。那么我该如何去入手一道气候分析题,如何去解读所给的材料呢。首先就是判断材料类型,要明确题目所给的材料是哪一种类型,包括文字材料、各种地图、统计图表等,其次才是去解读材料所给的有效信息。对于前者直接去解读就可以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但对于后两种材料类型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深度的发掘,有效信息通常在图形或者图表数据的背后,这种材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材料,还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比如对温度等数据图表的分析和洋流图的识别等。除此之外,在解读的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往往需要多个图表进行结合对比分析,才能确定出有效信息。要去尝试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在阅读材料时可以选择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会有更好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最后,我们要知道通篇的材料不会都是主要内容,我们要做的便是抓住重点和可以用于解题的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来此来发现解题的线索,为答题做好基础准备。这一过程可能还需要我们第二次的精读,反复揣摩材料关键词句并尝试与自己所学并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联系,为答案的组织做准备。
(二)信息提取
信息的提取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另一个就是问题与所学知识的信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提取在材料解时已经基本完成,结合问题与材料辐射的所学知识内容挖掘材料背后的有效信息,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略材料的注释部分,这也是挖掘材料背后有效信息的关键;另一方面就是所学知识与提问问题的信息提取,想要提取出有效的知识信息就需要前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我们对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控,并且气候判断题不可能只考单一的一个知识点,所以就要求我们对知识要融会贯通,在提取知识时将材料核问题辐射的所有知识全部提取出。另外,我们还需要读懂题目并明确题目所问的是为什么、是什么还是怎么样,做到所答是所问[3]。
三、答题技巧
所谓的答题技巧也就是我们在脑海中组织好答案后下笔的技巧,第一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内容和答案都是从材料中得出,所以组织的答案更不能脱离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胡乱作答。
第二要注意答题的语言。地理答题必须要用地理的专业术语而不能全凭个人的大白话,并且答案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第三要注意设问的分值以及分值的大小。要学会从分值入手去揣摩索要书写的答案,分值大的可能就需要详细的论述,分值小的可能就是简单的总结概述,同时也要学会根据分值做到分点做答,要保证所答的每一点都是题目所需有分可得[4]。做完这些后方能下笔。这些都需要在平时备考中落实,不断地去练习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能力。
结语:地理气候判断的综合分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想要答好气候判断题就需要庞大得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地理素养,这些都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而成,所以在平时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再好的方法也需要熟练掌握才能用好,所以在学习一些解体得技巧和方法时还需要大量的联系去巩固和升华,让所学的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气候判斷才不会成为我们答题之路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廖丽娟. 论高考地理气候类型复习的基本要领[J]. 好家长, 2018, 1000(014):161-161.
[2]王晨光. 思维建模在高考地理复习中的应用——以气候专题复习为例[J]. 地理教育, 2017,34(1):70-71.
[3]邓丽文. 关于气候的判断方法与分析运用——地理备考的几点思考[C]//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 2019,34(56):34-35.
[4]赵祥纯. 怎么高效复习地理学科"气候"知识[J]. 招生考试之友, 2016, 1000(00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