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为开发学生表达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尝试进行激励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感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就成为我们老师作文教学中的重点。
首先,创设“表现”时机,激发写作兴趣。要根据小学生成功欲望特别强的特点,有意为其创设时机,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采用多种办法让学生的作文获得崭露头角的机会。一方面,鼓励学生把优秀习作积极向报刊投稿,在正式出版物上创造“露面”的机会,此举影响力甚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班级的宣传栏、黑板报等,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为学生在班级内创造“出头”的机会,此举扩及面广,且易做到。在此基础上,我又把学生写得较好的习作收集起来,组织一部分学生自行编辑,添绘插图,设计封面,然后复印出来,装订成册,分发给各个同学,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写作热情。
其次,经常鼓励学生有意搜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故事。
参加“手拉手小伙伴”活动,让学生结识一些农村学校的新朋友进行书信交往。组织学生自己编写手抄报,进行展览观摩,互相学习,激发表达的兴趣。
二、激励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米”的含义是作文内容,“米”的储存,主要是多观察、多积累生活素材。“读”固然也可以积累某些知识,但重在积累语言,学习表达。前者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二者均属“储存”的范畴。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大量阅读是何等重要。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多读书,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教科书,从中领悟表达的方法,并注重背诵优美片段及积累妙词佳句。除了早读和“大阅读课”外,我还在班中开展了“小博士讲座”活动。“小博士讲座”的内容十分广泛,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天文地理等,无题不讲,一周评选一次“小博士”。在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做好札记,把课文中有关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摘录下来并记住,定期评选出优秀札记,在班内、校内展览。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激励多练
在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基础上,联系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再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好作文。俗话说:“路走三遍熟。”此话用在作文上,就是说只要多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采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去练。
扩写。提供材料进行扩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仅要把扩写当成一种训练形势,而且要把它当成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如让学生根据下面情节扩写:去商店——路遇一位老爷爷艰难地走着——送老爷爷回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想想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及环境,学生会想象出:因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去商店?天气怎样?自己当时的心情怎样?老爷爷走路怎样艰难?我是怎么想的?怎么把老爷爷送回家的?这样就能扩写成一篇较完整的记叙文。另外,还可以通过补写、编写、写日记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激励自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学生写老师改,生不看,师不问,故造成劳心费力,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注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修改作文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只批不改,让学生也当“小老师”、“小评论家”,就会改变那种为“交差”而写作的被动局面,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审议,评价别人,同时提高自己。
总之,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激励教育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感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就成为我们老师作文教学中的重点。
首先,创设“表现”时机,激发写作兴趣。要根据小学生成功欲望特别强的特点,有意为其创设时机,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采用多种办法让学生的作文获得崭露头角的机会。一方面,鼓励学生把优秀习作积极向报刊投稿,在正式出版物上创造“露面”的机会,此举影响力甚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班级的宣传栏、黑板报等,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为学生在班级内创造“出头”的机会,此举扩及面广,且易做到。在此基础上,我又把学生写得较好的习作收集起来,组织一部分学生自行编辑,添绘插图,设计封面,然后复印出来,装订成册,分发给各个同学,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写作热情。
其次,经常鼓励学生有意搜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故事。
参加“手拉手小伙伴”活动,让学生结识一些农村学校的新朋友进行书信交往。组织学生自己编写手抄报,进行展览观摩,互相学习,激发表达的兴趣。
二、激励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米”的含义是作文内容,“米”的储存,主要是多观察、多积累生活素材。“读”固然也可以积累某些知识,但重在积累语言,学习表达。前者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二者均属“储存”的范畴。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大量阅读是何等重要。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多读书,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教科书,从中领悟表达的方法,并注重背诵优美片段及积累妙词佳句。除了早读和“大阅读课”外,我还在班中开展了“小博士讲座”活动。“小博士讲座”的内容十分广泛,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天文地理等,无题不讲,一周评选一次“小博士”。在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做好札记,把课文中有关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摘录下来并记住,定期评选出优秀札记,在班内、校内展览。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激励多练
在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基础上,联系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再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好作文。俗话说:“路走三遍熟。”此话用在作文上,就是说只要多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采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去练。
扩写。提供材料进行扩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仅要把扩写当成一种训练形势,而且要把它当成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如让学生根据下面情节扩写:去商店——路遇一位老爷爷艰难地走着——送老爷爷回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想想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及环境,学生会想象出:因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去商店?天气怎样?自己当时的心情怎样?老爷爷走路怎样艰难?我是怎么想的?怎么把老爷爷送回家的?这样就能扩写成一篇较完整的记叙文。另外,还可以通过补写、编写、写日记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激励自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学生写老师改,生不看,师不问,故造成劳心费力,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注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修改作文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只批不改,让学生也当“小老师”、“小评论家”,就会改变那种为“交差”而写作的被动局面,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审议,评价别人,同时提高自己。
总之,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激励教育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