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村落是祖先创造的第一批文化成果,是一个群体的历史纪念碑,也是我们今天最后的精神家园。随着城市发展,广东古村落的文化空间逐渐萎缩,本文具体剖析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并从保护和开发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活化保护;修补植入;岭南古村落
1、广东古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
1.1古村落保护力度不足,数量急剧下降;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普查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拥有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锐减到2011年的2000至3000个。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现状更令人担忧。随着广东经济率先迅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工商制造业愈来愈成为广东经济的支柱产业,“珠三角”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吞噬了乡村社会。
1.2古村落特色挖掘不足,岭南特色遗失;
从广东古村落的地理空间来看,包括村落生态环境、村落布局规划、村落建筑、基础设施等,都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珠三角”环村的水网河道多已淤塞或不再清澈,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岭南风格建筑被肆意更改和摧毁,岭南水乡这一独特的标志性地理特征逐渐消失。
在快速城市化进城下,村内年轻一代纷纷进城,使得古村落内有较多空置房屋,年久失修。原有的巷道也逐步被水泥路所覆盖,而垃圾处理、排污等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村内的自然环境;同时,周边也开始出现大量与古村落格格不入的中高层建筑,古村落所特有的历史时代感正逐步走向没落。
2、古村落保护策略
2.1从用地、建筑、环境三方面分级分类保护;
(1)从用地上看,划定分级保护范围,对不同等级实施相应的保护策略;
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包含阮北坊古民居群和阮西坊古民居群这两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大夫区公祠周边地区,约2.4公顷。针对所有被保护的建筑及其环境,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
建设控制区
建设控制区范围为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外,北至红荔路,东西南则以护村河为界,约15.0公顷。在建设控制区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根据保护要求进行。
风貌协调区
风貌协调区范围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以外的规划区范围。其建设应围绕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充分展示古民居特征,延续传统建筑肌理,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特色。在该范围内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
(2)从建筑上看,明确保护、保留、改善、整修、翻建、拆除的六类建筑;
保护:针对能够反应传统建筑风貌的古建筑。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
保留:针对于传统风貌基本协调,无冲突的古建筑。
改善:针对风貌一般、建筑质量较差的民居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重点是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与改造。
整修:针对于传统建筑风貌有一定冲突的一般民居。建筑質量尚好,短时内又难以拆除,对其外观加以改造。
翻建: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采取原地翻建的措施,应按照风貌保护要求进行设计。
拆除:针对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拆除后原则不再原地重建,规划为开放空间。
(3)依据现状空间环境特点与村民的行为习惯,设计小型绿地、广场灯开放空间体系。对村落内部水系进行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生活、旅游环境。
2.2从活化保护的角度,提取岭南特色格局、文物古迹、自然人文景观等保护要素,协调保护与开发的步伐,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深入调研阮涌古村落的本底条件和岭南水乡格局,通过清理河涌,连通现状环村池塘,重点营造“金带环抱”的水系格局;利用环村河道营造可循环的、动态的水景观系统;结合旅游路线策划,开辟滨水旅游步道,丰富游览内容;同时,规划注重保护与梳理传统梳式街巷空间,保持其空间尺度和内容构成,并恢复原有街巷铺装和整饰。规划明确古村落内部保护、保留、改善、整修、翻建、拆除六类建筑形式,通过提取文物古建等核心保护要素,以真实性、完整性和动态保护为原则,活化保护古村落的精髓和神韵。将阮北坊“八大家”和大夫区公祠的保护联系起来,结合阮涌村北部入口打造以文物参观为主景点,配合建设摆渡码头、戏台、商业街、游客中心,着重整合巷道空间,重现古时的青石板路景象;阮西坊则侧重岭南民居风貌的营造,突出村庄建筑肌理恢复与环境品质的提升,积极培育新的功能;此外,规划以原有阮涌八景为基础,通过对环境整治和氛围烘托,逐步恢复“双桥晚钓、东社榕荫、阮水环潮、莲池夜月、西园红荔、珠廟观澜、瀛洲晚眺、文奎新塔”阮涌新八景,增强古村落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岭南古村落开发路径
3.1结合西江新城的开发建设,为阮涌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规划将古村落的保护与西江新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新城开发与古村保护协调并进。结合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阮涌古村落作为西江新城中部重要旅游节点与古椰贝丘、生态公园等旅游点相串联,强调旅游产品的组合优势,不仅可以对外宣传并推广岭南文化,为阮涌古村落增添人气,还为西江新城营造文化氛围,满足西江新城的商业文化需求。
结合现代旅游发展,将部分民宅改造为游客中心、民俗饭馆、手工艺展示馆、创意工作室等复合功能建筑,引入休闲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功能,打造岭南主题文化商业休闲区,突出新时代下的传统历史文化氛围。
利用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古私塾作为阮涌村历史展览馆,选择古书院作为可供西江新城白领人群的书吧,结合阮涌村“高明第一望族”之称,以文人墨客、景观风貌来命名各个街巷,如:文魁巷、榕荫巷、红荔巷等,并延伸至西江新城城市道路,为西江新城营造文化环境氛围。
3.2开发采取多模式融合的滚动式开发,保障物质景点与精神文化并存;
一期工程以政府为主导,选择古村落重要节点及入口景观处进行保护型开发。
二期工程可引入企业,与村民共同开发,选择整体面貌保持较好但用地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块,进行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式的商业旅游开发。
三期工程可以企业为主导,选择整体面貌与古村落风貌有较大冲突,需改善的地块进行旅游开发,村民的利益可与企业协调,企业的利益可通过该地块的旅游经营权出让、风貌协调区的土地整体出让等方法进行协调。
远期风貌协调区的开发则可通过政府的规划控制采取市场开发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志刚.社会转型背景下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166期.
关键词:活化保护;修补植入;岭南古村落
1、广东古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
1.1古村落保护力度不足,数量急剧下降;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普查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拥有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锐减到2011年的2000至3000个。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现状更令人担忧。随着广东经济率先迅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工商制造业愈来愈成为广东经济的支柱产业,“珠三角”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吞噬了乡村社会。
1.2古村落特色挖掘不足,岭南特色遗失;
从广东古村落的地理空间来看,包括村落生态环境、村落布局规划、村落建筑、基础设施等,都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珠三角”环村的水网河道多已淤塞或不再清澈,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岭南风格建筑被肆意更改和摧毁,岭南水乡这一独特的标志性地理特征逐渐消失。
在快速城市化进城下,村内年轻一代纷纷进城,使得古村落内有较多空置房屋,年久失修。原有的巷道也逐步被水泥路所覆盖,而垃圾处理、排污等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村内的自然环境;同时,周边也开始出现大量与古村落格格不入的中高层建筑,古村落所特有的历史时代感正逐步走向没落。
2、古村落保护策略
2.1从用地、建筑、环境三方面分级分类保护;
(1)从用地上看,划定分级保护范围,对不同等级实施相应的保护策略;
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包含阮北坊古民居群和阮西坊古民居群这两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大夫区公祠周边地区,约2.4公顷。针对所有被保护的建筑及其环境,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
建设控制区
建设控制区范围为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外,北至红荔路,东西南则以护村河为界,约15.0公顷。在建设控制区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根据保护要求进行。
风貌协调区
风貌协调区范围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以外的规划区范围。其建设应围绕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充分展示古民居特征,延续传统建筑肌理,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特色。在该范围内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
(2)从建筑上看,明确保护、保留、改善、整修、翻建、拆除的六类建筑;
保护:针对能够反应传统建筑风貌的古建筑。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
保留:针对于传统风貌基本协调,无冲突的古建筑。
改善:针对风貌一般、建筑质量较差的民居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重点是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与改造。
整修:针对于传统建筑风貌有一定冲突的一般民居。建筑質量尚好,短时内又难以拆除,对其外观加以改造。
翻建: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采取原地翻建的措施,应按照风貌保护要求进行设计。
拆除:针对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拆除后原则不再原地重建,规划为开放空间。
(3)依据现状空间环境特点与村民的行为习惯,设计小型绿地、广场灯开放空间体系。对村落内部水系进行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生活、旅游环境。
2.2从活化保护的角度,提取岭南特色格局、文物古迹、自然人文景观等保护要素,协调保护与开发的步伐,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深入调研阮涌古村落的本底条件和岭南水乡格局,通过清理河涌,连通现状环村池塘,重点营造“金带环抱”的水系格局;利用环村河道营造可循环的、动态的水景观系统;结合旅游路线策划,开辟滨水旅游步道,丰富游览内容;同时,规划注重保护与梳理传统梳式街巷空间,保持其空间尺度和内容构成,并恢复原有街巷铺装和整饰。规划明确古村落内部保护、保留、改善、整修、翻建、拆除六类建筑形式,通过提取文物古建等核心保护要素,以真实性、完整性和动态保护为原则,活化保护古村落的精髓和神韵。将阮北坊“八大家”和大夫区公祠的保护联系起来,结合阮涌村北部入口打造以文物参观为主景点,配合建设摆渡码头、戏台、商业街、游客中心,着重整合巷道空间,重现古时的青石板路景象;阮西坊则侧重岭南民居风貌的营造,突出村庄建筑肌理恢复与环境品质的提升,积极培育新的功能;此外,规划以原有阮涌八景为基础,通过对环境整治和氛围烘托,逐步恢复“双桥晚钓、东社榕荫、阮水环潮、莲池夜月、西园红荔、珠廟观澜、瀛洲晚眺、文奎新塔”阮涌新八景,增强古村落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岭南古村落开发路径
3.1结合西江新城的开发建设,为阮涌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规划将古村落的保护与西江新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新城开发与古村保护协调并进。结合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阮涌古村落作为西江新城中部重要旅游节点与古椰贝丘、生态公园等旅游点相串联,强调旅游产品的组合优势,不仅可以对外宣传并推广岭南文化,为阮涌古村落增添人气,还为西江新城营造文化氛围,满足西江新城的商业文化需求。
结合现代旅游发展,将部分民宅改造为游客中心、民俗饭馆、手工艺展示馆、创意工作室等复合功能建筑,引入休闲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功能,打造岭南主题文化商业休闲区,突出新时代下的传统历史文化氛围。
利用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古私塾作为阮涌村历史展览馆,选择古书院作为可供西江新城白领人群的书吧,结合阮涌村“高明第一望族”之称,以文人墨客、景观风貌来命名各个街巷,如:文魁巷、榕荫巷、红荔巷等,并延伸至西江新城城市道路,为西江新城营造文化环境氛围。
3.2开发采取多模式融合的滚动式开发,保障物质景点与精神文化并存;
一期工程以政府为主导,选择古村落重要节点及入口景观处进行保护型开发。
二期工程可引入企业,与村民共同开发,选择整体面貌保持较好但用地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块,进行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式的商业旅游开发。
三期工程可以企业为主导,选择整体面貌与古村落风貌有较大冲突,需改善的地块进行旅游开发,村民的利益可与企业协调,企业的利益可通过该地块的旅游经营权出让、风貌协调区的土地整体出让等方法进行协调。
远期风貌协调区的开发则可通过政府的规划控制采取市场开发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志刚.社会转型背景下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1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