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今,在华夏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包括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他们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乱和其他种种原因,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交流和互助,一批批的各族儿女离开了故土,在国外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与居住国人民一起,创造了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其中有的人仍保留着中国国籍,称作“华侨”,有更多的人已取得了居住国国籍,称作“华人”。不论是华人还是华侨,他们都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都为建设和发展居住国而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虽然远在异国他乡,生活在祖国的各族人民仍思念着他们。他们对先辈的故土怀有深厚的感情,也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都是农民起义失败后的逃难者,当他们初移居到中亚地区时,既无土地,又无牲畜,其生活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沙俄政府和当地各民族人民同意他们住了下来,并让他们在一些地方开荒种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荒滩变成了良田。 中国西北各省的回族穆斯林在清代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又分别属于不同教派的信徒,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影响着内部的和谐。但是他们在起义失败离散到中亚以后,就不太讲教派的差别了,内部是比较团结的。虽然在前苏联时期无神论的教育下,中亚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受过一些影响,但是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是比较虔诚的,在东干人的乡庄中都保存了一些清真寺。他们对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关系的风俗习惯保持得还是比较好的。如今,生了小孩要请阿訇起“经名”,男孩要做“割礼”,结婚要写“依扎布”,人去世了要土葬,要请阿訇主持葬礼。东干人在男女青年结婚时,一是新郎身着新衣,头戴礼帽,身披大红,还要请位年轻帅哥做陪同,新娘身着旗袍,脚穿绣花鞋等;二是婚礼当天耍公公婆婆,闹新郎和新娘洞房等;三是在待客的场面上,要念经、赞圣,必须要让送女的阿訇来讲“卧尔兹”,“伊扎卜”也必须让女方的送女阿訇委派自己的满拉来念。另外,男女双方的阿訇还要“表话”等等。东干人结婚时,新娘要制作几幅扎牡丹花的枕头,绣花鞋、花被子等;二是用大红纸剪一些吉祥的小动物和一些花花粘贴在窗户上,在大门上面粘贴红纸阿文“都阿”对联来营造喜庆热闹氛围;三是做满襟花袄,做长袍子短褂子,和我国清朝时期的打扮一样。
他们在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和服饰等方面也保存了他们先辈在中国时的一些传统。我在哈萨克斯坦节尔坎特市看过一座大的清真寺,寺周围有灰色的砖墙,寺内除大殿、望月楼、水房子(沐浴室)外,还有一个长满大树的花园。大殿和望月楼都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农村住户的房屋门窗也有些是中国内地农村中的式样。在饮食上,他们是穆斯林,喜爱清真饭菜、常吃扁食(饺子)、面条、火烧、菜饼,以及各种炒菜、烩菜。在服饰上,妇女们仍有扎腿带子的,节日时多穿腋下开襟的旗袍子。他们初到俄境时,还使用中国天干地支的历法和十二属相。民间还有人懂中医,年老的人喜欢用中草药。由于长期与周围的俄罗斯人、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乌孜别克人住在一起,故在习俗上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响,例如现在男人都穿西装,女人多穿连衣裙,食品中也增加了面包、馕、抓饭等。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在名字上既保留了先辈在中国时的姓和乳名,也保存了传统的经名(回回名)。他们受到中亚各族影响,采用父子联名制,本人名字在前、父亲名字在后,妇女结婚后还要把丈夫的名字放在本人名字之前。由于受到俄罗斯族姓名习惯的影响,在父名之后要加上“奥夫”、“耶夫”(男人名之后)或“奥娃”、“耶娃”(女人名之后)等。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被迫离散到中亚虽然已经130多年,而且又是分散地杂居在中亚各民族中间的某些乡村中,但是他们90%以上的人迄今仍讲着汉语的陕西话、甘肃话和新疆话,他们的子女在中、小学里继续学习着自己的母语。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广播电台还设有东干语的广播节目,在比什凯克市还印刷发行着东干语文的书籍和一种叫作《回民报》的报纸。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现用一种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东干文字,其标准音是以汉语甘肃话为准的。
东干话的发音听起来很像西北地区的汉语方言,话语中还使用了许多我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旧的汉语词汇和从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等语言中吸收进来的借词。话语中使用“把”字句和倒装句比汉语普通话多。中亚东干人的东干话基本上与我国新疆伊犁一代的回族人说的话差不多。在哈萨克斯坦所谓的“陕西村”一带和吉尔吉斯斯坦“厄尔德克”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近郊的东干人说话带有陕西口音,在吉尔吉斯斯坦梢葫芦和哈萨克斯坦东干诺夫卡等地的东干人说话带有甘肃口音,这是因为他们的祖辈就是从那些地方迁移过去的。
在东干语中还保存着许多清代汉语西北土话的一些词汇,例如管商店叫“铺子”、管政府叫“衙门”、管领导人叫“头子”、管妇女叫“婆娘”等。他们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陕甘方言,如:宰迪娃们(咱们的孩子),你去阿达儿来(你去哪里了),吾达(那里),斐(水),佛、射(说),额(我),缠活很(正合适、美得很),廖咋了(漂亮得很),伏(书),达(爸)等等。其实东干话就是陕甘回族话。
在过去130多年中的曲折历程,中东干人中涌现出了不少精英人物。早在十月革命时期以马三成为团长的东干骑兵团为苏联的建立做出了贡献,马三成曾受到列宁的接见,不幸的是他在斯大林的“肃反”中被镇压。苏联解体后得到平反,为了纪念他,把过去的“营盘”乡庄,改名为“马三成”乡庄。在前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有不少东干青年奔赴前线,许多人英勇牺牲了,其中一位战斗英雄名叫满苏孜·王阿洪的被追认为烈士,在楚河畔的东干乡庄中树立着他的半身雕像纪念碑。在前苏联的建设时期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代表人物。其中有东干文学的奠基人雅思尔·什娃子、东干知名作家阿里· 阿尔布都、语言学家优素福·杨尚新、语言学家胡赛音·布呷佐夫、东干历史专家伊利亚斯·优苏波夫、东干学开拓者、东干人中首位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的穆哈买德·苏尚洛、东干语专家阿布都拉赫曼·卡利莫夫、民俗学家马赫穆德·哈散诺夫、民俗家辛劳·老姐尔。音乐家巴亚洪诺夫、作曲家及歌唱家亚信·伊斯玛伊勒、歌唱家胡赛音·穆赫塔劳夫、多次荣获各种奖赏的著名医学专家哈基姆·别别佐夫、曾获前苏联柔道冠军的阿布都扎里·优努索夫、前苏联劳动模范海塔洪·塔什劳夫、画家穆哈买德·乌马尔·潘沙耶夫。妇女中也有不少知名人物,例如文学家法提玛·马吉耶娃教授、民族教育家玛利亚·万斯万诺娃、电台资深东干语播音员阿依霞·满苏劳娃、东干诗人法提玛·马申耶娃等。现在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还有哈萨克斯坦民族大会副会长、哈萨克斯坦协会会长胡赛·达吾劳夫、哈萨克斯坦民族大会委员、哈萨克斯坦自然科学院院士拉什德·巴基劳夫、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东干学-汉学研究中心穆哈买·伊玛佐夫、经济学家拉什德·优苏波夫、民俗学家张·阿里、乌兹别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民俗学家马奈·萨吾劳夫、东干语专家哈哈扎·冬拉尔、东干文学评论家伊斯哈尔 ·十四尔、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部原副部长舍立普·马树海、吉尔吉斯斯坦议员、东干协会会长苏莱曼诺夫等。每逢新年或其他节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协会都组织各种活动,不久前还建立了郑和文化基金会。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都是农民起义失败后的逃难者,当他们初移居到中亚地区时,既无土地,又无牲畜,其生活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沙俄政府和当地各民族人民同意他们住了下来,并让他们在一些地方开荒种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荒滩变成了良田。 中国西北各省的回族穆斯林在清代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又分别属于不同教派的信徒,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影响着内部的和谐。但是他们在起义失败离散到中亚以后,就不太讲教派的差别了,内部是比较团结的。虽然在前苏联时期无神论的教育下,中亚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受过一些影响,但是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是比较虔诚的,在东干人的乡庄中都保存了一些清真寺。他们对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关系的风俗习惯保持得还是比较好的。如今,生了小孩要请阿訇起“经名”,男孩要做“割礼”,结婚要写“依扎布”,人去世了要土葬,要请阿訇主持葬礼。东干人在男女青年结婚时,一是新郎身着新衣,头戴礼帽,身披大红,还要请位年轻帅哥做陪同,新娘身着旗袍,脚穿绣花鞋等;二是婚礼当天耍公公婆婆,闹新郎和新娘洞房等;三是在待客的场面上,要念经、赞圣,必须要让送女的阿訇来讲“卧尔兹”,“伊扎卜”也必须让女方的送女阿訇委派自己的满拉来念。另外,男女双方的阿訇还要“表话”等等。东干人结婚时,新娘要制作几幅扎牡丹花的枕头,绣花鞋、花被子等;二是用大红纸剪一些吉祥的小动物和一些花花粘贴在窗户上,在大门上面粘贴红纸阿文“都阿”对联来营造喜庆热闹氛围;三是做满襟花袄,做长袍子短褂子,和我国清朝时期的打扮一样。
他们在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和服饰等方面也保存了他们先辈在中国时的一些传统。我在哈萨克斯坦节尔坎特市看过一座大的清真寺,寺周围有灰色的砖墙,寺内除大殿、望月楼、水房子(沐浴室)外,还有一个长满大树的花园。大殿和望月楼都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农村住户的房屋门窗也有些是中国内地农村中的式样。在饮食上,他们是穆斯林,喜爱清真饭菜、常吃扁食(饺子)、面条、火烧、菜饼,以及各种炒菜、烩菜。在服饰上,妇女们仍有扎腿带子的,节日时多穿腋下开襟的旗袍子。他们初到俄境时,还使用中国天干地支的历法和十二属相。民间还有人懂中医,年老的人喜欢用中草药。由于长期与周围的俄罗斯人、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乌孜别克人住在一起,故在习俗上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响,例如现在男人都穿西装,女人多穿连衣裙,食品中也增加了面包、馕、抓饭等。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在名字上既保留了先辈在中国时的姓和乳名,也保存了传统的经名(回回名)。他们受到中亚各族影响,采用父子联名制,本人名字在前、父亲名字在后,妇女结婚后还要把丈夫的名字放在本人名字之前。由于受到俄罗斯族姓名习惯的影响,在父名之后要加上“奥夫”、“耶夫”(男人名之后)或“奥娃”、“耶娃”(女人名之后)等。
说着来自故乡的方言母语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被迫离散到中亚虽然已经130多年,而且又是分散地杂居在中亚各民族中间的某些乡村中,但是他们90%以上的人迄今仍讲着汉语的陕西话、甘肃话和新疆话,他们的子女在中、小学里继续学习着自己的母语。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广播电台还设有东干语的广播节目,在比什凯克市还印刷发行着东干语文的书籍和一种叫作《回民报》的报纸。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现用一种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东干文字,其标准音是以汉语甘肃话为准的。
东干话的发音听起来很像西北地区的汉语方言,话语中还使用了许多我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旧的汉语词汇和从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等语言中吸收进来的借词。话语中使用“把”字句和倒装句比汉语普通话多。中亚东干人的东干话基本上与我国新疆伊犁一代的回族人说的话差不多。在哈萨克斯坦所谓的“陕西村”一带和吉尔吉斯斯坦“厄尔德克”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近郊的东干人说话带有陕西口音,在吉尔吉斯斯坦梢葫芦和哈萨克斯坦东干诺夫卡等地的东干人说话带有甘肃口音,这是因为他们的祖辈就是从那些地方迁移过去的。
在东干语中还保存着许多清代汉语西北土话的一些词汇,例如管商店叫“铺子”、管政府叫“衙门”、管领导人叫“头子”、管妇女叫“婆娘”等。他们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陕甘方言,如:宰迪娃们(咱们的孩子),你去阿达儿来(你去哪里了),吾达(那里),斐(水),佛、射(说),额(我),缠活很(正合适、美得很),廖咋了(漂亮得很),伏(书),达(爸)等等。其实东干话就是陕甘回族话。
在过去130多年中的曲折历程,中东干人中涌现出了不少精英人物。早在十月革命时期以马三成为团长的东干骑兵团为苏联的建立做出了贡献,马三成曾受到列宁的接见,不幸的是他在斯大林的“肃反”中被镇压。苏联解体后得到平反,为了纪念他,把过去的“营盘”乡庄,改名为“马三成”乡庄。在前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有不少东干青年奔赴前线,许多人英勇牺牲了,其中一位战斗英雄名叫满苏孜·王阿洪的被追认为烈士,在楚河畔的东干乡庄中树立着他的半身雕像纪念碑。在前苏联的建设时期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代表人物。其中有东干文学的奠基人雅思尔·什娃子、东干知名作家阿里· 阿尔布都、语言学家优素福·杨尚新、语言学家胡赛音·布呷佐夫、东干历史专家伊利亚斯·优苏波夫、东干学开拓者、东干人中首位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的穆哈买德·苏尚洛、东干语专家阿布都拉赫曼·卡利莫夫、民俗学家马赫穆德·哈散诺夫、民俗家辛劳·老姐尔。音乐家巴亚洪诺夫、作曲家及歌唱家亚信·伊斯玛伊勒、歌唱家胡赛音·穆赫塔劳夫、多次荣获各种奖赏的著名医学专家哈基姆·别别佐夫、曾获前苏联柔道冠军的阿布都扎里·优努索夫、前苏联劳动模范海塔洪·塔什劳夫、画家穆哈买德·乌马尔·潘沙耶夫。妇女中也有不少知名人物,例如文学家法提玛·马吉耶娃教授、民族教育家玛利亚·万斯万诺娃、电台资深东干语播音员阿依霞·满苏劳娃、东干诗人法提玛·马申耶娃等。现在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还有哈萨克斯坦民族大会副会长、哈萨克斯坦协会会长胡赛·达吾劳夫、哈萨克斯坦民族大会委员、哈萨克斯坦自然科学院院士拉什德·巴基劳夫、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东干学-汉学研究中心穆哈买·伊玛佐夫、经济学家拉什德·优苏波夫、民俗学家张·阿里、乌兹别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民俗学家马奈·萨吾劳夫、东干语专家哈哈扎·冬拉尔、东干文学评论家伊斯哈尔 ·十四尔、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部原副部长舍立普·马树海、吉尔吉斯斯坦议员、东干协会会长苏莱曼诺夫等。每逢新年或其他节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协会都组织各种活动,不久前还建立了郑和文化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