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诱导试验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fdf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诱导试验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ALL患儿85例,年龄1.6~14岁,中位年龄5岁,其中男性44例,女性41例;B-ALL 82例(96.5 %),T-ALL 3例(3.5 %)。患儿均给予7 d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动态变化分为激素反应良好(PGR)组和激素反应不良(PPR)组,根据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后转归,判断糖皮质激素诱导试验评估早期预后的价值。

结果

PGR组78例(91.8 %),其中高危患儿7例(8.2 %),中危患儿40例(51.3 %),低危患儿31例(39.7 %);PPR组7例(8.24 %),均为高危。治疗第15天骨髓检查示:PPR组M1型(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05) 2例,非M1型5例;PGR组M1型74例(94.9 %),非M1型4例(5.1 %)。化疗后PPR组中1例持续完全缓解(CCR),1例放弃治疗,3例复发,2例死亡;PGR组中65例CCR, 4例放弃治疗,7例复发,2例死亡。随访期3~ 48个月,中位随访26个月,PGR组无事件生存(EFS)率为83.3 %(65/78),PPR组EFS率为14.3 %(1/7)。

结论

大部分ALL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敏感,预后较好;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患儿,要密切关注白血病其他生物学指标。糖皮质激素诱导试验可能是评估儿童ALL早期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C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隆福医院和协和医院收治的难治复发AML患者12例,均给予1个疗程CLAG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35岁(14~ 68岁)。按照FAB分型,M1 1例,M2 8例,M5 1例,M4 1例,粒淋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1例。分子遗传学方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了解不同亚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AK1、p38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分析TAK1、p38基因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GAPDH为内参,14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87例AML患者骨髓TAK1、p38基因的表达,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L患者TAK1、p38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相对表达量:0.194±0.125比0.015±0.008,0.233
目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就诊的79例ITP患者行胃内窥镜检查(检查前行尿素14C呼气试验),并取胃黏膜进行活组织检查,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H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尿素14C呼气试验及H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TP患者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1.9 %(41/79)、67.1 %(53/79),两者差异具有
从微观层面讲,犯罪是一种危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被害人作为犯罪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多以个体的形象出现,由于被害人遭受犯罪的侵害,一般处于弱势,需要寻求各种法律救济.中国刑事
目的研究新一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LBH589单药或联合中药禹州漏芦含药血清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析不同浓度LBH589作用HDAC6特异底物α-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采用免疫沉淀(IP)法检测不同浓度LBH589作用后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其客户蛋白的亲和力。结果Western blot分
目的提高对达沙替尼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方案挽救性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报道达沙替尼联合HD-MTX及L-Asp方案挽救性治疗Ph+ ALL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结果此例Ph+ ALL患者在该方案化疗后第7天暴发重度药物性肝损伤,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221.7 μmol/L,
目的研究钙黏蛋白(Cad)相关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发展时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表达,探讨Cad相关基因在CML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48例CML患者的骨髓标本,其中慢性期29例,进展期19例。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所有患者BM-MNC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