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制王朝时期的国家利益观——中国古典国家学说中的国家利益观(下)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中国专制王朝前期的国家利益观 (一)秦统一中国的政治过程 从国家形成的哲学逻辑考察,国家是国家利益的载体,国家利益反映国家的特征属性。从国家形成理论考察,早期中国政治进程中统一、分裂和民族融合的这种政治过程,是由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内部因素主导,形成国家的典型模式。中国的国家利益始发于早期国家时代。
其他文献
中东非政府组织大致分为,政治伊斯兰非政府组织、世俗性非政府组织、伊斯兰慈善机构、西方化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对中东民族国家的构成、加速中东政治民主化、社会世俗化和经济现代化进程,增强穆斯林国家和民间的交往和穆斯林认同以及实现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泛伊斯兰主义的民族观,削弱了国家层面上的民族自豪感,诱发了中东极端组织的产生,对中东和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政党化、暴力化趋势的加强,也使其非政府性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期刊
今天我想讨论的是在IPE领域的三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难题,以及关于如何解释这些难题的一些理论看法。
今天我将向在座各位介绍我最近完成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今年出版的,由我和著名日本学者白石隆共同主编的有关亚洲的专著,书名为《超越日本:东亚地区主义之动态》(Beyond Japan:The Dynamics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
当我们采用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视角研究中外关系时,不可回避的背景意识问题是什么?“背景意识”的提出,基于以下认知:一个国际政治学科的视角,只有有助于应对一个国家在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长期的、同时又是不可回避的课题,才能在一个社会生根并成长。“美国的衰落”这个背景意识在美国及欧洲IPE的研究与教学发展史中具有持续影响力。用IPE视角研究中外关系,有必要将“中国的脆弱”作为背景意识。本文就这一命题提出初步论证。
本文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与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关系。指出:经济全球化给中东欧国家造成的内外压力促动了中东欧制度变迁进程的开启,并在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进行;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东欧国家必须学会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才能顺利完成制度变迁。
期刊
<正> 利益集团,又称作院外集团或压力集团,属于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有现象。作为公民参政的渠道,它是西方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多元化政治文化的反映。利益集团对西方的现实政治和政府的内外决策都有重大的影响,与政党一起被视为“第二圈的政策制订者”。事实上,在西方国家中,各种问题的决策过程都可清晰地看到利益集团的影子。
<正> 今年3月以来,本趋相对稳定的俄罗斯政局又受到了两次政府危机和多次金融动荡的严重干扰。特别是8月23日叶利钦解散基里延科政府、组建新政府的举措又引发了上层新一轮权力斗争。为各派政治力量所接受的普里马科夫任政府总理有助于缓和总统与杜马的矛盾,缓解总统自身面临的政治压力,以及稳定危急的经济形势,但无法从根本上
<正> 一、印度核试验情况 今年5月11~13日,印度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在48小时之内连续进行了两轮5次核试验。印度政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世界爱好和平的政府和人民的极大义愤,也是对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武器的共同意志的公然蔑视。 据印度官方事后公布的核试验数据说,5月11日进行的3次地下核试验试爆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