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娥与哈姆莱特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四册同一单元两篇课文的主人公,拿这两个人物来对比,我们会发现什么呢?
关汉卿,在我国戏曲史上被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也有人说关汉卿出生早于莎翁,应该把莎翁称为英国的“关汉卿”,无论怎样称呼他们,都表明后世对两位戏剧家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他们二人在戏剧史上的确都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然而这并不是我想把窦娥与哈姆莱特放在一起的理由。作品中二位主人公虽然一个出生在平民百姓之家,一个出生在帝王贵族之家;一个是如花似玉的少妇,一个是英俊潇洒的王子;一个长在封建迷信的中国,一个长在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丹麦;一个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环境中没接受过文化教育,一个则因王室继承人的身份去国外留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共通之处,但如果仔细比较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思索的现象。而这些才是我要把他俩并提的真正原因。
《窦娥冤》全名曰:“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以窦娥临死前的指天斥地、三桩誓愿为高潮;《哈姆莱特》也是以哈姆莱特死前手刃仇人作为戏剧高潮。剧中两位主人公都是悲剧结局,虽然在生命的终极结果相同,但二人临死前的表现又是何其不同!
窦娥,临死前指天斥地,发出愤怒的呼喊。她的哭哭啼啼不仅表明她的冤屈,也充分证明她不愿去死,还愿意活着,有对生的留恋。而愿意活着的人我们说她对生活还是留恋的,甚至是热爱的。她三岁亡殁了母亲,跟着父亲艰难度日。一贫如洗的父亲把更多的心思只用在读文章和博取功名上,至于女儿的生活则没有充分的打算。所以幼小的窦娥生活中不仅缺衣少穿,更重要的是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类似孤儿一样。这一点并非虚妄之辞,从窦天章临行前对女儿安排的随意上就足可看出功名与女儿孰轻孰重;更何况民间有句俗语叫 “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幸亏蔡婆婆把她“只当自家骨肉一般”看待。蔡婆家的日子颇过得,所以来蔡家后的日子对窦娥来说犹如“褔地”一般。但丈夫早死,青年守寡总是让她内心充满了青春的寂寞。不长的人生却屡屡遭遇不幸,对此她也曾追问:“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世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窦娥把自己的不幸遭遇用迷信的因果报应思想来解释,她对婆婆尽孝,为亡夫守孝,却并不指望今生幸福,只想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其实窦娥对今生早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也就是说与婆婆相依为命,为婆婆养老送终,然后再独自一人终老一生。这种日子虽然是凄苦的,但在她的眼里:“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少欠钱债,被人催迫不过”。可见她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物质上不缺吃少穿;“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我一马难将两鞍马鞴”,精神上不被人说闲话,为夫守节。张驴儿的出现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为了维护自己原有的最低限度的人生要求,她坚决反对婆婆的主张,对张驴儿的无赖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面对无比的冤屈和即将逝去的生命,她斥骂天地鬼神以示反抗,最终又想借助神灵帮助自己洗冤报仇。神灵本是虚幻的,但虚幻的神灵在窦娥寂寞的青春中曾经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和理由,在遭冤狱后又成了她发泄怨恨和复仇的寄托。用她自己的话说:“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可见她的“无头愿”仍然是想借助天公、皇天来实现。“血溅素练”与“六月飞雪”是为了显示冤情,而“亢旱三年”明显带着复仇的性质。在中国民间,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常常成为苦难人们救赎心灵的良药。这种信仰在中国民间很盛行,随着各种外来宗教的传入,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神灵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老百姓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比如福禄寿三星、喜神、财神、门神、送子娘娘、灶王爷等。这恐怕也就是窦娥头脑中对天的理解,民间神灵信仰的神往往不确指。与神灵信仰相补充的是对鬼魂的信仰。老百姓认为阴间是鬼的居所,并构筑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管理机构:地藏、城隍、阎王、判官、牛头、马面、无常、小鬼、孟婆等。民间常用阎王、地狱来教育人,劝人为善,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六道轮回。窦娥“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里的天地是对福禄寿三星、灶王、阎王等主管人间祸福寿夭的鬼神的统称。我们说如果一个人需要靠某种宗教才能活下去的话,那么这个人本身是值得悲哀的,也是失败的。窦娥就是一个仰赖鬼神信仰而活着的人,或者说窦娥是一个主动地寻求鬼神拯救的人。幸运的是,鬼神虽虚妄,却挽救了窦娥的心灵,她的心并没有因过份悲哀而永沉黑暗的海底,而是始终在像光明的地方浮动,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忘愤怒的声讨和报仇伸冤的希望。
下面我们再来看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出生于王室,有着尊贵的血统和地位,原本是老国王唯一的继承人。虽然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哈姆莱特偶然的出身更显示出他的幸运。不难想象,他从小就受到上上下下人们的宠爱,长大后他又就读于威登堡大学,受到当时最好的教育。哈姆莱特生存的优良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开朗、浪漫、勇敢。他既不需要面对现实的烦心事,更无须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做任何打算,一切似乎都会完美地按它既定的轨道发展下去。然而父亲突然死去,母亲迅速改嫁,这一切使原本拥有的一切都打破了。他发现原来的一切都像肥皂泡一样易碎,原来无可置疑的王位继承人突然变成一个处处暗伏危机、有性命之忧的人,这的确是一种剧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还要难受。”饱受人生剧变之苦折磨的哈姆莱特一改往日的开朗而变得忧郁起来;浪漫原本意味着不切实际,在他痛苦的时候,这种不切实际演变成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眼前的仇恨。在中国历史上,唐初曾发生过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这是一场兄弟之间争夺权力的战争,争战双方在事变前都有过严密的足以置对方以死地的策划。我们再来看哈姆莱特,在父王被害这种天大的仇恨面前,他似乎始终没有明确的复仇计划,而是被事情牵着走,性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延宕性,即使最终手刃仇人也只是偶然的。他也并不像窦娥一样准备好好活着,而是失去了对人世间的留恋。他说:“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哈姆莱特得知自己中毒后,他身体内勇敢的血液沸腾了,他举起剑来刺向仇敌。报了仇的哈姆莱特平静地面对着死亡,他嘱咐朋友霍拉旭:“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可见在哈姆莱特的心中,世界已彻底失去了美好、光明的面目,他不需要神灵来救赎心灵,死亡本身就是对他最好的救赎。说明他的心已如死灰,彻底沉沦、绝望。他相信宿命,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无法违抗它。他明明意识到“比剑”可能对自己不利,但是仍然不顾朋友霍拉旭的劝阻,欣然应允。在他看来:“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严重的宿命思想使哈姆莱特任由自己的命运之舟在人生风浪中随波逐流而不加以控制。宿命论是早已有之的一种世界观,起源于人面对自然的无力以及自身命运难以把握的感慨。宿命论常常意味着自由的废止,让人绝望,它不仅嘲弄人作为一个物种的尊严,而且无情打击个人奋斗的价值。如果说夭折的人生由于宗教的拯救可以获得相对有限的完满的话,窦娥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而哈姆莱特对人生的绝望导致他对人生的彻底放弃,正所谓人不自救连上帝和鬼神也不能救你。所以窦娥的故事“感天动地”,而哈姆莱特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是无限的悲哀和遗憾,窦娥算“半个”悲剧,他却是彻底的悲剧。至少窦娥本人让人感觉到温暖,而哈姆莱特则让人感到寒冷。
人生是一个舞台,我们是拥有自由意志的演员,演着剧本上的悲欢离合。弱女子窦娥能够把苦难看淡,不仅勇于接受苦难,还努力承受苦难;她的反抗精神更是令人荡气回肠,心生敬佩之意。而本该有着钢铁意志的热血男儿哈姆莱特反而显得懦弱、不堪一击,对现实的苦难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承受,只能无奈绝望地活着,静静地死去。
人的信仰决定他的行动,决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抓住这二人的特点进行对比,不仅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學生:现实社会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有健康的信仰,有了它,我们才能活得充实而快乐!
关汉卿,在我国戏曲史上被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也有人说关汉卿出生早于莎翁,应该把莎翁称为英国的“关汉卿”,无论怎样称呼他们,都表明后世对两位戏剧家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他们二人在戏剧史上的确都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然而这并不是我想把窦娥与哈姆莱特放在一起的理由。作品中二位主人公虽然一个出生在平民百姓之家,一个出生在帝王贵族之家;一个是如花似玉的少妇,一个是英俊潇洒的王子;一个长在封建迷信的中国,一个长在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丹麦;一个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环境中没接受过文化教育,一个则因王室继承人的身份去国外留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共通之处,但如果仔细比较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思索的现象。而这些才是我要把他俩并提的真正原因。
《窦娥冤》全名曰:“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以窦娥临死前的指天斥地、三桩誓愿为高潮;《哈姆莱特》也是以哈姆莱特死前手刃仇人作为戏剧高潮。剧中两位主人公都是悲剧结局,虽然在生命的终极结果相同,但二人临死前的表现又是何其不同!
窦娥,临死前指天斥地,发出愤怒的呼喊。她的哭哭啼啼不仅表明她的冤屈,也充分证明她不愿去死,还愿意活着,有对生的留恋。而愿意活着的人我们说她对生活还是留恋的,甚至是热爱的。她三岁亡殁了母亲,跟着父亲艰难度日。一贫如洗的父亲把更多的心思只用在读文章和博取功名上,至于女儿的生活则没有充分的打算。所以幼小的窦娥生活中不仅缺衣少穿,更重要的是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类似孤儿一样。这一点并非虚妄之辞,从窦天章临行前对女儿安排的随意上就足可看出功名与女儿孰轻孰重;更何况民间有句俗语叫 “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幸亏蔡婆婆把她“只当自家骨肉一般”看待。蔡婆家的日子颇过得,所以来蔡家后的日子对窦娥来说犹如“褔地”一般。但丈夫早死,青年守寡总是让她内心充满了青春的寂寞。不长的人生却屡屡遭遇不幸,对此她也曾追问:“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世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窦娥把自己的不幸遭遇用迷信的因果报应思想来解释,她对婆婆尽孝,为亡夫守孝,却并不指望今生幸福,只想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其实窦娥对今生早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也就是说与婆婆相依为命,为婆婆养老送终,然后再独自一人终老一生。这种日子虽然是凄苦的,但在她的眼里:“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少欠钱债,被人催迫不过”。可见她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物质上不缺吃少穿;“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我一马难将两鞍马鞴”,精神上不被人说闲话,为夫守节。张驴儿的出现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为了维护自己原有的最低限度的人生要求,她坚决反对婆婆的主张,对张驴儿的无赖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面对无比的冤屈和即将逝去的生命,她斥骂天地鬼神以示反抗,最终又想借助神灵帮助自己洗冤报仇。神灵本是虚幻的,但虚幻的神灵在窦娥寂寞的青春中曾经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和理由,在遭冤狱后又成了她发泄怨恨和复仇的寄托。用她自己的话说:“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可见她的“无头愿”仍然是想借助天公、皇天来实现。“血溅素练”与“六月飞雪”是为了显示冤情,而“亢旱三年”明显带着复仇的性质。在中国民间,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常常成为苦难人们救赎心灵的良药。这种信仰在中国民间很盛行,随着各种外来宗教的传入,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神灵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老百姓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比如福禄寿三星、喜神、财神、门神、送子娘娘、灶王爷等。这恐怕也就是窦娥头脑中对天的理解,民间神灵信仰的神往往不确指。与神灵信仰相补充的是对鬼魂的信仰。老百姓认为阴间是鬼的居所,并构筑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管理机构:地藏、城隍、阎王、判官、牛头、马面、无常、小鬼、孟婆等。民间常用阎王、地狱来教育人,劝人为善,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六道轮回。窦娥“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里的天地是对福禄寿三星、灶王、阎王等主管人间祸福寿夭的鬼神的统称。我们说如果一个人需要靠某种宗教才能活下去的话,那么这个人本身是值得悲哀的,也是失败的。窦娥就是一个仰赖鬼神信仰而活着的人,或者说窦娥是一个主动地寻求鬼神拯救的人。幸运的是,鬼神虽虚妄,却挽救了窦娥的心灵,她的心并没有因过份悲哀而永沉黑暗的海底,而是始终在像光明的地方浮动,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忘愤怒的声讨和报仇伸冤的希望。
下面我们再来看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出生于王室,有着尊贵的血统和地位,原本是老国王唯一的继承人。虽然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哈姆莱特偶然的出身更显示出他的幸运。不难想象,他从小就受到上上下下人们的宠爱,长大后他又就读于威登堡大学,受到当时最好的教育。哈姆莱特生存的优良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开朗、浪漫、勇敢。他既不需要面对现实的烦心事,更无须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做任何打算,一切似乎都会完美地按它既定的轨道发展下去。然而父亲突然死去,母亲迅速改嫁,这一切使原本拥有的一切都打破了。他发现原来的一切都像肥皂泡一样易碎,原来无可置疑的王位继承人突然变成一个处处暗伏危机、有性命之忧的人,这的确是一种剧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还要难受。”饱受人生剧变之苦折磨的哈姆莱特一改往日的开朗而变得忧郁起来;浪漫原本意味着不切实际,在他痛苦的时候,这种不切实际演变成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眼前的仇恨。在中国历史上,唐初曾发生过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这是一场兄弟之间争夺权力的战争,争战双方在事变前都有过严密的足以置对方以死地的策划。我们再来看哈姆莱特,在父王被害这种天大的仇恨面前,他似乎始终没有明确的复仇计划,而是被事情牵着走,性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延宕性,即使最终手刃仇人也只是偶然的。他也并不像窦娥一样准备好好活着,而是失去了对人世间的留恋。他说:“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哈姆莱特得知自己中毒后,他身体内勇敢的血液沸腾了,他举起剑来刺向仇敌。报了仇的哈姆莱特平静地面对着死亡,他嘱咐朋友霍拉旭:“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可见在哈姆莱特的心中,世界已彻底失去了美好、光明的面目,他不需要神灵来救赎心灵,死亡本身就是对他最好的救赎。说明他的心已如死灰,彻底沉沦、绝望。他相信宿命,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无法违抗它。他明明意识到“比剑”可能对自己不利,但是仍然不顾朋友霍拉旭的劝阻,欣然应允。在他看来:“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严重的宿命思想使哈姆莱特任由自己的命运之舟在人生风浪中随波逐流而不加以控制。宿命论是早已有之的一种世界观,起源于人面对自然的无力以及自身命运难以把握的感慨。宿命论常常意味着自由的废止,让人绝望,它不仅嘲弄人作为一个物种的尊严,而且无情打击个人奋斗的价值。如果说夭折的人生由于宗教的拯救可以获得相对有限的完满的话,窦娥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而哈姆莱特对人生的绝望导致他对人生的彻底放弃,正所谓人不自救连上帝和鬼神也不能救你。所以窦娥的故事“感天动地”,而哈姆莱特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是无限的悲哀和遗憾,窦娥算“半个”悲剧,他却是彻底的悲剧。至少窦娥本人让人感觉到温暖,而哈姆莱特则让人感到寒冷。
人生是一个舞台,我们是拥有自由意志的演员,演着剧本上的悲欢离合。弱女子窦娥能够把苦难看淡,不仅勇于接受苦难,还努力承受苦难;她的反抗精神更是令人荡气回肠,心生敬佩之意。而本该有着钢铁意志的热血男儿哈姆莱特反而显得懦弱、不堪一击,对现实的苦难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承受,只能无奈绝望地活着,静静地死去。
人的信仰决定他的行动,决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抓住这二人的特点进行对比,不仅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學生:现实社会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有健康的信仰,有了它,我们才能活得充实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