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4日,
日本宇宙探索局新型“艾普西龙”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进行了首次发射,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SPRINT-A)送人地球轨道。这是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2006年以来的首次航天发射。该设施1962年建立,原称鹿儿岛航天中心,近年来主要用于发射探空火箭。日本197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就是从这里进行的。日H-2A和H-2B火箭从内之浦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本次发射曾拟在8月27日进行,但当天的发射在倒计时进行到距起飞约19秒时因仪器显示火箭姿态异常而被中止。
SPRINT-A由日本电气公司为日本宇宙探索局建造,采用新的“下一代星”300L平台,发射质量350千克,配备极紫外光谱仪和用来保持指向精度的导航相机,采用950千米X1150千米、倾角31度的椭圆形低地轨道,将对金星、火星、木星和其它行星进行观测,主观测任务时间为1年。这将是人造卫星首次从地球轨道上对太阳系内行星进行长时间极紫外观测,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地球早期的大气活动。卫星发射后被以发射场附近一个海角的名字命名为“火先”)。
“艾普西龙”是自2001年H-2A火箭发射后,日本时隔12年研发出的第一种新型火箭,用于接替2006年退役的M-5固体火箭,由石川岛播磨重工航空宇宙事业本部牵头研制,主要承包厂家还包括日本电气公司和三菱重工。该火箭全长24.4米,直径2.6米,重量91吨,三级固体标准型低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200千克;本次发射所用的加装“后助推级”液体第四级的可选型号500千米低地圆轨道运载能力为700千克,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450千克。它的第一级以H-2A火箭所用的SRB-A固体捆绑发动机为基础,第二和第三级由M-5所用的固体发动机改进而来。可选PBS第四级采用肼燃料。
由于采用的都是原有的火箭发动机。“艾普西龙”火箭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和简洁性上。它创新性地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由火箭自主进行箭上设备检查,从而可大大简化地面操作,减少所需人力物力,并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艾普西龙”火箭还通过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等方法来降低重量。火箭可在第一级进场后7天内组装完毕,比M-5的42天大大缩短。日本宇宙探索局还计划把发射准备时间缩短到只有3天。在本次发射中,控制中心只有8名工作人员从事发射操作,而日H-2A主力火箭发射时通常需要约150人。日本宇宙探索局称,其目标是要实现让发射控制系统不再必须设在发射场,这被认为是世界首创,将成为未来运载火箭的榜样。此次发射的“艾普西龙”耗资38亿日元(3850万美元),约为M一5火箭的一半,未来将进一步降至30亿日元。“艾普西龙”火箭的下次发射拟在2015年进行。(江山)
俄发射“信使”M卫星
9月12日,俄罗斯呼啸K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信使”M5~M7民用通信卫星。“信使”M5~M7是“信使”D1M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第5颗~7颗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研制。该系统拟由12颗卫星构成星座,用于俄偏远地区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为存储.转发式系统。“信使”M卫星重280千克,采用1400千米×1414千米、倾角82.6度轨道,寿命5年~7年。
呼啸号火箭由SS-19洲际弹道导弹改装而来,第一和第二级采用该导弹下面两级,并加装和风KM上面级,2000年5月首次发射。据统计,本次发射前,该火箭已进行了17次发射,失败1次,部分失败2次。(阳光)
“宇宙神”5发射军事通信卫星
9月18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531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第三颗“先进极高频”(AEHF)军事通信卫星,即AEHF-3。卫星被送人大椭圆超同步转移轨道,接下来将用110天时间来提升轨道,并开展60天的在轨测试。
AEHF系列卫星由洛马航天系统公司采用A2100平台建造,发射质量6169千克,有效载荷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宇航系统公司提供,设计寿命14年,将为美国国家领导人及陆海空部队提供高生存能力和有保护的保密通信,可为美战略部队、空军空间预警资源和作战部署部队提供快速全球覆盖。作为“军事星”的接替型号,每颗AEHF卫星的总通信容量比由5颗卫星构成的整个“军事星”星座还要大。此前已有两颗同类卫星在轨。整个AEHF星座将由4颗静地轨道AEHF卫星和搭载在极轨道保密卫星上的两个“增强极轨系统”保密通信有效载荷构成。第4颗卫星现拟在2016年或2017年发射。除美国外,加拿大和荷兰也在使用AEHF卫星。(江山)
俄发射“联盟”TMA10M载人飞船
9月26日凌晨,俄罗斯“联盟”FG型运载火箭发射了“联盟”TMA10M载人飞船。飞船采用快速对接模式,发射后不到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实施了对接。船上乘有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他们加入站上的第37宇航组,使驻站人数重新回到6人的水平。这是联盟号载人飞船第三次采用这种快速对接模式,以往则要花两天时间。
此次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俄航天员科托夫和梁赞斯基计划在11月9日持2014年索契冬奥会火炬进行一次太空行走,为东道主俄罗斯助阵。站上原有的3人定于11月11日乘“联盟”TMA09M飞船返航。接替他们的将是乘“联盟”TMA11M飞船人站的美、俄、日3名航天员。通常情况下,返航的3人都是在接替他们的下一个乘组到达前离站。但此次为先把火炬送到站上,“联盟”TMA11M飞船的发射时间被提前。从11月7日新乘组抵达到11月11日原乘组离开,站上将同时有3艘联盟号飞船和9名机组人员。这种情况此前只在2009年出现过一次。在这4天里,9人将忙于开展持火炬出舱、举行指令长交接仪式和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其中3人还要为返航做准备。(江山)
日本宇宙探索局新型“艾普西龙”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进行了首次发射,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SPRINT-A)送人地球轨道。这是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2006年以来的首次航天发射。该设施1962年建立,原称鹿儿岛航天中心,近年来主要用于发射探空火箭。日本197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就是从这里进行的。日H-2A和H-2B火箭从内之浦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本次发射曾拟在8月27日进行,但当天的发射在倒计时进行到距起飞约19秒时因仪器显示火箭姿态异常而被中止。
SPRINT-A由日本电气公司为日本宇宙探索局建造,采用新的“下一代星”300L平台,发射质量350千克,配备极紫外光谱仪和用来保持指向精度的导航相机,采用950千米X1150千米、倾角31度的椭圆形低地轨道,将对金星、火星、木星和其它行星进行观测,主观测任务时间为1年。这将是人造卫星首次从地球轨道上对太阳系内行星进行长时间极紫外观测,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地球早期的大气活动。卫星发射后被以发射场附近一个海角的名字命名为“火先”)。
“艾普西龙”是自2001年H-2A火箭发射后,日本时隔12年研发出的第一种新型火箭,用于接替2006年退役的M-5固体火箭,由石川岛播磨重工航空宇宙事业本部牵头研制,主要承包厂家还包括日本电气公司和三菱重工。该火箭全长24.4米,直径2.6米,重量91吨,三级固体标准型低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200千克;本次发射所用的加装“后助推级”液体第四级的可选型号500千米低地圆轨道运载能力为700千克,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450千克。它的第一级以H-2A火箭所用的SRB-A固体捆绑发动机为基础,第二和第三级由M-5所用的固体发动机改进而来。可选PBS第四级采用肼燃料。
由于采用的都是原有的火箭发动机。“艾普西龙”火箭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和简洁性上。它创新性地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由火箭自主进行箭上设备检查,从而可大大简化地面操作,减少所需人力物力,并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艾普西龙”火箭还通过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等方法来降低重量。火箭可在第一级进场后7天内组装完毕,比M-5的42天大大缩短。日本宇宙探索局还计划把发射准备时间缩短到只有3天。在本次发射中,控制中心只有8名工作人员从事发射操作,而日H-2A主力火箭发射时通常需要约150人。日本宇宙探索局称,其目标是要实现让发射控制系统不再必须设在发射场,这被认为是世界首创,将成为未来运载火箭的榜样。此次发射的“艾普西龙”耗资38亿日元(3850万美元),约为M一5火箭的一半,未来将进一步降至30亿日元。“艾普西龙”火箭的下次发射拟在2015年进行。(江山)
俄发射“信使”M卫星
9月12日,俄罗斯呼啸K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信使”M5~M7民用通信卫星。“信使”M5~M7是“信使”D1M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第5颗~7颗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研制。该系统拟由12颗卫星构成星座,用于俄偏远地区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为存储.转发式系统。“信使”M卫星重280千克,采用1400千米×1414千米、倾角82.6度轨道,寿命5年~7年。
呼啸号火箭由SS-19洲际弹道导弹改装而来,第一和第二级采用该导弹下面两级,并加装和风KM上面级,2000年5月首次发射。据统计,本次发射前,该火箭已进行了17次发射,失败1次,部分失败2次。(阳光)
“宇宙神”5发射军事通信卫星
9月18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531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第三颗“先进极高频”(AEHF)军事通信卫星,即AEHF-3。卫星被送人大椭圆超同步转移轨道,接下来将用110天时间来提升轨道,并开展60天的在轨测试。
AEHF系列卫星由洛马航天系统公司采用A2100平台建造,发射质量6169千克,有效载荷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宇航系统公司提供,设计寿命14年,将为美国国家领导人及陆海空部队提供高生存能力和有保护的保密通信,可为美战略部队、空军空间预警资源和作战部署部队提供快速全球覆盖。作为“军事星”的接替型号,每颗AEHF卫星的总通信容量比由5颗卫星构成的整个“军事星”星座还要大。此前已有两颗同类卫星在轨。整个AEHF星座将由4颗静地轨道AEHF卫星和搭载在极轨道保密卫星上的两个“增强极轨系统”保密通信有效载荷构成。第4颗卫星现拟在2016年或2017年发射。除美国外,加拿大和荷兰也在使用AEHF卫星。(江山)
俄发射“联盟”TMA10M载人飞船
9月26日凌晨,俄罗斯“联盟”FG型运载火箭发射了“联盟”TMA10M载人飞船。飞船采用快速对接模式,发射后不到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实施了对接。船上乘有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他们加入站上的第37宇航组,使驻站人数重新回到6人的水平。这是联盟号载人飞船第三次采用这种快速对接模式,以往则要花两天时间。
此次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俄航天员科托夫和梁赞斯基计划在11月9日持2014年索契冬奥会火炬进行一次太空行走,为东道主俄罗斯助阵。站上原有的3人定于11月11日乘“联盟”TMA09M飞船返航。接替他们的将是乘“联盟”TMA11M飞船人站的美、俄、日3名航天员。通常情况下,返航的3人都是在接替他们的下一个乘组到达前离站。但此次为先把火炬送到站上,“联盟”TMA11M飞船的发射时间被提前。从11月7日新乘组抵达到11月11日原乘组离开,站上将同时有3艘联盟号飞船和9名机组人员。这种情况此前只在2009年出现过一次。在这4天里,9人将忙于开展持火炬出舱、举行指令长交接仪式和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其中3人还要为返航做准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