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当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特点、生源的特殊性,阐述了北京开放大学在积极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通过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提升教学支持服务、创新办学模式以及完善质量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为新时期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创新性;教学模式
1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趋势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这个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培养符合各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是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艺术设计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够精准、设置不够规范、课程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含混不清的现状非常普遍,各种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创新突破。面對社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改进,缺乏足够的人才准备,尤其是在成人艺术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在教学中忽视实践环节。这必然会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能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保守和平庸。
1.2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虽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人才培养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从市场需求角度看,主要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文创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但是,因为开放大学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企业很难招聘到具有实践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的艺术设计人才。一方面企业大量缺乏人才,另一方面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不到、不符合企业的需求。这种“学与用”突出矛盾,一直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越是发展迅猛,这个矛盾就越是突出。
1.3 艺术设计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分析
针对目前艺术设计专科专业的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职业艺术院校应该从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性、朝阳行业的需求性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着手,展开对艺术设计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实践的积极探索。结合最近教育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应该明确认识到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较丰富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培养的趋势。具体来讲,这类专业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比较敏锐的市场意识,并且注重学术、职业技术的交流,不断提高自我。
2 开放大学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特点
开放大学是在原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以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近年来,北京开放大学等几所率先获批的开放大学正在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积极开展适应当前发展新形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开放大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比如在专业自身建设方面,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面向行业和特定人群,开展提升职业能力的继续教育;探索“六网融通”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合作办学方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改革办学和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优质资源,提升办学能力。另外,尝试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双师型”师资和实训基地,共建行业急需的相关专业。在学历融通、学分积累和转换方面,各学校正在加紧研究并积极推进学分银行的建设,积极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相互之间的转换,以促进这些学习成果在纵向、横向的衔接和沟通,旨在通过这些实践加快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人才培养、学历提升创造途径,扫清道路。
开放大学开展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与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这是远程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要命题。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表明,遵循教育发展的轨迹,客观地反映教学对象的需求,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运用现代的网络信息工具,面向社会继续学习的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又适合成年人学习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国家开放大学的核心。
3 北京开放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特色
北京开放大学艺术设计(专科)自主专业从2016年自主招生以来,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适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实施因材施教,优化课程设置,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在课程体系中强调培养方案的特色,使学生的培养达到共性与特色的有机融合。
3.1 人才培养定位
北京开放大学以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旨在培养适应首都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比较好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底蕴,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较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一定的操作技能、较强的艺术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能在各行各业从事艺术设计制作及相关艺术设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2 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各个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要注重从学生的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要求和培养。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学生要有科学的劳动观与技能观,能够正确理解职业基本应用能力的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以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在知识方面,学生要有相关的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有关设计的工具、材料、形式和技法,并能运用到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当中。在能力方面,要求掌握手工绘画、软件操作、艺术设计和制作等技能为主,具有运用知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把握的能力。 3.3 艺术设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1)基于远程教育的优势。远程教育形式是开放的、灵活的,我们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這种环境下得以延伸和发展。内容丰富和多媒体表现的教育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个性化学习要求,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主动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2)以文化创意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为专业定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立足实际,立足本土文化,立足发展民族文化。将民族艺术引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新的探索和积极尝试,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种教学特色创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中,开设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课程,这使民族文化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形成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北京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木刻水印、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漆雕艺术、脸谱艺术。
(3)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针对职业能力教育的特点,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对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内容结构上有3个重点: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技能点;课程类别上有4个模块: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上有4个途径:课堂教学、远程教学、校内实训、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习。
(4)注重艺术感知力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研究并遵循艺术设计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阶段性的任务及其实际工作环节为导向,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结构进行整合、序化,争取做到教育、学习、实践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一体化。把设计教育和审美教育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强化设计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强调设计的创意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培养出适合首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有专业特色的人才。
3.4 以能力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实际项目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形成与专业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基本思路:加强文化与艺术修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设计与制作能力,注重运用与创新。
3.5 制订有效的培养计划
教学过程采用分段式,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艺术教育阶段,主要完成基础性课程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实践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本校内进行,时间为一年。第二阶段是技术教育阶段,主要以专业设计与软件实践操作的教学为主。这一阶段为期一年到一年半,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和艺术鉴赏能力,本阶段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三个阶段是综合项目的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将实际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和运用能力、项目策划制作能力、与市场结合的能力。
3.6 建立基于远程教育的课程学习模式
(1)完全自主学习模式。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文字教材、DVD光盘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完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的形成性作业,并通过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即可获得课程学分。
(2)导学式面授辅导+自主学习模式。参加学校组织的导学式面授辅导课,根据辅导教师授课计划,利用文字教材、DVD光盘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完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的形成性作业,并通过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即可获得课程学分。
(3)网络资源+项目训练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内容相关的案例、实验内容、实训项目和学习指南等网上电子教案和流媒体课件资源,供学生观看、模仿和领会。然后通过实践教学,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虚拟任务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和任务,解决具体的问题。探索并完善这种基于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形式的创新教学模式。
3.7 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充分认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特点,打通两者间的外在壁垒,使学历、非学历优势互补。艺术设计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
4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着眼于时代发展的走向,不断改善、提高、创新。专业培养目标要精准定位、灵活设置;专业建设要思路开阔并且明确特色;课程体系应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学手段与学习手段的时效性、实用性;建立合理、完备、具有特色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特色建设最后的重要一环。
另外,各行业专家是专业特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专家数据库以及更新机制,围绕各个行业核心专家,建设高效的课程攻坚团队,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及时更新专家系统和教师系统,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参考文献:
[1] 卜锡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 安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创新性;教学模式
1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趋势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这个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培养符合各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是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艺术设计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够精准、设置不够规范、课程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含混不清的现状非常普遍,各种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创新突破。面對社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改进,缺乏足够的人才准备,尤其是在成人艺术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在教学中忽视实践环节。这必然会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能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保守和平庸。
1.2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虽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人才培养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从市场需求角度看,主要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文创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但是,因为开放大学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企业很难招聘到具有实践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的艺术设计人才。一方面企业大量缺乏人才,另一方面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不到、不符合企业的需求。这种“学与用”突出矛盾,一直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越是发展迅猛,这个矛盾就越是突出。
1.3 艺术设计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分析
针对目前艺术设计专科专业的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职业艺术院校应该从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性、朝阳行业的需求性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着手,展开对艺术设计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实践的积极探索。结合最近教育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应该明确认识到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较丰富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培养的趋势。具体来讲,这类专业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比较敏锐的市场意识,并且注重学术、职业技术的交流,不断提高自我。
2 开放大学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特点
开放大学是在原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以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近年来,北京开放大学等几所率先获批的开放大学正在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积极开展适应当前发展新形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开放大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比如在专业自身建设方面,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面向行业和特定人群,开展提升职业能力的继续教育;探索“六网融通”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合作办学方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改革办学和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优质资源,提升办学能力。另外,尝试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双师型”师资和实训基地,共建行业急需的相关专业。在学历融通、学分积累和转换方面,各学校正在加紧研究并积极推进学分银行的建设,积极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相互之间的转换,以促进这些学习成果在纵向、横向的衔接和沟通,旨在通过这些实践加快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人才培养、学历提升创造途径,扫清道路。
开放大学开展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与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这是远程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要命题。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表明,遵循教育发展的轨迹,客观地反映教学对象的需求,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运用现代的网络信息工具,面向社会继续学习的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又适合成年人学习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国家开放大学的核心。
3 北京开放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特色
北京开放大学艺术设计(专科)自主专业从2016年自主招生以来,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适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实施因材施教,优化课程设置,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在课程体系中强调培养方案的特色,使学生的培养达到共性与特色的有机融合。
3.1 人才培养定位
北京开放大学以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旨在培养适应首都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比较好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底蕴,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较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一定的操作技能、较强的艺术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能在各行各业从事艺术设计制作及相关艺术设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2 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各个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要注重从学生的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要求和培养。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学生要有科学的劳动观与技能观,能够正确理解职业基本应用能力的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以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在知识方面,学生要有相关的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有关设计的工具、材料、形式和技法,并能运用到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当中。在能力方面,要求掌握手工绘画、软件操作、艺术设计和制作等技能为主,具有运用知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把握的能力。 3.3 艺术设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1)基于远程教育的优势。远程教育形式是开放的、灵活的,我们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這种环境下得以延伸和发展。内容丰富和多媒体表现的教育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个性化学习要求,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主动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2)以文化创意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为专业定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立足实际,立足本土文化,立足发展民族文化。将民族艺术引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新的探索和积极尝试,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种教学特色创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中,开设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课程,这使民族文化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形成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北京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木刻水印、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漆雕艺术、脸谱艺术。
(3)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针对职业能力教育的特点,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对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内容结构上有3个重点: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技能点;课程类别上有4个模块: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上有4个途径:课堂教学、远程教学、校内实训、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习。
(4)注重艺术感知力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研究并遵循艺术设计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阶段性的任务及其实际工作环节为导向,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结构进行整合、序化,争取做到教育、学习、实践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一体化。把设计教育和审美教育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强化设计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强调设计的创意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培养出适合首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有专业特色的人才。
3.4 以能力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实际项目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形成与专业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基本思路:加强文化与艺术修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设计与制作能力,注重运用与创新。
3.5 制订有效的培养计划
教学过程采用分段式,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艺术教育阶段,主要完成基础性课程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实践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本校内进行,时间为一年。第二阶段是技术教育阶段,主要以专业设计与软件实践操作的教学为主。这一阶段为期一年到一年半,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和艺术鉴赏能力,本阶段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三个阶段是综合项目的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将实际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和运用能力、项目策划制作能力、与市场结合的能力。
3.6 建立基于远程教育的课程学习模式
(1)完全自主学习模式。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文字教材、DVD光盘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完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的形成性作业,并通过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即可获得课程学分。
(2)导学式面授辅导+自主学习模式。参加学校组织的导学式面授辅导课,根据辅导教师授课计划,利用文字教材、DVD光盘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完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的形成性作业,并通过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即可获得课程学分。
(3)网络资源+项目训练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内容相关的案例、实验内容、实训项目和学习指南等网上电子教案和流媒体课件资源,供学生观看、模仿和领会。然后通过实践教学,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虚拟任务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和任务,解决具体的问题。探索并完善这种基于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形式的创新教学模式。
3.7 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充分认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特点,打通两者间的外在壁垒,使学历、非学历优势互补。艺术设计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
4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着眼于时代发展的走向,不断改善、提高、创新。专业培养目标要精准定位、灵活设置;专业建设要思路开阔并且明确特色;课程体系应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学手段与学习手段的时效性、实用性;建立合理、完备、具有特色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特色建设最后的重要一环。
另外,各行业专家是专业特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专家数据库以及更新机制,围绕各个行业核心专家,建设高效的课程攻坚团队,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及时更新专家系统和教师系统,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参考文献:
[1] 卜锡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 安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