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对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好质量,本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效益质量;改进;方法
近几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教师往往重视命题,而忽视对内容的把握,导致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过于宽泛。二是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不能循序渐进,对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不够。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
一、要精心引导学生吸收、选择作文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要先从内容人手。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
1、坚持续实践体验。感知各种事物。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养成了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教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持续某项力所能力的活动,或公益劳动或自我服务劳动或饲养、手工艺劳动,这些劳动可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也可以小组形式出现,教师从旁坚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坚持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个好邻居”、“楼道里的故事”等让学生体味生活之道。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事物人(人、动植物或景物)目标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有意观察来发现其具体表现及显著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如在“豆芽长出来了”、“秋菊”、“门房老大爷”等内容的训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持续观察,获取到了许多别人未能发现且富有特点的材料。这些是学生写好作文基础和保证。
2、扩大阅读范围,吸收、借鉴提高。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能架起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曲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美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学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
二、循序渐进,指导由“扶持”到“放手”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要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应组织学生在学校中重点观察某一景物,以一个景点为中心简要介绍其四周都有哪些景物?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看”的目标,就能避免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
2、要示范结合实际。示范性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应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使学生能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准备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方法。
3、练笔有序,螺旋上升。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
三、评价激励,增强学生作文的成就感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适当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
一要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
二要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同时让学生评改教师“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于学生,但这可以给学生一次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学生的作文,这也给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过老师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
三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人“作文园地”里,向广播站、电视台投稿或推荐向报刊发表。会在学生中引起链式的反应,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因此倍增。
作文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作文的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我坚信:只要扎扎实实做到以上三点,作文教学就会迈出有力的步伐,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效益质量;改进;方法
近几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教师往往重视命题,而忽视对内容的把握,导致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过于宽泛。二是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不能循序渐进,对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不够。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
一、要精心引导学生吸收、选择作文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要先从内容人手。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
1、坚持续实践体验。感知各种事物。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养成了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教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持续某项力所能力的活动,或公益劳动或自我服务劳动或饲养、手工艺劳动,这些劳动可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也可以小组形式出现,教师从旁坚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坚持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个好邻居”、“楼道里的故事”等让学生体味生活之道。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事物人(人、动植物或景物)目标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有意观察来发现其具体表现及显著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如在“豆芽长出来了”、“秋菊”、“门房老大爷”等内容的训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持续观察,获取到了许多别人未能发现且富有特点的材料。这些是学生写好作文基础和保证。
2、扩大阅读范围,吸收、借鉴提高。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能架起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曲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美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学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
二、循序渐进,指导由“扶持”到“放手”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要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应组织学生在学校中重点观察某一景物,以一个景点为中心简要介绍其四周都有哪些景物?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看”的目标,就能避免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
2、要示范结合实际。示范性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应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使学生能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准备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方法。
3、练笔有序,螺旋上升。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
三、评价激励,增强学生作文的成就感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适当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
一要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
二要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同时让学生评改教师“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于学生,但这可以给学生一次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学生的作文,这也给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过老师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
三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人“作文园地”里,向广播站、电视台投稿或推荐向报刊发表。会在学生中引起链式的反应,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因此倍增。
作文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作文的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我坚信:只要扎扎实实做到以上三点,作文教学就会迈出有力的步伐,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