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华夏九州,几乎无人不知,而九州之一的雍州也是声名远播。那么雍州来历如何?
雍州源于雍山,雍山孕育了一条叫雍水的河流。古雍水从雍山出发,由西北奔东南,穿流如今凤翔全境,最宽处超过百米,最终汇入渭河。如今的凤翔彪角镇,就是古雍水河道的渡口之一。雍水河现虽已断流,但每逢大的汛期,雍水仍沿雍山而下,古河道尚存。雍水的下游冲积成方圆数百里的广袤平原,平原上有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雍城,位于现在的陕西凤翔县城南,呈不规则方形。古雍城被称为“沿河而建,依水而居”的“水中之城”。历史上的雍州大抵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全境、甘肃东南部、青海、新疆东部、内蒙古南部等,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西北五省版图,雍山则像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一样,数千年来一直慈祥而不失威仪地鸟瞰着雍州大地。
雍山何时命名已无从稽考,由于这里是上古时期黄帝后裔雍父的居住地,因此被称作雍山。《禹贡》里已有“九州”一说,还载“黑水西河惟雍州”“龙门,雍州之城也”“雍水出雍山;雍山有五泉,即雍水之源”,可见夏朝时已有雍山之称,之后有雍水,而雍州。
雍通壅,意为“四面有山壅塞为固”。雍山位于今陕西凤翔境内,离县城三十余里的西北方向,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蜿蜒伸向东北,海拔1200米,属于六盘山系的千山山脉一部分,主峰在今柳林镇沟南村,凤翔境内绵延百余里,西接千阳,东伸麟游。雍山因横亘在凤翔以北,人们又称北山;雍山主峰上因在西汉时期就建有庙宇,人们又称庙山;雍山之巅像一个巨型倒置的“瓮”,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塚疙瘩”; 雍与瓮读音相近,雍山脚下的人又称雍山为“瓮山”。你如想去雍山,问当地人“雍山”怎么走?他们大多一脸茫然,你问“瓮山”,他们马上会如数家珍般告诉你该怎么走,甚至还会说出一段有关“瓮山”的故事。
从地理学意义上说,雍山山体构成以“黄土戴帽的石山”为特征,“突兀环山丘丛”,自古颇具景观。
如果说雍水是凤翔的母亲河,那么雍山就是凤翔名副其实的父亲山。《凤翔县志》载:“凤翔有雍山,雍水,是古雍州之中心。”因为有了雍山、雍水,才有了雍州、雍城。先秦自德公迁都雍城后,历20位王公达327年,秦孝公虽迁都咸阳,但秦人列祖列宗的陵寝及宗庙一直在凤翔,所以“始皇加冕”等好多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与凤翔有关。最近央视热播剧《大秦赋》里就多次提到雍城,再现了雍城当年的繁华与衰落。
古雍山沟壑交错,诸峰重叠,森林蔽日,时而祥云蔼蔼,自古以风景秀美著称,雍山八景更是由来已久,凤翔府志、县志均有记载。雍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登临其上,东望秦川,西观吴岳,南瞻终南,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肃宗时凤翔作为陪都,唐军征讨“安史之乱”屯兵雍山,以此为陇西关扼要地,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奠定基础。公元354年,前秦丞相苻雄与三秦大族乔秉争战,双方在雍山战斗中,苻雄突然卒去,更给雍山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雍山与国民党守敌进行过激烈战斗,雍山又成为一座红色之山。
雍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西汉时雍山已“庙貌安然”,香火鼎盛。从先秦到西汉,朝廷在雍山设五畤祠堂敬天祭祖,成为历代君王祭祀天帝神明的圣地,汉高祖、汉武帝时期规模尤其盛大。秦汉帝王之所以选在雍山祭祀,是因为自古有种说法,认为雍山是聚居众多天地神明的地方,是座神山。后历朝历代经修葺、毁损,昔日的香烟缭绕日渐萧条。凤翔籍“辛亥老人”窦应昌有诗云:“上上厥田冠九州,山名曰雍有来由。五畤祠堂今在否?雍峰高唱帝王州。”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复苏,雍州山道观建立,占地三十余亩,筑路绿化,各方信众筹资兴建大殿五座,殿内都塑有栩栩如生的道教尊神,朝山者络绎不绝。每年古历三月初一为道观正会,人山人海。
有关雍山的文化源远流长。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方文化。从雍山附近的地名彭祖塬、尧典、北斗坊等来看,都与上古时期的人物事件有关。据古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帝的玄孙,相传他经历了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至于尧典、北斗坊都与尧帝观天象制历法有一定关联。唐岑参在《西过渭州》中云:“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平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雍山、雍城、雍州与秦人一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雍城时代,秦德公设立“三伏”节气;秦献公设立县制;出土于雍塬的石鼓,世称“石刻之祖”;漢武帝刘彻在雍祭畤时留下了著名的《白麟之歌》;荣获2016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是首次在国家级雍城大遗址保护区15公里处的雍山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的秦汉“皇家祭天台”。它以实际文化遗存印证了秦国从雍城迁都咸阳后历经汉武帝时期,雍城仍是这一时期的帝国“圣都”。
雍山附近的槐原村相传为炎帝之母女登故里,“炎帝寻母”的故事在古雍州广为流传。雍山脚下的沟南村,以张姓为大户,相传张姓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后裔。由周秦至宋乃至明清,周礼文化、儒家学说、宋明理学,都是一脉相承的。可见,雍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精髓,雍山是上古时期炎黄文化的发源地。雍山不仅是一座“圣山”——一处皇家祭祀文化圣地,而且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至今仍是我们培育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因。
仰望雍山、雍水,回味雍城、雍州,秦人孕育了生生不息的雍秦文化。
雍州源于雍山,雍山孕育了一条叫雍水的河流。古雍水从雍山出发,由西北奔东南,穿流如今凤翔全境,最宽处超过百米,最终汇入渭河。如今的凤翔彪角镇,就是古雍水河道的渡口之一。雍水河现虽已断流,但每逢大的汛期,雍水仍沿雍山而下,古河道尚存。雍水的下游冲积成方圆数百里的广袤平原,平原上有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雍城,位于现在的陕西凤翔县城南,呈不规则方形。古雍城被称为“沿河而建,依水而居”的“水中之城”。历史上的雍州大抵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全境、甘肃东南部、青海、新疆东部、内蒙古南部等,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西北五省版图,雍山则像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一样,数千年来一直慈祥而不失威仪地鸟瞰着雍州大地。
雍山何时命名已无从稽考,由于这里是上古时期黄帝后裔雍父的居住地,因此被称作雍山。《禹贡》里已有“九州”一说,还载“黑水西河惟雍州”“龙门,雍州之城也”“雍水出雍山;雍山有五泉,即雍水之源”,可见夏朝时已有雍山之称,之后有雍水,而雍州。
雍通壅,意为“四面有山壅塞为固”。雍山位于今陕西凤翔境内,离县城三十余里的西北方向,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蜿蜒伸向东北,海拔1200米,属于六盘山系的千山山脉一部分,主峰在今柳林镇沟南村,凤翔境内绵延百余里,西接千阳,东伸麟游。雍山因横亘在凤翔以北,人们又称北山;雍山主峰上因在西汉时期就建有庙宇,人们又称庙山;雍山之巅像一个巨型倒置的“瓮”,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塚疙瘩”; 雍与瓮读音相近,雍山脚下的人又称雍山为“瓮山”。你如想去雍山,问当地人“雍山”怎么走?他们大多一脸茫然,你问“瓮山”,他们马上会如数家珍般告诉你该怎么走,甚至还会说出一段有关“瓮山”的故事。
从地理学意义上说,雍山山体构成以“黄土戴帽的石山”为特征,“突兀环山丘丛”,自古颇具景观。
如果说雍水是凤翔的母亲河,那么雍山就是凤翔名副其实的父亲山。《凤翔县志》载:“凤翔有雍山,雍水,是古雍州之中心。”因为有了雍山、雍水,才有了雍州、雍城。先秦自德公迁都雍城后,历20位王公达327年,秦孝公虽迁都咸阳,但秦人列祖列宗的陵寝及宗庙一直在凤翔,所以“始皇加冕”等好多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与凤翔有关。最近央视热播剧《大秦赋》里就多次提到雍城,再现了雍城当年的繁华与衰落。
古雍山沟壑交错,诸峰重叠,森林蔽日,时而祥云蔼蔼,自古以风景秀美著称,雍山八景更是由来已久,凤翔府志、县志均有记载。雍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登临其上,东望秦川,西观吴岳,南瞻终南,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肃宗时凤翔作为陪都,唐军征讨“安史之乱”屯兵雍山,以此为陇西关扼要地,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奠定基础。公元354年,前秦丞相苻雄与三秦大族乔秉争战,双方在雍山战斗中,苻雄突然卒去,更给雍山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雍山与国民党守敌进行过激烈战斗,雍山又成为一座红色之山。
雍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西汉时雍山已“庙貌安然”,香火鼎盛。从先秦到西汉,朝廷在雍山设五畤祠堂敬天祭祖,成为历代君王祭祀天帝神明的圣地,汉高祖、汉武帝时期规模尤其盛大。秦汉帝王之所以选在雍山祭祀,是因为自古有种说法,认为雍山是聚居众多天地神明的地方,是座神山。后历朝历代经修葺、毁损,昔日的香烟缭绕日渐萧条。凤翔籍“辛亥老人”窦应昌有诗云:“上上厥田冠九州,山名曰雍有来由。五畤祠堂今在否?雍峰高唱帝王州。”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复苏,雍州山道观建立,占地三十余亩,筑路绿化,各方信众筹资兴建大殿五座,殿内都塑有栩栩如生的道教尊神,朝山者络绎不绝。每年古历三月初一为道观正会,人山人海。
有关雍山的文化源远流长。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方文化。从雍山附近的地名彭祖塬、尧典、北斗坊等来看,都与上古时期的人物事件有关。据古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帝的玄孙,相传他经历了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至于尧典、北斗坊都与尧帝观天象制历法有一定关联。唐岑参在《西过渭州》中云:“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平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雍山、雍城、雍州与秦人一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雍城时代,秦德公设立“三伏”节气;秦献公设立县制;出土于雍塬的石鼓,世称“石刻之祖”;漢武帝刘彻在雍祭畤时留下了著名的《白麟之歌》;荣获2016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是首次在国家级雍城大遗址保护区15公里处的雍山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的秦汉“皇家祭天台”。它以实际文化遗存印证了秦国从雍城迁都咸阳后历经汉武帝时期,雍城仍是这一时期的帝国“圣都”。
雍山附近的槐原村相传为炎帝之母女登故里,“炎帝寻母”的故事在古雍州广为流传。雍山脚下的沟南村,以张姓为大户,相传张姓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后裔。由周秦至宋乃至明清,周礼文化、儒家学说、宋明理学,都是一脉相承的。可见,雍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精髓,雍山是上古时期炎黄文化的发源地。雍山不仅是一座“圣山”——一处皇家祭祀文化圣地,而且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至今仍是我们培育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因。
仰望雍山、雍水,回味雍城、雍州,秦人孕育了生生不息的雍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