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雍山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华夏九州,几乎无人不知,而九州之一的雍州也是声名远播。那么雍州来历如何?
  雍州源于雍山,雍山孕育了一条叫雍水的河流。古雍水从雍山出发,由西北奔东南,穿流如今凤翔全境,最宽处超过百米,最终汇入渭河。如今的凤翔彪角镇,就是古雍水河道的渡口之一。雍水河现虽已断流,但每逢大的汛期,雍水仍沿雍山而下,古河道尚存。雍水的下游冲积成方圆数百里的广袤平原,平原上有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雍城,位于现在的陕西凤翔县城南,呈不规则方形。古雍城被称为“沿河而建,依水而居”的“水中之城”。历史上的雍州大抵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全境、甘肃东南部、青海、新疆东部、内蒙古南部等,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西北五省版图,雍山则像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一样,数千年来一直慈祥而不失威仪地鸟瞰着雍州大地。
  雍山何时命名已无从稽考,由于这里是上古时期黄帝后裔雍父的居住地,因此被称作雍山。《禹贡》里已有“九州”一说,还载“黑水西河惟雍州”“龙门,雍州之城也”“雍水出雍山;雍山有五泉,即雍水之源”,可见夏朝时已有雍山之称,之后有雍水,而雍州。
  雍通壅,意为“四面有山壅塞为固”。雍山位于今陕西凤翔境内,离县城三十余里的西北方向,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蜿蜒伸向东北,海拔1200米,属于六盘山系的千山山脉一部分,主峰在今柳林镇沟南村,凤翔境内绵延百余里,西接千阳,东伸麟游。雍山因横亘在凤翔以北,人们又称北山;雍山主峰上因在西汉时期就建有庙宇,人们又称庙山;雍山之巅像一个巨型倒置的“瓮”,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塚疙瘩”; 雍与瓮读音相近,雍山脚下的人又称雍山为“瓮山”。你如想去雍山,问当地人“雍山”怎么走?他们大多一脸茫然,你问“瓮山”,他们马上会如数家珍般告诉你该怎么走,甚至还会说出一段有关“瓮山”的故事。
  从地理学意义上说,雍山山体构成以“黄土戴帽的石山”为特征,“突兀环山丘丛”,自古颇具景观。
  如果说雍水是凤翔的母亲河,那么雍山就是凤翔名副其实的父亲山。《凤翔县志》载:“凤翔有雍山,雍水,是古雍州之中心。”因为有了雍山、雍水,才有了雍州、雍城。先秦自德公迁都雍城后,历20位王公达327年,秦孝公虽迁都咸阳,但秦人列祖列宗的陵寝及宗庙一直在凤翔,所以“始皇加冕”等好多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与凤翔有关。最近央视热播剧《大秦赋》里就多次提到雍城,再现了雍城当年的繁华与衰落。
  古雍山沟壑交错,诸峰重叠,森林蔽日,时而祥云蔼蔼,自古以风景秀美著称,雍山八景更是由来已久,凤翔府志、县志均有记载。雍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登临其上,东望秦川,西观吴岳,南瞻终南,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肃宗时凤翔作为陪都,唐军征讨“安史之乱”屯兵雍山,以此为陇西关扼要地,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奠定基础。公元354年,前秦丞相苻雄与三秦大族乔秉争战,双方在雍山战斗中,苻雄突然卒去,更给雍山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雍山与国民党守敌进行过激烈战斗,雍山又成为一座红色之山。

  雍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西汉时雍山已“庙貌安然”,香火鼎盛。从先秦到西汉,朝廷在雍山设五畤祠堂敬天祭祖,成为历代君王祭祀天帝神明的圣地,汉高祖、汉武帝时期规模尤其盛大。秦汉帝王之所以选在雍山祭祀,是因为自古有种说法,认为雍山是聚居众多天地神明的地方,是座神山。后历朝历代经修葺、毁损,昔日的香烟缭绕日渐萧条。凤翔籍“辛亥老人”窦应昌有诗云:“上上厥田冠九州,山名曰雍有来由。五畤祠堂今在否?雍峰高唱帝王州。”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复苏,雍州山道观建立,占地三十余亩,筑路绿化,各方信众筹资兴建大殿五座,殿内都塑有栩栩如生的道教尊神,朝山者络绎不绝。每年古历三月初一为道观正会,人山人海。
  有关雍山的文化源远流长。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方文化。从雍山附近的地名彭祖塬、尧典、北斗坊等来看,都与上古时期的人物事件有关。据古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帝的玄孙,相传他经历了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至于尧典、北斗坊都与尧帝观天象制历法有一定关联。唐岑参在《西过渭州》中云:“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平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雍山、雍城、雍州与秦人一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雍城时代,秦德公设立“三伏”节气;秦献公设立县制;出土于雍塬的石鼓,世称“石刻之祖”;漢武帝刘彻在雍祭畤时留下了著名的《白麟之歌》;荣获2016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是首次在国家级雍城大遗址保护区15公里处的雍山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的秦汉“皇家祭天台”。它以实际文化遗存印证了秦国从雍城迁都咸阳后历经汉武帝时期,雍城仍是这一时期的帝国“圣都”。
  雍山附近的槐原村相传为炎帝之母女登故里,“炎帝寻母”的故事在古雍州广为流传。雍山脚下的沟南村,以张姓为大户,相传张姓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后裔。由周秦至宋乃至明清,周礼文化、儒家学说、宋明理学,都是一脉相承的。可见,雍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精髓,雍山是上古时期炎黄文化的发源地。雍山不仅是一座“圣山”——一处皇家祭祀文化圣地,而且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至今仍是我们培育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因。
  仰望雍山、雍水,回味雍城、雍州,秦人孕育了生生不息的雍秦文化。
其他文献
张同武  “黑暗料理”一词本是舶来品,经网民引申扩展之后,一般是形容由初学者或者厨艺一般的人做出的卖相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菜品和食物,或特指某些材料或做法特别、常人无法下咽的食物,有时候还指故意制作的富有“创意”的食物。总之,所谓“黑暗料理”,没有什么特定的准确概念,更多的时候是指菜品的食材、工序匪夷所思,而做出来的成品形状、色泽、味道很诡异,没有特别的贬义,更多的是一种调侃、自嘲或幽默。  西安小
期刊
阿莹  难以想象绥德城一处校园深处的角落,竟然坐落着一代枭雄蒙恬的坟冢。  我穿过一扇水泥垒成的挺阔大门,绕过两座水泥砌就的雄伟楼宇,踏上一条水泥铺就的狭窄坡道,忽然间来到一座黄土堆成的高丘前,两只兵符样的石虎卧在两侧,并不茂盛的柳树随风荡漾,掩映着身后几尊并不沧桑的石碑,两尊碑面似乎已被风沙吹打得暗淡了,一尊石碑却显得漆黑锃亮,上刻道光年绥德知州所书“秦将军蒙恬墓”六个大字。天哪,那大名鼎鼎的蒙
期刊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此语,深得吾心,吾亦有吾癖——篆刻。篆刻之时,吾心雀跃。偶遇巨来,踏上征途  初识印章,是见到陈巨来作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玻璃展柜内,圆润典雅的印章,棱角分明的四边,暗含天圆地方之意。印面雕刻苍松翠柏,仿佛置身山岳之中,树下仙鹤展翅欲飞,昂头鹤唳,声振寰宇。印文圆润方正,刀法遒劲。方寸之间,每一刀控制与配合,竟构造出天人
期刊
任林举  那一声汽笛,隐约,有如来自夜的深处;悠远,有如来自一场旧梦的边缘。似幻觉,似真实,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  这是四月的清晨。太阳突然像一个心情开朗的画师,兴匆匆挥起光明之笔,开始了对世界以及世间万物的描述。昨天还处于阴冷灰暗中的一切,突然都有了温暖、明亮的轮廓。夜的幕布,被无形之手揭去之后,深灰色的天空,即如被施过魔法一样,豁然变成了水色的蔚藍,海洋般纯净、通透、广阔无垠。似乎已经没什么
期刊
王陌尘  二十岁时的我是不惮于“立言”的,也不怕拿出去“示众”,就靠着满纸胡乱言混到了任洪渊老师身边。因为是保送生,没经过什么考试,莽撞找到任老师时,他说你先回去写首诗给我看看吧。我豪迈地说,现在就写给您看。坐在他的书桌边铺开纸就写开了。写了些啥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只是以后真入师门,听任老师说诗、讲诗,自己再也不敢写了。那一年我本该有个真正的诗人师兄,无奈他英语没通过,任老师为他奔走吁求也不管用
期刊
张华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型电视剧《觉醒年代》,自2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目前全剧各集已播映结束,其他电视频道开始重播。  该剧呈现了文学在改造国人和缔造一个新的中国中所起到的启蒙和推动作用,即文学可以创造中国。鲁迅的《狂人日记》无疑是文学,而无论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李大钊的《青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
期刊
我喜欢“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西湖,喜欢那富于色彩、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颜色迷人,到處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但是我更喜欢“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的大海。  今日,我随父母驱车来到了大海,我站在沙滩上,感受着脚下沙子流过趾缝时奇妙的感觉,闭上眼睛,迎着海风向前奔跑,直到跑不动了,才仰面躺在沙滩上,享受这阳光懒懒地洒在我身上,耳边不时地传来海鸥的叫声,在感觉身体暖暖的同时
期刊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北宋宣和年间,初春,二位行者赶着一队毛驴满载货物沿汴河向京城缓缓前行,河道沿着开封城延伸开来,天气还未丢掉最后的凉意,树木刚刚挂上新绿。循大宋惯例,清明时节,汴河口会开闸放水,黄河经运河的连接再次沟通汴河,开封城便与大宋各地连成一体。有了水运的便利,东南等待已久的货船逆流而上,万千物资再次汇集到国都开封。经过一冬的休憩,停滞了数月的汴京码头又苏醒过来。大约是驮队今年
期刊
榮荣乘凉一  是在一个古旧的凉亭里听来的。当时是一次集体采访,路过小坐。树荫很浓,蝉的叫声固执绵长,十来个人围坐着,小歇,乘凉。  乘凉的标配是闲话。  她刚一回神,就见他碗里只剩一小口饭了,全在他嘴里,全没咽下,两腮像鼓着两只松鼠。他说是小时候饿怕了,有口吃的就想先入嘴,他得确认是真的,也是他能吃的。  “怪不得。”  “什么?”  “你先哄住了我,至于拿我如何,只想以后再论吧。”  然后就没有
期刊
吴周文  作为散文的读者,不能不阅读韩小蕙;作为散文的评论家与散文的研究者不能不读懂和阐释韩小蕙。因为,新时期至今,她是与50后赵丽宏、贾平凹、丁帆、马丽华、王英琦等,60后刘亮程、祝勇、王尧、王兆胜、李敬泽、穆涛、潘向黎、张培忠等并驾齐驱的一位散文家。因为她是诸多女性散文家中很有个性、特立独行的一位思想者。因为,她是在新时期至今的散文史上确实产生诸多影响、多少持有男性阳刚风格的韩小蕙。  自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