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改变农业职业教育较为萧条的现状,首先应从奠基农村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加大对农业院校的扶持力度。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将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投入等放在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办精品学校,让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成为精品学生,为社会所重用。在全社会营造职业平等的氛围,使尊重农民成为一个民族的基本道德,以激励更多的学生选择农业院校,让农业院校成为培养农村建设者的摇篮。
  农业院校并不是仅仅教学生种地那么简单。要想发展得好,就必须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在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上明确定位,做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用特色立校、用品牌育人。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要注重传统农业和相关农产品加工业的传承,不同的专业在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上,都要既能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满足学生谋生与发展的需求,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江苏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其他文献
2009年无锡机电高职省技能大赛表彰大会现场,上台领奖教师中一张年轻俊朗的脸吸引了我的注意。“咦?他是学生还是老师?好年轻啊……”“他你都不认识?机电系的钱强老师啊,这次省赛他指导了两个一等奖,自己还拿了个二等奖……”“是老师啊!”我一下子记住了他的名字——钱强。“他年年技能大赛都得奖。”旁边机电系同学热情地接口。  带着好奇,会后我进一步打听,发现这位年年技能大赛得奖的老师居然是我校2007届的
这是一位曾经长期为国家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的著名教育研究专家。他主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重点研究省域教育政策,参与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题调研和第六章职业教育部分的文件起草,以及教育部组织的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专题调研、职业教育国家重大政策专题调研等。现在,年过六旬的他已逐步淡出了为政府部门提供教育决策咨询的第一线,但他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的深入探
【摘 要】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是一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制度,举办5年来,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创新,树立了一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了一批职业教育品牌教师。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重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索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追求基于认识自我的教学生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课”教研;“两课”评比  【中图分类号】G715
先说一件也与评价有关的事情:几年前,某职校为迎接“三项规范”视导检查,从材料到实务都做了精心准备。市教育行政部门从大局考虑,提前半个月先对该校进行视导,结果问题多多,限时改进。半个月后,该校迎来了省里专家组视导,两天的时间,得出的评价结果非常好,学校很多方面工作得到了赞扬。遵循一个标准体系,同样一所学校的办学情况,两次评价竟然差异巨大!问题出在哪里?毫无疑问,症结就在于这种行政评价关注的目光仅仅是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顺应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立信中专办学点依托“校企双制”“八个共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融通和共赢之路,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了校本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双制”;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4-0033-03  【
为什么有人歧视职高生?问题出在职高教育上。许多职高学生受社会偏见影响,失去了自信,并深感“自卑”。更有甚者,他们由此变得心理敏感、脆弱,深陷“不被重视—自卑绝望—破罐子破摔—学无所成—更被歧视”的恶性循环。由于学生不自信、没动力、自由散漫、难以管理,导致职业学校管理不力、教学无方。深层次地看,问题更出在教育部门至今没有出台职高教育“优胜劣汰”的评判机制上,职校办好办孬一个样。“歧视职高生”案例,除
【摘 要】坚持德育课程体系的职业化倾向,是德育课改应坚持的基本方向。中职职业道德课“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中职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借鉴学校专业资源,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进行重新设计与组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以体验式活动教学为主的教学程式。  【关键词】职业道德课 专业特色 活动教学模式  中职职业道德课“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摘要】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及情感三维目标的高度融合,已成为修订专业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专业课程承担着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培养责任,基于核心素养开发专业课程标准,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忽视情感”的教育偏失,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修订中适时引入“核心素养”体系,跨界整合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形成符合中职学生全面发展、适应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修订的科学性、发展性、可行性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38-03  2016年11月,在江苏职教名校俱乐部年会上,40多位来自江苏各优秀职校的与会代表就“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4位职校校长进行了主题发言。  职业教育是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应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
【摘 要】艺术评论写作是艺术类高职学生四年级大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鉴赏评论的写作,不仅仅是对鉴赏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写作能力的锻炼。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对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写作不仅仅是对文笔的锻炼,更与其专业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通过对具体课例的研究,寻求艺术评论写作教学的突破口,让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的艺术院校学生也能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是艺术类院校文化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