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贷”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由此引发的恶性事件也是接连发生,给学生和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众多危害。作为高校,如何在全面客观认识“校园贷”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理性正确地应对“校园贷”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应对
自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郑某,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这一事件曝光之后,由“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接连发生;“大学生借校园贷欠下10万元父亲打工帮其还债”、“大学生因无力偿还高额借贷自杀”、“95后女大学生校园贷‘裸条’被发至网络”、“裸贷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骗局为‘买买买’三年欠三万”……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的“校园贷”像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不时的给平静的校园和家庭以及社会掀起不安和担忧,一时间,很多人把“校园贷”等同于“洪水猛兽”,谈其色变。本文将从什么是“校园贷”,“校园贷”的利弊,作为高校如何应对校园贷这三大问题展开论述和讨论。
一、“校园贷”的产生与分类
表面上看,“校园贷”似乎是近一两年才兴起的新兴事物,其实早在2009年7月,银监会为了避免大学生信用卡坏账增多的重大风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全面叫停大学生的信用卡业务后,随着大学生信用卡退出高校,各类校园借贷平台为抢占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应时而生,到2016年6月份数量超过100家。我们将这些借贷归纳总结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分期购物平台,即以分期付款为主要形式的消费,如贝多分、优分期等;二是传统电商投资的一些分期付款购物平台,如京东校园白条、支付宝蚂蚁花呗等;三是P2P网贷平台,直接向大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贷款服务,如借贷宝、爱学贷等。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这些校园贷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方便。只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即可得到不同信用额度的贷款。相对来说,传统电商提供的网贷在申请、偿还条款等方面比较合理规范,而产生问题较多的是P2P模式下一些网贷平台。
二、“校园贷”的利与弊
一方面校园网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金融创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金融服务渠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申请门槛低、办理便捷、发放贷款快速,可以帮助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却有较强消费能力和需求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借贷克服暂时生活中的困难、实现求学或是创业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偿还债务,不用有求于他人,避免给父母增添负担。但另一方面,由于审批过于简单、征信系统不完备、实际利率过高、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和金融风范意识、对于校园网贷的金融监管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备等原因,加之一些不法分子和心术不正的人钻法律和制度平台的空子,扰乱市场,出现如一系列的女大学生“裸贷”等事件,让愿景原本美好的校园网贷成为戕害大学生的众矢之的。
三、高校如何应对“校园贷”
“校园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校园贷市场乱象横生,市场的竞争下一些平台无序甚至恶意竞争,而我们的大学生往往又缺乏相应的辨别和自控管理能力,从而导致出现我们本文开头提到的一系列的案例。“校园贷”是互联网应时而生的产物,我们谁也没有能力去全面否定和压制它的出现和发展。既然无法回避,作为高校,我们该如何引导教育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校园贷”?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一些大学生参与“校园贷”并非因为单纯满足生存消费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一味地“买买买”,买包、衣服、化妆品或是高档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他们本身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看到周围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买各种消费品,出于攀比心理或是为了面子问题,在网贷平台审核方便,拿钱快的诱惑下,一些同学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只顾图眼前一时之快,深陷“校园贷”无法自拔。因此必须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展板图片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不跟风,远离高利贷,谨防进入消费陷阱。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规划和金融风险防范相关教育
我们的教育体制下一直缺乏对学生的理财规划教育。大学生群体虽然年龄已经接近成熟,但是涉世未深,缺乏生活经验和理财规划能力。我们高校应该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理财规划和金融防范的专业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行评估偿债能力,做到量入为出,不盲目借贷。
(三)通过团日活动、案例展示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高校应该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校园媒体形式向学生推送不良网贷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不良网贷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防范意识,从而把不良校园网贷消灭在萌芽中。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中有很多有关诚信的句子,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乏诚信的,但从众多的校园贷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缺乏信用意识,存在侥幸心理。高校应该在平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以不变应万变。
(五)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和服务工作
大学生是纯消费群体,同时也是高消费群体。高校应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和服务工作,确保贷款高效、無缝链接发放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走正规渠道,避免走上“歪门邪道”。
(六)加强对女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
从众多的“校园贷”案例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往往是不法分子借贷的对象,因此高校应该在对女生教育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应及时寻求帮助,而不能因為一时糊涂不愿被别人知道而自己处理导致越陷越深,甚至引发恶性后果。
参考文献:
[1]沈源.对校园借贷平台的探究与深思[J].电子商务,2016:22-23.
[2]包艳龙.“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J].征信,2016(8):73-75.
[3]沈卓逸.校园网贷规范发展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8-12.
[4]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116-117.
[5]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贷悲剧的个案研究[J].时代金融,2016(5):352.
[6]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116-117.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应对
自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郑某,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这一事件曝光之后,由“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接连发生;“大学生借校园贷欠下10万元父亲打工帮其还债”、“大学生因无力偿还高额借贷自杀”、“95后女大学生校园贷‘裸条’被发至网络”、“裸贷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骗局为‘买买买’三年欠三万”……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的“校园贷”像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不时的给平静的校园和家庭以及社会掀起不安和担忧,一时间,很多人把“校园贷”等同于“洪水猛兽”,谈其色变。本文将从什么是“校园贷”,“校园贷”的利弊,作为高校如何应对校园贷这三大问题展开论述和讨论。
一、“校园贷”的产生与分类
表面上看,“校园贷”似乎是近一两年才兴起的新兴事物,其实早在2009年7月,银监会为了避免大学生信用卡坏账增多的重大风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全面叫停大学生的信用卡业务后,随着大学生信用卡退出高校,各类校园借贷平台为抢占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应时而生,到2016年6月份数量超过100家。我们将这些借贷归纳总结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分期购物平台,即以分期付款为主要形式的消费,如贝多分、优分期等;二是传统电商投资的一些分期付款购物平台,如京东校园白条、支付宝蚂蚁花呗等;三是P2P网贷平台,直接向大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贷款服务,如借贷宝、爱学贷等。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这些校园贷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方便。只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即可得到不同信用额度的贷款。相对来说,传统电商提供的网贷在申请、偿还条款等方面比较合理规范,而产生问题较多的是P2P模式下一些网贷平台。
二、“校园贷”的利与弊
一方面校园网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金融创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金融服务渠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申请门槛低、办理便捷、发放贷款快速,可以帮助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却有较强消费能力和需求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借贷克服暂时生活中的困难、实现求学或是创业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偿还债务,不用有求于他人,避免给父母增添负担。但另一方面,由于审批过于简单、征信系统不完备、实际利率过高、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和金融风范意识、对于校园网贷的金融监管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备等原因,加之一些不法分子和心术不正的人钻法律和制度平台的空子,扰乱市场,出现如一系列的女大学生“裸贷”等事件,让愿景原本美好的校园网贷成为戕害大学生的众矢之的。
三、高校如何应对“校园贷”
“校园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校园贷市场乱象横生,市场的竞争下一些平台无序甚至恶意竞争,而我们的大学生往往又缺乏相应的辨别和自控管理能力,从而导致出现我们本文开头提到的一系列的案例。“校园贷”是互联网应时而生的产物,我们谁也没有能力去全面否定和压制它的出现和发展。既然无法回避,作为高校,我们该如何引导教育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校园贷”?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一些大学生参与“校园贷”并非因为单纯满足生存消费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一味地“买买买”,买包、衣服、化妆品或是高档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他们本身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看到周围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买各种消费品,出于攀比心理或是为了面子问题,在网贷平台审核方便,拿钱快的诱惑下,一些同学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只顾图眼前一时之快,深陷“校园贷”无法自拔。因此必须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展板图片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不跟风,远离高利贷,谨防进入消费陷阱。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规划和金融风险防范相关教育
我们的教育体制下一直缺乏对学生的理财规划教育。大学生群体虽然年龄已经接近成熟,但是涉世未深,缺乏生活经验和理财规划能力。我们高校应该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理财规划和金融防范的专业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行评估偿债能力,做到量入为出,不盲目借贷。
(三)通过团日活动、案例展示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高校应该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校园媒体形式向学生推送不良网贷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不良网贷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防范意识,从而把不良校园网贷消灭在萌芽中。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中有很多有关诚信的句子,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乏诚信的,但从众多的校园贷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缺乏信用意识,存在侥幸心理。高校应该在平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以不变应万变。
(五)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和服务工作
大学生是纯消费群体,同时也是高消费群体。高校应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和服务工作,确保贷款高效、無缝链接发放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走正规渠道,避免走上“歪门邪道”。
(六)加强对女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
从众多的“校园贷”案例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往往是不法分子借贷的对象,因此高校应该在对女生教育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应及时寻求帮助,而不能因為一时糊涂不愿被别人知道而自己处理导致越陷越深,甚至引发恶性后果。
参考文献:
[1]沈源.对校园借贷平台的探究与深思[J].电子商务,2016:22-23.
[2]包艳龙.“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J].征信,2016(8):73-75.
[3]沈卓逸.校园网贷规范发展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8-12.
[4]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116-117.
[5]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贷悲剧的个案研究[J].时代金融,2016(5):352.
[6]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