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被一个14岁的男孩拉去Snap在纽约的快闪店的。这倒不奇怪,他这个年龄的人是Snapchat的典型用户。他陪我排了两次队,说服我买下了Snap的硬件产品,一款可以拍摄10秒视频的墨镜Spectacles,还建议我选择了很少尝试的桃红色。接下来,他眼花缭乱地给我演示了Snapchat的各种玩法,我才意识到这款被我弃用的软件,其实本质上就不想把一些功能做得太明显。
这个刚刚上市的公司,让整个硅谷迎来了久违的笑容,当天股价上涨超过40%。它称自己是一家“相机公司”。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出品了一款能拍摄的墨镜,还有更多关于硬件的生产计划,包括无人机和360度摄像头,为此过去一年它招募了来自苹果、Google、GoPro、摩托罗拉及高通的硬件和机械工程师。Snap这么做,更多是因为它在意你手机上的那个摄像头,并认为正是这个摄像头在主导你现在和未来的社交生活。而尽管Facebook和Instagram都有相似产品,它们并不称为相机公司。
其实这倒没那么难理解,摄像头早就不单单供拍照所用。“就像电脑桌面上的光标是人们使用大多数产品的起点一样,摄像头就是使用移动端多数产品的起点。”Snap的招股书中这样写道。Om Malik在《纽约客》的文章中还把Snap和微信做了些比较—“微信通过让人们充分地使用二维码,能够购买食物,登录网页,完成支付。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在很多年前二维码尚未普及的时候就说,‘PC端的入口是搜索框,移动端的入口是二维码。’”
这番话如今听上去和Snap的说法很像,而就在不久前,Snap也开始推广它的二维码。尽管二维码始终像是个过渡阶段的产品,不够精致,真正的未来应该是增强现实。不过如今的增强现实就和那个时髦的虚拟现实一样,还非常初级,手机很弱,信号很差,应用很难用。对于这条需要慢慢探索的长路,摄像头暂时就承担了更多的角色,它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摄像本身。
这也正是Snap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它觉得自己是个相机公司,但并不是传统的相机公司。“我们的梦想就是尽可能拓展相机的含义,以及它在你的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情,”创始人Evan Spiegel这么说,“它可不只是制造记忆。”
相比几年前诞生、如今停产的Google Glass,Spectacles的价格还不到它的1/10,功能更单一,样子看上去自然又日常。Snap玩弄的营销花招实在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显著地和Google等上一代技术公司区别开来。除了最初纽约快闪店外排的长队,你要是想在美国其他地方买到它,要提前24小時留意官网上的更新,上面会显示下一个售卖机会出现在哪里—它可能是洛杉矶附近的海滩,也可能是亚利桑那大峡谷的空旷之地,人们简直要为了购买一款产品去旅行。不过3个月的产品蜜月期一过,如今在官网上已经能够直接订购了。
当然,华尔街对它的讨论基本围绕着“Snap更像Twitter,还是更像Facebook?”这当然是出于对它未来股价走势的分析,Twitter和Facebook如今境遇两别实在令人感慨。不过,Facebook在上市时已经赢利,年轻的Snap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分析师也在讨论它除了数字广告收益,还能有些其他什么收入。更重要的另一点,则是如何能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吸引那些海外的非美国用户。
也有人质疑,Snapchat的1.6亿用户中,多是校园内的青少年。但这一说法显然不太站得住脚,就像当年的Facebook一样,曾经的使用者伴随着它共同成长,如今都成了有可观消费能力的一群人。它唯一需要警惕的,倒是这群使用者对社交网络和技术产品稍纵即逝的兴趣。在Snapchat诞生之前,整个行业天然地认为每个人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都应该自动被保留下来,如今所有人都在重新思考广告和产品的方式。
倒是那些真正做相机的公司,也跟Snapchat学了几招。诞生于Snapchat和Instagram之前的宝丽来,就在今年推出的最新款名为Pop的拍立得当中,加入了一些滤镜和贴纸—它在2015年推出的一款产品甚至就叫作 Snap。
这个刚刚上市的公司,让整个硅谷迎来了久违的笑容,当天股价上涨超过40%。它称自己是一家“相机公司”。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出品了一款能拍摄的墨镜,还有更多关于硬件的生产计划,包括无人机和360度摄像头,为此过去一年它招募了来自苹果、Google、GoPro、摩托罗拉及高通的硬件和机械工程师。Snap这么做,更多是因为它在意你手机上的那个摄像头,并认为正是这个摄像头在主导你现在和未来的社交生活。而尽管Facebook和Instagram都有相似产品,它们并不称为相机公司。
其实这倒没那么难理解,摄像头早就不单单供拍照所用。“就像电脑桌面上的光标是人们使用大多数产品的起点一样,摄像头就是使用移动端多数产品的起点。”Snap的招股书中这样写道。Om Malik在《纽约客》的文章中还把Snap和微信做了些比较—“微信通过让人们充分地使用二维码,能够购买食物,登录网页,完成支付。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在很多年前二维码尚未普及的时候就说,‘PC端的入口是搜索框,移动端的入口是二维码。’”
这番话如今听上去和Snap的说法很像,而就在不久前,Snap也开始推广它的二维码。尽管二维码始终像是个过渡阶段的产品,不够精致,真正的未来应该是增强现实。不过如今的增强现实就和那个时髦的虚拟现实一样,还非常初级,手机很弱,信号很差,应用很难用。对于这条需要慢慢探索的长路,摄像头暂时就承担了更多的角色,它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摄像本身。
这也正是Snap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它觉得自己是个相机公司,但并不是传统的相机公司。“我们的梦想就是尽可能拓展相机的含义,以及它在你的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情,”创始人Evan Spiegel这么说,“它可不只是制造记忆。”
相比几年前诞生、如今停产的Google Glass,Spectacles的价格还不到它的1/10,功能更单一,样子看上去自然又日常。Snap玩弄的营销花招实在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显著地和Google等上一代技术公司区别开来。除了最初纽约快闪店外排的长队,你要是想在美国其他地方买到它,要提前24小時留意官网上的更新,上面会显示下一个售卖机会出现在哪里—它可能是洛杉矶附近的海滩,也可能是亚利桑那大峡谷的空旷之地,人们简直要为了购买一款产品去旅行。不过3个月的产品蜜月期一过,如今在官网上已经能够直接订购了。
当然,华尔街对它的讨论基本围绕着“Snap更像Twitter,还是更像Facebook?”这当然是出于对它未来股价走势的分析,Twitter和Facebook如今境遇两别实在令人感慨。不过,Facebook在上市时已经赢利,年轻的Snap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分析师也在讨论它除了数字广告收益,还能有些其他什么收入。更重要的另一点,则是如何能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吸引那些海外的非美国用户。
也有人质疑,Snapchat的1.6亿用户中,多是校园内的青少年。但这一说法显然不太站得住脚,就像当年的Facebook一样,曾经的使用者伴随着它共同成长,如今都成了有可观消费能力的一群人。它唯一需要警惕的,倒是这群使用者对社交网络和技术产品稍纵即逝的兴趣。在Snapchat诞生之前,整个行业天然地认为每个人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都应该自动被保留下来,如今所有人都在重新思考广告和产品的方式。
倒是那些真正做相机的公司,也跟Snapchat学了几招。诞生于Snapchat和Instagram之前的宝丽来,就在今年推出的最新款名为Pop的拍立得当中,加入了一些滤镜和贴纸—它在2015年推出的一款产品甚至就叫作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