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在教学中存在理实脱节、学生应变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教学方式、考核形式,以及双师素质的培养上,探讨改革的实施方法和总体思路,强化教学与企业真实加工环境的融合,使学生在实境中认识、理解和学习机械制造基本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加工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思路;实施方法
引言
针对企业的需要培养从事机械设备操作、工艺工装设计与实施、工艺设计与检测、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我院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是一门以介绍机械制造原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囊括了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典型表面加工、精密、超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操作工艺,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机械装配工艺基礎等内容。课程重点培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即:综合理解和运用机械工程基本知识的能力、机械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工艺实施应用能力。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学生的真实操作实践过程,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真正解决实际,未能掌握到课程的精髓,甚至个别对所学的知识毫无概念。
2.实训教学深度不够
尽管在该课程中设有实训课程,但是训练的强度和力度明显不够,多数环节仅仅停留在探索的阶段,缺少与企业实践的结合,缺乏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又受到了实习单位生产、管理及安全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实践中学生参观较多、参与甚少,难以真正接触实际生产的过程。
3.教学形式缺少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的理论与技术也越来越综合,无论是生产设备的先进和复杂化、操作控制的智能化,还是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都需要把“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的教学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生产制造、管理方法等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4. 课程考核缺少对于能力的考察
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该体现在实践能力的提升上。现实的课程考核,只突出了理论,缺失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也使教师无从知道自己教学的真实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考
教学改革应以如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考虑到本专业课程学习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以及正常教学时课堂的枯燥气氛等因素。通过学习研究得到以下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为:以企业工作环境下的典型零件的加工实例(或者遇到的典型问题实例)为载体(做为项目和任务),结合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二)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1. 边做边学,切勿先学后做
首先,课堂教学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着企业典型零件加工实例,讲授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了机床/夹具/刀具的基本知识、金属切削原理及切削规律、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方法和加工质量的分析与控制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谨记“边做边学,切勿先学后做”的教学顺序,以简单项目示范性引入,然后学生通过逐渐困难的项目来训学练。同时,给予加工某一工件的任务以更深层次的标题,例如,工件的生产批量、加工质量要求等。甚至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播放一些相关视频。这样不仅让生产加工出现在课堂里,还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就变得比较生动、吸引人,通过学习兴趣的提高,课堂上也自然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学生学练的过程中也可采用一些小组学习、由学生来完成某一小项目、小组学习后进行简单考核等这样的教学手段。
2. 开展企业现场教学,将现场素材变成教材
通过与对口企业进行合作,将这些企业作为任课教师调研学习基地,并对这些企业的生产产品进行调研,确定出轴、螺纹、齿轮等典型零件。
把企业生产的过程开展到现场实践教学。建立起“课堂—车间—课堂”的学习平台,现场实践教学和课下作业都以项目和企业实际调研题目为切入点。从企业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现场教师,在加工现场结合生产过程来授课;通过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手册和文献资料,了解掌握未来参加工作后的技能。这样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讲解、观看、操作,成功的从一名旁观者转化成了参与者,充分让教学达到“亲临现场、认识事实、探讨规律、启发思路、提高能力、掌握技能”这样的最终目的。
3.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可利用网络资源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受课程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影响,要同学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全部教学内容,单纯依靠课堂的教学也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而网络在这时候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建设与完善学校内部数字化教学平台,并整合其他网络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机会,不仅能对课堂上的重、难点进行重复学习,而且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收集丰富的加工视频、装配动画、三维零件库、授课录像等资源,让学生可在课前有准备的预习、课后根据课堂掌握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复习、上传作业、老师批改、答疑;同时也可以通过QQ群或者论坛微博等资源进行网络答疑与讨论,补充课堂讨论的不足。在这样的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的不光光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
4. 改进考核方式,重在能力培养
考核既能体现出学生学习效果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测。既然本课程的改革是以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考核就要以能力要求来进行。
所以这门课的考核应建立卷面考试、课堂提问、考勤、平时作业、生产报告、实习体会、网站学习记录、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考核评价作为成绩。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可将考试闭卷改为开卷。改革后考核的重点由知识点的记忆向综合能力应用的方式转变。具体分值比例如下:
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对技能掌握质量明显提高,也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同步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为本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大帮助,使其能更快进入到工作状态当中去,也使学院呈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论课程项目[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3(4):1-10.
[2] 浙江行政学院课题组.现场教学法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报,2008,10(5):47-50.
[3] 胡仲邦.高校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应用与推广[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关键词: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思路;实施方法
引言
针对企业的需要培养从事机械设备操作、工艺工装设计与实施、工艺设计与检测、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我院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是一门以介绍机械制造原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囊括了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典型表面加工、精密、超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操作工艺,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机械装配工艺基礎等内容。课程重点培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即:综合理解和运用机械工程基本知识的能力、机械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工艺实施应用能力。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学生的真实操作实践过程,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真正解决实际,未能掌握到课程的精髓,甚至个别对所学的知识毫无概念。
2.实训教学深度不够
尽管在该课程中设有实训课程,但是训练的强度和力度明显不够,多数环节仅仅停留在探索的阶段,缺少与企业实践的结合,缺乏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又受到了实习单位生产、管理及安全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实践中学生参观较多、参与甚少,难以真正接触实际生产的过程。
3.教学形式缺少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的理论与技术也越来越综合,无论是生产设备的先进和复杂化、操作控制的智能化,还是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都需要把“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的教学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生产制造、管理方法等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4. 课程考核缺少对于能力的考察
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该体现在实践能力的提升上。现实的课程考核,只突出了理论,缺失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也使教师无从知道自己教学的真实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考
教学改革应以如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考虑到本专业课程学习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以及正常教学时课堂的枯燥气氛等因素。通过学习研究得到以下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为:以企业工作环境下的典型零件的加工实例(或者遇到的典型问题实例)为载体(做为项目和任务),结合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二)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1. 边做边学,切勿先学后做
首先,课堂教学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着企业典型零件加工实例,讲授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了机床/夹具/刀具的基本知识、金属切削原理及切削规律、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方法和加工质量的分析与控制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谨记“边做边学,切勿先学后做”的教学顺序,以简单项目示范性引入,然后学生通过逐渐困难的项目来训学练。同时,给予加工某一工件的任务以更深层次的标题,例如,工件的生产批量、加工质量要求等。甚至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播放一些相关视频。这样不仅让生产加工出现在课堂里,还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就变得比较生动、吸引人,通过学习兴趣的提高,课堂上也自然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学生学练的过程中也可采用一些小组学习、由学生来完成某一小项目、小组学习后进行简单考核等这样的教学手段。
2. 开展企业现场教学,将现场素材变成教材
通过与对口企业进行合作,将这些企业作为任课教师调研学习基地,并对这些企业的生产产品进行调研,确定出轴、螺纹、齿轮等典型零件。
把企业生产的过程开展到现场实践教学。建立起“课堂—车间—课堂”的学习平台,现场实践教学和课下作业都以项目和企业实际调研题目为切入点。从企业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现场教师,在加工现场结合生产过程来授课;通过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手册和文献资料,了解掌握未来参加工作后的技能。这样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讲解、观看、操作,成功的从一名旁观者转化成了参与者,充分让教学达到“亲临现场、认识事实、探讨规律、启发思路、提高能力、掌握技能”这样的最终目的。
3.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可利用网络资源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受课程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影响,要同学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全部教学内容,单纯依靠课堂的教学也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而网络在这时候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建设与完善学校内部数字化教学平台,并整合其他网络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机会,不仅能对课堂上的重、难点进行重复学习,而且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收集丰富的加工视频、装配动画、三维零件库、授课录像等资源,让学生可在课前有准备的预习、课后根据课堂掌握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复习、上传作业、老师批改、答疑;同时也可以通过QQ群或者论坛微博等资源进行网络答疑与讨论,补充课堂讨论的不足。在这样的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的不光光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
4. 改进考核方式,重在能力培养
考核既能体现出学生学习效果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测。既然本课程的改革是以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考核就要以能力要求来进行。
所以这门课的考核应建立卷面考试、课堂提问、考勤、平时作业、生产报告、实习体会、网站学习记录、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考核评价作为成绩。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可将考试闭卷改为开卷。改革后考核的重点由知识点的记忆向综合能力应用的方式转变。具体分值比例如下:
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对技能掌握质量明显提高,也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同步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为本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大帮助,使其能更快进入到工作状态当中去,也使学院呈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论课程项目[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3(4):1-10.
[2] 浙江行政学院课题组.现场教学法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报,2008,10(5):47-50.
[3] 胡仲邦.高校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应用与推广[J].中国高等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