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十年前,我们于中国诞生。老者逝去,幼者降生,这是一场生命的轮回。
——题记
春天刚到的时候,是很美的。
从南方刮来的带有湿气的风,把沾满露珠的花朵催生开来;镶着金边的云飘来飘去,白昼开始变得长,青藏高原的天亮了起来。
可是达娃还是死了,她再也看不见了。这只拥有强健肌肉的雪豹被迫离开了领地,带着她至爱的孩子们踏上了另一方水土:陌生的雪覆盖住尖利的岩石,空气被自己的呼吸打得热乎乎的,可是这气味她并不熟悉。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达娃想要带走一只小牦牛,可故事的最后却是她被大牦牛打败了。高原上的女王倒在了她熟悉的雪上。
人们说一个人生前最后看到的场景,必是他日夜牵挂的,这对同是聪明动物的达娃也一定适用。她拥有一切慈母的品质:善良,勇敢,不顾一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高原上的雪融化后露出了洞穴和石子,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开满了细小甜香的花,她的孩子们就在其中玩耍。达娃的眼睛总是很亮,像明白许多东西,稚嫩又沧桑,如同盛满了一池春水。喘息声由快到慢,恍惚中觉得好冷,她透过两道期盼、担忧的目光,看见冬天里挤成一团的小雪豹们。“他们也许会长大,可是我看不到。”达娃这么想,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鹤在中國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似乎一直都带有特别的色彩。当一只白鹤起飞,就暗喻着一个生命的消逝。达娃始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样的狂热使她拥有许多比旁者更迷人的斑点,湖泊边白鹤的起飞总像是一种特别的仪式。达娃这么好,值得一千只一万只白鹤飞上蓝天。
如果春风来得早,就都不一样了。春天欣然欢快的气息会让达娃痊愈得更快,牧民把过完冬的牦牛们赶上山,她就会得到一周的食物。吃饱喝足就回家,这年春天孩子们已经长大,拥有同样健硕的肌肉,他们逗笑着回到从前的领土并且打败了入侵者,依旧在花里打滚,有温度的阳光融化了岩石上的积雪,再也不会扎伤爪子了——春天到的时候,是很美的。
但是假设不成立,这年冬天太长春天也并没有提前到来。人们在哀伤达娃的逝去时也如她过去做的那样,将希望寄托在两个小家伙的身上,祈祷冬天过完继续健康成长。
风来得很迟,但是花还会开,青藏高原的天也依旧会亮,达娃留下的是一场春天。
点评
在《我们诞生在中国》中,雪豹达娃身上赤裸裸地展现着自然界的竞争与淘汰。残酷的生存法则考验着达娃,也震撼着观众。最终与母牦牛一战,以达娃的失败告终。在一位母亲成功救回自己孩子的同时,还有另一位母亲在承受巨大的失落并对孩子的未来担忧。作者用悲悯的心态看待这一场悲剧,如果春天来得早些,或许,一切还能改变。但同时,作者也深深意识到,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同情与无奈交织的情感,却让读者看到一位善良的观众。
【作者系福建龙岩二中高二(10)班学生,指导并置评:杨晓瑜】
——题记
春天刚到的时候,是很美的。
从南方刮来的带有湿气的风,把沾满露珠的花朵催生开来;镶着金边的云飘来飘去,白昼开始变得长,青藏高原的天亮了起来。
可是达娃还是死了,她再也看不见了。这只拥有强健肌肉的雪豹被迫离开了领地,带着她至爱的孩子们踏上了另一方水土:陌生的雪覆盖住尖利的岩石,空气被自己的呼吸打得热乎乎的,可是这气味她并不熟悉。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达娃想要带走一只小牦牛,可故事的最后却是她被大牦牛打败了。高原上的女王倒在了她熟悉的雪上。
人们说一个人生前最后看到的场景,必是他日夜牵挂的,这对同是聪明动物的达娃也一定适用。她拥有一切慈母的品质:善良,勇敢,不顾一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高原上的雪融化后露出了洞穴和石子,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开满了细小甜香的花,她的孩子们就在其中玩耍。达娃的眼睛总是很亮,像明白许多东西,稚嫩又沧桑,如同盛满了一池春水。喘息声由快到慢,恍惚中觉得好冷,她透过两道期盼、担忧的目光,看见冬天里挤成一团的小雪豹们。“他们也许会长大,可是我看不到。”达娃这么想,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鹤在中國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似乎一直都带有特别的色彩。当一只白鹤起飞,就暗喻着一个生命的消逝。达娃始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样的狂热使她拥有许多比旁者更迷人的斑点,湖泊边白鹤的起飞总像是一种特别的仪式。达娃这么好,值得一千只一万只白鹤飞上蓝天。
如果春风来得早,就都不一样了。春天欣然欢快的气息会让达娃痊愈得更快,牧民把过完冬的牦牛们赶上山,她就会得到一周的食物。吃饱喝足就回家,这年春天孩子们已经长大,拥有同样健硕的肌肉,他们逗笑着回到从前的领土并且打败了入侵者,依旧在花里打滚,有温度的阳光融化了岩石上的积雪,再也不会扎伤爪子了——春天到的时候,是很美的。
但是假设不成立,这年冬天太长春天也并没有提前到来。人们在哀伤达娃的逝去时也如她过去做的那样,将希望寄托在两个小家伙的身上,祈祷冬天过完继续健康成长。
风来得很迟,但是花还会开,青藏高原的天也依旧会亮,达娃留下的是一场春天。
点评
在《我们诞生在中国》中,雪豹达娃身上赤裸裸地展现着自然界的竞争与淘汰。残酷的生存法则考验着达娃,也震撼着观众。最终与母牦牛一战,以达娃的失败告终。在一位母亲成功救回自己孩子的同时,还有另一位母亲在承受巨大的失落并对孩子的未来担忧。作者用悲悯的心态看待这一场悲剧,如果春天来得早些,或许,一切还能改变。但同时,作者也深深意识到,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同情与无奈交织的情感,却让读者看到一位善良的观众。
【作者系福建龙岩二中高二(10)班学生,指导并置评:杨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