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隐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隐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隐性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乳房X线和乳腺导管选择造影术,对肿块行针刺和切除活检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治疗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加放化疗.结果 16例患者行乳腺X线检查,异常者7例;6例行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异常者4例,13例经免疫组化检查,确诊10例.术后随访18例,复发死亡5例(其中4例为仅行腋窝肿块切除者).结论乳头溢液和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对隐性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应辅以放、化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在重庆市城市职工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岁以上者457例,按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Ⅲ,2001)提出的MS最新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MS单项异常组(MS1组)、不完全MS组(MS2组)和完全MS组(MS3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并与相关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人群中完全MS的患病率为
目的研究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术在大肝癌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并与同期98例采用肝门阻断的大肝癌切除术做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与大肝癌术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结果不阻断肝门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阻断肝门组(10.0%vs 32.7%,P=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与并发症发生有关,进一步通过多元逐步回
目的观察含0.1%抗变形链球菌IgY抗体的溶液对变形链球菌及菌斑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试验组44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使用含IgY抗体的溶液21 d,对照组41人使用安慰剂.试验前后对所有学生的菌斑指数、菌斑量、唾液和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试验组学生试验前的菌斑重量是(46.4±31.2)mg,试验后的菌斑重量是(36.6±25.6)mg,试验前后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