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龄得子,我对儿子宠爱超出了一般妈妈,天下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只要他要,只要我能,那是一定要做到的。老公也心疼儿子,但对于我的有些做法,他却有点看不惯,经常给我搞“警钟长鸣”:娇生惯养出废子啊。
对于老公的杞人忧天,我很不以为然,在我心中,孩子就像杨树,完全可以树大自直。我的这些宠爱,不过是给他的童年留下非常温暖又隽永的一份记忆罢了。
事实也正如我所预料,儿子越大就和我越亲,在他心中,妈妈仿佛无所不能的大神,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儿子的崇拜很是让我骄傲,我对他更疼爱了。家里的东西,只要儿子喜欢吃的,谁都不准多吃一口;只要儿子喜欢玩的,谁也不能多碰一下。
一晃儿子长到了三岁,该上幼儿园了,我和老公左挑右选,选中了本市最好的一所幼儿园。没成想,进幼儿园没几天,儿子就哭着嚷着不再去,而幼儿园的老师,也给我建议:要不你们就给孩子再换个幼儿园吧。
我大吃一惊,老师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老师看我一眼:你家孩子太难管了,在班上就像个小霸王,他喜欢的玩具别的小朋友不能碰,他爱吃的饭菜别的小朋友不能吃。那天加餐,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苹果,他却挨个抢过来,我说他两句,他竟然扑过来对我又踢又打。
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地告状,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地说不出的尴尬,想为儿子辩解两句,可又能说什么啊。
回家的路上,老公和我发脾气:看,都是你惯的吧,我早就说过儿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你还说我杞人忧天,现在好了吧,人家幼儿园都不要了。
我满心郁闷,一方面又觉得老师有点夸大其词,儿子虽然霸道一点,可也不至于那样吧。
那天晚上,我和儿子说悄悄话时他告诉我,真的不要再去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喜欢别的小朋友不喜欢他,他多拿几个苹果都要被批评。
看着儿子纯真无辜的眼神,我哑口无言,心底有微微的自责。这时,老公又在网上搜了好多家教失败的例子,越看那些东西我越害怕,童年生活中一些不注意的细节,竟然可以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巨大缺陷。老公趁机敲边鼓:哪个家长不愿意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啊,可是,万事有度,过犹不及,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天下唯我独大的思想,你说这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我彻底没话了,连带着想起身边有些为了自己不管不顾的朋友或者同事,忽然有后怕,如果儿子有朝一日也长成这种人,那绝对是悲剧啊。
意识问题的严重性后,我立刻着手纠正儿子的坏习惯。第一场革命从餐桌开始,儿子喜欢吃红烧肉,老公也喜欢,以往,每次必须儿子吃饱了老公才能吃。但这次,我制止了儿子,并不顾他的哭闹,坚决将那一小碗红烧肉一分为二。儿子一看自己不能独占,赶紧埋头将自己那碗吃光,然后就冲着爸爸那碗去了。老公心软了,刚想递肉给儿子,我一把挡住,转身看着眼巴巴的儿子:这次没吃够是吧,没关系,妈妈明天还做,爸爸那一份,你一口都不能吃。
儿子嘴巴撅得老高,眼泪又淌下来了,我硬着心假装看不见。要改掉坏习惯,没有力度就没有效果。
家里的餐桌革命之后,我又和幼儿园的老师搞联合,儿子再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老师一定严厉批评,实在不行,就以扣发他的水果作为惩罚。
儿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回家哭哭啼啼,凑巧的是,那天表弟带着孩子到我家来了。表弟家的孩子也是个典型的小霸王,一进我家门就瞄上了儿子的零食。我给他一包给儿子一包,儿子还没发作,他那里却突然发飙,一把夺过儿子手里的零食,两个孩子瞬间打成一团。
到最后,表弟家的小霸王带走了儿子的所有零食,儿子大哭着在地上打滚,我也有点生气那个孩子的不懂事,同时又觉得这是教育儿子的一个好机会。
我问儿子:“小哥哥讨厌不讨厌?”
儿子抽抽噎噎地答:“讨厌死了,我再也不要看到他。”
继续诱敌深入:“他为什么这么讨厌?”
“他抢我的东西,还没礼貌。”儿子激烈控诉。
我话锋一转:“哥哥抢别人的东西很讨厌,那你在幼儿园抢别的小朋友东西,是不是也很讨厌?”
儿子一愣,一下没话了。
实战训练很有效果,接下来,儿子变化很明显。幼儿园里不再抢东西,家里的餐桌上,也不再当霸王。老公以为大功告成,我却又有了新发现。
那天,姥姥到家里来,我切了西瓜,姥姥吃了一块就去了厨房,儿子坐在那里,一块一块地吃,到最后竟然不知道给姥姥剩一块。
看着儿子贪婪的吃相,我忽然意识到,吃东西看似小事情,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对儿子来说,多吃一块少吃一块其实没区别,却反应出了他心里没有别人的自私。现在他小,在吃东西上自私,等长大了呢,这种自私是不是也会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一个心中没有别人的人,又如何有美好的未来。
我将西瓜问题小题大做,刚开始,儿子很委屈:姥姥说都让我吃掉的。
“姥姥让你吃掉,那是疼你,你呢,是不是也该疼姥姥?”
儿子点点头。
“那你又怎么表达自己的疼爱呢?难道就是把西瓜吃光?”
儿子的脸红了,垂着头去找姥姥:“姥姥,我下次一定给你留一块西瓜。”
让人欣喜的是,儿子果然说到做到,以后再有好吃的,他不再一个人吃独食,而是给妈妈、爸爸、姥姥、姥爷都留一点。在家里如此,到了外面,他好像也习惯了“嘴下留情”。
这习惯其实小事一桩,却为儿子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今年夏天,儿子从小班升入中班,得了一个大奖状,老师的评语是:他具备一般同龄小朋友所缺少的厚道和宽容。
儿子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个评语的意思,但我想,等他大了,他一定会为自己童年就有这样的觉悟而骄傲。
对于老公的杞人忧天,我很不以为然,在我心中,孩子就像杨树,完全可以树大自直。我的这些宠爱,不过是给他的童年留下非常温暖又隽永的一份记忆罢了。
事实也正如我所预料,儿子越大就和我越亲,在他心中,妈妈仿佛无所不能的大神,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儿子的崇拜很是让我骄傲,我对他更疼爱了。家里的东西,只要儿子喜欢吃的,谁都不准多吃一口;只要儿子喜欢玩的,谁也不能多碰一下。
一晃儿子长到了三岁,该上幼儿园了,我和老公左挑右选,选中了本市最好的一所幼儿园。没成想,进幼儿园没几天,儿子就哭着嚷着不再去,而幼儿园的老师,也给我建议:要不你们就给孩子再换个幼儿园吧。
我大吃一惊,老师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老师看我一眼:你家孩子太难管了,在班上就像个小霸王,他喜欢的玩具别的小朋友不能碰,他爱吃的饭菜别的小朋友不能吃。那天加餐,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苹果,他却挨个抢过来,我说他两句,他竟然扑过来对我又踢又打。
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地告状,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地说不出的尴尬,想为儿子辩解两句,可又能说什么啊。
回家的路上,老公和我发脾气:看,都是你惯的吧,我早就说过儿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你还说我杞人忧天,现在好了吧,人家幼儿园都不要了。
我满心郁闷,一方面又觉得老师有点夸大其词,儿子虽然霸道一点,可也不至于那样吧。
那天晚上,我和儿子说悄悄话时他告诉我,真的不要再去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喜欢别的小朋友不喜欢他,他多拿几个苹果都要被批评。
看着儿子纯真无辜的眼神,我哑口无言,心底有微微的自责。这时,老公又在网上搜了好多家教失败的例子,越看那些东西我越害怕,童年生活中一些不注意的细节,竟然可以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巨大缺陷。老公趁机敲边鼓:哪个家长不愿意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啊,可是,万事有度,过犹不及,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天下唯我独大的思想,你说这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我彻底没话了,连带着想起身边有些为了自己不管不顾的朋友或者同事,忽然有后怕,如果儿子有朝一日也长成这种人,那绝对是悲剧啊。
意识问题的严重性后,我立刻着手纠正儿子的坏习惯。第一场革命从餐桌开始,儿子喜欢吃红烧肉,老公也喜欢,以往,每次必须儿子吃饱了老公才能吃。但这次,我制止了儿子,并不顾他的哭闹,坚决将那一小碗红烧肉一分为二。儿子一看自己不能独占,赶紧埋头将自己那碗吃光,然后就冲着爸爸那碗去了。老公心软了,刚想递肉给儿子,我一把挡住,转身看着眼巴巴的儿子:这次没吃够是吧,没关系,妈妈明天还做,爸爸那一份,你一口都不能吃。
儿子嘴巴撅得老高,眼泪又淌下来了,我硬着心假装看不见。要改掉坏习惯,没有力度就没有效果。
家里的餐桌革命之后,我又和幼儿园的老师搞联合,儿子再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老师一定严厉批评,实在不行,就以扣发他的水果作为惩罚。
儿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回家哭哭啼啼,凑巧的是,那天表弟带着孩子到我家来了。表弟家的孩子也是个典型的小霸王,一进我家门就瞄上了儿子的零食。我给他一包给儿子一包,儿子还没发作,他那里却突然发飙,一把夺过儿子手里的零食,两个孩子瞬间打成一团。
到最后,表弟家的小霸王带走了儿子的所有零食,儿子大哭着在地上打滚,我也有点生气那个孩子的不懂事,同时又觉得这是教育儿子的一个好机会。
我问儿子:“小哥哥讨厌不讨厌?”
儿子抽抽噎噎地答:“讨厌死了,我再也不要看到他。”
继续诱敌深入:“他为什么这么讨厌?”
“他抢我的东西,还没礼貌。”儿子激烈控诉。
我话锋一转:“哥哥抢别人的东西很讨厌,那你在幼儿园抢别的小朋友东西,是不是也很讨厌?”
儿子一愣,一下没话了。
实战训练很有效果,接下来,儿子变化很明显。幼儿园里不再抢东西,家里的餐桌上,也不再当霸王。老公以为大功告成,我却又有了新发现。
那天,姥姥到家里来,我切了西瓜,姥姥吃了一块就去了厨房,儿子坐在那里,一块一块地吃,到最后竟然不知道给姥姥剩一块。
看着儿子贪婪的吃相,我忽然意识到,吃东西看似小事情,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对儿子来说,多吃一块少吃一块其实没区别,却反应出了他心里没有别人的自私。现在他小,在吃东西上自私,等长大了呢,这种自私是不是也会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一个心中没有别人的人,又如何有美好的未来。
我将西瓜问题小题大做,刚开始,儿子很委屈:姥姥说都让我吃掉的。
“姥姥让你吃掉,那是疼你,你呢,是不是也该疼姥姥?”
儿子点点头。
“那你又怎么表达自己的疼爱呢?难道就是把西瓜吃光?”
儿子的脸红了,垂着头去找姥姥:“姥姥,我下次一定给你留一块西瓜。”
让人欣喜的是,儿子果然说到做到,以后再有好吃的,他不再一个人吃独食,而是给妈妈、爸爸、姥姥、姥爷都留一点。在家里如此,到了外面,他好像也习惯了“嘴下留情”。
这习惯其实小事一桩,却为儿子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今年夏天,儿子从小班升入中班,得了一个大奖状,老师的评语是:他具备一般同龄小朋友所缺少的厚道和宽容。
儿子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个评语的意思,但我想,等他大了,他一定会为自己童年就有这样的觉悟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