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东行40里,有一座天然地下宫殿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在平坦的山路上行驶着,沿博山城区东行40余里,就到了被称作千里鲁中一明珠的源泉自然风景区了。
  若问起源泉的风景,当地人可是如数家珍,泉河公园源泉索道二郎山,青龙山,虹鳟鱼养殖场、金银山公园,天然游泳场……当然了,最值得自豪的,还是号称“山东第一洞”的开元溶洞。据专家考证,开元溶洞约形成于24万年以前,1993年,这地下奇观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当地两个村民发现,便吸引来了无数考古学、溶洞学专家和探奇觅险的游客。
  沿陡直的石阶缓缓而下,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地下宫殿,外面热浪袭人,里面却清新凉爽别有洞天。
  开元溶洞由“水帘洞”、“龙脊”、“珍珠滩”、“聚仙”,“长寿”、“观音”6个大厅组成,全长共744.9米,因洞内有唐朝开元年间的摩崖石刻而得名。它不仅有二十几万年以来的地下水铸造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奇丽景象,也拥有隋,唐、宋留下来的钟乳石刻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水声潺潺,徜徉在灯光迷离,似梦似真的洞中,观赏着历经久远年代而形成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耳边不时传来游客的惊叹:看,这是石旗,这是石幔,这是石笋,这是好大一片石葡萄呢,真像……那是达摩面壁,那是王母娘娘的蟠桃,那是……啊,猛抬头,上面又别有一番景致,峭壁之上似一条龙在蜿蜒前行,若非天工造化,怎得如此险峻雄奇?
  沿洞内跌宕起伏的石阶一路行去,走过一片摇摇晃晃的扶栏,以为两旁是悬空的,哪知走过之后一回头,却发现原是清浅的泉水把两旁石壁的倒影映在了其中,真幻莫辨,禁不住暗自好笑。
  成群的游客在每一处奇观前驻足,有人赏景,有人辨认石刻的字迹,同行的摄影记者更是留连忘返,赞叹之余,随身携带的相机快门频闪,恨不能把每一处景致都收入镜头。
  转眼一个上午过去,9点多进洞,到了中午1点多,同行的摄影记者还恋恋不舍。临末,这位足迹踏遍国内外名山大川、拍摄过无数风景名胜的高级摄影记者连说“不虚此行”,并指着洞外全国岩溶专家赵俊芬在游览开元溶洞时题写的“山东第一洞”5个大字说道:“山东第一洞。太过谦虚,开元洞简直可以和广西桂林的芦笛岩相媲美嘛,应该改称‘江北第一洞’!”
  据说,不知在哪朝哪代,曾有人在洞内长久居住,洞内的那片石葡萄原是乳白色,是被烟火薰成了黑色的,当地村民初探溶洞的时候还发现了前人留下的尸骨……哦,那又是怎样的年代,怎样的人?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是私逃至此的有情人,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隐密而宽敞的所在,便当做了世外的桃源,逍遥了一世,隐居了一世,
  思想在时间的悠悠长河中漫游,眼前的山水风光就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了。
  离开的时候,从路边采了几朵纯蓝色的山花作为留念。回望身后是无言的绿水青山。山还是那座山,没有进过开元溶洞的人又有谁会想到在这大山的腹中会藏着那样壮观奇异的景致呢?
  源泉的山,源泉的水,源泉的洞,在每个季节里都守着一份不一样的情怀,静静地,等待着远方的人到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