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Kitasatospora sp. MY5-36菌株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带补料的重复发酵工艺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ε-PL),并对工艺参数进行初步研究.在摇瓶上对重复发酵ε-PL的可行性及稳定性进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农业支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E2009363),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01011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Kitasatospora sp. MY5-36菌株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带补料的重复发酵工艺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ε-PL),并对工艺参数进行初步研究.在摇瓶上对重复发酵ε-PL的可行性及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并在5L发酵罐上初步构建了带补料的重复发酵ε-PL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重复发酵过程中最佳留种量为10%().通过对间歇补料、变速补料2种补料方式的考察,确定当残糖浓度下降至10g/L时,采用变速补料并控制残糖浓度在10g/L时能较好地进行带补料的重复发酵生产ε-PL.经5批次发酵后发酵体系仍具有较高
其他文献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历史知识结构具有既往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因果性四大特点,研究历史知识结构对历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采用系统式
采用泡沫分离法对含甲基橙的乙醇水溶液进行了提取研究.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气体流量、pH、甲基橙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泡沫分离乙醇-水体系中提取中药
针对多总体非线性分类问题,对基于核函数和线性Fisher判别分析方法构建的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在科研项目评估中的应用说明,Fisher判
通过扫描电镜、化学组成分析、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对自制的新型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分子筛对纯钾溶液和海水中心的交换容量及对心的选择性系数.结果表明,新型分子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