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人本管理是一种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围绕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学校组织目标和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管理思想理念。学校施行教师人本管理要求做到深化人本意识,更新管理观念;倡导人文关怀,创新评价机制,构建和谐发展环境;深化参与意识,落实民主机制,开拓人本管理新路径。
关键词:人本管理;人力资源;教师管理
教师人本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因此,教师人本管理是以教师为本,其要旨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关注教师、研究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弘扬教师的个性,其着眼点是尊重教师人格尊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创造力。教师人本管理的策略主要为:
一、深化人本意识,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平
1.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指南。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坚持“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理念,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必须牢固梳理的思想。管理者应更新管理观念,摒弃原来的“以工作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教师认同的理想,把纪律内化为教师认同的思想,实现规章制度和教师的理想追求之间的统一。
2.深入理解人本管理的知识
从已有的调查资料可以看出,虽然学校管理者对于人本管理理论已有所了解,但尚未深入掌握。实施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必须首先掌握人本管理的知识,而且应该是深入理解,不是自己认为、想当然地理解。在研究中发现有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管理者想当然地理解什么是人本管理所造成的。只有深入理解什么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才可能知道制定什么样的制度、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本管理。具体来说,管理者可以通过校长培训、自学、听讲座、各种形式的研究及交流会议等方式和途径,深入理解人本管理的有关知识,尤其要把握其内涵和精髓。
二、倡导人文关怀,创新评价机制,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组织文化中好的方面感知程度较低,而对不好的方面感知程度较高,这是因为人们知觉的选择性特征所导致的。因此,管理者在营造和谐组织文化时,必须要提高教师对人本管理的感知度。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教师作为高知群体,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事业心。管理者应该明确学校每位教师和管理者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工作中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指令性的话语,淡化管理色彩。在管理规范上,在不降低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规范,减少中间环节,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为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宽广平台。要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善于引导学校舆论,树立正气,创造和谐团结的学校氛围。
2.营造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
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的素质,谋求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教师在过去的学校管理中一直是被视为与财、物并重的客体,而忽视了其主体性的一面,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付出与贡献,而忽视对教师的个体成长的关注。人本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它把调动组织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使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实现第一流的工作。这就要给教师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3.建立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人本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激励。激励是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建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是基于公正和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或机制。作为高知群体的教师,除了渴望被别人尊重,有成长发展的环境外,更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公平公正的评价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这也是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深化参与意识,落实民主机制,开拓人本管理的新路径
1.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集思广益,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内耗;可以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责任感需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自觉维护学校的社会形象和良好声誉。同时教师在充分享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后,他们的积极性得以发挥,会主动承担责任,自觉自愿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减少不满和牢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文化。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广开言路,充分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适当授予教师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权力,如让教师参与讨论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认真听取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应实行校务公开、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教师拥有知情权、审议权、决策权和评议监督权。
2.着手推行教师自主管理
实施自主管理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实施自主管理的前提是充分开发和培训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教师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师参与管理程度的日益提高,可以着手推行教师自主管理。学校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应该优化自主管理环境,具体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手:推行柔性工作制,实现教师的工作自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报酬和评估体系,使每个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等等。
3.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
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仅是教师发展的要求,也是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学校比较注重的是学历培训,而对其它方面的培训不够重视。教师培训的这种状态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发展。
另外,教师人本管理中应注意提高以人为本教师管理的认识,防止“新瓶装老酒”现象,要坚持原则,防止“无原则”或者人情化管理,要在严明的章法制度和管理权限约束下,追求人情味,使情、理、法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管人本管理理论已经提出多年,也在不同程度上被各类企业和学校运用于实际管理之中,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就初中学校而言,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就更多。一方面,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校管理,尤其是公立学校的管理。尽管素质教育提出多年,但中考的指挥棒仍然影响着初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单一衡量标准不取消,对教师的急功近利的、缺乏科学管理的格局就很难打破,人本管理也就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另一方面是管理者对人本管理的内涵认识不清,仅停留在以教师为本,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上。这种较浅层次的认识,只能带来浅层次的管理。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并不对立。以教师为本是有秩序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保障和约束手段,在有序下方能更好地实施人本管理。
关键词:人本管理;人力资源;教师管理
教师人本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因此,教师人本管理是以教师为本,其要旨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关注教师、研究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弘扬教师的个性,其着眼点是尊重教师人格尊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创造力。教师人本管理的策略主要为:
一、深化人本意识,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平
1.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指南。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坚持“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理念,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必须牢固梳理的思想。管理者应更新管理观念,摒弃原来的“以工作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教师认同的理想,把纪律内化为教师认同的思想,实现规章制度和教师的理想追求之间的统一。
2.深入理解人本管理的知识
从已有的调查资料可以看出,虽然学校管理者对于人本管理理论已有所了解,但尚未深入掌握。实施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必须首先掌握人本管理的知识,而且应该是深入理解,不是自己认为、想当然地理解。在研究中发现有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管理者想当然地理解什么是人本管理所造成的。只有深入理解什么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才可能知道制定什么样的制度、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本管理。具体来说,管理者可以通过校长培训、自学、听讲座、各种形式的研究及交流会议等方式和途径,深入理解人本管理的有关知识,尤其要把握其内涵和精髓。
二、倡导人文关怀,创新评价机制,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组织文化中好的方面感知程度较低,而对不好的方面感知程度较高,这是因为人们知觉的选择性特征所导致的。因此,管理者在营造和谐组织文化时,必须要提高教师对人本管理的感知度。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教师作为高知群体,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事业心。管理者应该明确学校每位教师和管理者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工作中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指令性的话语,淡化管理色彩。在管理规范上,在不降低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规范,减少中间环节,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为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宽广平台。要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善于引导学校舆论,树立正气,创造和谐团结的学校氛围。
2.营造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
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的素质,谋求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教师在过去的学校管理中一直是被视为与财、物并重的客体,而忽视了其主体性的一面,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付出与贡献,而忽视对教师的个体成长的关注。人本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它把调动组织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使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实现第一流的工作。这就要给教师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3.建立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人本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激励。激励是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建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是基于公正和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或机制。作为高知群体的教师,除了渴望被别人尊重,有成长发展的环境外,更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公平公正的评价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这也是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深化参与意识,落实民主机制,开拓人本管理的新路径
1.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集思广益,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内耗;可以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责任感需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自觉维护学校的社会形象和良好声誉。同时教师在充分享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后,他们的积极性得以发挥,会主动承担责任,自觉自愿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减少不满和牢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文化。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广开言路,充分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适当授予教师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权力,如让教师参与讨论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认真听取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应实行校务公开、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教师拥有知情权、审议权、决策权和评议监督权。
2.着手推行教师自主管理
实施自主管理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实施自主管理的前提是充分开发和培训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教师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师参与管理程度的日益提高,可以着手推行教师自主管理。学校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应该优化自主管理环境,具体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手:推行柔性工作制,实现教师的工作自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报酬和评估体系,使每个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等等。
3.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
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仅是教师发展的要求,也是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学校比较注重的是学历培训,而对其它方面的培训不够重视。教师培训的这种状态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发展。
另外,教师人本管理中应注意提高以人为本教师管理的认识,防止“新瓶装老酒”现象,要坚持原则,防止“无原则”或者人情化管理,要在严明的章法制度和管理权限约束下,追求人情味,使情、理、法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管人本管理理论已经提出多年,也在不同程度上被各类企业和学校运用于实际管理之中,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就初中学校而言,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就更多。一方面,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校管理,尤其是公立学校的管理。尽管素质教育提出多年,但中考的指挥棒仍然影响着初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单一衡量标准不取消,对教师的急功近利的、缺乏科学管理的格局就很难打破,人本管理也就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另一方面是管理者对人本管理的内涵认识不清,仅停留在以教师为本,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上。这种较浅层次的认识,只能带来浅层次的管理。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并不对立。以教师为本是有秩序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保障和约束手段,在有序下方能更好地实施人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