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供应链一体化的概念,分析了供应链一体化中的主要问题是物流金融问题,然后从业务模式、运作问题、风险特点、法律特性等方面介绍了供应链一体化中物流金融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流金融在供应链一体化中的作用,包括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降低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并能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能够促进供应链的发展和优化。
关键词:供应链一体化;物流金融;作用
一、引言
2005年,在代表物流管理最高水平的美国,其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正式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此举意味着物流管理已经进入到供应链一体化时代。
所谓供应链一体化是指为供应链服务的物流管理的延伸,是供应链的物流,即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供应与采购的一体化,更具体地说是供应链内的物流活动的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则是指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简单地说,就是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由于在供应链一体化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好坏。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使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物流流通质量提高、物资通过数量增加、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提高供应链的物资处理能力、增强供应链的资金利用效率,进而达到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最优、成本最低、反应最快。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资金流盘活物流,进而盘活供应链,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成为各个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此过程中,物流金融就是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关于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的研究,国外学术通常指的是财务供应链管理(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FSCM),而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有很多概念,如融通仓、物资银行、物流金融和金融物流,2005年我国召开的“首届中国物流金融国际峰会”和“首届供应链金融服务国际研讨会”则将物流金融的概念标准化,并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的研究。
罗齐、朱道立(2002)针对中小企业信用级别低、可抵押资产普遍较少,也难以得到大企业担保的资金困境问题,提出了运用“前店后仓”——融通仓的方式解决。并首次提出了融通仓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也将良好地融入企业供应链体系中,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金融提供者。
邹小芃、唐元琦(2004)首次提出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并进一步解释到“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提出现代物流金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的投融资、物流保险和结算支持方面。
石代伦、杨桂红、朱怀意(2006)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并提出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期权的思想对风险进行管理,考虑了一条两阶段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可以直接购买产品,也可以购买期权,并通过构建模型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求解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补给策略以及最优期望利润,论证了期权能够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而提供了供应链各成员解决风险问题的有效方式,证明运用期权思想管理供应链可以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冯耕中(2007)从法律特性方面对物流金融业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我国担保法对质押担保方式的规定分析了物流金融业务的法律属性,物流金融业务的核心是物流企业受银行的委托现场管理质押物品、银行向借方企业提供质押融资,因而属于质押担保的范畴。
从以上文献研究回顾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物流金融的研究较多,但是其研究大多是解释性的,对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认为物流金融作为供应链一体化经营的主要手段,在供应链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物流金融在供应链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当物品在供应链上流动时,每向下走一级,就产生一定量的增值,这种增值既体现在物流流域,也表现在资金方面。即伴随着物流必然还存在着重要的资金流,物流和资金流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传统理念中,对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往往是分开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负责物流,而财务部门负责资金流管理,这种物流和资金流的分离管理影响了供应链整体运作的效益。在供应链一体化阶段,要求对物流、资金流实行集成管理,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降低运营成本
供应链各方的交易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重要方面,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可以极大地降低供应链各方的交易成本。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金融服务涉及相互合作的多个企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能够提供资本的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融资企业及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这些企业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金融机构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依据物流供应链进行金融活动。具体操作模式上,金融机构可以与物流企业联合,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运营特点和资金流动规律,进行相应的信贷、结算以及保证业务。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状况、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开展更加灵活的物流金融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同需要质押贷款的企业接触、沟通和谈判,代表金融机构同贷款企业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和仓储管理服务协议,向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的同时,为企业寄存的质物提供仓储管理服务和监管服务,从而将申请贷款和质物仓储两项任务整合操作,提高质押贷款业务运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在物流金融的经营模式下,将对借贷方的监管转交给物流企业,将资金的管理交给金融机构,将资产的运作交给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将实物运作分散给各个中小企业,从而在供应链内实现了管理的专业化,极大提高了供应链的经营效率,降低了供应链的运作成本。
(二)降低经营风险
在传统物流金融业务中,银行是委托人,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银行进行质押物的评估和保管等工作,在对质押物的评估过程中,出于对该市场的熟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银行所不了解的,而物流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有强烈的动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而银行由于精力所限或者成本过高的问题,无法对所有企业、每笔业务进行详细的审核,这可能给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广大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也可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同欺骗银行,这就增加了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而在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融资业务的评估者、监管者和物流业务的实施者,在融资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能充分了解客户信息,掌握库存的变动情况;核心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雇佣者和长期合作者,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深刻的了解和共同的利益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信用;金融机构作为核心企业的主要资金供给者,与核心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方,帮助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这种经营模式,将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各企业有效连接在一起,既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供应链经营的风险。
(三)增强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库存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库存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其他交易活动可能无法进展,可能导致现金流的断裂,进而发生生产困难或者应付账款的支付困难,而应付账款的拖延,可能导致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发生资金断裂,造成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资金困难的连锁效应。而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是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这一供应链,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也就是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实现供应链上各个主体多方的“共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壮大了自身的实力;对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来说,加速了资金的流转,争取了更大的商机;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整合了资金资源,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一体化阶段,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即物流金融为供应链带来了更大的增值,方便了供应链内各成员的结算,提高了供应链成员的合作效率,从而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
2、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浙江金融,2004(5).
3、石代伦,杨桂红,朱怀意.金融衍生工具的思想在管理供应链风险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06(9).
4、冯耕中.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分析[J].预测,2007(1).
5、Amit Sachan,Subhash Datta.Review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logistics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35).
*本文由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作者为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供应链一体化;物流金融;作用
一、引言
2005年,在代表物流管理最高水平的美国,其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正式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此举意味着物流管理已经进入到供应链一体化时代。
所谓供应链一体化是指为供应链服务的物流管理的延伸,是供应链的物流,即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供应与采购的一体化,更具体地说是供应链内的物流活动的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则是指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简单地说,就是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由于在供应链一体化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好坏。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使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物流流通质量提高、物资通过数量增加、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提高供应链的物资处理能力、增强供应链的资金利用效率,进而达到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最优、成本最低、反应最快。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资金流盘活物流,进而盘活供应链,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成为各个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此过程中,物流金融就是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关于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的研究,国外学术通常指的是财务供应链管理(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FSCM),而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有很多概念,如融通仓、物资银行、物流金融和金融物流,2005年我国召开的“首届中国物流金融国际峰会”和“首届供应链金融服务国际研讨会”则将物流金融的概念标准化,并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的研究。
罗齐、朱道立(2002)针对中小企业信用级别低、可抵押资产普遍较少,也难以得到大企业担保的资金困境问题,提出了运用“前店后仓”——融通仓的方式解决。并首次提出了融通仓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也将良好地融入企业供应链体系中,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金融提供者。
邹小芃、唐元琦(2004)首次提出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并进一步解释到“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提出现代物流金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的投融资、物流保险和结算支持方面。
石代伦、杨桂红、朱怀意(2006)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并提出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期权的思想对风险进行管理,考虑了一条两阶段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可以直接购买产品,也可以购买期权,并通过构建模型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求解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补给策略以及最优期望利润,论证了期权能够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而提供了供应链各成员解决风险问题的有效方式,证明运用期权思想管理供应链可以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冯耕中(2007)从法律特性方面对物流金融业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我国担保法对质押担保方式的规定分析了物流金融业务的法律属性,物流金融业务的核心是物流企业受银行的委托现场管理质押物品、银行向借方企业提供质押融资,因而属于质押担保的范畴。
从以上文献研究回顾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物流金融的研究较多,但是其研究大多是解释性的,对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认为物流金融作为供应链一体化经营的主要手段,在供应链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物流金融在供应链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当物品在供应链上流动时,每向下走一级,就产生一定量的增值,这种增值既体现在物流流域,也表现在资金方面。即伴随着物流必然还存在着重要的资金流,物流和资金流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传统理念中,对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往往是分开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负责物流,而财务部门负责资金流管理,这种物流和资金流的分离管理影响了供应链整体运作的效益。在供应链一体化阶段,要求对物流、资金流实行集成管理,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降低运营成本
供应链各方的交易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重要方面,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可以极大地降低供应链各方的交易成本。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金融服务涉及相互合作的多个企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能够提供资本的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融资企业及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这些企业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金融机构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依据物流供应链进行金融活动。具体操作模式上,金融机构可以与物流企业联合,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运营特点和资金流动规律,进行相应的信贷、结算以及保证业务。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状况、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开展更加灵活的物流金融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同需要质押贷款的企业接触、沟通和谈判,代表金融机构同贷款企业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和仓储管理服务协议,向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的同时,为企业寄存的质物提供仓储管理服务和监管服务,从而将申请贷款和质物仓储两项任务整合操作,提高质押贷款业务运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在物流金融的经营模式下,将对借贷方的监管转交给物流企业,将资金的管理交给金融机构,将资产的运作交给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将实物运作分散给各个中小企业,从而在供应链内实现了管理的专业化,极大提高了供应链的经营效率,降低了供应链的运作成本。
(二)降低经营风险
在传统物流金融业务中,银行是委托人,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银行进行质押物的评估和保管等工作,在对质押物的评估过程中,出于对该市场的熟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银行所不了解的,而物流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有强烈的动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而银行由于精力所限或者成本过高的问题,无法对所有企业、每笔业务进行详细的审核,这可能给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广大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也可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同欺骗银行,这就增加了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而在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融资业务的评估者、监管者和物流业务的实施者,在融资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能充分了解客户信息,掌握库存的变动情况;核心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雇佣者和长期合作者,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深刻的了解和共同的利益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信用;金融机构作为核心企业的主要资金供给者,与核心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方,帮助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这种经营模式,将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各企业有效连接在一起,既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供应链经营的风险。
(三)增强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库存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库存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其他交易活动可能无法进展,可能导致现金流的断裂,进而发生生产困难或者应付账款的支付困难,而应付账款的拖延,可能导致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发生资金断裂,造成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资金困难的连锁效应。而供应链一体化中的物流金融是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这一供应链,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也就是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实现供应链上各个主体多方的“共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壮大了自身的实力;对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来说,加速了资金的流转,争取了更大的商机;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整合了资金资源,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一体化阶段,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即物流金融为供应链带来了更大的增值,方便了供应链内各成员的结算,提高了供应链成员的合作效率,从而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
2、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浙江金融,2004(5).
3、石代伦,杨桂红,朱怀意.金融衍生工具的思想在管理供应链风险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06(9).
4、冯耕中.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分析[J].预测,2007(1).
5、Amit Sachan,Subhash Datta.Review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logistics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35).
*本文由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作者为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