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等于计划经济的教条,打破了西方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不能兼容的信条,而且在实践上成功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路径和模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经济制度持续创新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制度创新;新阶段;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9)09-0010-07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项崭新实践。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由实践经验总结的一般规律不断转化为科学的理论,正在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理论层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制度创新的硕果。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本质属性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发展出来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市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复杂的巨系统,涵盖居民、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方方面面,并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具体类型。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尽管差别很大,但是它们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正常运行中都必须具有一般的通则和规范,这是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础要素,这些基础要素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市场主体完全独立,自主决策,自负其责。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独立自主的供求决策来决定。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平等经济。供求双方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供求,社会主义市场是建构于契约之上平等交易的总和。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生命力是其资源配置的效率,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石,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靠竞争,不断深化改革去除传统体制中限制竞争的因素,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推动经济高效配置資源、创造财富。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改革和开放就是要不断突破传统体制的封闭性,通过不断创新对外开放形式,确立对外开放比较优势,在微观主体不断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
从一般规定性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包含了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要解决物质生产问题,也可以说是财富创造问题,而分工是人类社会财富创造效率的源泉。但是,分工会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分离,由此产生协调生产与消费的需求,分工也会产生协作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建立于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双方更需要协调调控。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引入市场交换连结了供给与需求,联系了生产和消费双方,不但解决了分工带来的矛盾,也革除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弊端。市场交换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充分的信息,价格能够发挥信息充分显示供给的基础作用,所以,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围绕价格改革展开的,通过渐进式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价格核心地位,价格替代直接的指令计划联系供求双方的利益,双向调节,引导资源高效流动,形成了新的供求平衡机制。价格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发挥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也是一个竞争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塑造的过程,由于竞争日益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如一般市场经济所要求,通过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供求、价格、竞争发挥高效资源配置的功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备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首先,生产的商品化。不仅产品和服务商品化了,而且各种生产要素也商品化了,为了买卖而生产成为常态。其次,经济关系的市场化。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再依靠计划联系起来,而是日益由市场来决定,市场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中心,生产经营自主,经济行为规范,围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初步形成了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机制。再次,产权关系的明晰化。依靠国家法律确立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依靠道德、契约、政策、法规等建构市场规则和秩序,从而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产权关系和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环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作为“新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具备了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自身本质属性的一般内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首先,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虽然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但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而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次,在分配制度方面,虽然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再次,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让市场发挥其自动调节、资源配置效率高等优势;最后,在宏观调控上,坚持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形成的国家调控的特有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优势,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兼顾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经济基础框架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之适应的经济基础,即一个具有完备框架体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框架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新和加速了这一建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这一体系是什么,如何建构做了集中的阐述,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做出了具体部署,因此,理论的总结与实践的进展不断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框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最核心的内容角度来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包括:(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3)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4)间接手段主导的宏观调控体系;(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6)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一)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各生产部门、生产单位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与一般基础。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所有制结构构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与各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形成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主体。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单位,还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或者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都是产品的不同所有者,从而决定它们之间交换劳动产品必须采取商品的形式,通过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商品买卖的方式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各自的利益,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各种所有制决定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市场经济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家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必须分离,国有企业作为拥有产权的自主经营者,具有与其权利和责任相联系的独立经济利益,既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又必须对企业劳动者支付报酬,这种报酬形成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并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各国有企业之间也必然是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身份相互对待,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得对方的产品,从而保证交换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这种根本利益一致但又具有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最后,从深层次的经济依据来看,初级社会主义劳动表现为多主体的复合式联合劳动。各企业的生产劳动还只是个别单位的劳动、局部的劳动,并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具有间接社会性。所以,生产者的劳动还需要经过市场迂回地表现为价值,将劳动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通过交换得到社会的承认,个别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经济利益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决定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一种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生产力原则出发,认为任何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是为了消除旧的社会制度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以便更快、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中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更加重要和突出。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市场经济价值形成机制中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管理的强大动力,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提高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能够充分发挥配置资源和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才能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下的落后面貌,才能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运行结构,才能创造出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也只有在市场机制中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才能更大程度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支持功能,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要想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我们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老路,用几百年的时间去让市场自发地、缓慢地演变,而必须要坚持“四个自信”,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优化的经济结构和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不但可以而且必须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并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形成一种动态、协调的互相促进关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成果
在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前,不论是学者,实践家,还是普通大众,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强调市场經济天然与私有制相联系,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长期以来排斥市场经济,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更是坚定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禁锢,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由此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早期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绘就: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将要消失。列宁在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依然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剥削。”[1]124斯大林虽然承认社会主义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又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计划经济是排斥商品和价值规律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虽然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基本框架方面仍然受经典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必然发展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道路,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要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在模仿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波折不断,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更是到了危机的边缘。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这些基本问题举国关注,世界瞩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充分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吸收市场经济发展的科学成果,集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科学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阶段和时期有其优势,因为它能够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因而在国民经济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起到了快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短期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大项目取得突破。然而,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信息完备充分,即计划部门能够准确无误地了解即使是十分微小的微宏观经济信息;二是决策准确及时,能够针对宏观和各种微观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三是利益一致,能够保障经济活动者的利益完全一致,从而使决策安排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但是,现实中这些条件极难具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国的经济日益复杂多元,排斥市场作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社会资源错配,科技落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经济结构扭曲僵化,消费水平低下,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甚至恶化。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传统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然而,怎样改革?要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造?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国内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求当代世界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开拓创新的超人胆魄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具体地说,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认识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的突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做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并且对计划经济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释。第三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生产力。”[3]236这种认识第一次打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僵化观点,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了。1985年10月,邓小平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148-1491987年2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2]2031990年12月,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2]364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更加坚定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373
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突破了一直禁锢着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是私有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搞计划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私有化等的束缚,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崭新命题,并且寻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现形式。
事实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只是现在社会资源运行和配置的两种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它们本身并不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因此,市场经济既可以与私有制相联系并为其服务,同样也可以与公有制相联系并为其服务。发展市场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创新,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运行方式和调节手段,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为中心构架经济流程,用价格信号调节社会生产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协调供求关系,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调节社会生产,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党的十四大上得以确立;此后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则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对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做出新的概括;党的十六大更进一步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新举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大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从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决革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协调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一以贯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中,我国推进了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市场得到比较充分的“发育”,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我国与国际的经济交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国经济体制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些改革主要包括: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治理制度。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符合当代我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给国民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中存在着新旧体制并存的现象,在一定阶段使经济秩序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这些都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得以解决。
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78年至2018年,我国GDP由3645亿元跃升至90万亿元,年平均实际增长速度约10%,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还不及其1/3,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4.62万亿美元,从排不进全球前20名,到现在位居全球第一名,实现了跨越发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并且是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提高到16%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國际地位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稳步上升。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建立,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当列宁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之时,恰恰是在最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则直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诞生,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这就要求回答在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首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怎样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和规律总结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性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有了现实的载体,从而实现了对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知行合一。二是跳出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教条和实践禁锢,正确认识了计划和市场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发展手段,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创新基本经济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在市场经济中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不仅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也鼓励、支持和引导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高效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并且,创立了一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不是否定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是简单复制国外市场经济的理论,更不是套用西方新自由主义“药方”和思维。早于我国,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市场经济探索,20世纪20—30年代的“兰格模式”,提出用计划模拟市场的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改革中采用“市场社会主义实验”假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经济与市场的最优结合,而非人为地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奥塔·锡克则在捷克提出所谓“第三条道路”模式。这些探索不是没有为理论找到现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路径和模式,就是改革实践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最终普遍陷入经济停滞、社会混乱的灾难境地。事实强有力地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找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实方法、路径和模式,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成功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版)(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魏亚男
[关键词]制度创新;新阶段;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9)09-0010-07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项崭新实践。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由实践经验总结的一般规律不断转化为科学的理论,正在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理论层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制度创新的硕果。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本质属性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发展出来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市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复杂的巨系统,涵盖居民、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方方面面,并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具体类型。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尽管差别很大,但是它们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正常运行中都必须具有一般的通则和规范,这是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础要素,这些基础要素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市场主体完全独立,自主决策,自负其责。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独立自主的供求决策来决定。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平等经济。供求双方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供求,社会主义市场是建构于契约之上平等交易的总和。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生命力是其资源配置的效率,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石,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靠竞争,不断深化改革去除传统体制中限制竞争的因素,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推动经济高效配置資源、创造财富。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改革和开放就是要不断突破传统体制的封闭性,通过不断创新对外开放形式,确立对外开放比较优势,在微观主体不断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
从一般规定性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包含了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要解决物质生产问题,也可以说是财富创造问题,而分工是人类社会财富创造效率的源泉。但是,分工会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分离,由此产生协调生产与消费的需求,分工也会产生协作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建立于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双方更需要协调调控。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引入市场交换连结了供给与需求,联系了生产和消费双方,不但解决了分工带来的矛盾,也革除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弊端。市场交换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充分的信息,价格能够发挥信息充分显示供给的基础作用,所以,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围绕价格改革展开的,通过渐进式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价格核心地位,价格替代直接的指令计划联系供求双方的利益,双向调节,引导资源高效流动,形成了新的供求平衡机制。价格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发挥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也是一个竞争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塑造的过程,由于竞争日益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如一般市场经济所要求,通过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供求、价格、竞争发挥高效资源配置的功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备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首先,生产的商品化。不仅产品和服务商品化了,而且各种生产要素也商品化了,为了买卖而生产成为常态。其次,经济关系的市场化。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再依靠计划联系起来,而是日益由市场来决定,市场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中心,生产经营自主,经济行为规范,围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初步形成了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机制。再次,产权关系的明晰化。依靠国家法律确立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依靠道德、契约、政策、法规等建构市场规则和秩序,从而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产权关系和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环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作为“新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具备了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自身本质属性的一般内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首先,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虽然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但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而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次,在分配制度方面,虽然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再次,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让市场发挥其自动调节、资源配置效率高等优势;最后,在宏观调控上,坚持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形成的国家调控的特有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优势,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兼顾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经济基础框架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之适应的经济基础,即一个具有完备框架体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框架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新和加速了这一建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这一体系是什么,如何建构做了集中的阐述,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做出了具体部署,因此,理论的总结与实践的进展不断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框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最核心的内容角度来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包括:(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3)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4)间接手段主导的宏观调控体系;(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6)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一)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各生产部门、生产单位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与一般基础。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所有制结构构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与各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形成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主体。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单位,还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或者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都是产品的不同所有者,从而决定它们之间交换劳动产品必须采取商品的形式,通过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商品买卖的方式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各自的利益,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各种所有制决定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市场经济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家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必须分离,国有企业作为拥有产权的自主经营者,具有与其权利和责任相联系的独立经济利益,既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又必须对企业劳动者支付报酬,这种报酬形成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并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各国有企业之间也必然是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身份相互对待,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得对方的产品,从而保证交换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这种根本利益一致但又具有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最后,从深层次的经济依据来看,初级社会主义劳动表现为多主体的复合式联合劳动。各企业的生产劳动还只是个别单位的劳动、局部的劳动,并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具有间接社会性。所以,生产者的劳动还需要经过市场迂回地表现为价值,将劳动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通过交换得到社会的承认,个别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经济利益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决定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一种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生产力原则出发,认为任何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是为了消除旧的社会制度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以便更快、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中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更加重要和突出。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市场经济价值形成机制中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管理的强大动力,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提高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能够充分发挥配置资源和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才能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下的落后面貌,才能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运行结构,才能创造出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也只有在市场机制中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才能更大程度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支持功能,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要想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我们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老路,用几百年的时间去让市场自发地、缓慢地演变,而必须要坚持“四个自信”,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优化的经济结构和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不但可以而且必须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并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形成一种动态、协调的互相促进关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成果
在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前,不论是学者,实践家,还是普通大众,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强调市场經济天然与私有制相联系,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长期以来排斥市场经济,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更是坚定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禁锢,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由此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早期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绘就: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将要消失。列宁在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依然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剥削。”[1]124斯大林虽然承认社会主义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又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计划经济是排斥商品和价值规律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虽然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基本框架方面仍然受经典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必然发展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道路,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要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在模仿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波折不断,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更是到了危机的边缘。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这些基本问题举国关注,世界瞩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充分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吸收市场经济发展的科学成果,集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科学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阶段和时期有其优势,因为它能够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因而在国民经济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起到了快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短期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大项目取得突破。然而,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信息完备充分,即计划部门能够准确无误地了解即使是十分微小的微宏观经济信息;二是决策准确及时,能够针对宏观和各种微观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三是利益一致,能够保障经济活动者的利益完全一致,从而使决策安排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但是,现实中这些条件极难具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国的经济日益复杂多元,排斥市场作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社会资源错配,科技落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经济结构扭曲僵化,消费水平低下,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甚至恶化。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传统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然而,怎样改革?要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造?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国内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求当代世界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开拓创新的超人胆魄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具体地说,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认识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的突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做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并且对计划经济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释。第三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生产力。”[3]236这种认识第一次打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僵化观点,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了。1985年10月,邓小平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148-1491987年2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2]2031990年12月,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2]364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更加坚定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373
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突破了一直禁锢着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是私有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搞计划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私有化等的束缚,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崭新命题,并且寻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现形式。
事实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只是现在社会资源运行和配置的两种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它们本身并不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因此,市场经济既可以与私有制相联系并为其服务,同样也可以与公有制相联系并为其服务。发展市场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创新,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运行方式和调节手段,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为中心构架经济流程,用价格信号调节社会生产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协调供求关系,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调节社会生产,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党的十四大上得以确立;此后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则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对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做出新的概括;党的十六大更进一步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新举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大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从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决革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协调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一以贯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中,我国推进了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市场得到比较充分的“发育”,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我国与国际的经济交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国经济体制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些改革主要包括: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治理制度。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符合当代我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给国民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中存在着新旧体制并存的现象,在一定阶段使经济秩序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这些都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得以解决。
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78年至2018年,我国GDP由3645亿元跃升至90万亿元,年平均实际增长速度约10%,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还不及其1/3,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4.62万亿美元,从排不进全球前20名,到现在位居全球第一名,实现了跨越发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并且是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提高到16%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國际地位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稳步上升。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建立,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当列宁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之时,恰恰是在最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则直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诞生,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这就要求回答在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首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怎样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和规律总结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性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有了现实的载体,从而实现了对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知行合一。二是跳出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教条和实践禁锢,正确认识了计划和市场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发展手段,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创新基本经济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在市场经济中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不仅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也鼓励、支持和引导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高效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并且,创立了一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不是否定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是简单复制国外市场经济的理论,更不是套用西方新自由主义“药方”和思维。早于我国,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市场经济探索,20世纪20—30年代的“兰格模式”,提出用计划模拟市场的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改革中采用“市场社会主义实验”假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经济与市场的最优结合,而非人为地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奥塔·锡克则在捷克提出所谓“第三条道路”模式。这些探索不是没有为理论找到现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路径和模式,就是改革实践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最终普遍陷入经济停滞、社会混乱的灾难境地。事实强有力地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找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实方法、路径和模式,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成功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版)(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魏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