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谢你的照亮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置身学校这个考试的主战场,应试教育的硝烟弥漫,班级间、同行间的暗暗比拼是少不了的。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希望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科考出好成绩。对于同行,虽谈不上信息封锁,但多数时候也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一日,我在自己所教班级的门口碰见了邻班的尖子生,我问他干嘛,他说来找我班的陈瑞借整理笔记,并夸赞陈瑞的整理笔记做得好极了。我很诧异,要知道这两人同为年级的顶尖高手,考试排名历来是我们两个班比拼的重点。当我装作不在意地询问陈瑞时,这个腼腆的男孩子只是笑笑说:“有人比才好玩嘛。”
  望着他清澈的眼睛,我羞愧极了。也许应试教育就是一个怪圈,它不仅禁锢了我们的思维,还禁锢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变得狭隘、自私,而忘却了教育的本真?这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幸好还有这样清澈的眼睛在时时提醒我们,监督我们。
  (二)
  那是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季,我注意到班上一个叫吴峰的学生总是没穿棉袄,每当晨练或课间操时,他就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开始我以为他是像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耍酷,劝说了两次,他也不吭声。我正疑惑,班上一个知情者告诉我,吴峰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一直寄养在他经济窘迫的叔叔家里,他不是不穿棉袄,而是根本没有棉袄可穿。我的眼睛湿润了,尽管这些情况他在学生登记表上只字未提,但我还是暗暗责怪自己的粗心。
  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献爱心的活动,恰逢期中考试完毕,按惯例要奖励优秀生和进步生,我动员孩子们捐出这次奖励的费用,自己又贴补了几十元,亲自到黄鹤大厦给他挑选了一件厚厚实实的大棉袄。可是当班长在班会上代表全班,把这件承载了无限爱心的棉袄送给吴峰时,他却坚决地拒绝了,并冲出了教室……
  晚上,我来到吴峰的家里,他的叔叔一方面向我和班上的同学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满含歉意地告诉我,吴峰这孩子从小自尊心就强,他不愿意别人对他有任何另眼相待,哪怕是以爱的名义。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痛悔自己的疏漏和浅薄。是啊,在教育工作中,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假如没有对学生个性的充分了解,假如没有对学生隐私的充分尊重,这爱就显得太过盲目,甚至有可能带来爱的伤害。
  (三)
  黑板擦唰唰唰,光阴的脚步嚓嚓嚓,转眼之间,我已人到中年。也许是心气渐减,也许是琐事缠身,难免有时消极,有时懈怠。
  一个午后,我在自己的信箱里发现一只白色的信封,打开来,是一板华素片和一张信笺,上面写着:“老师,您太累了吧?我发现您这些天讲课没有以前精彩了,真心希望您健康快乐!”下面还画了一张笑脸,另写了三个字“期待中”。
  一时间,我心里五味杂陈,有不安,有感动,有愧疚……是啊,曾几何时,我备课没有从前认真了;曾几何时,我批改作业没有从前细致了,自以为没什么,可分明忘记了那一张张期待的笑脸,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人常赞曰: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可二十余年的从教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着崭新的理解:如果说教师是一支蜡烛,他能用知识和爱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那么,学生又何尝不是一支支蜡烛,照亮了我们师者的人生?使我们摒弃狭隘,成就宽广;摒弃浅薄,成就深刻;摒弃虚荣,成就坦诚;摒弃自私,成就包容;摒弃懈怠,成就进取。
  是他们,使我们单薄的生命走向丰盈;
  是他们,使我们平凡的灵魂走向高贵。
  如此,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也许都应该真诚地说上一句:
  孩子,感谢你的照亮!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