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做好科研监测规划,使规划更加有利于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更加有利于对保护区内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更加有利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是林业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本文以辽宁楼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规划的目标任务,资源调查、科学研究等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辽宁楼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科研监测;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759.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226
辽宁楼子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E1195450~120250″,N41020~411110″。保护区总面积11150hm2,是以保护暖温带北端典型的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我国北方地区林草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多样化乔灌木及原生侧柏林和原生油松等种质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重要栖息地和辽西大凌河上游水源涵养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做好科研监测规划,使监测规划更加有利于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更加有利于对保护区内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更加有利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更具系统性,意义深远。
1 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是提高保护区的科研水平,改善现有状况,培养和引进专业的人才,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把保护区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基地。进行详细的本底资源调查,在了解珍稀物种分布范围与数量的基础上,编制出相应的分布图,并建立自然资源档案;加强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野生动植物固定监测体系,建设高素质科研队伍;开展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救护、繁育、保护研究及其利用工作,积极开展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研究。开展系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結构、功能、演替规律等的研究;开展植被恢复、大气、水质变化监测。
2 如何做好科研监测
2.1 资源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动物与植物区系、植被类型与动植物种类等,并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对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应采用样线调查、野外巡护、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查清保护区内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及栖息环境等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栖息规律、种群消长规律进行长期调查研究。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按不重复统计,保护区保存有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3种。为了对其分布范围、生境状况、植被类型动态变化进行科学了解,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法,按不同植被类型设置固定样地,对区内重点野生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数量及种群结构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绘制分布图,及时反映其种群变动情况,并据此进行保护现状的分析,达到有效保护。
2.2 科学研究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网络结构的种类组成、数量、空间分布;能量物质流动的途径、转化效率和保持系统平衡的自动调节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为完善低效能的森林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类活动、森林和地裂等非规律性扰动,对植被结构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对保护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黄檗、紫椴、野大豆等的育种技术、扩繁技术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以扩大这些珍稀植物的种群数量。
2.3 社区共管理论研究
运用农村快速评估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研究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影响,寻找保护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平衡点,以解决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形成永久的利益共同体。
3 需要做好监测的主要项目
3.1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设置固定样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空间分布、优势生物种群等的数量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3.2 自然地理因子监测
开展地质、水文、气象、土壤等生态因子监测,掌握动态变化规律,为分析生态环境的主导影响因子提供基础数据,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3 保护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动态监测
长期调查和监测保护区范围内的动植物种群,了解动植物数量消长规律及生长规律,为保护和科研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分析生态环境的主导影响因子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4 分布区原生侧柏林、油松林和野大豆、紫椴群落动态监测
保护区中侧柏群落、油松群落和野大豆、紫椴群落是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长期、定点监测群落动态,对于了解全球变化中的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规划采用标准样地法,开展长期、定株监测。
3.5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监测
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环境、游路密度、游客行为的监测,以及生活接壤区的污染监测,可以正确评价旅游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简介:许国伟(1982-),男,辽宁凌源人,本科,林业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辽宁楼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科研监测;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759.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226
辽宁楼子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E1195450~120250″,N41020~411110″。保护区总面积11150hm2,是以保护暖温带北端典型的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我国北方地区林草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多样化乔灌木及原生侧柏林和原生油松等种质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重要栖息地和辽西大凌河上游水源涵养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做好科研监测规划,使监测规划更加有利于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更加有利于对保护区内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更加有利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更具系统性,意义深远。
1 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是提高保护区的科研水平,改善现有状况,培养和引进专业的人才,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把保护区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基地。进行详细的本底资源调查,在了解珍稀物种分布范围与数量的基础上,编制出相应的分布图,并建立自然资源档案;加强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野生动植物固定监测体系,建设高素质科研队伍;开展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救护、繁育、保护研究及其利用工作,积极开展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研究。开展系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結构、功能、演替规律等的研究;开展植被恢复、大气、水质变化监测。
2 如何做好科研监测
2.1 资源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动物与植物区系、植被类型与动植物种类等,并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对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应采用样线调查、野外巡护、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查清保护区内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及栖息环境等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栖息规律、种群消长规律进行长期调查研究。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按不重复统计,保护区保存有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3种。为了对其分布范围、生境状况、植被类型动态变化进行科学了解,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法,按不同植被类型设置固定样地,对区内重点野生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数量及种群结构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绘制分布图,及时反映其种群变动情况,并据此进行保护现状的分析,达到有效保护。
2.2 科学研究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网络结构的种类组成、数量、空间分布;能量物质流动的途径、转化效率和保持系统平衡的自动调节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为完善低效能的森林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类活动、森林和地裂等非规律性扰动,对植被结构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对保护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黄檗、紫椴、野大豆等的育种技术、扩繁技术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以扩大这些珍稀植物的种群数量。
2.3 社区共管理论研究
运用农村快速评估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研究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影响,寻找保护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平衡点,以解决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形成永久的利益共同体。
3 需要做好监测的主要项目
3.1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设置固定样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空间分布、优势生物种群等的数量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3.2 自然地理因子监测
开展地质、水文、气象、土壤等生态因子监测,掌握动态变化规律,为分析生态环境的主导影响因子提供基础数据,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3 保护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动态监测
长期调查和监测保护区范围内的动植物种群,了解动植物数量消长规律及生长规律,为保护和科研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分析生态环境的主导影响因子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4 分布区原生侧柏林、油松林和野大豆、紫椴群落动态监测
保护区中侧柏群落、油松群落和野大豆、紫椴群落是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长期、定点监测群落动态,对于了解全球变化中的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规划采用标准样地法,开展长期、定株监测。
3.5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监测
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环境、游路密度、游客行为的监测,以及生活接壤区的污染监测,可以正确评价旅游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简介:许国伟(1982-),男,辽宁凌源人,本科,林业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