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自我诊改是教学诊改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教学诊改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做针对性的改进。在对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课堂教学做出诊断后,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无趣、低效、高耗的问题。基于此診断,尝试通过微视频制作和虚拟仿真实验来打造生动的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应用云班课、交互式FLASH等信息化教学工具打造精准的课堂。通过积极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打造了高效课堂,构建了基于诊改工作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循环系统。
关键词:教学诊改 信息化 教学 高效课堂
教育部在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和2016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明确指出: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笔者认为,落实教学诊改的主体应该是一线教师,教师应该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注重对课堂教学状态(或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记录(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师生参与率),归纳并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得”与“失”,从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教学诊断——无趣、低效、高耗的课堂
笔者任教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多年,感觉教师苦教、学生难学仍是常态,一本教材,一间传统的硬件组装实训室,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无趣、低效、高耗的课堂模式急需改变。
1.无趣课堂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以男生为主,他们对硬件拆装充满兴趣,但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和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学生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畏难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近1/4学生的上课抬头和听讲情况堪忧,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实训课中教师操作演示讲解学生听不清看不全,操作时无从下手没有规范。
2.低效课堂
传统的硬件组装实训室学生两人一组交替进行实操,然而面对整班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疲于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的软硬件问题,甚至连课堂纪律都很难管控,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教学,教学效率低下,一节实训课任务通常只有50%左右的学生能顺利完成。部分学校在师资宽裕的情况下尝试过双师共导制,即两个教师互为实训指导教师,实践表明双师共导制的课堂教学面貌有所好转,但对师资要求过高,且仍无法实现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不用说是分层教学了。
3.高耗课堂
硬件拆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硬件组装实训室是练习拆装技能的主要场所,由于学生操作规范尚未养成,几个班级的学生轮流上完拆装课后,硬件损耗率极高。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笔者学校硬件实训室主板损坏、内存条烧坏、数据线报废等硬件损坏率高达12%。
二、教学改进——生动、高效、精准的课堂
基于上述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笔者对课堂教学尝试做出了如下改进。
1.微视频制作和虚拟仿真实验——打造生动的课堂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通常为教师演示操作和学生模仿练习。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能力差异明显,教师一人同时辅导整班学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种低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笔者针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诊断要素进行数据分析和认真诊断,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创新,借助手机、Camtasia Studio等软硬件资源针对任务点和操作要点制作微视频。
【案例1】《光驱、硬盘与内存拆装教学》微视频
计算机硬件安装步骤繁琐,规范较多,学生易忘难记。笔者自制的微视频《光驱、硬盘与内存拆装教学微视频》——可供学生反复观看操作要点并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一对多无法全覆盖的问题,学生对教师示范操作也看得清、看得全,注意事项一目了然。另外,笔者还经常自拍课前导学视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案例2】引入VR技术实现虚拟仿真实验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费耗材、高成本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网络工程,笔者除了教授学生硬件拆装技能外,还扩展了双绞线制作和RJ45模块端接技能,这也是学生走向网络工程安装与调试岗位必须学会的技能。其中工作区子系统实训是一个从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区域,以往学生经常要浪费2~3个RJ45模块、1~2米网线才能真正掌握网络模块压接技能,因此实验实训成本较高。为此,笔者引入最新的VR技术,帮助学生实现360度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有效降低了模块和网线损耗,降低了教学成本。
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和VR技术的应用,使原本枯燥难记的知识和难掌握的技能变得生动、直观,学生看得清了,也就听得懂了,从而破解了无趣的课堂氛围。
2.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
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常态。各种地学习平台、手机App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利用好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如等待公交、坐地铁、寝室休息等),有力推动了学生的移动学习,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
【案例】学生学习了虚拟机的正确使用,了解了Windows系统的安装过程,但对具体安装过程和步骤由于机房环境限制不能做出完整的实践操作,因此学生对知识掌握会一知半解;另外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充分使用好移动终端学习的优势,笔者借助“大学慕课(MOOC)”App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资源(含视频、PPT、教学设计和单元测验),实现了学生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
3.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打造精准的课堂 (1)云班课加强教学管理。传统实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低、课前课后学习无法监管、学生过程难以激励、过程性考核难以实施等多种问题。随着近年来免费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UMU互动App、班级优化大师)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的触角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学习空间无限延伸拓展,学生可以在移动终端预习课程内容,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熟悉学生的学情,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案例】以往单纯地让学生对着书本进行预习效果不佳,即使图文并茂的教材也难以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笔者尝试利用蓝墨云班课学习平台让学生加入到云班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课后向学生推送课件、微课、文档、视音频等多种格式的教學资源,通过电脑端提前导入学习视频和素材,并要求学生在移动端完成课前预习和检测试题。令笔者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参与率高达90%以上。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进行详细记录。利用平台真正实现了课前学技能、课中练技能、课后拓技能。
(2)交互式flash进行仿真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操作极强的实训课程,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拆装非常感兴趣,但没有实战经验,操作时不够规范。教师示范学生看不清,学生操作教师又看不全,而由于学生操作不当造成硬件损坏概率极高,实验实训室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案例】学生对光驱、硬盘等设备进行安装时,通常会忽略安装方向从而导致针脚弯曲、断裂甚至使主板报废,硬件损坏概率极高,教学成本加大。笔者积极制作和引入交互式flash,学生先在电脑端模拟内存、硬盘等部件的实训,经过多次模拟实训拆装合格后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安装,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拆装时的硬件损坏。
笔者利用交互式flash让学生先进行微辅助教学,经过多次模拟实训合格后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安装,降低了硬件损坏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时的自信心。
三、成效分析
笔者以所教授的16级网络1班作为诊改实验班,16级网络2班作为传统对照班,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堂抬头率”“硬件损坏率”“实训任务完成率”和“评教满意率”等数据进行调查显示,诊改班的硬件损坏率明显下降,而学生课堂抬头率、实训任务完成率和评教满意率明显上升,有效解决了传统计算机实训课堂的“低效率”和“高损耗”。
通过教学诊改,学生的计算机硬件拆装实训技能快速提升,专业发展充满动力。诊改实验班级中有15位学生顺利进入笔者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联想专业班学习,最后通过LCSE联想工程师认证考试分配到联想集团旗下合作单位工作。通过教学诊改,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笔者以《光驱、硬盘和内存的拆装》为课题获得了全国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通过教学诊改降低了实训耗材支出的同时真正实现了降耗增效,向着打造低损耗的绿色课堂、实现高效益的美丽课堂迈出了一大步。
四、实践反思
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对教学的反思能力。通过搜集大量课堂实践数据并进行诊断分析,梳理出诊断内容和诊断要点,聚焦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诊改工作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循环系统。
做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准确诊断是前提,改进落实是关键。借助教学诊改大数据平台生成的质量报告,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提升,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诊改成果进行经验介绍和成效推广,让更多专业教师享受诊改带来的红利精耕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尹达.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J].基础教育,2014(6).
[2]严先云.教师怎样作教学诊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教学诊改 信息化 教学 高效课堂
教育部在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和2016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明确指出: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笔者认为,落实教学诊改的主体应该是一线教师,教师应该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注重对课堂教学状态(或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记录(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师生参与率),归纳并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得”与“失”,从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教学诊断——无趣、低效、高耗的课堂
笔者任教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多年,感觉教师苦教、学生难学仍是常态,一本教材,一间传统的硬件组装实训室,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无趣、低效、高耗的课堂模式急需改变。
1.无趣课堂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以男生为主,他们对硬件拆装充满兴趣,但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和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学生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畏难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近1/4学生的上课抬头和听讲情况堪忧,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实训课中教师操作演示讲解学生听不清看不全,操作时无从下手没有规范。
2.低效课堂
传统的硬件组装实训室学生两人一组交替进行实操,然而面对整班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疲于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的软硬件问题,甚至连课堂纪律都很难管控,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教学,教学效率低下,一节实训课任务通常只有50%左右的学生能顺利完成。部分学校在师资宽裕的情况下尝试过双师共导制,即两个教师互为实训指导教师,实践表明双师共导制的课堂教学面貌有所好转,但对师资要求过高,且仍无法实现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不用说是分层教学了。
3.高耗课堂
硬件拆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硬件组装实训室是练习拆装技能的主要场所,由于学生操作规范尚未养成,几个班级的学生轮流上完拆装课后,硬件损耗率极高。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笔者学校硬件实训室主板损坏、内存条烧坏、数据线报废等硬件损坏率高达12%。
二、教学改进——生动、高效、精准的课堂
基于上述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笔者对课堂教学尝试做出了如下改进。
1.微视频制作和虚拟仿真实验——打造生动的课堂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通常为教师演示操作和学生模仿练习。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能力差异明显,教师一人同时辅导整班学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种低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笔者针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诊断要素进行数据分析和认真诊断,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创新,借助手机、Camtasia Studio等软硬件资源针对任务点和操作要点制作微视频。
【案例1】《光驱、硬盘与内存拆装教学》微视频
计算机硬件安装步骤繁琐,规范较多,学生易忘难记。笔者自制的微视频《光驱、硬盘与内存拆装教学微视频》——可供学生反复观看操作要点并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一对多无法全覆盖的问题,学生对教师示范操作也看得清、看得全,注意事项一目了然。另外,笔者还经常自拍课前导学视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案例2】引入VR技术实现虚拟仿真实验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费耗材、高成本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网络工程,笔者除了教授学生硬件拆装技能外,还扩展了双绞线制作和RJ45模块端接技能,这也是学生走向网络工程安装与调试岗位必须学会的技能。其中工作区子系统实训是一个从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区域,以往学生经常要浪费2~3个RJ45模块、1~2米网线才能真正掌握网络模块压接技能,因此实验实训成本较高。为此,笔者引入最新的VR技术,帮助学生实现360度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有效降低了模块和网线损耗,降低了教学成本。
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和VR技术的应用,使原本枯燥难记的知识和难掌握的技能变得生动、直观,学生看得清了,也就听得懂了,从而破解了无趣的课堂氛围。
2.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
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常态。各种地学习平台、手机App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利用好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如等待公交、坐地铁、寝室休息等),有力推动了学生的移动学习,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
【案例】学生学习了虚拟机的正确使用,了解了Windows系统的安装过程,但对具体安装过程和步骤由于机房环境限制不能做出完整的实践操作,因此学生对知识掌握会一知半解;另外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充分使用好移动终端学习的优势,笔者借助“大学慕课(MOOC)”App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资源(含视频、PPT、教学设计和单元测验),实现了学生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
3.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打造精准的课堂 (1)云班课加强教学管理。传统实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低、课前课后学习无法监管、学生过程难以激励、过程性考核难以实施等多种问题。随着近年来免费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UMU互动App、班级优化大师)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的触角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学习空间无限延伸拓展,学生可以在移动终端预习课程内容,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熟悉学生的学情,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案例】以往单纯地让学生对着书本进行预习效果不佳,即使图文并茂的教材也难以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笔者尝试利用蓝墨云班课学习平台让学生加入到云班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课后向学生推送课件、微课、文档、视音频等多种格式的教學资源,通过电脑端提前导入学习视频和素材,并要求学生在移动端完成课前预习和检测试题。令笔者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参与率高达90%以上。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进行详细记录。利用平台真正实现了课前学技能、课中练技能、课后拓技能。
(2)交互式flash进行仿真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操作极强的实训课程,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拆装非常感兴趣,但没有实战经验,操作时不够规范。教师示范学生看不清,学生操作教师又看不全,而由于学生操作不当造成硬件损坏概率极高,实验实训室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案例】学生对光驱、硬盘等设备进行安装时,通常会忽略安装方向从而导致针脚弯曲、断裂甚至使主板报废,硬件损坏概率极高,教学成本加大。笔者积极制作和引入交互式flash,学生先在电脑端模拟内存、硬盘等部件的实训,经过多次模拟实训拆装合格后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安装,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拆装时的硬件损坏。
笔者利用交互式flash让学生先进行微辅助教学,经过多次模拟实训合格后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安装,降低了硬件损坏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时的自信心。
三、成效分析
笔者以所教授的16级网络1班作为诊改实验班,16级网络2班作为传统对照班,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堂抬头率”“硬件损坏率”“实训任务完成率”和“评教满意率”等数据进行调查显示,诊改班的硬件损坏率明显下降,而学生课堂抬头率、实训任务完成率和评教满意率明显上升,有效解决了传统计算机实训课堂的“低效率”和“高损耗”。
通过教学诊改,学生的计算机硬件拆装实训技能快速提升,专业发展充满动力。诊改实验班级中有15位学生顺利进入笔者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联想专业班学习,最后通过LCSE联想工程师认证考试分配到联想集团旗下合作单位工作。通过教学诊改,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笔者以《光驱、硬盘和内存的拆装》为课题获得了全国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通过教学诊改降低了实训耗材支出的同时真正实现了降耗增效,向着打造低损耗的绿色课堂、实现高效益的美丽课堂迈出了一大步。
四、实践反思
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对教学的反思能力。通过搜集大量课堂实践数据并进行诊断分析,梳理出诊断内容和诊断要点,聚焦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诊改工作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循环系统。
做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准确诊断是前提,改进落实是关键。借助教学诊改大数据平台生成的质量报告,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提升,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诊改成果进行经验介绍和成效推广,让更多专业教师享受诊改带来的红利精耕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尹达.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J].基础教育,2014(6).
[2]严先云.教师怎样作教学诊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