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鼻尖部是颜面部最突出的部分,轻微的缺損或畸形都会影响人的外貌,且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修复时既要注意局部的完整,又要使其与整个鼻对称而均匀协调,还要让颜面部的瘢痕最小。2000年至2003年6月,笔者应用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尖部是颜面部最突出的部分,轻微的缺損或畸形都会影响人的外貌,且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修复时既要注意局部的完整,又要使其与整个鼻对称而均匀协调,还要让颜面部的瘢痕最小。2000年至2003年6月,笔者应用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临床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s Ⅲ类骨性前牙反 以期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矫治骨性前牙反耠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软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较快改善了侧貌外形。反式TBA组对下颌软组织的影响较大。结论:认为反式TB
[摘要]目的:對人ALK-1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Genebank获取人类基因组序列和人ALK-1 mRNA序列,使用Pi,stEF程序分析并获得ALK-1近端启动子序列,并使用Matlnspector程序对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结果:使用PirstEF程序成功获得了长度为1Kb的人ALK-1近端启动子序列。Hatlnspector程序分析该启动子中共含有136个顺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严重颈部烧伤瘢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11岁的颈部瘢痕畸形患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与皮片移植相结合的方法,分区修复。结果:采用上述手术方法修复Ⅲ~Ⅳ度颈部瘢痕24例,其中随访2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 2例颈部后仰活动轻微受限,2例颈部瘢痕较为明显,3例所植皮片轻度挛缩,患者有紧缩感,但不影响功能。结论:对儿童严重颈部瘢痕畸形,局部皮瓣转移与皮片移植相结合分区修复为较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CF)凝胶在间断恒压皮肤扩张术中局部外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以本中心施行头皮扩张术的20位患者48个扩张器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随机分为3组,扩张同时分别外用含有2%氮酮的不同濃度的rhEGF凝胶,即10μg/g、5μg/g和不用药对照组,观察在60mmHg压力下相同时间内的注水速度和注水量,从而反映组织扩张速率。结果:1 0μg/g组的注水速度和注水量
经胸大肌穿出进入乳房的血管主要有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动脉的穿支,胸廓内动脉从胸骨旁线穿出进入乳腺[1]。在乳房中央区,经胸大肌穿出进入乳腺较大的知名血管未见文献报道。本例术中出血不止,作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血管断裂的部位不是在出胸大肌进入乳腺平面,而是在用剥离器前推时将该动脉在乳房内拉断,断面在乳房内,断裂的远心端在乳房内形成“包埋”而无出血,而近心端暴露在腔隙内,即便凝血能堵塞断端,挤压乳房又可使凝
[摘要]目的: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构建shRNA表达载体,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方法:使用人工TATA盒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重建转录起点。将含有修饰后hTERT启动子的M1uI/XhoI片段克隆至pCL3-0CP-shLuc的相應酶切位点,获得pGL3-mhTERT-shLuc。
[摘要]目的:观察假体隆乳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总结假体隆乳的经验。方法:分析753例假体隆乳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总结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治疗。结果:对618例进行了2~49个月的随访,其中并发症有纤维包膜挛缩、血肿、位置不正等,正确治疗后恢复良好,纤维包膜挛缩2例(0.32%)。结论:本文所述假体隆乳方法效果良好,恰当地防治并发症能有效地提高假体隆乳的成功率。 [关键词]隆乳;假体;纤维
[摘要]目的:探讨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方法:18例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多类颅颌面畸形患者,分别使用外置式和内置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术矫治。术前均作外科模型和必要的头影测量。术后延迟期为7天,牵张节律为1mm/天,2—4次/天,牵张结束后常规固定6—8周。结果:術后伤口正常愈合,牵张过程/顶利,均达到预期牵张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咬合关系和面形均得到恢复。
[摘要]目的:掌握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了解该细胞的生长特性;研究rhbFGF和rhEGF在不同浓度下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准确定量应用这两种因子修复创面、加速创面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rhbFGF和rhEGF干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活性,选择最适浓度生长因子干预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倍体情况。结果
随着人们对美容的追求越来越高,更愿意接受无创性的美容方式。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大量利用植物进行美容的知识,发现我国发掘和运用草药美容有数千年历史,无论是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古医方《五十二病方》,还是秦汉时期的《山海经》、《神农本草经》及后来历代的本草著作中均收录了很多用于美容的植物。不仅在中国,以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为首古老的民族医药,和以德国、法国、美国等为主新型草药都有在美容领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