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楼市不如革新“卖地财政”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楼市要不要救?再来追究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没有意义。看看网络民意,每一项关于政府救楼市的调查,至少都会获得90%以上的反对,可即便如此,各地方政府救楼市的态势已经不可逆转。《南方日报》列了一份今年5月份以来各地救市采取的举措,从伊始的沈阳、成都,到后来的西安15条,南京的20条,杭州的24条。各地踊跃加入救市的队伍,至少表明了一点,地方政府确实认为到了非救不可的程度,否则也不会拂逆民意滔滔而一意孤行。
  全球金融风暴,必定使得我国的出口大受影响,于是,扩大内需更显重要。但是,作为“经济国策”,扩大内需喊了十多年,成效却是一般,也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现在扩大内需跟救楼市竟然有了因果关系,非常之吊诡!
  众人皆知,房地产业是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分税制改革之后,“卖地财政”(这里统指卖地收入与各种房地产业的高税费收入)迅速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无奈之举。相对于目前各地救市的力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政府抬升楼市的力度要大很多。最典型的就是上海,1998年5月26日,上海市政府《关于促进本市住宅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开放信贷、减免税费以及购房者享有“户口福利”等22条措施,这些举措成了后来各地托市的通行法则。中国楼市于是进入上涨曲线,迅速成为各地拉动投资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另一个背景是,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的经济紧缩困局愈来愈明显,房地产业狂飙突进,也为中国摆脱经济紧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次各地方政府故伎重演,能否取得成效呢?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业并非扩大内需或者说是拉动居民消费的好手段,依靠房产价格上涨造成的资产升值来繁荣经济,始终难逃“泡沫化”的嫌疑。地方政府通过救市抬升房价,本身就是逆市场规律的行为。另一方面,经历了股市动荡的打击以及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居民的信心(即在可以想见的时间段,泡沫能够继续维持,且继续攀升的信心)也很难重新建立。
  就像地产评论家牛刀所言,“救市”两字已经臭不可闻。地方政府想要通过救市,并继续依靠房地产业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更重要是依此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里涉及一个根本问题,即各地政府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即如何早日摆脱“房地产支柱型”经济,如何摆脱对“卖地财政”的依赖。其实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也不可能一直是支柱产业,“卖地财政”也总有到头的那一天,只有优化市场环境,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才是根本的应对之策。现在看来,地方政府还指望在“房地产支柱产业”上做奋力一搏,可明白人都知道,这只是一曲吹向“房地产支柱型”经济和“卖地财政”的挽歌。
其他文献
文章认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塑造理想人格,重视情感教育,渗透美育,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社会实践活动
介绍有关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分析,使电气运行人负做到尽可能地及时发现和消除电动机的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
陕西省商南县城建所成立于1976年,随着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也随之壮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有职工336人,其中管理人员64人,清扫人员272人。拥有环卫车辆10辆,其中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人们追求的精神需要和享受,由于人们方方面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审美追求,然而一旦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造型设计时,对于美与丑的感觉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更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业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主要是探讨我系信息管理
本文针对合肥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指出五人制足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提供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