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画是芜湖民间美术工艺中的一朵奇葩。铁画,顾名思义就是以铁为原料,用铁锤打制而成的画作,其工序大致可分为锻打、剪裁、组装、整修、校正、上漆、装框等。铁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木刻、剪纸、石雕等工艺技法,借鉴了国画的章法布局,从而将绘画与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变铁钎为图画,化腐朽为神奇”,因而被誉为中华一绝。关于铁画的诞生,流传最广的是清朝初年铁匠艺人汤鹏在画家萧云从的指导下创制了铁画。
汤鹏,字天池,江苏溧水人,清朝初期人。因家贫,汤鹏自幼便在铁匠铺当学徒,及长,技法日臻纯熟。后逃荒至芜湖,便以锻铁为生。萧云从(1596~1673年),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梅石道人等,芜湖人。自幼好学,但久蹇科场,心灰意冷。入清后,绝意仕途,专事绘画,并自成一派——“姑熟派”。无独有偶,汤鹏的铁铺作坊与萧云从画室相邻,汤鹏经常窥其作画,心生羡慕,便向其求画稿,准备以铁锻画,但却遭到了萧云从的呵斥。在萧云从看来,自己阳春白雪的画作怎可落入下里巴人的铁匠之手?遭到拒绝后,“鹏发愤,因锻铁为山水嶂,寒汀孤屿,生趣宛然”。萧云从见后也不禁感叹汤鹏将百炼之钢化为绕指柔的绝妙技艺,遂改变初衷,主动将画稿交于汤鹏。从此,二人通力合作,终于创制出了铁画,从而赋予了铁以无限的生命。据民国时期编纂的《芜湖县志》记载:“汤鹏,……创意为铁画,施之灯幢屏障,曲折尽致,山水花卉各极奇妙,一时称为绝技。”铁画问世后,受到了当时各阶层的喜爱,一时间购者云集,“豪家一笑倾金赀”,汤鹏因此而名噪一时。
汤鹏的铁画流传下来的为数极少,现已知收藏于博物馆的仅有三幅,分别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季花鸟》、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铁字草书对联及藏于镇江市博物馆的《溪山烟霭》等。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汤鹏铁字草书对联(见图1),长115厘米,宽29.5厘米,上联为“晴窗流竹露”,下联为“夜雨长兰芽”,上联右上角处有落有“丁卯春三”年款,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下联左下角题款“鸠江汤天池”。鸠江,即芜湖的古称。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而铁画多用线条,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正因如此,在此幅作品中,作者汤鹏巧妙地用铁条按照草书的笔路承转启合,一气呵成,从而锻造出了一幅笔画勾连但干净利落,观之有酣畅淋漓之感的草书对联,堪称是开创铁字艺术先河的代表作。
继汤鹏之后,又出现了一位铁画大师一一梁应达。梁应达,字在邦,清代建德(今东至县)人,聪明多才,能诗善画。关于梁应达的生卒年月,文献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据现有资料分析,梁应达应该生活在1693~1775年间。与汤鹏不同的是,梁应达一开始是想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但在举业受挫之后,才转行学冶铁为生,后专攻铁画。为了能让自己创作的铁画名扬天下,梁应达潜心钻研,终于技艺大进。梁应达中年时回忆说,“余少壮时应匠巧,为此穷搜冥追历数年乃工,大江南北无媲余技者”。技艺大进之后,梁应达创作铁画时更加得心应手,常常是心到、手到、意到,以至于“凡画工之所不能传者”,梁应达“皆能以铁传之”。又因其能诗擅画,谙熟章法构图、笔墨趣味,通晓丹青意境,所以他创作的铁画不仅题材广泛,而且构图布局巧妙,富于诗意,艺韵深厚,后人因此称他为铁画历史“以文锻画”的第一人。当年,他的铁画一经上市,“仕宦豪族舟车致之,其工值常倍”。刊刻于乾隆年间的安徽《建德县志》中有对梁应达铁画的评述,“作绘植物若松竹,木之华者若梅、若海棠,卉之英若兰、若菊、若牡丹、若菡萏、点缀位置,掩映恰合,为水、为石、为蒹葭、为细草附丽之物,甲若蟹,羽若燕雀,虫之属小者若蜻蜒、若蝶、若蝉、若螳螂、若蚱蜢,凡其枯荣舒敛,行止飞跃之情态,无不各得其物之本末,栩栩然生动于烟浮膏灼之外,虽使攻木者雕琢而为之,不能如其工且肖也。”这从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梁应达《芦蟹图》(见图2)可以窥见一斑。
《芦蟹图》纵58厘米,横71厘米。画面中锻制有芦苇一丛、螃蟹三只。画面最下方偏左处有两只螃蟹正在对仗,其中一只试图用大螯去夹住另一只的腿,另一只见势不妙,正准备撒腿逃跑了事。距这两只螃蟹的不远处,还有一只螃蟹则悠然自得,正趴在一串芦苇籽上,大饱口福。在画面的左侧,有“在”“邦”二印。此图中,作者精湛的锤炉技艺令人拍案叫绝。铁画虽多用线条,但此图中有多处涉及到用点的地方,如芦苇籽、螃蟹眼睛等,作者熔铁为墨,用极其精微的手法成功地锻制出了粒粒滚圆的芦苇籽和凸起有神的螃蟹眼睛。另外,画笔无法表达的芦叶经霜打折枝的残痕也经作者之手表现得淋漓尽致。图中所制景物虽极为简单,但作者通过精妙的构图,将画面空间分割得疏密得当、恰到好处,勾勒出了一片蟹肥水美的金秋景色,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铁画艺术精品。
铁画自诞生之日起,便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备受推崇,有无数文人墨客题咏过铁画歌。如《清画家诗史》录有魏之璜《铁画歌》一首,对铁画工艺做了精辟的概括。“芜湖画史锤当笔,以炉为砚铁为墨。屏山一张白书寒,寒云尽带括苍色。溪毛石骨劲而秀,细草孤峦亦清瘦。西风萧萧不可卷,兰叶如刀竹如剪。”汤鹏、梁应达两代铁画艺术大师,凭着对艺术的痴迷,创作了前文中介绍的如神来之笔、气韵天成的作品,将永远闪耀在艺术的长河中。
汤鹏,字天池,江苏溧水人,清朝初期人。因家贫,汤鹏自幼便在铁匠铺当学徒,及长,技法日臻纯熟。后逃荒至芜湖,便以锻铁为生。萧云从(1596~1673年),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梅石道人等,芜湖人。自幼好学,但久蹇科场,心灰意冷。入清后,绝意仕途,专事绘画,并自成一派——“姑熟派”。无独有偶,汤鹏的铁铺作坊与萧云从画室相邻,汤鹏经常窥其作画,心生羡慕,便向其求画稿,准备以铁锻画,但却遭到了萧云从的呵斥。在萧云从看来,自己阳春白雪的画作怎可落入下里巴人的铁匠之手?遭到拒绝后,“鹏发愤,因锻铁为山水嶂,寒汀孤屿,生趣宛然”。萧云从见后也不禁感叹汤鹏将百炼之钢化为绕指柔的绝妙技艺,遂改变初衷,主动将画稿交于汤鹏。从此,二人通力合作,终于创制出了铁画,从而赋予了铁以无限的生命。据民国时期编纂的《芜湖县志》记载:“汤鹏,……创意为铁画,施之灯幢屏障,曲折尽致,山水花卉各极奇妙,一时称为绝技。”铁画问世后,受到了当时各阶层的喜爱,一时间购者云集,“豪家一笑倾金赀”,汤鹏因此而名噪一时。
汤鹏的铁画流传下来的为数极少,现已知收藏于博物馆的仅有三幅,分别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季花鸟》、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铁字草书对联及藏于镇江市博物馆的《溪山烟霭》等。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汤鹏铁字草书对联(见图1),长115厘米,宽29.5厘米,上联为“晴窗流竹露”,下联为“夜雨长兰芽”,上联右上角处有落有“丁卯春三”年款,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下联左下角题款“鸠江汤天池”。鸠江,即芜湖的古称。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而铁画多用线条,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正因如此,在此幅作品中,作者汤鹏巧妙地用铁条按照草书的笔路承转启合,一气呵成,从而锻造出了一幅笔画勾连但干净利落,观之有酣畅淋漓之感的草书对联,堪称是开创铁字艺术先河的代表作。
继汤鹏之后,又出现了一位铁画大师一一梁应达。梁应达,字在邦,清代建德(今东至县)人,聪明多才,能诗善画。关于梁应达的生卒年月,文献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据现有资料分析,梁应达应该生活在1693~1775年间。与汤鹏不同的是,梁应达一开始是想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但在举业受挫之后,才转行学冶铁为生,后专攻铁画。为了能让自己创作的铁画名扬天下,梁应达潜心钻研,终于技艺大进。梁应达中年时回忆说,“余少壮时应匠巧,为此穷搜冥追历数年乃工,大江南北无媲余技者”。技艺大进之后,梁应达创作铁画时更加得心应手,常常是心到、手到、意到,以至于“凡画工之所不能传者”,梁应达“皆能以铁传之”。又因其能诗擅画,谙熟章法构图、笔墨趣味,通晓丹青意境,所以他创作的铁画不仅题材广泛,而且构图布局巧妙,富于诗意,艺韵深厚,后人因此称他为铁画历史“以文锻画”的第一人。当年,他的铁画一经上市,“仕宦豪族舟车致之,其工值常倍”。刊刻于乾隆年间的安徽《建德县志》中有对梁应达铁画的评述,“作绘植物若松竹,木之华者若梅、若海棠,卉之英若兰、若菊、若牡丹、若菡萏、点缀位置,掩映恰合,为水、为石、为蒹葭、为细草附丽之物,甲若蟹,羽若燕雀,虫之属小者若蜻蜒、若蝶、若蝉、若螳螂、若蚱蜢,凡其枯荣舒敛,行止飞跃之情态,无不各得其物之本末,栩栩然生动于烟浮膏灼之外,虽使攻木者雕琢而为之,不能如其工且肖也。”这从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梁应达《芦蟹图》(见图2)可以窥见一斑。
《芦蟹图》纵58厘米,横71厘米。画面中锻制有芦苇一丛、螃蟹三只。画面最下方偏左处有两只螃蟹正在对仗,其中一只试图用大螯去夹住另一只的腿,另一只见势不妙,正准备撒腿逃跑了事。距这两只螃蟹的不远处,还有一只螃蟹则悠然自得,正趴在一串芦苇籽上,大饱口福。在画面的左侧,有“在”“邦”二印。此图中,作者精湛的锤炉技艺令人拍案叫绝。铁画虽多用线条,但此图中有多处涉及到用点的地方,如芦苇籽、螃蟹眼睛等,作者熔铁为墨,用极其精微的手法成功地锻制出了粒粒滚圆的芦苇籽和凸起有神的螃蟹眼睛。另外,画笔无法表达的芦叶经霜打折枝的残痕也经作者之手表现得淋漓尽致。图中所制景物虽极为简单,但作者通过精妙的构图,将画面空间分割得疏密得当、恰到好处,勾勒出了一片蟹肥水美的金秋景色,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铁画艺术精品。
铁画自诞生之日起,便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备受推崇,有无数文人墨客题咏过铁画歌。如《清画家诗史》录有魏之璜《铁画歌》一首,对铁画工艺做了精辟的概括。“芜湖画史锤当笔,以炉为砚铁为墨。屏山一张白书寒,寒云尽带括苍色。溪毛石骨劲而秀,细草孤峦亦清瘦。西风萧萧不可卷,兰叶如刀竹如剪。”汤鹏、梁应达两代铁画艺术大师,凭着对艺术的痴迷,创作了前文中介绍的如神来之笔、气韵天成的作品,将永远闪耀在艺术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