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那两天,岳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原来两天前,岳母的父亲打来电话,希望她回家。
春节后,岳母就和我们一起来到北京,帮我们照顾两岁的儿子。我和老婆都是郑州人,按照计划,两边的老人将轮流“北漂”来照顾孩子。我和妻子都要工作,孩子还不能上幼儿园,家里有老人,总归放心些。
本来,再过两个月,岳母才会和我父母换班。可那个电话,让事情一下变得复杂起来。
岳母是家里的长女,在没有来北京照顾外孙前,她一直照顾着姥爷,每天都会给姥爷按摩腿脚、聊天。前两天,老人家在家里摔了一跤,坚持让她回家。
在岳母“北漂”之前,轮班贴身照顾姥爷的有岳母、小姨和舅妈。岳母走后,剩下两个人值班,精力明显顶不上。
回去还是留下,让岳母很为难。我们合计了一下,吓了一跳,她回去与否,需要通盘考虑10个家庭。
2
第一个家庭是我父母家。按理说,岳母家里出了事,临时回去,我父母提前“上岗”最为合适。可此时,我母亲远在兰州照顾我87岁的姥姥。我姥爷7年前过世后,姥姥就由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轮流照顾。3年前,我大舅患了脑梗,成了需要被照顾的人,只能退出照顾母亲的行列。
只剩我母亲和小舅轮流照顾姥姥。小舅承担了照顾姥姥的大部分重担,一年中,他照顾姥姥大半年,我母亲是小半年。
如果我母亲从兰州离开,就意味着我小舅需要顶上。可小舅此时远在珠海女儿家,照顾自己的外孙女。小舅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妹,和我一样,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出去闯荡。
表妹的老公家在农村,老人很不适应城市生活,照顾第二代的重任就落在小舅和舅妈身上。舅妈几乎是常驻珠海,小舅在兰州和珠海两地跑。如果我母亲离开兰州,小舅就必须回到兰州照顾我姥姥。可问题是,小舅刚去珠海不到两个月,此时突然“召回”,一是不合情理,二是刚刚缓口气的舅妈,又要面临独自照顾孩子的局面。
我这边的家庭要通盘考虑5个:我父母家、姥姥家、小舅家、大舅家、表妹家。妻子那边,也是5个家庭。
我岳父并没有一同来北京,他是否可以出把力照顾他的岳父呢?
不可以。我岳父也在照顾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育有两子一女,养老方式是流动居家养老,这时候正好在岳父那儿生活。让岳父放弃照顾自己的母亲,实在说不过去。
除了岳母,姥爷还有3个孩子,一女两子,他们可不可以出把力照顾老人呢?
小女儿,我们叫她小姨,在姥爷摔倒这几天恰好不在家。她跟着姨父回到姨父的安徽老家,因为姨父的老母亲突然重病。姥爷摔倒后,小姨紧急飞回了老家,可她的婆婆随时有危险,关键时刻,她不能总不在场。
大儿子,也就是大舅,和我大舅一样,也患了脑梗,60多岁的人,刚刚做了脑部手术,自顾不暇。
小儿子,也就是小舅,现在还在职,是政府官员,每天忙得要命,只能让自己的妻子照顾老父亲。
妻子这边也涉及5个家庭:我岳父的母亲家、小姨家、姨父的母亲家、妻子的大舅家、妻子的小舅家。
3
我从来没想到,这10个家庭,会以这样的方式联系起来。要想解决妻子姥爷的养老问题,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件。
就在岳母跟我们商量怎么办的第二天,小姨那儿来了电话,她婆婆的病情稍微稳定了些,她可以在家里照顾姥爷。可这仍然有两个变数,如果婆婆病情有变,她仍然要赶去;另外,因为姥爷年事已高,照顾他一天比一天困难,她可能也顶不住。
岳母只能求助岳父,岳父很爽快,答应只要有时间就去帮忙照顾姥爷,好在两家距离不到500米。
这是个摇摇晃晃的解决方案,一旦小姨那边有变,事情又会变得棘手起来。那时候,岳母还是需要赶回去,我这边还需要有人顶上。
我只能找老爸。妈妈去了兰州,老爸一个人在家过单身生活。老爸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虽然极爱孙子,可性格使然,对照顾孩子颇有些不耐烦。之前,我们也从来没想过由他单独来照顾孩子。
电话里,我费尽口舌地向他解释了局面的复杂性。说完后,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钟,老爸的声音传了过来:“儿子,你放心。不管怎样,老爸给你托底。”
我的眼睛不由一热。
4
后来,我们请了个保姆。无论怎样,两边的老人也都60多岁了,让他们照顾孩子,总归过于辛苦。
姥爷后来情绪也稳定了些,不再要求岳母马上回家。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10个家庭,可以按照原本的节奏运行。
可每每想起此事,我都感慨良多。我父母和岳父母身体都不错,可未来几年内,他们的养老问题终会到来。
我有个姐姐,留在了郑州,平时照顾父母的事多由她承担,她还要照顾自己的公婆;我妻子则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帮助。
我一直感谢姐姐,她没有离开家乡,让我对父母放心了很多。
迁徙、离开家乡,这个让太多年轻人趋之若鹜的社会潮流,对父母们的养老问题,实在不利。
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机会都在远方的大城市,让年轻人实在两难。
岳父岳母都是通情达理之人,说起未来,他们常说要找个养老院去住,不给我们添麻烦。可在中国,找个好的养老院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传统观念还是认为养老院撕裂了家庭关系。
岳母爱看报。她知道北京有一种社区养老模式,老两口可以居家养老,社区会提供餐饮、简单医疗等养老服务。可即使在北京,这种社区养老也还不成熟,推行也不算广泛,在我们老家就更是闻所未闻。
如果想享受北京的社区养老,就需要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且不说房价凶猛,即使有钱,也无法购买,北京的房子是看户籍的。
即使真的有套房子,可以享受北京的社区养老,还要考虑医保问题。中国的医保被地域切割,即使能报销也手续繁琐。在北京,我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极不情愿去医院。
每次和两边父母谈及养老问题,我和妻子都会说:“放心吧,有我们呢。”可我们能干什么呢?现在想来,只有多赚些钱才是最靠谱的事情。
而我和妻子的养老问题,将更是一个大麻烦,而那时,也不会再有10个家庭联动了。在独生子女进入老年的时代,连家族背后的支持都将是异常奢侈的事了。
(摘自《37°女人》)
那两天,岳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原来两天前,岳母的父亲打来电话,希望她回家。
春节后,岳母就和我们一起来到北京,帮我们照顾两岁的儿子。我和老婆都是郑州人,按照计划,两边的老人将轮流“北漂”来照顾孩子。我和妻子都要工作,孩子还不能上幼儿园,家里有老人,总归放心些。
本来,再过两个月,岳母才会和我父母换班。可那个电话,让事情一下变得复杂起来。
岳母是家里的长女,在没有来北京照顾外孙前,她一直照顾着姥爷,每天都会给姥爷按摩腿脚、聊天。前两天,老人家在家里摔了一跤,坚持让她回家。
在岳母“北漂”之前,轮班贴身照顾姥爷的有岳母、小姨和舅妈。岳母走后,剩下两个人值班,精力明显顶不上。
回去还是留下,让岳母很为难。我们合计了一下,吓了一跳,她回去与否,需要通盘考虑10个家庭。
2
第一个家庭是我父母家。按理说,岳母家里出了事,临时回去,我父母提前“上岗”最为合适。可此时,我母亲远在兰州照顾我87岁的姥姥。我姥爷7年前过世后,姥姥就由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轮流照顾。3年前,我大舅患了脑梗,成了需要被照顾的人,只能退出照顾母亲的行列。
只剩我母亲和小舅轮流照顾姥姥。小舅承担了照顾姥姥的大部分重担,一年中,他照顾姥姥大半年,我母亲是小半年。
如果我母亲从兰州离开,就意味着我小舅需要顶上。可小舅此时远在珠海女儿家,照顾自己的外孙女。小舅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妹,和我一样,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出去闯荡。
表妹的老公家在农村,老人很不适应城市生活,照顾第二代的重任就落在小舅和舅妈身上。舅妈几乎是常驻珠海,小舅在兰州和珠海两地跑。如果我母亲离开兰州,小舅就必须回到兰州照顾我姥姥。可问题是,小舅刚去珠海不到两个月,此时突然“召回”,一是不合情理,二是刚刚缓口气的舅妈,又要面临独自照顾孩子的局面。
我这边的家庭要通盘考虑5个:我父母家、姥姥家、小舅家、大舅家、表妹家。妻子那边,也是5个家庭。
我岳父并没有一同来北京,他是否可以出把力照顾他的岳父呢?
不可以。我岳父也在照顾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育有两子一女,养老方式是流动居家养老,这时候正好在岳父那儿生活。让岳父放弃照顾自己的母亲,实在说不过去。
除了岳母,姥爷还有3个孩子,一女两子,他们可不可以出把力照顾老人呢?
小女儿,我们叫她小姨,在姥爷摔倒这几天恰好不在家。她跟着姨父回到姨父的安徽老家,因为姨父的老母亲突然重病。姥爷摔倒后,小姨紧急飞回了老家,可她的婆婆随时有危险,关键时刻,她不能总不在场。
大儿子,也就是大舅,和我大舅一样,也患了脑梗,60多岁的人,刚刚做了脑部手术,自顾不暇。
小儿子,也就是小舅,现在还在职,是政府官员,每天忙得要命,只能让自己的妻子照顾老父亲。
妻子这边也涉及5个家庭:我岳父的母亲家、小姨家、姨父的母亲家、妻子的大舅家、妻子的小舅家。
3
我从来没想到,这10个家庭,会以这样的方式联系起来。要想解决妻子姥爷的养老问题,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件。
就在岳母跟我们商量怎么办的第二天,小姨那儿来了电话,她婆婆的病情稍微稳定了些,她可以在家里照顾姥爷。可这仍然有两个变数,如果婆婆病情有变,她仍然要赶去;另外,因为姥爷年事已高,照顾他一天比一天困难,她可能也顶不住。
岳母只能求助岳父,岳父很爽快,答应只要有时间就去帮忙照顾姥爷,好在两家距离不到500米。
这是个摇摇晃晃的解决方案,一旦小姨那边有变,事情又会变得棘手起来。那时候,岳母还是需要赶回去,我这边还需要有人顶上。
我只能找老爸。妈妈去了兰州,老爸一个人在家过单身生活。老爸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虽然极爱孙子,可性格使然,对照顾孩子颇有些不耐烦。之前,我们也从来没想过由他单独来照顾孩子。
电话里,我费尽口舌地向他解释了局面的复杂性。说完后,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钟,老爸的声音传了过来:“儿子,你放心。不管怎样,老爸给你托底。”
我的眼睛不由一热。
4
后来,我们请了个保姆。无论怎样,两边的老人也都60多岁了,让他们照顾孩子,总归过于辛苦。
姥爷后来情绪也稳定了些,不再要求岳母马上回家。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10个家庭,可以按照原本的节奏运行。
可每每想起此事,我都感慨良多。我父母和岳父母身体都不错,可未来几年内,他们的养老问题终会到来。
我有个姐姐,留在了郑州,平时照顾父母的事多由她承担,她还要照顾自己的公婆;我妻子则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帮助。
我一直感谢姐姐,她没有离开家乡,让我对父母放心了很多。
迁徙、离开家乡,这个让太多年轻人趋之若鹜的社会潮流,对父母们的养老问题,实在不利。
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机会都在远方的大城市,让年轻人实在两难。
岳父岳母都是通情达理之人,说起未来,他们常说要找个养老院去住,不给我们添麻烦。可在中国,找个好的养老院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传统观念还是认为养老院撕裂了家庭关系。
岳母爱看报。她知道北京有一种社区养老模式,老两口可以居家养老,社区会提供餐饮、简单医疗等养老服务。可即使在北京,这种社区养老也还不成熟,推行也不算广泛,在我们老家就更是闻所未闻。
如果想享受北京的社区养老,就需要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且不说房价凶猛,即使有钱,也无法购买,北京的房子是看户籍的。
即使真的有套房子,可以享受北京的社区养老,还要考虑医保问题。中国的医保被地域切割,即使能报销也手续繁琐。在北京,我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极不情愿去医院。
每次和两边父母谈及养老问题,我和妻子都会说:“放心吧,有我们呢。”可我们能干什么呢?现在想来,只有多赚些钱才是最靠谱的事情。
而我和妻子的养老问题,将更是一个大麻烦,而那时,也不会再有10个家庭联动了。在独生子女进入老年的时代,连家族背后的支持都将是异常奢侈的事了。
(摘自《37°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