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社团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heng525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改的关键。高中生物课程探索的实践,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方法等内容,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本文以“DNA分子结构”为例,开展高中生物社团活动教学中渗透生物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使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以完美实现又达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社团;核心素养;DNA分子结构
  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必修模块Ⅰ《核酸的结构》。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又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以及“基因表达”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与教材相比,本次社团活动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2.1 生命观念
  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概述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方式。
  2.2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尝试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初步知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模型建构法,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
  2.3 社会责任
  科学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陈佩斯父子、牧羊犬遗传现象,如此神奇的遗传现象、背后谁才是真正的导演者?学生学习热情开始高涨,并表现强烈求知欲。
  3.2  问题探究,激发思维,渗透科学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3.2.1 DNA的基本组成成分
  学生:学生代表拆卸DNA双螺旋模型,得到6种物质。
  教师提问:六种物质如何构成脱氧核苷酸,如何用简式表示?
  社团活动上,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动手实践,每个活动小组展示连接成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3.2.2 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构,渗透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构建模型1】学生分组制作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模型。
  学生互相交流共构建出4种脱氧核苷酸。
  教师追问1:四种脱氧核苷酸不同之处?(碱基的种类决定了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如何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命名?(依据碱基名称)
  教师追问2:4种脱氧核苷酸又是怎样构成DNA分子呢?(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本),
  【构建模型2】要求学生4人合作完成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长链的模型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模型,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引导。)小组展示自己的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思路方法,包括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也包括探究精神、科学态度、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品格。
  3.2.3 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构,渗透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
  【构建模型3】追随科学家的脚步一起探索,让他们来评判(引进DNA结构的发现史)。
  教师简述: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借用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中反映出的有关数据,推算出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引导讨论:初步认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含义及意义:A与T配对;C与G配对。
  归纳总结: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整个DNA分子:(1)由两条链组成,关系:平行,方向:反向。如何体现反向?引导学生观察所构建的模型:(纠正模型中的典型错误,启发得出:一条DNA分子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一条链磷酸在头部,另一条链磷酸在尾部;所以为反向平行。补充:脱氧核糖的方向和画法。)DNA分子的一条链:(2)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了楼梯的“扶手”,即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形成了“台阶” 。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3)两条链之间,碱基与碱基连接。(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配对形成一个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通过一种化学键连接——氢键,G、C之间三个氢键,A、T之间两个氢键。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组件,逐步递进,构建DNA结构模型,渗透科学思维中“模型与建模”的核心素养,渗透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的核心素养。
  3.3  知识迁移,渗透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比較小组之间的模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引出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3.1  DNA分子结构的特性—稳定性
  比较小组之间的模型,DNA模型的共同点是什么?
  (a.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稳定的双螺旋结构;)——稳定性
  3.3.2  DNA分子结构的特性—多样性
  各小组构建的DNA完全相同吗?
  (不一样,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样性
  (补充:对于一个碱基位置来说,可以有四种可能,那么对于一个DNA分子,如果有2000个碱基对,有多少种排列顺序? 42000。拓展延伸:DNA分子的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有了各种各样的种族和人民。
  3.3.3 DNA分子结构的特性—特异性
  对于每个人来讲,其体内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吗?
  每一个DNA分子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特异性。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具体生活实践问题,亲子鉴定、DNA指纹技术的相关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学科核心素养。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的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4 教学反思
  本次社团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采取了启发式教学,注意了概念的生成和建构过程,激活了学生思维活动,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如①让学生主体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以及总结等等过程主动地构建DNA结构等新知识;②运用现实生活的例子与本节知识点联系,总结归纳DNA特性;③穿插于课堂中的“问题串”,能够较有效地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较好的交流氛围。在社团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将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样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无穷奥妙,而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学峰. 浅谈生物社团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J].中学生物学,2017:4:77-7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尝试类比法分析动量定理中“流体模型”和“落体模型”的冲击力问题,对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15)题和2016年全国Ⅰ卷35(2)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考;动量定理;流体模型;落体模型  1 原题呈现  1.12018全国Ⅱ卷(15)高空坠物极其危险,容易对路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 
期刊
摘要:人们常说,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師是莫大的幸福.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教师,教师的关心和抚爱使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光阴荏苒,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还记得,怀着憧憬,带着梦想,走进了教师队伍,开始了教学生涯.四年来,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有过多少爽朗的笑声,又有过多少耐人寻味的往事;四年来,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哭过,也笑过;苦过,也累过;成功过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趋于理性化的课程,相较于语文这类以记忆力为主导的学科,数学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当下社会中奥数班的推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幼年时期进行思维能力的开拓,小学课堂中的数学课程都是固定统一的,但于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在发育阶段存在一定差异,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也处于不同的层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逻辑能力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当下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教学现状,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数学知识之间深层的理的传授,从而实现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本文通过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说理课堂的应用特点,提出可行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实践方法,以期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
期刊
黔南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在云贵高原到广西过渡的丘陵斜坡地带,该地区是一个布依族、苗族、水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地区。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布依族自称“布雅”、“布曼”、“布锦”等,而以自称“布雅”的人数最多。民以食为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受到生活环境及风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古代交通闭塞,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生活环境下,布依族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本文从饮食方面,讨论日常生活中布依族人是如何表达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各个学科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各个学科都要转换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也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难题,同时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在生活中一边学一边积累经验。但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调整。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应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为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游戏活动中、欣赏活动中、手工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中讲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能够使幼儿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之处,以此推动幼儿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幼儿文化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动;传统文化  前言  教师要想调动幼儿积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开展不
期刊
随着我国新高考改革,提出了新时代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体育就是体现高中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然而全国各地学校体育课程受地方的区域差异影响和体育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处于考核范围之外,所以学校体育课程普遍开展不够理想,出于高考的压力,许多学校甚至开不足体育课,体育课堂也随着高考唯分论背景下变得暗淡,体育课程的开设也是流于形式,普遍体育课堂效率低下,体育课程往往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
期刊
摘要:方程是初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初步体现,要求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对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能主动地寻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握手问题  笔者在教授部编版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中发现,运用课后习题握手问题作为新课导入讲解,可以让实际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游戏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列出方程
期刊
摘要:课后作业对于“双减”政策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巩固语文知识,查缺补漏,培养自主思考能力,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有效使用课后作业这一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实现学生课后学习效率的提高。为保证课后作业质量有效提高,本文将对作业的数量、难度、趣味性、关联度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究。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教学
期刊